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4)
- 2023(12191)
- 2022(10100)
- 2021(9425)
- 2020(7939)
- 2019(18464)
- 2018(18271)
- 2017(34769)
- 2016(18721)
- 2015(21535)
- 2014(21464)
- 2013(21197)
- 2012(19774)
- 2011(18168)
- 2010(18567)
- 2009(17636)
- 2008(17307)
- 2007(15282)
- 2006(13902)
- 2005(13024)
- 学科
- 济(103077)
- 经济(102963)
- 管理(57011)
- 业(48530)
- 企(40445)
- 企业(40445)
- 方法(40194)
- 数学(36394)
- 数学方法(35857)
- 中国(25843)
- 农(21456)
- 财(20851)
- 制(20095)
- 地方(20088)
- 业经(18923)
- 贸(17137)
- 贸易(17124)
- 易(16688)
- 学(16603)
- 体(14736)
- 融(14576)
- 金融(14574)
- 银(14522)
- 银行(14516)
- 环境(14100)
- 行(14030)
- 地方经济(13534)
- 农业(12882)
- 理论(12481)
- 和(12041)
- 机构
- 大学(279743)
- 学院(278004)
- 济(133939)
- 经济(131597)
- 管理(104830)
- 研究(99716)
- 理学(89743)
- 理学院(88781)
- 管理学(87217)
- 管理学院(86692)
- 中国(78228)
- 财(60929)
- 京(59164)
- 科学(54351)
- 所(49393)
- 财经(47943)
- 研究所(44211)
- 中心(44100)
- 经济学(43817)
- 经(43629)
- 江(40891)
- 经济学院(39125)
- 农(38777)
- 北京(38260)
- 财经大学(35632)
- 院(35426)
- 业大(35222)
- 范(33877)
- 师范(33617)
- 州(31588)
- 基金
- 项目(177198)
- 科学(142007)
- 基金(132592)
- 研究(131070)
- 家(114506)
- 国家(113686)
- 科学基金(98175)
- 社会(88254)
- 社会科(83971)
- 社会科学(83950)
- 基金项目(68056)
- 省(65902)
- 教育(60713)
- 自然(60681)
- 自然科(59348)
- 自然科学(59335)
- 自然科学基金(58282)
- 资助(56306)
- 划(55650)
- 编号(50475)
- 成果(41676)
- 部(41420)
- 重点(40261)
- 发(38424)
- 国家社会(38101)
- 制(36956)
- 创(36570)
- 教育部(36542)
- 课题(36068)
- 人文(34841)
- 期刊
- 济(152050)
- 经济(152050)
- 研究(90537)
- 中国(57166)
- 财(46633)
- 管理(42692)
- 科学(37331)
- 学报(36857)
- 农(35530)
- 大学(29717)
- 融(28196)
- 金融(28196)
- 学学(28123)
- 教育(26682)
- 经济研究(26221)
- 财经(25603)
- 技术(25586)
- 农业(23952)
- 经(22179)
- 业经(20269)
- 问题(19692)
- 贸(17419)
- 统计(16713)
- 世界(16291)
- 技术经济(15948)
- 国际(15728)
- 策(14726)
- 理论(14036)
- 业(13520)
- 决策(13245)
共检索到433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红倩 赵昕东
本文建立了一个小规模的中国宏观经济联立方程模型。模型以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充分吸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结论,突出体现了供给与需求双导向原则。模型由商品和服务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货币市场构成,并以传统的IS-LM理论为框架,价格变量通过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被内生化。因此,该模型兼有短期预测和中长期分析功能,可称为"具有价格调整机制的凯恩斯模型"。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模型 价格调整 供给 需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靳兰征
理性预期学派是六十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界兴起的重要学派之一。罗伯特·霍尔和约翰·泰勒合著的《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与价格调整》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其包含理性预期思想的宏观经济理论。评介该书中他们的宏观经济理论对于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动向,认识资产阶级宏观经济学的实质和有分析地借鉴其中有用成份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服务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隋建利 龚凯林
本文通过构建包括11种结构冲击以及2种粘性机制的异质性部门(消费品部门、资本品部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模型,详细刻画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缘由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论显示:(1)无论是消费品部门还是资本品部门,两部门产品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粘性程度都普遍较高。与产品市场相比较,劳动力市场潜存更高的粘性程度和更强的定价阻力。(2)微观部门异质性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部门专有产品价格加成冲击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方向截然不同,而部门专有技术冲击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3)资本品部门技术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消费偏好冲击、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解释超过90%的居民消费、居民投资、总产出波动。此外,结构冲击的边际贡献存在较强动态特征,投资边际效率冲击的贡献率普遍显著上升,货币政策冲击的贡献率普遍明显下降。(4)中国实际GDP增长缺口主要由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消费偏好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驱动,而名义加成冲击、技术冲击以及财政政策冲击的贡献相对较小,且由投资边际效率冲击以及消费偏好冲击所代表的需求层面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的贡献方向基本相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宁华 江学迪
能源价格的上涨和大幅度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探讨能源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研究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些特征事实,其次在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中引入能源价格冲击,建立能源价格波动影响宏观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模型参数校准到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事实相一致,并比较模型经济和实际经济的接近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引入能源价格冲击后,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对真实经济的模拟效果相当理想。能源价格冲击的初始效应大于技术冲击;技术冲击持续的时间比能源价格冲击更长。
关键词:
能源价格 实际经济周期 校准 经济波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晓姝 王琪
长期以来,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掣肘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而多数产能过剩行业与房地产业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以房地产价格调控为着眼点,基于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数据,利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分析房地产对产能过剩乃至宏观经济的价格传导路径,以期通过传导机制减轻产能过剩引发的宏观风险。
关键词:
房地产调控 产能过剩 宏观风险 投入产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建 唐成千
利用混合频率数据抽样方法(MIDAS)构建不同权重函数形式的混频预测模型,使用5种高频解释变量对中国季度GDP增长率进行短期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分析各种加权方式基于每种高频解释变量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不同的高频解释变量和不同的加权方式预测结果差异明显,利用国房景气指数对于中国季度GDP进行预测时精确度优于使用其他4种变量。
关键词:
加权混频 宏观经济 指数阿尔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建军
本文首次引入反映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模式改变和状态转移机制变迁的虚拟变量,对传统Markov机制转换模型进行了修正,由此解决了将Markov模型应用于中国年度宏观经济数据研究中国经济周期问题的难题。运用修正后的Mark-ov模型,本文对我国1953~2005年的年度实际产出增长率的数据进行了拟合,研究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刻画了我国实际产出增长的周期性变化。根据分析我们发现,改革前后我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特征比较明显,并且经济增长周期模式和经济周期性变化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Markov模型 状态转换 经济周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余才
西方经济学中宏观经济理论的简单宏观经济模型是: 设Y为国内生产总值(GDP);C为居民消费;G为政府支出;I为投资;X为出口;M为进口;T为税收;DI为可支配收入。 则:总需求AD=C+I+G+X-M (1)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超愚
本文使用OLS方法在 1 981— 2 0 0 1年间单方程估计中国IS LM AS模型 ,初步建立面向需求管理的小型中国宏观经济计量年度模型———CMAFM模型 ,并且在对CMAFM模型历史模拟检验的基础上进行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动态乘数效应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同 潘省初 王寅初 李强 胡宗良 张春平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在国际上,冷战结束后,各国之间经济的竞争日益加剧。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速度以多少为宜?如何保证持续地快速增长?在快速增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国忠
宏观经济波动的模型研究,一直是西方经济的热点问题。萨缪尔森和希克斯的乘数—加速数模型作为阐述经济波动周期的理论,已经成为经典而被到处引用;克莱因建立的1921—1941年间美国的宏观经济模型,则以其短小精悍、性能优越的特点,开创了波动理论模型实践化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方 沈诗涵 黄卓
本文使用组合预测方法,探究以"朗润预测"为代表的专家预测以及计量模型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效果,并研究对不同预测进行组合预测是否有助于改进预测效果。本文发现,对我国CPI和GDP的增长率,专家预测效果总体上优于模型预测。从原因看,一方面,专家在预测时已经考虑了计量模型的预测信息;另一方面,在经济出现"拐点"的时期,专家通过对实际经济环境和政策的把握,得出更准确的经济预测。组合预测有助于提升预测精度,对专家预测进行组合得到的预测效果优于大多数的专家预测,"模型—专家"组合预测的效果也优于所有的模型和大部分专家预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明武
当今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研究主要有两大领域,一是在理论研究上如何将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成熟的宏观经济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特性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二是在应用研究上如何科学、定量地将经济理论与经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方
本文是继1992年10月本刊发表的《总供需平衡的控制模型》之后,进一步扩大而成,全文发表于1995年7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国家与地区经济的建模与控制”国际学术会议上。其中财政与货币政策部分与《总》文基本相同,此处不再重复,仅将新增的关于价格水平、就业、进出口贸易与浮动汇率等模型以及最后由各部分联接而成的宏观经济模型转载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继翠 肖继五 周潮
利用我国1994~2014年季度统计数据,根据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建模思想,将居民消费习惯形成和资本调整成本引入到RBC模型,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性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的闲暇习惯形成要强于消费习惯形成,但闲暇习惯形成难以持久且容易消失,而居民的消费习惯形成虽相对较弱但更加持久;居民的消费习惯形成有助于平滑消费,从而平抑宏观经济波动;资本调整成本的存在会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性;居民的闲暇习惯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资本调整成本变动对劳动投入的影响,从而能够起到平滑经济波动的作用。因而,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就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居民适时调整消费和闲暇,形成稳定的消费...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 习惯形成 调整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