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4)
- 2023(10856)
- 2022(8979)
- 2021(8238)
- 2020(6984)
- 2019(15599)
- 2018(15528)
- 2017(29409)
- 2016(15531)
- 2015(17092)
- 2014(16456)
- 2013(16186)
- 2012(14589)
- 2011(12836)
- 2010(13306)
- 2009(12522)
- 2008(12801)
- 2007(12078)
- 2006(10694)
- 2005(10074)
- 学科
- 业(80568)
- 企(76517)
- 企业(76517)
- 济(65527)
- 经济(65443)
- 管理(65173)
- 业经(27580)
- 财(25599)
- 方法(24532)
- 农(22303)
- 务(20295)
- 财务(20269)
- 财务管理(20236)
- 技术(19844)
- 企业财务(19156)
- 制(17299)
- 中国(16709)
- 农业(16353)
- 数学(16060)
- 数学方法(15880)
- 理论(15448)
- 策(14410)
- 技术管理(13501)
- 划(13467)
- 和(12986)
- 企业经济(12406)
- 体(12259)
- 经营(12057)
- 银(12055)
- 银行(12041)
- 机构
- 学院(215454)
- 大学(207560)
- 济(91588)
- 经济(89831)
- 管理(88823)
- 理学(74443)
- 理学院(73799)
- 管理学(72911)
- 管理学院(72487)
- 研究(64137)
- 中国(56348)
- 财(47213)
- 京(43484)
- 江(36680)
- 财经(35520)
- 科学(34676)
- 经(31992)
- 农(31650)
- 所(31241)
- 中心(30411)
- 州(29122)
- 北京(27635)
- 研究所(26989)
- 经济学(26656)
- 业大(26431)
- 商学(26286)
- 商学院(26066)
- 财经大学(25721)
- 范(24307)
- 农业(24200)
- 基金
- 项目(128972)
- 科学(103823)
- 研究(101830)
- 基金(92735)
- 家(77730)
- 国家(76903)
- 科学基金(69058)
- 社会(65805)
- 社会科(62413)
- 社会科学(62397)
- 省(53426)
- 基金项目(48756)
- 教育(46019)
- 自然(42093)
- 编号(41841)
- 划(41678)
- 自然科(41184)
- 自然科学(41176)
- 自然科学基金(40529)
- 资助(36171)
- 创(34230)
- 成果(33455)
- 业(32904)
- 创新(30737)
- 课题(28883)
- 发(28557)
- 重点(28311)
- 制(27887)
- 部(27819)
- 国家社会(26831)
- 期刊
- 济(112989)
- 经济(112989)
- 研究(69139)
- 中国(50666)
- 财(43620)
- 管理(42007)
- 农(30719)
- 教育(26250)
- 融(25970)
- 金融(25970)
- 科学(25272)
- 学报(23760)
- 技术(23568)
- 业经(21163)
- 农业(20394)
- 大学(19869)
- 财经(18434)
- 学学(18345)
- 经济研究(17255)
- 经(16088)
- 技术经济(14180)
- 财会(14008)
- 业(13980)
- 问题(13687)
- 会计(12360)
- 现代(12024)
- 贸(11588)
- 商业(11557)
- 科技(11268)
- 世界(10498)
共检索到350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赤
本文研究了融资类信托计划的金融属性,分析了其现存问题的症结所在——刚性兑付的隐性机制。正是由于信托公司"刚性兑付"的隐性承诺的存在,使本该属于直接融资范畴的信托计划异化为一种间接融资工具,其业务类型也从"类企业债"异化为"类金融债",平添并强化了信托公司自身的兑付风险。要解决"刚性兑付"所带来的问题,使信托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对信托业务进行转型升级的制度创新。本文提出了信托业务创新的一个设想——附信托私募企业债,并探讨在目前的环境下该项创新业务的可行性。
关键词:
信托 私募 企业债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涛
各国(地区)信托业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彼此借鉴、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大同"与"小异"并存的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地区)信托业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彼此借鉴、不断推陈出新;在某些产品的开发思路上独辟蹊径,而在更多领域常常又殊途同归,形成了"大同"与"小异"并存的格局。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忠庆 高鹰
一、基本案情2012年6月,A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B房地产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合作,并签订增资协议,增资金额为人民币6亿元整,其中部分为增加注册资本,其余转增资本公积。增资完成后A公司作为B公司的股东,并持有16.02%的股权。2014年5月,A公司与B公司原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A公司将所持B公司股权转让给B公司的原股东,转让价格7.02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成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对我国的信托行业和资管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意义上的信托业定义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信托行业的内涵和外延得以全新明晰界定,"大信托"时代已然全面开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晟 周青 耿瑞利
分析了中国信托业的发展现状和服务创新特点,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中国信托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评价了2009—2013年中国信托业的服务创新能力,证明了该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升中国信托业服务创新能力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
信托业 服务创新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瑞波
按照现行规定,信托业目前可以开办信托业务、投资基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和其他业务,但最有条件成为信托业未来主流业务的当属集合资金信托业务。要完成这一使命,首先必须客观分析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在与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开办的雷同业务竞争中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然后及时解决业务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利于其快速健康发展的政策难题、技术难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琳 王辉
表决权信托作为信托投资公司的一项特色业务,可以在股权类国有资产运作、优化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和保持公司股权结构的相对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展此项业务,信托投资公司具有自身优势,但在某些方面尚需完善。
关键词:
表决权信托 信托投资 信托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启云 李文君
我国信托业大多已具备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实力。目前基金业的低收益、高费率的现状也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发展我国的基金业。由于信托业投资渠道广阔,投资工具多元化.能够真正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因此,我国信托业开展基金管理业务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阐述了我国信托业基金管理的现状及其在基金管理方面的优势,结合基金类别,分析了我国信托业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的可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亚明
信托作为一种财产管理制度,不仅具备一般意义上的资金融通功能,其特殊的交易结构赋予信托财产独有的破产隔离功能。信托财产所有权、处置权、受益权的分离特性,以及由此造就的信托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的广泛适应性与灵活性,是信托业最大的竞争优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涛 章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龙
信托之路自1979年新中国第一家信托公司成立以来,信托行业已经走过35个春秋。很多人在回顾信托的历史时,喜欢用历次整顿来划分,但是笔者更愿意从发展的角度,把信托行业迄今为止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法两规"颁布前是信托行业的野蛮生长阶段,中国的信托机构从设立到宏观管理,再到业务运作,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由于信托相关制度建设的缺失以及功能错位与定位模糊,整个行业在缺乏发展的内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斌 杨中一 孙维元
信托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法两规”颁布实施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信 托产品创新的角度,对以信托方式处置企业固定资产、不良房地产资产、企业应收账款等特定资产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结构、资产保全、融资等特定需求。
关键词:
资产 信托 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石桥 平力群
在信托资产规模跨入"16万亿元"大关、信托行业出现增长中枢下移与转型调整刻不容缓的大背景下,文章通过SWOT矩阵全面分析了信托公司开展创业企业投贷联动业务的机遇、威胁、优势、劣势以及信托公司介入该业务的相关战略,并提出了信托公司开展创业企业投贷联动业务的两类主要模式及以风险可控为底线、以搭建自身的投融资框架为目标,注重阶段性地获取并保持比较优势,以此推动投贷联动业务取得长足发展的业务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石桥 平力群
在信托资产规模跨入"16万亿元"大关、信托行业出现增长中枢下移与转型调整刻不容缓的大背景下,文章通过SWOT矩阵全面分析了信托公司开展创业企业投贷联动业务的机遇、威胁、优势、劣势以及信托公司介入该业务的相关战略,并提出了信托公司开展创业企业投贷联动业务的两类主要模式及以风险可控为底线、以搭建自身的投融资框架为目标,注重阶段性地获取并保持比较优势,以此推动投贷联动业务取得长足发展的业务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石桥 平力群
在信托资产规模跨入"16万亿元"大关、信托行业出现增长中枢下移与转型调整刻不容缓的大背景下,文章通过SWOT矩阵全面分析了信托公司开展创业企业投贷联动业务的机遇、威胁、优势、劣势以及信托公司介入该业务的相关战略,并提出了信托公司开展创业企业投贷联动业务的两类主要模式及以风险可控为底线、以搭建自身的投融资框架为目标,注重阶段性地获取并保持比较优势,以此推动投贷联动业务取得长足发展的业务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