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4)
- 2023(6926)
- 2022(5913)
- 2021(5634)
- 2020(4601)
- 2019(10841)
- 2018(10467)
- 2017(19930)
- 2016(10170)
- 2015(12126)
- 2014(11644)
- 2013(12052)
- 2012(11147)
- 2011(10349)
- 2010(10425)
- 2009(10011)
- 2008(9750)
- 2007(8311)
- 2006(7303)
- 2005(6932)
- 学科
- 济(50748)
- 经济(50705)
- 管理(31111)
- 业(30721)
- 企(26322)
- 企业(26322)
- 方法(25099)
- 数学(21725)
- 数学方法(21471)
- 中国(15544)
- 贸(14717)
- 贸易(14708)
- 易(14531)
- 财(10859)
- 农(10006)
- 融(9703)
- 金融(9703)
- 业经(9463)
- 制(9044)
- 学(9014)
- 银(8808)
- 银行(8800)
- 行(8533)
- 关系(8031)
- 出(7888)
- 和(7840)
- 策(7195)
- 环境(7192)
- 理论(6867)
- 销(6747)
- 机构
- 大学(159623)
- 学院(155849)
- 济(78093)
- 经济(77050)
- 管理(60211)
- 研究(59255)
- 理学(51691)
- 理学院(51135)
- 管理学(50461)
- 管理学院(50165)
- 中国(48152)
- 京(34940)
- 财(32988)
- 科学(31682)
- 所(29316)
- 财经(26889)
- 研究所(26810)
- 经济学(26071)
- 中心(25247)
- 经(24794)
- 经济学院(23445)
- 北京(23087)
- 院(21145)
- 财经大学(20316)
- 江(19967)
- 农(19825)
- 范(19020)
- 师范(18910)
- 业大(18183)
- 科学院(17878)
- 基金
- 项目(100797)
- 科学(81529)
- 基金(78204)
- 研究(73686)
- 家(68321)
- 国家(67901)
- 科学基金(58480)
- 社会(50632)
- 社会科(48409)
- 社会科学(48399)
- 基金项目(38913)
- 自然(36422)
- 自然科(35692)
- 自然科学(35685)
- 自然科学基金(35120)
- 资助(34407)
- 教育(33470)
- 省(33270)
- 划(30186)
- 编号(26924)
- 部(24780)
- 中国(23424)
- 国家社会(22920)
- 重点(22837)
- 成果(22371)
- 教育部(21815)
- 发(21098)
- 人文(20411)
- 创(20288)
- 大学(19438)
共检索到238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运婷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使得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导致基于旧的贸易格局和一系列过时的假设基础上的传统的REER方法不再适用于测算一国国际竞争力。基于此,结合全球价值链的影响,Bems and Johnson(2012)从"产品"的世界转向"附加值"世界,对传统REER进行改进,构建了附加值实际有效汇率(Value-Added Exchange Rate,VAREER),以更准确的测算一国的实际出口产品——附加值的竞争力。文章利用整理得到的1990年~2009年主要国家附加值贸易数据,通过对传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盛斌 张运婷
在全球价值链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传统的实际有效汇率测算方法不考虑中间产品贸易,因此已不能准确评估一国的出口竞争力。基于此,对新的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实际有效汇率的两种测算方法即基于任务的实际有效汇率和基于产品的实际有效汇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与中国的经验测算。结果表明,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传统实际有效汇率差异明显,后者严重低估了中国在1999~2008年间竞争力的恶化。此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显著减少中国的净出口贸易,基于任务的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倪红福 龚六堂 夏杰长
基于全球价值链有效汇率理论,本文首次定义了全球价值链分行业出口实际有效汇率,并进一步拓展到双边国家分行业出口(或进口)实际有效汇率的新概念和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从2005年汇改到2009年期间,受名义汇率升值和相对成本优势减弱双重影响,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出口价格竞争力优势逐步消失。未来靠低成本优势抵消汇率升值以保持价格竞争力的产业条件不复存在。②全球价值链双边分行业出口实际有效汇率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汇率指标,且较好地解决了"汇率升值减少中国进口"悖论。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出口实际有效汇率 价格竞争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艳 李文秀 QIU Yue-ming
本文基于附加值贸易框架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各服务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并与传统贸易核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无论是传统贸易核算法还是附加值贸易核算法,其测算结果都表明中国服务业整体呈现出显著的持续性比较劣势,国际竞争力薄弱。(2)从附加值贸易角度看,大部分服务行业都呈现出一定的比较劣势且并没有出现显著的比较劣势"扭转"现状。(3)从要素密集度来看,尽管整体上我国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相对于资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来说有一定优势,但并没有形成显著的比较优势,且传统贸易核算法还带来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严重高估以及资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部分低估的"统计幻象"。因此,采取合适的核算方法对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客观的评价,并依此进行科学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戴翔
本文基于贸易附加值,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各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布局中,比较优势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领域,但有弱化迹象;资本以及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均未取得显著比较优势,但有迹象表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领域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而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的比较劣势特别显著且无明显改善趋势。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的现实地位及进一步发展基本上是"依托低端,挺进中端,遥望高端"。基于贸易附加值所得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纠正传统总值核算法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误判,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方向及政策的科学制定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贸易附加值 国际竞争力 显示性比较优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丹
本文首先测算了1994年第一季度到2005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及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然后考察了这一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与中国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与中国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是导致中国国际竞争力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具体来说,人民币实际汇率高估会导致中国国际竞争力下降。
关键词:
均衡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失调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禹 赵树宽
建立贸易附加值的模型框架,借鉴WIOD制定的最新世界投入产出表,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测算出2009-2019年~((1))我国制造业出口的附加值与全球对应产业的出口附加值。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公式中代入贸易附加值,将此结果与传统总值核算法所测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从结果可知,中国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缺乏明显的发展优势,针对研究结果反映出的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真实情况,提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合理的改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贸易附加值 制造业 总值核算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葛顺奇 谭人友
本文针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典型行业,使用基于贸易附加值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研究了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以及中国的国际竞争地位。结果发现,各国行业竞争力曲线变动趋势表明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制造业竞争十分激烈,中国在低技术和中低技术制造业拥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在中高与高技术制造业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在竞争缓和的商业服务业处于较为落后的竞争地位。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竞争 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禹 严兵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使用出口增加值代替传统的总出口额,在Costinot et al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产业竞争力指标,对我国33个行业1995-2011年之间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我国的竞争力优势部门仍然集中在如农业、纺织业等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部门,而资本密集型部门、技术密集型部门和服务业虽然竞争力有所增强,但整体仍然处于劣势。通过对几种不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测度方法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和定位我国各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比较优势 全球价值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立敏 侯再平
鉴于即使属于同一个产业,产业内各贸易品的技术附加值也有显著不同,本文认为单纯使用以贸易规模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会高估以偏低技术含量产品为主的特定国家某产业国际竞争力,并低估以高技术含量产品为主的特定国家某产业国际竞争力。因此,本文引入显示性技术附加值(RTV)方法,以电子通讯设备产业为例,对其下属各类贸易品赋权,并据此计算包括中国在内的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技术高度水平(TL),发现中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没有贸易规模类指标所显示的那么理想,且产业内长期处于进口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低技术含量产品的"技术逆差"状态,国际竞争力仍与美日等国存在较大差距。本文提出,以进出口规模为基础的经典指标是在评价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丹 许少强
采用制造业部门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UnitLaborCost,ULC)测算的一国实际有效汇率(REER-ULC)经常被用来衡量该国的国际竞争力状况。鉴于此,本文首先测算了1980 ̄2002年期间中国制造业部门的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然后采用该指数测算了同时期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时期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历史变迁与冲击来源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实际有效汇率 单位劳动成本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珍 郑义 刘燕娜
采用显示性技术附加值原理,融入技术附加值测度中国人造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与传统进出口数据评价法的测度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测度结果表明:中国人造板产业主要出口技术附加值低的产品,进口技术附加值高的产品;考虑技术附加值后,中国人造板竞争力并不强;融入技术附加值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更能反映新常态下中国人造板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质的竞争力。
关键词:
技术附加值 人造板 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力文 马海燕 刘林青
出口额、市场占有率的"繁荣"与企业遭遇困境、纷纷倒闭的现实两者并存是当前我国服装产业的特殊现状。原有的以最终产品为基础、"国家"为单位的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逐渐失效。本文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我国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并以Nike全球价值链作为实证,得出的结论是:现有的评价夸大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服装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附加值最低位次,大多数本土企业还没有切入主流的全球价值链,国际竞争力非常脆弱。就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与目标来说,全然从OEM—ODM—OBM来谈产业升级可能过于任意。中国服装企业要坚持同时走两条路,强化制造环节做强OEM是当务...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附加值 国际竞争力 升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雯 赵萍 房晶晶 郑莹
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利用19952011年WIOD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所处地位和增值能力,并分析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收益和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下游,"入世"的前几年由于加工贸易比重的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下降了,而且增值能力也减弱了。随着企业竞争力的逐步增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中国后几年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增值能力有所上升。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深化,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收益持续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强于服务业,而且所获得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雯 赵萍 房晶晶 郑莹
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利用1995~2011年WIOD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所处地位和增值能力,并分析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收益和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下游,"入世"的前几年由于加工贸易比重的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下降了,而且增值能力也减弱了。随着企业竞争力的逐步增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中国后几年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增值能力有所上升。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深化,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收益持续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强于服务业,而且所获得的贸易收益也高于服务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