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9)
- 2023(2436)
- 2022(2141)
- 2021(1979)
- 2020(1748)
- 2019(3918)
- 2018(3887)
- 2017(7228)
- 2016(3443)
- 2015(3925)
- 2014(4012)
- 2013(4021)
- 2012(3554)
- 2011(3279)
- 2010(3322)
- 2009(3132)
- 2008(3241)
- 2007(2719)
- 2006(2502)
- 2005(2254)
- 学科
- 济(15599)
- 经济(15593)
- 业(13547)
- 管理(13184)
- 企(12325)
- 企业(12325)
- 制(8385)
- 方法(5848)
- 体(5529)
- 财(5237)
- 数学(5160)
- 数学方法(5116)
- 体制(4931)
- 银(4857)
- 银行(4854)
- 贸(4722)
- 贸易(4721)
- 行(4577)
- 易(4564)
- 地方(3722)
- 中国(3716)
- 制度(3533)
- 度(3533)
- 业经(3452)
- 业务(3338)
- 务(3306)
- 财务(3283)
- 财务管理(3272)
- 销(3202)
- 供销(3195)
- 机构
- 学院(49448)
- 大学(49247)
- 管理(20726)
- 济(20651)
- 经济(20232)
- 理学(17629)
- 理学院(17438)
- 管理学(17145)
- 管理学院(17025)
- 研究(15183)
- 中国(14513)
- 财(11036)
- 京(10214)
- 科学(8329)
- 财经(8314)
- 江(7947)
- 所(7577)
- 经(7518)
- 中心(7455)
- 北京(6684)
- 州(6552)
- 农(6489)
- 研究所(6439)
- 财经大学(6138)
- 业大(5979)
- 经济学(5904)
- 范(5892)
- 师范(5846)
- 银(5800)
- 商学(5750)
- 基金
- 项目(30657)
- 科学(24637)
- 基金(22795)
- 研究(22604)
- 家(19294)
- 国家(19148)
- 科学基金(17040)
- 社会(15072)
- 社会科(14354)
- 社会科学(14351)
- 省(11781)
- 基金项目(11670)
- 自然(11003)
- 自然科(10767)
- 自然科学(10764)
- 自然科学基金(10579)
- 教育(10390)
- 划(10126)
- 资助(9571)
- 编号(8861)
- 成果(7005)
- 部(6770)
- 重点(6693)
- 创(6641)
- 发(6493)
- 课题(6276)
- 创新(6233)
- 人文(6145)
- 国家社会(6074)
- 教育部(6073)
共检索到82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宜雷
售后回购是指企业将商品或金融资产出售后在未来某日又重新购回所售商品或金融资产的行为。签订售后回购协议的会计核算业务称附有售后回购协议业务。企业出售商品再回购和企业出售金融资产再回购这两种业务在实际进行账务处理时有些分歧,本文分别阐述这两种不同的会计核算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卫东 乔鹏程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对融资性售后回购业务财税处理的规定基本上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但在流转税的计征、不同业务类型的判断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公平税负,需要对其进一步完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利娜 张伟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兼有融资和促销性质的"售后回购"、"售后回租"和"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越来越多,这些交易行为应当如何征税一直是交易双方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连续出台文件对此类交易行为的纳税问题进行了界定,笔者现通过几个案例对此展开讨论。一、"售后回购"的税务处理[例1]M公司采取"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铺,销售合同约定销售价格100万元,如果用户对商铺未来的收益不满意,3年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马永义
售后回购和售后租回分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2018)》(以下简称新租赁准则)所规范的特殊交易,售后回购交易和售后租回交易可否确认销售收入?售后回购和售后租回交易的标的资产是否应该出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荣凤芝
本文针对具有融资性质的售后回购交易,指出在回购期较长时,其会计处理中存在的两个问题:通过"其他应付款"账户进行核算,融资费用采用直线法摊销。通过案例形式,详细阐述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售后回购 融资性质 回购期 实际利率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丽霞
一、售后回购分类《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关于销售收入的实现提出了四个条件: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是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三是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三十八条规定,回购价格大于和小于原售价的两种情形在会计处理上具有较大差异。区别在于: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时,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视为融资交易处理:而当回购价格低于原售价时,应按照租赁准则进行会计处理,视为租赁交易。而税法对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情况作了规定,对回购价格低于原售价的情况却并没有详细阐明,特别是对于规定中的"有证据表明"的证据是什么,并没有相关规定进行明确。本文围绕售后回购交易在会计和税法上的争议,以案例形式对回购价格大于和低于原售价的财税处理展开讨论,并认为对于售后回购的回购价格低于原售价的,在税务处理时应先作收入确认。
关键词:
售后回购 会计 税务 调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晨慧
随着资本市场上融资方式的不断创新,一种新型的"股权增资"形式应运而生,该种增资形式与常规的股东增资不同的是,在增资协议中一般会附回购条款,即约定增资方在股权增资后每年向被增资方收取固定利息,到期收回本金。本文根据增资协议中约定回购条款的不同,分别探析国开基金等基金公司对被增资方股权增资后由母公司予以回购、由整个合并体系外的单位予以回购和由子公司在以后年度通过减资形式返还增资款的账务处理,以及进一步探析股权关系更为复杂的合伙企业增资的账务处理。
关键词:
回购条款 金融负债 账务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晨慧
随着资本市场上融资方式的不断创新,一种新型的"股权增资"形式应运而生,该种增资形式与常规的股东增资不同的是,在增资协议中一般会附回购条款,即约定增资方在股权增资后每年向被增资方收取固定利息,到期收回本金。本文根据增资协议中约定回购条款的不同,分别探析国开基金等基金公司对被增资方股权增资后由母公司予以回购、由整个合并体系外的单位予以回购和由子公司在以后年度通过减资形式返还增资款的账务处理,以及进一步探析股权关系更为复杂的合伙企业增资的账务处理。
关键词:
回购条款 金融负债 账务处理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邹佳洪 刁玉宸
银保监会正根据巴塞尔协议Ⅲ(以下简称为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进行修订,确保2023年与国际同步实施。从信用风险计量角度看,债券回购业务在资本计量、交易对手分类以及押品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幅度的变动,对业务发展面存在较大幅度的变动,对业务发展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债券回购 新巴塞尔协议 人民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燕萍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想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获取保底收益的可能性会附有对赌协议。目前,我国针对对赌协议的会计处理尚还未形成统一的会计处理指南,实务中相关会计处理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拟结合现行的会计准则对附有对赌协议的股权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梳理,并结合实务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对赌协议 股权投资 实务案例 完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覃予
售后回购往往涉及销售、租赁、融资等不同形式的交易实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售后回购交易没有形成统一的处理原则。根据我国财政部2015年发布的财办会[2015]24号文件的规定,售后回购交易可以按"销售方有回购资产的义务"、"销售方有回购资产的权利"及"销售方承担应客户要求回购资产的义务"三种情况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玉滢 闵晶晶
通过对我国法院已经公布的股权回购型对赌协议案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股权回购型对赌协议的主要问题是股权回购型对赌协议的履行及其争论的焦点即我国股权回购制度。由此,对国际上现有的主要股权回购制度理论进行文献梳理,并重点对比我国股权回购与美国股权回购,基于此提出:理顺股权回购与资本维持原则之间的关系、开放股权回购是我国股权回购制度改革的正确价值选择;我国股权回购型对赌协议的裁判思路应该依据股权回购制度的价值选择做出相应变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玉滢 闵晶晶
通过对我国法院已经公布的股权回购型对赌协议案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股权回购型对赌协议的主要问题是股权回购型对赌协议的履行及其争论的焦点即我国股权回购制度。由此,对国际上现有的主要股权回购制度理论进行文献梳理,并重点对比我国股权回购与美国股权回购,基于此提出:理顺股权回购与资本维持原则之间的关系、开放股权回购是我国股权回购制度改革的正确价值选择;我国股权回购型对赌协议的裁判思路应该依据股权回购制度的价值选择做出相应变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玉滢 闵晶晶
通过对我国法院已经公布的股权回购型对赌协议案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股权回购型对赌协议的主要问题是股权回购型对赌协议的履行及其争论的焦点即我国股权回购制度。由此,对国际上现有的主要股权回购制度理论进行文献梳理,并重点对比我国股权回购与美国股权回购,基于此提出:理顺股权回购与资本维持原则之间的关系、开放股权回购是我国股权回购制度改革的正确价值选择;我国股权回购型对赌协议的裁判思路应该依据股权回购制度的价值选择做出相应变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