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4)
- 2023(11080)
- 2022(9151)
- 2021(8300)
- 2020(7057)
- 2019(15635)
- 2018(15571)
- 2017(29785)
- 2016(16064)
- 2015(17935)
- 2014(17898)
- 2013(17754)
- 2012(16180)
- 2011(14408)
- 2010(14895)
- 2009(14510)
- 2008(14588)
- 2007(13467)
- 2006(12207)
- 2005(11529)
- 学科
- 业(81265)
- 企(75300)
- 企业(75300)
- 管理(73222)
- 济(69210)
- 经济(69087)
- 财(30038)
- 方法(28615)
- 业经(26455)
- 农(24508)
- 务(21629)
- 财务(21604)
- 财务管理(21574)
- 数学(20535)
- 企业财务(20487)
- 数学方法(20374)
- 制(19865)
- 农业(17516)
- 技术(16919)
- 划(16042)
- 中国(15718)
- 贸(15527)
- 贸易(15520)
- 易(15240)
- 环境(15163)
- 和(15071)
- 体(15031)
- 策(13901)
- 理论(13333)
- 体制(13180)
- 机构
- 学院(241273)
- 大学(236173)
- 济(103070)
- 经济(101036)
- 管理(98527)
- 理学(83761)
- 理学院(83043)
- 管理学(82089)
- 管理学院(81650)
- 研究(72519)
- 中国(60704)
- 财(53328)
- 京(49286)
- 财经(41263)
- 科学(40903)
- 江(38576)
- 农(38052)
- 经(37309)
- 所(35557)
- 中心(33953)
- 业大(32539)
- 研究所(31228)
- 经济学(30973)
- 北京(30750)
- 财经大学(30179)
- 州(29901)
- 农业(29509)
- 商学(28326)
- 商学院(28093)
- 经济学院(28014)
- 基金
- 项目(152191)
- 科学(121655)
- 研究(114374)
- 基金(112471)
- 家(95435)
- 国家(94575)
- 科学基金(83833)
- 社会(75543)
- 社会科(71769)
- 社会科学(71751)
- 省(59897)
- 基金项目(59405)
- 自然(52745)
- 自然科(51348)
- 自然科学(51332)
- 教育(50921)
- 自然科学基金(50479)
- 划(47889)
- 编号(45682)
- 资助(45562)
- 成果(36365)
- 制(35248)
- 业(34786)
- 创(34425)
- 部(34417)
- 重点(33208)
- 发(32149)
- 国家社会(31714)
- 创新(31345)
- 课题(30490)
- 期刊
- 济(122926)
- 经济(122926)
- 研究(70032)
- 中国(49433)
- 财(46962)
- 管理(42685)
- 农(36876)
- 学报(31045)
- 科学(30830)
- 农业(25249)
- 大学(24894)
- 学学(23484)
- 融(23105)
- 金融(23105)
- 技术(22451)
- 业经(22149)
- 财经(21372)
- 经(18413)
- 教育(18374)
- 经济研究(17814)
- 问题(16409)
- 业(15250)
- 财会(14116)
- 贸(13940)
- 技术经济(13779)
- 现代(12681)
- 世界(12151)
- 会计(11998)
- 资源(11953)
- 国际(11716)
共检索到372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涛
在矿业权拍卖出让过程中,政府不仅要使矿业权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出让,还要充分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非价格因素。然而,迄今我国的矿业权出让多为一维的价格竞争,缺乏能够实现地质环境保护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出让机制。为此,文章设计了一种附加资源与环境保护约束的矿业权招标出让机制,并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来分析政府与投资者的均衡策略。研究表明,要求投资者增加资源与环境保护投入会导致矿业权出让收益减少,因此政府要在这两方面目标之间进行权衡,政府将根据边际条件确定最优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投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瑾瑾 王飞跃
实施矿业权出让合同管理,是约束矿业权人履行合理勘查开发利用、保护矿产资源和生态修复法定义务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是提高矿产资源配置市场效率的客观结果。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明确矿业权出让合同属于行政协议的范畴,文章在行政合同规定的基础上对矿业权出让合同进行了剖析,并为完善矿业权出让合同管理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矿业权 出让合同 行政合同 合同管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时颖
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是能源矿业权人取得矿业权的主要手段,但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矿业权有偿取得因素中各项税费性质模糊,定位相互矛盾等问题。要理顺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对价,要从其理论基础入手分析。相对而言,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价值观理论更能建立起合理的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对价,应在此基础上,厘清当前能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各项税费的性质,将矿业权价款、矿业权使用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整合为权利金,增加资源耗竭补偿成本,提取部分企业税收并与原相关费用共同构成生态补偿成本。
关键词:
自然资源价值观 资源补偿 生态补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振伟 李江风 汪晓春
调查统计发现,全国在土地使用权招标出让中,存在近四成的经营性用地,且成交方式多为综合评标。经营性用地采用综合评标,存在违背市场价值规律、削弱市场竞争、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行政腐败等问题。经营性用地招标应优先采用价高者得的成交方式,充分体现土地的市场价值。因此,需要采用综合评标的,要合理确定评标因素及评分规则,增强评标过程的保密性,确保招标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土地出让 土地招标 综合评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刚 栾鹏 姚震
自2017年实施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开征矿业权出让收益以来,除“金”(出让收益金额)形式或“率”(出让收益率)形式,一些地方对部分战略性矿种的矿业权探索“金+率”(出让收益金额和出让收益率相结合)形式,将矿业权出让收益按矿业权出让环节和采矿阶段分别缴纳。矿业权出让环节以出让收益金额形式体现矿业权竞争取得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为合理。但进入采矿阶段以出让收益率形式根据销售金额征收出让收益,与资源税计征方式一致,难以有效解决从价计征本身固有的级差收益调节作用较弱、矿产勘查投资激励不充分和资源利用水平反映不足等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矿产品供给保障达到新高度,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以及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应在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等基础上,按照“提高效率、受益公平”的要求,维持从价计征以保障绝对地租,积极探索在采矿阶段按企业利润征收矿业权出让收益,强化级差收益调节作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维宸
我国矿业权市场与矿业权调控的制度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其制度仍存在矿业权一级市场交易频频,仍未统一;二级市场相对冷淡,规范还不到位;有形市场交易制度欠缺,执行不力;调控制度设计难,落实更难;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促进和完善矿业权市场建设与矿业权调控的关系本质上就是促进和完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从物权角度来看,矿业权市场建设与矿业权调控的关系为自物权与他物权的关系。从矿业权市场建设和矿业权调控的目的、主体、过程和内容来看,二者具有相通性、政府参与或主导性、共生的关系。
关键词:
矿业权市场 矿业权调控 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沈兵明 罗罡辉
在土地使用权出让三种方式中,招标是富有良性竞争的一种方式。以杭州市为实例结合博奕论建立的土地使用权招标出让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奕模型,通过对博奕均衡的分析指出土地招标出让时投标人越多,越有利于充分实现土地价值;同时城市与城市之间以及大城市内部不同片区之间竞相出让土地的博奕结果,导致土地供给总量过大、土地价格下跌、土地资源浪费、土地效益降低,故土地出让宜采用束放策略。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招标出让 博奕 束放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春秀
在矿业权有偿制度确立之前,政府曾花去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监管矿山企业的"三率"指标,但收效甚微,并且导致影响矿产业航向的矿产品价格也严重扭曲。运用博弈论分析发现,矿业权市场竞争机制是一种能让矿业企业自觉改善"三率"指标、理顺矿产品价格的有效的自我实施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玮琦
矿业权与土地产权概述矿业权是所有者对矿产资源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是在矿产勘查与开发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并为矿业主所拥有的财产权。在我国,矿业权包括了探矿权和采矿权。土地产权即土地财产权利,它包括土地所有权以及由它所派生出的相关土地权利例如土地占有权、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骆云 李文渊 武永江
矿业权制度是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核心。我国于民国时期就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通过对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时期矿业权的体系结构与内容的演变分析,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探索出我国矿业权法律制度应朝着为人类带来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方向的趋势发展。这对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新中国时期 矿业权 演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扬 李亚美
文章指出,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矿产资源无偿使用到现在的有偿勘探、开采,我国的矿产资源相关制度发生了质的转变,国家的矿产资源所有者地位得以明确界定,并在经济上以各种方式得以保障。尽管如此,随着矿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矿业权有偿使用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被不断暴露出来。针对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完善征管机制、规范收支管理、建立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规范矿产权出让方式、活跃矿产权交易市场和保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等措施。
关键词:
有偿取得 资源税 矿产资源补偿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香玲 魏晓平
资源型城市地方政府在执行矿业监管权时,通常由于信息不对称及矿业政策执行力度范围限定与中央政府博弈。基于由此导致的矿业生产外部性,通过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目标偏好和效益函数,利用经济博弈论和矩阵对策,试图寻求矿业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文章尝试在利用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建模的基础上,借助贝叶斯理论分析,提出贝叶斯风险成本诱导机制,进而得出在该机制的激励约束下矿业监管倾向于帕累托有效。文章最后结合研究结论给出政策建议,为制定我国的能源资源开采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纪聪 张莹光 周文静
本文通过分析各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网上交易的实践与进展、网上交易制度建设的实施路径,提出了完善网上交易制度及其相关技术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龙 孟繁超
笔者认为,对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的"利用"之概念不能简单等同于民法理论中的"用益"之概念。前者指的是在国家开发规划或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现自然资源服务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之效用,此过程包含了国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进生 刘固望
矿业城市是因矿产开发而建设并兴起的城市,据中国矿业联合会的统计(2004年),我国有矿业城镇424座,约3.1亿人口,其可持续发展事关重大。本文简要说明了我国矿业开发对矿业城市生态环境破坏、潜在危害及生态恢复的紧迫性。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矿业城市生态恶化的原因,即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矿业及相关业,生态环境问题积重难返,城企功能不清,政策与管理缺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大矿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矿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明确矿业城市和企业在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的职责,实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建议。
关键词:
矿业城市 生态环境 经济分析 双赢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