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2)
2023(9609)
2022(8606)
2021(8196)
2020(6866)
2019(15837)
2018(15839)
2017(30477)
2016(16887)
2015(18942)
2014(19010)
2013(18819)
2012(17108)
2011(15397)
2010(15125)
2009(13694)
2008(13121)
2007(11087)
2006(9494)
2005(8080)
作者
(51015)
(42394)
(41970)
(39848)
(26912)
(20560)
(18920)
(16883)
(16050)
(15067)
(14563)
(14159)
(13475)
(13385)
(13009)
(12978)
(12924)
(12581)
(12017)
(11857)
(10786)
(10265)
(10228)
(9520)
(9473)
(9459)
(9447)
(9286)
(8668)
(8582)
学科
(62499)
经济(62432)
管理(45560)
(43414)
(36460)
企业(36460)
方法(31119)
数学(26764)
数学方法(26434)
(17244)
(16731)
中国(14971)
(14376)
业经(13905)
地方(12804)
农业(11252)
理论(11195)
(10954)
贸易(10950)
(10882)
(10595)
技术(10302)
环境(10274)
(9578)
(9496)
财务(9435)
财务管理(9419)
教育(8935)
企业财务(8913)
(8874)
机构
大学(237783)
学院(235899)
管理(95277)
(84941)
理学(83602)
经济(82932)
理学院(82654)
管理学(81095)
管理学院(80707)
研究(80332)
中国(55577)
科学(55462)
(51159)
(46098)
业大(42265)
(41981)
研究所(39086)
农业(36710)
(36603)
中心(35159)
(33056)
北京(31918)
(31086)
师范(30737)
财经(30388)
(29317)
(27672)
(27134)
技术(26476)
师范大学(24998)
基金
项目(173196)
科学(133852)
基金(124355)
研究(121579)
(110886)
国家(109990)
科学基金(92821)
社会(73162)
社会科(69170)
社会科学(69150)
(68870)
基金项目(67350)
自然(63831)
自然科(62327)
自然科学(62311)
自然科学基金(61157)
(58185)
教育(54973)
资助(51226)
编号(49387)
成果(39347)
重点(38734)
(37003)
(36370)
(36034)
科研(33821)
课题(33799)
计划(33749)
创新(33592)
大学(31457)
期刊
(88501)
经济(88501)
研究(63900)
学报(46300)
(41561)
中国(40978)
科学(40619)
大学(33201)
管理(32901)
学学(31524)
农业(29451)
(25491)
教育(24805)
技术(19301)
(15165)
业经(15032)
(14809)
金融(14809)
图书(13633)
财经(13574)
经济研究(13429)
科技(13262)
业大(13176)
(12146)
理论(12039)
林业(12025)
问题(11517)
实践(11371)
(11371)
(11351)
共检索到325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海军  董志强  黄国存  崔四平  潘学标  
对杂交棉杂29一代、杂29二代及其亲本86—56系((?))、711—22((?))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29一代、二代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具有超亲优势,气孔导度在杂29一代为超亲优势,在杂29二代为中亲正优势。在杂29一代,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超亲优势,过氧化物酶活性为中亲正优势,丙二醛含量为中亲负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渠云芳  段永红  黄晋玲  
为将原产澳洲的棉属野生种比克氏棉(Gossypium bickii)具有的子叶腺体延缓形成基因导入栽培种,将亚洲棉(G.arboreum)与比克氏棉(G.bickii)杂交,并经染色体加倍,获得亚比棉异源四倍体,然后再用异源四倍体与陆地棉(G.hirsutum)、海岛棉(G.barbadense)杂交获得具有[ADG]3个染色体组的三种杂种。本研究以三种杂种与其亲本为材料,对参试材料进行核型分析,并采用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方法对参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亚比棉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小于亚洲棉和比克氏棉,且变异范围较小,亚比棉的LC/SC值高于亲本亚洲棉和比克氏棉;亚比棉×陆地棉和亚比棉×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春太  徐如宏  张庆勤  
为了选育优质、高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选用大穗大粒、矮秆、条锈病和白粉病免疫、HMW-GS亚基组成为Null、7+9、5+10的贵农001,与小穗、高秆、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亚基组成为Null、7+8、5+10的Blosky杂交,杂交F4代出现大量的性状互补和超亲类型,如主穗平均穗粒数60~80粒、千粒重48~50 g、株高65~70 cm、条锈病和白粉病免疫的类型,超亲亚基组成类型有1、7+8、5+10;1、7+9、5+10;1、7+8+9、2+12;Null、7+9、5+10、2+12;1、7+9、5+2+1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征彬  李文忠  郭介华  张金发  
以8个陆地棉品种(系)为亲本,配制了6个单交组合和3个复交组合,对杂种的一些重要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交种F1代比对照有明显的竞争优势,F2代优势下降,但大多数经济性状在F1与F2代之间存在正相关,F2代优势的衰退程度也因不同的组合而有较大差异,有的组合F2代仍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筛选出能连续利用F1和F2代的高优势组合是完全可能的。杂种增产主要是单株结铃数多,大铃和高衣分也是某些杂种增产的原因之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邢朝柱  喻树迅  郭立平  叶子弘  王海林  苗成朵  赵云雷  
【目的】探讨不同生态环境下陆地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遗传效应及杂种优势,为抗虫杂交棉选育和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MINQUE统计方法、ADE遗传模型对10陆地棉亲本材料及其24个F1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组合(6×4)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3个生态区试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铃重、衣分、皮棉产量和伸长率、2.5%跨长、比强度、麦克隆值主要受遗传主效因控制,子棉产量、亩铃数和整齐度受环境效应影响非常明显;在遗传主效应中,除铃重外,其余4个产量性状中显性效应值大于加性效应值,5个品质性状加性效应值均大于显性效应值;通过群体平均优势(Hpm)和群体超亲优势(Hpb)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皮棉产量、衣分稳定性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黛珍  王曙光  李炳林  
三元杂种 [(亚洲棉×比克氏棉 )×陆地棉 ]及其反交的回交后代在性状上发生疯狂分离 ,在育性上分离出 3种类型 :可育型、不完全可育型、不育型。对这 3种类型及三元杂种F1减数分裂及其花粉的形成过程观察表明 ,三元杂种F1及回交后代的不育型 ,不育的根本原因在于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 ,引起部分染色体滞后及染色体不均等分配 ,从而产生多分孢子和微核 ,最终导致不育花粉的产生 ;不完全可育型 ,大部分染色体联合配对成二价体 ,仅个别为单价体 ,这些单价体在后期随机向两极分离 ,产生的二分孢子有的正常 ,有的不正常 ,进而形成的花粉粒仅个别正常 ;可育株染色体配对正常 ,因而形成的花粉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龚友才  郭安平  刘伟杰  
采用NCⅡ(NorthCarolina)交配设计,对42个品种间杂交杂种一代组合和13个亲本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品种间杂交杂种一代优势及其与亲本的关系。结果表明:红麻品种间杂交杂种优势明显,大多数性状杂种优势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杂种一代单株纤维产量优势最明显。影响杂种一代单株纤维产出能力的性状从大到小依次是单株鲜茎(含叶,下同)重,基部茎粗,基部皮厚,株高。同一性状两亲本对不同性状的影响有差异,F1单株纤维产量与小值亲本P2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大值亲本P1呈显著正相关,与两亲本之差呈不显著负相关,获得较理想杂种一代组合的亲本标准是:双亲的单株纤维产量及株高均比较优良;必须有一亲本茎粗和皮厚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发  邓忠  孙济中  刘金兰  
以4个陆地棉作母本与4个海岛棉杂交,配制16个F1代进行种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与推广陆地棉品种比较,种间F1代子棉产量、铃重、衣分和衣指的竞争杂种优势为较高的负值,而纤维长度和强度表现较高的正向优势。鄂荆1号和B2(海岛棉)产量配合力高,两者杂交F1代产量高于其他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远春  康继伟  石永刚  黄宜祥  
成单16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是近五年来同组区试中最高产的新审定品种。从四川玉米多生态产区的实际出发,亟需丰产性、适应性兼备的优良杂交种。本文以两年四川省区试资料用Eberhart法和Tai法对成单16进行稳定性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结果趋于一致,稳定性参数均接近于稳产品种的理论值,G×E互作效应主要表现为线性关系,具有较好的平均稳定性。稳定性分析与区试、生产示范的实际情况吻合,充分表明成单16产量高,稳定性好,尤以耐旱性状突出,符合主推种性状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商连光  闫勇  肖荧南  王玉美  华金平  
采用不同来源的常规棉、抗虫棉,按照4×7的NCⅡ设计组配不完全双列杂交得到28个杂交组合,通过2年重复试验,分析F1、F2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产量和品质性状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大多比较低,但衣分的广义遗传力可达92.16%;狭义遗传力大于54.64%的性状为衣分、衣指、断裂比强度和籽指,部分性状的F2狭义遗传力高于F1代。供试组合F1和F2的中亲优势和高亲优势主要表现在产量上;所研究的性状中,F1以皮棉产量竞争优势、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最高,平均值分别为11.31%、34.17%和13.33%;组合P4/P7(鄂抗棉12/5H303)的皮棉产量比竞争对照邯284增产27...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孝永  高国强  吕铁信  吴德芳  
通过对60个长绒陆地棉品系与黄河流域推广品种杂交F1代的几个重要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铃数是影响高品质棉花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子指则与皮棉产量呈负相关,单铃重对产量影响较小.中长绒材料在纤维长度、纤维强度和纤维细度同时达到育种目标所需要的要求是可能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存敬  李延增  李之树  刘素恩  
通过不同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品系 )间及不同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品系 )与不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品系 )间的杂交组合配置 ,分析了不同类别抗棉铃虫杂交种与新棉 99B的比较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杂交种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中 ,霜前皮棉产量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 ,霜前子棉产量次之 ,衣分、铃重、株高具有明显杂种优势 ,单株果枝数次之 ,子指不具优势 ,单株结铃数具有负优势。抗虫性、抗病性的杂种优势与杂交种类别有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瑞敏  闫芳教  王兆晓  耿军义  张香云  
分析了亲本组配原则下转Bt基因抗虫亲本(简称pr)、常规亲本(简称p)三种组配模式(pr×pr、pr×p、p×pr)杂交一代产量性状、农艺性状、纤维品质、抗病虫性的差异,并将具有同一抗虫亲本或常规亲本但模式不同的组合加以比较,结果表明:三种组配模式杂种一代铃重、衣分、子指、株高均具有正向优势,而果枝数、单株铃数低于对照,pr×p组配模式杂种一代平均产量最高,铃重增加明显;pr×pr平均产量较高,单株铃数最多,纤维比强度稍好,而麦克隆值偏高;p×pr抗病性好,棉纤维略长,但比强度较差;三种组配模式抗虫性没有明显差异;组配模式相同亲本不同或有一个或两个(正反交)相同亲本但组配模式不同其杂种一代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梅拥军  张改生  叶子弘  郭伟锋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加性-显性(AD)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9个海岛棉亲本及其20个F1组合(5×4)2个皮棉产量性状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的3年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零式果枝与长果枝品种间杂交的F1和F2代5个纤维性状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具有负向群体超高亲优势。F1和F2纤维强度具有正向群体平均优势,细度具有负向群体平均优势,但优势都较低;皮棉总产量的群体平均优势F1达到42.1%,F2达21.0%。一般来说,F1和F2代纤维品质性状的优势较弱,但存在着F1品质性状具有优势,F2优势衰退很慢的组合;F1和F2均存在着霜前皮棉产量和皮棉总产量具有超高亲优势的组合。对海岛棉霜前皮棉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詹有俊  杨涛  孙建船  庄生仁  任福成  张璇  李渊  
用5个特早熟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其农艺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效应及其杂种优势。五个亲本品种的产量、早熟和纤维品质等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早熟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也相当显著,纤维品质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环境因素对各性状均有极显著的影响效应。杂种优势分析表明,F1代的产量性状以皮棉产量的优势最强,平均为30.71%;子棉产量的优势次之,平均为25.02%;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的平均优势分别为16.47%、4.30%和4.10%。生育期和霜前花率等早熟性状F1代的优势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