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65)
2023(3666)
2022(3087)
2021(3227)
2020(2806)
2019(6332)
2018(6484)
2017(11660)
2016(7023)
2015(8091)
2014(8324)
2013(8061)
2012(7731)
2011(6872)
2010(7177)
2009(6870)
2008(7583)
2007(7182)
2006(6405)
2005(5910)
作者
(20626)
(16875)
(16739)
(15875)
(10962)
(7971)
(7892)
(6716)
(6328)
(6252)
(5883)
(5646)
(5440)
(5363)
(5284)
(5148)
(5031)
(5026)
(4917)
(4884)
(4357)
(4194)
(4166)
(4118)
(3844)
(3822)
(3801)
(3665)
(3574)
(3401)
学科
管理(28999)
(21968)
(21122)
企业(21122)
(20889)
经济(20849)
(9993)
方法(9472)
(7315)
财务(7289)
财务管理(7265)
(6997)
数学(6869)
企业财务(6835)
数学方法(6630)
理论(6436)
(5834)
(5721)
银行(5711)
中国(5627)
(5627)
业经(5526)
(5260)
(5190)
(4903)
(4693)
经营(4614)
(4419)
金融(4418)
人事(4245)
机构
大学(96658)
学院(94972)
管理(36558)
(31813)
研究(31238)
经济(30672)
中国(28738)
理学(28432)
理学院(28036)
管理学(27414)
管理学院(27183)
(22663)
(19834)
科学(19700)
(16970)
(16859)
中心(15899)
(15163)
研究所(14874)
北京(14793)
(13833)
财经(13720)
(13124)
师范(12984)
业大(12571)
(12260)
农业(11931)
(11812)
技术(11696)
(11000)
基金
项目(51817)
科学(38754)
研究(38642)
基金(35166)
(30504)
国家(30193)
科学基金(25086)
社会(21235)
社会科(19919)
社会科学(19911)
(19871)
教育(18964)
基金项目(17754)
(17077)
编号(16937)
自然(16719)
自然科(16322)
自然科学(16318)
资助(16073)
自然科学基金(16014)
成果(16004)
课题(12023)
重点(11510)
(11360)
项目编号(10927)
(10325)
(10289)
大学(10118)
(10061)
科研(9781)
期刊
(43713)
经济(43713)
研究(29380)
中国(26537)
(19304)
管理(18522)
教育(15533)
学报(15227)
(14065)
科学(13707)
(12390)
金融(12390)
大学(11713)
学学(10533)
技术(10160)
农业(9433)
图书(7871)
(7534)
财经(7139)
会计(6891)
(6211)
财会(6191)
书馆(5720)
图书馆(5720)
业经(5403)
经济研究(5382)
(5321)
现代(5060)
(4992)
国际(4930)
共检索到168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宁  
附加预期泰勒规则内含通胀预期因素,通过该规则行事,可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可信性和有效性,从而起到稳定公众通胀预期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按照附加预期泰勒规则行事,但多项实证研究表明,附加预期泰勒规则是可以很好拟合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本文阐明了附加预期泰勒规则的含义,回顾不同学者对附加预期泰勒规则的实证检验结论,探究附加预期泰勒规则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总结附加预期泰勒规则货币政策实践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附加预期泰勒规则对我国通胀预期管理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庆昉  
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一定时期通胀走势的判断和预测。我国对通胀预期管理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通胀预期管理情况看,虽然具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锐夫  李远航  黄明皓  
通胀预期虽然只是一种心理行为,但它会影响到经济主体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进而对经济运行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央银行必须对其加以高度关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滞胀"局面,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其中"公众对通胀的预期"这一理论开始受到重视并得以快速发展。目前,通胀预期理论已逐渐替代货币数量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余栋  谭海鸣  
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比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更可怕的是通胀预期。"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文立  程建华  
通胀预期是影响当前和未来通货膨胀形成的主导因素之一,但我国通胀预期具有较大波动性,直接影响了通胀管理政策的实施效果。通过ARMA-GARCH模型对我国通胀冲击和通胀预期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理性预期和通胀惯性是独立影响通胀的因素,并且通货膨胀扰动具有惯性、周期性和周期滞后性特征;(2)通胀预期冲击具有惯性特征,且实际通胀冲击会影响通胀预期稳定性;(3)通胀波动对通胀预期稳定性存在非对称影响,其对负向实际通胀波动更加敏感。上述分析结果的通胀管理政策启示是,政府只能通过预期引导方式实现通胀目标,但需要采取谨慎的通胀管理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文立  程建华  
通胀预期是影响当前和未来通货膨胀形成的主导因素之一,但我国通胀预期具有较大波动性,直接影响了通胀管理政策的实施效果。通过ARMA-GARCH模型对我国通胀冲击和通胀预期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理性预期和通胀惯性是独立影响通胀的因素,并且通货膨胀扰动具有惯性、周期性和周期滞后性特征;(2)通胀预期冲击具有惯性特征,且实际通胀冲击会影响通胀预期稳定性;(3)通胀波动对通胀预期稳定性存在非对称影响,其对负向实际通胀波动更加敏感。上述分析结果的通胀管理政策启示是,政府只能通过预期引导方式实现通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启才  
泰勒规则作为一种简单的货币政策规则,受到广大学者关注和各国央行的重视。目前,我国央行在宏观调控中尚未运用该规则进行操作,本文针对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从货币政策目标、中介目标、政策独立性、相关机制和技术约束条件出发,深入探讨了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并依据应用中存在的掣肘因素,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阳钧  
本文认为随着2009年底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通胀预期也在逐步增强,为了给我国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要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当前我国物价呈结构性温和上涨,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管理通胀预期取得了初步成效,充分体现了年初决策的前瞻性和及时性。下一阶段仍然存在推动物价上行的因素,要继续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伍戈  
本文对通胀预期进行了重新思考,认为通胀预期不总是负面现象。通胀预期能自我实现,也能自我消逝。通胀预期能否自我实现,最终取决于通胀趋势是否真实存在。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通胀预期能否管理以及如何管理,最后提出了未来挑战及其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念斋  
本文分析了通胀预期管理的重要意义,认为应采取有力措施管理好通胀预期,并着重比较分析了货币政策工具中的提高利率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正负效应。本文认为在目前通货膨胀并不很严重的情况下应以公开市场操作和有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道义劝说为主,辅之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殷克东  赵昕  战德坤  
本文利用Taylor规则和McCallum规则的理论模型及其修正的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在过去16年中的运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McCallum规则及其修正的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货币政策的松紧性,而通过控制修正模型的相对变化率的波动区间,可以实现对货币政策适宜程度的有效控制和平稳运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岳正坤  石璋铭  
不同经济主体因为获取、处理经济信息能力差异,会表现出通胀预期的异质性。信息强势主体与弱势主体之间存在信息扩散与学习,因此货币政策有效的前提是反映信息强势主体的预期。本文分别测定了公众通胀预期和专家通胀预期,并选取7天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因变量,将两种预期分别置入前瞻性泰勒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中,检验基于不同主体预期的利率规则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没有反映专家预期可能是近年来货币政策效力较差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东华  
已有的许多研究文献显示,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效应的检验结果在工业国与新兴市场国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性"。本文以46个国家(地区)为研究样本、运用DID方法对此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胀目标制在新兴市场国成功地发挥了稳定通胀预期的"名义锚"作用是促使这些国家宏观经济表现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勿须赘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逐渐转型和市场化倾向的不断深化,通胀预期稳定的重要性将日益凸现,因而本文的这一研究结论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最后,本文探讨了我国采用通胀目标制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常黎  
从长期来看,无论是根据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还是根据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央行都不可能专门针对负利率而频繁调整基准利率实际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后计算出来的真实利率,标准的计算公式为: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如果实际利率为负,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负利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辉  李一  周永坤  
资产价格上升对宏观经济存在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争论的焦点。本文阐述了资产价格和未来商品价格、通胀预期之间的理论关系,数据分析显示中国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失衡,这种失衡体现为资产价格隐含的高通胀预期,本文粗略估计了该通胀预期,认为从中央银行容忍范围和对总需求影响的角度来看,该通胀预期过高而难以实现。本文最后从总消费需求和金融稳定角度,分析了恢复均衡的另一种途径即资产价格下跌,认为资产价格下跌发生的概率较大,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更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