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5)
2023(8747)
2022(7089)
2021(6578)
2020(5853)
2019(13078)
2018(12956)
2017(24792)
2016(13361)
2015(14901)
2014(15097)
2013(15036)
2012(13797)
2011(11937)
2010(12484)
2009(12285)
2008(13285)
2007(12184)
2006(10845)
2005(10031)
作者
(37813)
(31645)
(31387)
(29658)
(20423)
(14857)
(14309)
(12149)
(11940)
(11673)
(10730)
(10589)
(10341)
(9915)
(9801)
(9482)
(9410)
(9233)
(9192)
(9179)
(8047)
(7935)
(7819)
(7386)
(7241)
(7124)
(7070)
(7022)
(6286)
(6115)
学科
(81055)
(77254)
企业(77254)
管理(63141)
(60424)
经济(60343)
方法(27360)
(26880)
业经(25905)
(23096)
财务(23075)
财务管理(23049)
企业财务(21692)
(21327)
数学(19164)
数学方法(18966)
农业(15746)
技术(15271)
(14316)
(13568)
理论(13265)
(12626)
贸易(12616)
(12379)
(12292)
企业经济(12063)
(11754)
(11662)
中国(11653)
经营(11505)
机构
学院(202479)
大学(194468)
(85279)
经济(83731)
管理(83477)
理学(70620)
理学院(70063)
管理学(69240)
管理学院(68887)
研究(55905)
中国(51298)
(47368)
(40052)
财经(36120)
(32944)
(32468)
(31843)
科学(30966)
(28534)
中心(26889)
财经大学(26124)
业大(26118)
商学(25851)
(25843)
商学院(25630)
北京(25196)
经济学(24784)
农业(24759)
研究所(24189)
经济管理(22505)
基金
项目(117345)
科学(93820)
研究(88113)
基金(86608)
(72982)
国家(72236)
科学基金(64861)
社会(57349)
社会科(54459)
社会科学(54445)
(46595)
基金项目(45414)
自然(41515)
自然科(40645)
自然科学(40638)
自然科学基金(40043)
教育(39551)
(36707)
资助(36298)
编号(35989)
(31247)
成果(28656)
(27658)
(26135)
重点(25292)
创新(24811)
(24422)
(24060)
(23805)
课题(23527)
期刊
(103382)
经济(103382)
研究(60235)
(46878)
中国(39897)
管理(37235)
(30972)
学报(24882)
科学(24596)
(23135)
金融(23135)
农业(20975)
大学(20241)
业经(19902)
学学(19472)
技术(19415)
财经(19241)
会计(17836)
财会(16837)
(16592)
经济研究(15720)
教育(14511)
(13594)
问题(12976)
技术经济(12878)
(12128)
商业(11272)
通讯(11259)
会通(11243)
现代(10566)
共检索到319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田春晓  
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业务一般有三种会计处理方法:一是直接法,即在商品发货时确认销售收入和成本,在实际发生退货时,冲减已确认的销售收入和成本。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不符合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只反映经济业务的形式而没有体现经济业务的本质,可能会高估收入和营业利润。二是递延法,即等到退货期满,购买方的退货权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时,才正式确认收入的实现。三是经验法,即根据以往的经验能够合理估计退货的可能性,通常在发出商品时将估计不会发生退货的部分确认收入,估计可能发生退货的部分不确认收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晓洁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并在具体准则中大量应用。因此,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对于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维护入世后我国的经济利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允价值的特征,其次分析了我国公允价值应用面临的问题,最后就完善我国公允价值应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敏  
作为企业特定交易的一种类型,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形式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供销合作和市场营销之中。由于涉及销售收入、退款负债、退货资产的确认计量和销售成本的结转调整,以及未来销售情况的定期重估和会计估计变更,加之新旧收入准则更迭不久、变化较大,导致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会计处理依旧成为会计实务中的难点,有必要结合实际案例对其加以深入剖析和透彻阐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崔菁  薛东成  
视同销售行为是指企业在会计处理上不作为销售核算,而在税法上要作为销售确认收入计缴税金的商品或劳务的转移行为。不同税种视同销售行为的认定标准和适用范围存在差异,本文重点讨论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货物行为。一、两税视同销售行为比较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在视同销售行为方面既有共同点,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雅雯  郭华平  
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都规范了收入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在企业会计核算及管理的应用模式,明确了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原则和计量方法,但是附有销售退回条款销售的会计核算处理却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实例对附有销售退回条款销售的会计核算处理进行比较,强调新旧准则下收入与负债的不同确认方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万颀钧  
对《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某些视同销售业务,目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与执行《企业新会计准则》的企业会计处理不同,前者一般不进行收入确认;后者一般在会计上按售价进行收入确认与相应成本结转,两种不同处理方式产生两种不同的纳税调整结果。文章通过对具体企业进行纳税调整案例的分析,得出结论:本着税收公平与符合经济实质的原则,目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宜比照新准则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的结果进行所得税视同销售的纳税调整。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刚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外向型经济受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越来越大,SA8000——全球首个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正在走近中国企业。2006年建立的会计准则体系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同时,又基本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企业在遵守我国劳动法规,执行SA8000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如何以新会计准则为依据,进行会计实务处理,成为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自荣  方永武  
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是企业通过合同条款明确约定的或通过其交易惯例可推定的客户对所收到商品享有销售退回权的一种特殊销售交易。新修订的收入准则对此做了专门规定,包括销售收入、预期销售退回负债和预期退回商品资产的确认计量,销售成本结转,资产负债表日对未来销售退回情况重新估计和客户执行销售退回权等方面,有必要对其具体应用及与现行实务的重大不同逐一进行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宋生  
本文探讨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回顾了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后,分析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情况,指出其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而会影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际效果。基于此,应适当改进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方式,包括延缓采用公允价值、设立过渡期、引入全面收益表、改进业绩考核办法。文中最后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继良  
(一) 我国过去的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做法,与外国的做法不相同的地方比较多,不利于经济开放改革;对此,境外有所议论。香港的《中国时报周刊》于1992年8月(9~15日)发表了一篇王芳写的“大陆的会计制度遭到国际抨击”。笔者不完全同意该文的内容,但他所指出的“在会计和核数的要求和常规方面,中国大陆同国际间存在着重大的歧异。以至于,大多数外商常常因为看不懂大陆的会计帐目,无法了解合作伙伴公司的虚实,而感到焦虑。”这种焦虑,不论其产生的原因何在,总还是客观存在着的,也是我们所希望避免的。1992年12月,《企业会计准则》公布以后,境外也有所评论。例如,台湾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尹宪国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对商誉的确认、计量、减值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实现了对商誉界定的突破。但对商誉按其来源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其实质相同却采用不同的确认和计量方法,造成的会计信息披露真实性遭到质疑。为减少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外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已在现实中得以应用,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未能应用,本文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分析,认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有其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应对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基于统一的标准进行确认和计量。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何寿昌  王桂芳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与债务项目应当相互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相互抵销后,产生的差额应当计入投资收益项目”,“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债券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应当与其相对应的发行方利息费用相互抵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天  田振川  
本文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论证了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存货跌价准备"的转销问题,"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结转及报表处理问题,并对"预计负债"科目核算内容的客观性提出了质疑。针对上述问题,即存在于制度规定中的瑕疵,笔者提出了改进意见。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廖文龙  
笔者认为:我国会计监督力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缺乏相互制约机制,本文通过分析现行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健全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措施。总体设想是:财务会计人员独立化、管理会计人员企业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范性建  
本文根据财政部颁布实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结合当前实施的商业银行实际会计事项的处理办法,提出了二者结合中的10类问题供分析和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