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4)
2023(12761)
2022(10765)
2021(9959)
2020(8061)
2019(18329)
2018(17900)
2017(33288)
2016(17681)
2015(19958)
2014(19509)
2013(19138)
2012(18086)
2011(16815)
2010(16755)
2009(15548)
2008(15145)
2007(13227)
2006(11920)
2005(11121)
作者
(50224)
(42005)
(41671)
(39678)
(26778)
(20025)
(19038)
(16426)
(16025)
(14845)
(14405)
(13986)
(13431)
(13412)
(13168)
(12964)
(12420)
(12219)
(12147)
(12108)
(10590)
(10255)
(9989)
(9605)
(9412)
(9322)
(9282)
(9251)
(8512)
(8472)
学科
(80450)
经济(80371)
管理(44578)
(42496)
(32031)
企业(32031)
方法(29607)
中国(28373)
(25128)
贸易(25111)
数学(24932)
数学方法(24610)
(24402)
(22244)
地方(21053)
业经(17802)
(16002)
农业(14787)
(14425)
(14406)
(14194)
银行(14178)
(13974)
金融(13973)
(13884)
(13219)
环境(12786)
(11657)
地方经济(11474)
技术(11221)
机构
学院(253174)
大学(251019)
(114303)
经济(112235)
研究(95687)
管理(90648)
理学(76626)
理学院(75703)
中国(74520)
管理学(74391)
管理学院(73929)
科学(55268)
(54831)
(50351)
(48776)
研究所(44005)
中心(42381)
(40119)
财经(39709)
(37586)
经济学(36664)
(36161)
北京(35600)
(34960)
师范(34657)
(34523)
业大(33086)
经济学院(33043)
农业(31296)
(30494)
基金
项目(163370)
科学(129145)
研究(123581)
基金(118197)
(102945)
国家(102100)
科学基金(86530)
社会(80380)
社会科(76350)
社会科学(76337)
(61964)
基金项目(60227)
教育(56059)
(52971)
自然(52113)
自然科(50968)
自然科学(50956)
自然科学基金(50041)
编号(49769)
资助(49313)
成果(41220)
(41107)
重点(37582)
(36984)
课题(35548)
国家社会(34396)
(34281)
发展(33707)
(33169)
中国(32228)
期刊
(131612)
经济(131612)
研究(82838)
中国(54989)
(38636)
学报(36148)
(35610)
管理(35539)
科学(34688)
教育(30225)
大学(27656)
农业(27301)
(26690)
金融(26690)
学学(25774)
经济研究(23419)
业经(22159)
技术(21279)
(20642)
财经(19310)
国际(18828)
问题(18136)
(16907)
世界(15717)
统计(15292)
(14959)
(12872)
图书(12281)
技术经济(12252)
商业(11951)
共检索到402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关兵  
2013年1月16日,WTO与OECD共同推出了利用附加值统计方法计算出来的贸易数据,为重新测量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在诠释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所带来的经济意义,通过对比传统贸易数据和附加值贸易数据,剖析了在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并提出了该方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葛明  林玲  
基于最终消费品价值分解的视角,文章通过拓展附加值贸易统计模型,利用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数据库测度了中国附加值贸易失衡的规模大小、国别来源和行业结构,并与总值统计结果1比较分析发现:(1)中国单边贸易净额并没有发生变化,2011年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2)双边贸易失衡结构有所改善,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双边顺差或者逆差规模均大幅度下降,而最大顺差额仍来自美国;(3)外贸失衡主要来自基础产业和制造业部门,服务业部门失衡额较小但增长速度很快;从要素禀赋结构来看喜忧参半,劳动密集型行业顺差额大规模下降,而资本密集型行业大幅度上升,但知识密集型行业净额又有所减少。因而,促进外汇储备合理配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向书坚  温婷  
利用OECD新附加值贸易统计数据对中国2009年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进行了重估算,并将其与传统贸易统计数据估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碳排放存在一定"顺差",并且该现象主要是由贸易顺差行业的高碳排放造成的;传统贸易统计会导致外贸隐含碳排放的高估,附加值贸易统计使得低附加值中间产品贸易发达行业的碳排放估算结果更具客观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海燕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全面创新的新景象,标志着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本文简要地概括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基本内容,初步分析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对国际政治经济和贸易的影响,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创新的对策思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祺  
随着出口规模的提升和出口结构的优化,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升,但是在生产分割背景下考量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根据WTO-OECD的贸易数据库,比较分析了中国整体比较优势和基于贸易附加值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升,但还是处于价值链低端,大部分行业的竞争力出现下降的趋势。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的模型,实证结果发现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和研发投入的增加对于提高一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兵兵  李祎雯  
在全球生产网络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跨境分离变得日益普遍。原来以跨境和最终产品为标准的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已无法对一国贸易利益进行准确描述。因此,基于传统贸易统计视角,运用竞争性投入产出法所测算的贸易隐含碳排放数据则会存在被高估的可能。本文运用新附加值贸易视角下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法,在考虑技术异质性情形下,对2000—2014年中日两国27个行业部门的贸易隐含碳排放进行了再测算,结果显示:(1)中国对日本是贸易逆差国,但却是隐含碳排放的顺差国;与新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相比,传统贸易统计方法高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廖泽芳  
本文在经济体之间双边附加值贸易额的基础上构建了附加值贸易网络指数,并绘制了全球附加值贸易网络图形。结果表明:2009年美国在全球附加值贸易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与德国和中国共同构成了网络中心国;1995年的附加值贸易网络集中度较高,欧洲地区的附加值贸易联系紧密,当时中国在全球附加值贸易网络中相当不起眼,在亚洲的地位也不突出。在全球制造业附加值贸易网络图中,美国、德国和中国仍处于中心地位;但在双边附加值贸易中,中国主要依赖其他经济体,而美国主导其他经济体,德国的主要贸易对象是欧洲内部的国家。美国是全球服务业附加值贸易的领头羊,与德国、英国一起构成全球服务业附加值贸易网络的核心国;中国在全球服务业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廖泽芳  宁凌  
本文以WTO-OECD新推出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价值链地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加工贸易"环节,与主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出口国之间存在附加值逆差,与欧美等最终产品进口国之间存在附加值顺差。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附加值出口贸易具有较高的国外附加值、较低的国内附加值、服务附加值偏低等特点。国内自给能力较强的制造业和开放程度较低的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国内附加值,而国外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则集中在中间进口品占比较高的高技术密集型产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秀云  张玉萍  
产业内贸易与中国外贸发展取向杨秀云张玉萍二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实践出现了与传统贸易格局不相吻合的现象,发达国家之间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双向贸易”非常普遍。根据韦里逊和赛文测算,70年代末,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贸易中约有一半左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长远  张军  
结合对现有文献的拓展和应用,本文给出了一个理解中国附加值贸易发展的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OECD/WTO的TiVA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的出口中,本地附加值所占比重从1995年的88%降至2005年的64%。此后,这一比重缓慢回升,至2009年达到67%。从产业角度所作的分解显示,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走低(回升),主要是产业内本地附加值比重下降(提高)造成的,而出口行业构成的变化则是第二位的因素。从国际比较来看,行业内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偏低是中国整个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低于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主要因素,而出口行业构成偏重于本地附加值比重低的制造业则是中国整个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低于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孟祺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采取了"再工业化"的措施。由于美国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市场,这对中美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分析美国再工业化取得成绩基础之上,依据国际垂直分工的贸易附加值相关理论,研究了美国再工业化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建颖  
2012年,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6.2%,优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确保了全球出口第一和进口第二的国际地位。尽管进出口增速较上年回落16.3个百分点,但我国对外贸易在提升质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少辉  
我国通过大力发展货物贸易而使我国成为了贸易大国,机电产品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但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产业升级模式已难以为继。本文分析了目前发达国家的贸易发展方向,指出我国应该通过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来提升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建勇  洪俊杰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并于2015年出现萎缩。于此同时,我国贸易也于2015年出现了萎缩。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全球贸易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紧接着分析认为当前全球贸易发展停滞既为周期性因素造成,也有结构性因素的原因,如全球价值链收缩、缺乏类似中国新大国出现、新技术尚在孕育、区域贸易协定"意大利面条效应"等。最后,根据前面的特点及原因分析提出我国应对当前全球贸易发展停滞的外贸策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全球贸易也随之出现了增速放缓的现象。特别是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滞缓更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晓东  胡勇  
“十五”期间,贵州采取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的举措,在扩大出口载体、调整出口主体结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大宗产品出口竞争力以及出口市场多元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贵州下一步应积极扶持农产品出口以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从而增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走好资源型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之路,为贵州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