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9)
- 2023(4025)
- 2022(3503)
- 2021(3230)
- 2020(2782)
- 2019(5953)
- 2018(6138)
- 2017(10681)
- 2016(6564)
- 2015(7407)
- 2014(7836)
- 2013(7347)
- 2012(6960)
- 2011(6422)
- 2010(6427)
- 2009(5861)
- 2008(5896)
- 2007(5487)
- 2006(4683)
- 2005(4347)
- 学科
- 济(17908)
- 经济(17873)
- 管理(13918)
- 业(11719)
- 学(10403)
- 企(9048)
- 企业(9048)
- 方法(6392)
- 农(6217)
- 制(6068)
- 中国(5765)
- 体(5670)
- 财(5309)
- 数学(5038)
- 数学方法(4899)
- 理论(4793)
- 融(4313)
- 金融(4306)
- 银(4166)
- 银行(4123)
- 教育(4116)
- 行(4002)
- 业经(3939)
- 地方(3912)
- 农业(3711)
- 和(3581)
- 贸(3502)
- 贸易(3502)
- 易(3367)
- 及其(3345)
- 机构
- 大学(94751)
- 学院(94351)
- 研究(40289)
- 农(31421)
- 科学(30964)
- 济(28074)
- 中国(27676)
- 经济(27188)
- 管理(26733)
- 农业(25341)
- 所(24118)
- 业大(22843)
- 研究所(22433)
- 理学(22383)
- 理学院(21949)
- 京(21922)
- 管理学(21130)
- 管理学院(20972)
- 中心(17291)
- 农业大学(16353)
- 省(16092)
- 江(16054)
- 技术(15214)
- 室(15180)
- 院(14690)
- 财(14250)
- 业(13917)
- 北京(13896)
- 实验(13782)
- 实验室(13223)
- 基金
- 项目(66842)
- 科学(48239)
- 基金(44614)
- 家(43416)
- 国家(43085)
- 研究(41408)
- 科学基金(33118)
- 省(28284)
- 划(24341)
- 自然(24216)
- 自然科(23628)
- 自然科学(23607)
- 自然科学基金(23140)
- 基金项目(22936)
- 社会(21879)
- 社会科(20428)
- 社会科学(20423)
- 资助(19333)
- 教育(19330)
- 科技(16633)
- 计划(16541)
- 重点(16263)
- 编号(16043)
- 发(14534)
- 成果(14419)
- 科研(13518)
- 创(13426)
- 农(13343)
- 课题(13262)
- 部(13109)
共检索到145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桂清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阿魏氯仿提取物对引起玉米病害的7种病原菌(小斑病菌、弯孢霉叶斑病菌、链格孢叶斑病病菌、圆斑病菌、顶腐病菌、青枯病菌和瘤黑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阿魏氯仿提取物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对顶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只有46.66 mg/L;可引起大中型分生孢子畸形。
关键词:
阿魏 氯仿提取物 玉米病害 抑菌活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清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细辛精油对引起玉米病害的7种病原菌(小斑病菌、弯孢霉叶斑病菌、链格孢叶斑病病菌、圆斑病菌、顶腐病菌、青枯病菌和瘤黑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瘤黑粉病菌、顶腐病菌、青枯病菌和弯孢霉叶斑病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均较好,EC90均低于700mg.L-1;对小斑病菌和链格孢叶斑病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效果较好,而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差;对圆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较差,EC90均高于900mg.L-1。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细辛精油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
细辛 精油 玉米病害 抑菌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红军 冯俊涛 韩静 李广泽 张兴
用琼胶平板法和悬滴法,测试了32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rumSchw)、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Stonem)Schr.etSpauid)、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Leon.)、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Pers.)和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Pass.)等5种病原真菌的离体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干样0.1g/mL时,对2种或2种以上供试菌种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达60%以上的植物样品有铁杆蒿(叶)、蒙古蒿(茎叶)、小白酒草(叶)、紫苞风毛菊...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抑菌活性 生物活性物质筛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兵 闫小红 蒋平 钟娟 周玉婷
以水稻Oryzasativa L.等6种植物和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等4种植物病原菌为受试材料,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观察了青葙Celosia argenteas Linn.根氯仿提取物对植物的生物活性及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质量浓度为250~4000μg/mL时,提取物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在4000μg/mL时,其相对抑制率仅为3.33%;在相同浓度范围内,提取物对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种子的萌发、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醴肠Eclipta prostrateL...
关键词:
青葙 氯仿提取物 抑菌活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晶 李娜 丁品 付麟雲 王涛 杜文静 张建军 武建荣 刘锦霞
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箭叶橐吾(L. sagitta)和藏橐吾(L. rumicifolia)均为青藏高原东缘退化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典型毒杂草。本研究从“变害为利”的角度出发,通过测定和对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e)幼虫的生物活性、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丝生长的影响,探索其生物农药潜力开发价值。研究结果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提取物对受试害虫均有较强的胃毒、触杀和拒食作用,表现为藏橐吾>黄帚橐吾>箭叶橐吾。藏橐吾提取物浓度较低时(5 mg·mL~(-1)),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就分别在70%和50%以上;黄帚橐吾提取物浓度在10 mg·mL~(-1)以上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才能达到70%和50%;而箭叶槖吾提取物在20 mg·mL~(-1)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仍都不超过50%。此外,浓度高于2.5 mg·mL~(-1)时,粘虫幼虫对3种槖吾属植物提取物的拒食率均大于60%。同时,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藏橐吾和黄帚橐吾提取物的毒力相对较强,LC50分别为1.067和1.851 mg·mL~(-1),而箭叶槖吾提取物的毒力LC50为27.957 mg·mL~(-1)。与对照相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都呈现出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 <0.01)。综上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都具有较好的生物农药开发潜力,本研究为草原毒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恩辉 宋爽 韩立荣 冯俊涛 张兴
【目的】研究85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从中筛选到具有开发潜力的植物源杀菌剂。【方法】以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为供试病原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5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一步选择皿内测试中抑菌效果较好的植物样品进行活体组织和盆栽药效防治试验。【结果】离体条件及0.1g/mL剂量下,蓼子朴丙酮提取物对3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均达到65%以上,披针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良进 吴美卿 苏秀 陈安良 张立钦
利用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白粉病菌Erysiphegraminis,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和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进行了预防性和治疗性的室内盆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1000g·mL-1的干样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黄瓜灰霉病菌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5.40%和36.72%;对小麦白粉病菌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00%和66.67%;室内盆栽黄瓜苗白粉病预防效果达到62.96%,治疗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勇 罗建军 丘麒 翁群芳 胡美英 钟国华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盾叶薯蓣等23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甲醇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生长的影响明显小于乙醇、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苯、甲苯、正丁醇。盾叶薯蓣(根)、水菖蒲甲醇提取物(干粉)10 mg/mL浓度处理后7 d抑菌率分别为94.14%和98.50%;野核桃、百部、苦参、朱砂藤、八角莲、筒鞘蛇菰甲醇提取物相同浓度时抑菌率达80%以上。75%乙醇对盾叶薯蓣的提取率20.80%。盾叶薯蓣75%乙醇提取物1.0 mg/mL和5.0 mg/mL处理对荔枝霜疫霉病菌丝生长的抑菌率分别为86.64%和96.15%,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孢子囊芽管萌发的抑制中浓度(质量浓...
关键词:
荔枝霜疫霉 盾叶薯蓣 抑菌活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波 史冬辉 陈安良 应蒙蒙 张立钦
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杨梅Myrica rubra叶丙酮提取物和杨梅素进行了系统的抑菌作用测定。杨梅叶丙酮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Fusaium graminearum,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vasinfectum等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抑制中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23.08,19.85,25.86,22.07,23.18和22.86 g·L-1;杨梅素对以上6种菌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志同 韩立荣 吴华 冯俊涛 张兴
【目的】研究34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开发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活体组织法,测定了采自内蒙古、宁夏草原和荒漠地区34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在0.1g/mL质量浓度下,白沙蒿、黑沙蒿、蓼子朴、地肤、中间锦鸡儿、黄芪、甘草、骆驼蓬、圆叶盐爪爪、雾冰藜、滨藜和大麻12个植物样品丙酮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中的至少一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70%;蓼子朴、黑沙蒿、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矮葱、乳浆大戟、沙打旺、甘草、虎尾草、猪毛菜和角蒿11种植物样品丙酮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作用大于75%;而碱蓬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成和 刘爱国 罗畔池 张晓青
1986~1991年在保定、承德、唐山三个不同生态区设统一病圃,对1342份玉米材料进行了5886份次的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矮花叶病的人工接种鉴定和玉米粗缩病的病区自然发病鉴定.鉴定出抗5~6种玉米病害的自交系82份,占鉴定自交系的8.4%,杂交种102份,占鉴定杂交种的27.8%.玉米自交系53,冀35,承191,2094,5003等,杂交种烟单14,丹玉13,冀承单5号、掖单2号等既抗玉米大、小斑病,又抗3种以上其它玉米病害.通过对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的多抗性鉴定看出,只有从多抗玉米自交系中才能选育出多抗玉米杂交种.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杂交种 抗病性鉴定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俊会 金则新
为调查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生长过程中叶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变化规律,采集不同时期七子花叶片,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活性物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检定菌株,以琼脂扩散法检测不同时期七子花叶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与煮沸法和索氏提取法相比,超声波提取简单易行,不影响叶片的体外抑菌活性,1 g提取物稀释80倍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仍超过60%,适用于大量样本的快速分析。在整个叶片生长期,七子花叶片均表现较高的抑菌活性,抑制率超过50%,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杀作用强于对大肠杆菌的抑杀作用,但以...
关键词:
植物学 七子花叶片 提取物 抑菌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应烙 尹彩萍
以15种中药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杨树溃疡病菌(D.gregaria)、棉花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番茄早疫病菌(A.solani)、小麦纹枯病菌(R.solani)和小麦赤霉病菌(F.graminearum)等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花椒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苍术、沉香、艾叶和草豆蔻提取物对其中至少2种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0%以上;在质量浓度为0.1 g/mL时,花椒、沉香和艾叶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90%以上;草豆蔻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中药提取物 抑菌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菲菲 蒋继志 沈凤英 张凤巧 孙明清 王树桐
以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和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为供试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126种中草药的8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离体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提取物供试质量浓度为0.01 g/mL条件下(初筛),龙葵、猫爪草、枇杷叶等27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至少一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超过50%,有6种提取物对2种病原菌抑制率均达50%以上。将初筛抑制率达50%以上的提取物浓度稀释为0.005 g/mL,进一步对相应病菌进行测试,发现有11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的抑制率达60%以上,有3种提取物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率在4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兴礼 刘秀花
将采摘的苦楝果实烘干、粉碎,以甲醇为溶剂,用超声波法提取苦楝果实的提取物,配成不同浓度的苦楝果实提取液,用于测定2种生物农药Bt_8010和Bt_7216的抑菌圈和抑菌率。结果表明:苦楝果实提取液浓度越高,其抑菌程度越大。其中,对Bt_7216的抑菌活性较大,Bt_8010次之。高浓度的苦楝提取物与生物农药(Bt)混用会降低Bt的药效。
关键词:
苦楝 提取物 生物农药(Bt) 抑菌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