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2)
- 2023(7753)
- 2022(6475)
- 2021(5638)
- 2020(4650)
- 2019(10196)
- 2018(9522)
- 2017(17718)
- 2016(9981)
- 2015(10495)
- 2014(9879)
- 2013(9548)
- 2012(8693)
- 2011(7847)
- 2010(7573)
- 2009(6875)
- 2008(6567)
- 2007(5707)
- 2006(4898)
- 2005(4115)
- 学科
- 济(35338)
- 经济(35296)
- 管理(29492)
- 业(25285)
- 企(19520)
- 企业(19520)
- 方法(16597)
- 数学(15015)
- 数学方法(14876)
- 财(11029)
- 农(10782)
- 学(10281)
- 中国(9062)
- 环境(8804)
- 业经(8264)
- 贸(7725)
- 贸易(7724)
- 农业(7578)
- 易(7542)
- 技术(6836)
- 家(6780)
- 地方(6740)
- 划(6519)
- 国家(6026)
- 出(5720)
- 制(5628)
- 人事(5400)
- 人事管理(5400)
- 产业(5301)
- 务(5286)
- 机构
- 大学(140648)
- 学院(139909)
- 济(54227)
- 经济(53350)
- 管理(51364)
- 研究(50399)
- 理学(46139)
- 理学院(45554)
- 管理学(44634)
- 管理学院(44415)
- 农(38750)
- 科学(36464)
- 中国(34268)
- 农业(31358)
- 业大(30929)
- 京(28199)
- 所(27557)
- 研究所(25910)
- 财(24109)
- 中心(22159)
- 农业大学(21521)
- 江(20646)
- 财经(19717)
- 经(18218)
- 院(17974)
- 省(17706)
- 室(17024)
- 经济学(16853)
- 北京(16456)
- 科学院(16308)
- 基金
- 项目(107932)
- 科学(83629)
- 基金(79866)
- 家(74595)
- 国家(74025)
- 研究(67321)
- 科学基金(61746)
- 社会(44616)
- 省(43700)
- 自然(43287)
- 基金项目(43111)
- 社会科(42483)
- 社会科学(42468)
- 自然科(42335)
- 自然科学(42312)
- 自然科学基金(41598)
- 划(36863)
- 资助(31135)
- 教育(29976)
- 重点(24837)
- 计划(23898)
- 编号(23305)
- 创(23254)
- 发(23069)
- 部(22468)
- 创新(21920)
- 科研(21905)
- 科技(21765)
- 业(21070)
- 国家社会(19607)
共检索到187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秀利 孙绪艮 项颖颖 李会 李杨
近十几年来,多营养层次尤其是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三营养层次相互关系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但研究多是以信息化合物为基本内容(陈法军等,2008)。同时,国内外对于环境胁迫下昆虫-植物相互关系方面的研究亦取得了显著成果,最为集中的研究是干旱、养分和污染的胁迫(康乐,1995),却很少涉及农药胁迫方面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常集中在某些环境因子对昆虫的直接影
关键词:
阿维菌素 西府海棠 苹果黄蚜 异色瓢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瑞娜 郝昕 邓振 理永霞 曹景鑫 苏光祥 陈洁 闵梦茹 马玲
【目的】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松材线虫病严重破坏东亚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方法】本研究从松材线虫基因组中获取Bx-gst12,随后对该基因的全长CDS区域进行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Bx-gst12所编码的蛋白质Bx-GST12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通过基因干扰技术对Bx-gst12干扰后,分析该基因在松材线虫对阿维菌素敏感程度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Bx-GST12蛋白稳定系数为28.96,亲水系数为-0.412,三级结构预测Bx-GST12蛋白具有含有9个α螺旋和5个β折叠,但不具有跨膜结构域。应用基因干扰技术对Bx-gst12基因进行基因干扰,干扰后的Bx-gst12基因表达量变为原来的25.14%。阿维菌素溶液生物测定实验结果表明,Bx-gst12干扰后的松材线虫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松材线虫死亡率平均提高了7.12%。【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Bx-gst12基因并对该基因的dsRNA进行了设计与合成。Bx-gst12基因干扰显著影响了松材线虫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在相同浓度的阿维菌素胁迫相同时间中,干扰组线虫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Bx-gst12基因在松材线虫药物代谢过程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 李擎天 孔瑾 许雪峰 韩振海
以盐胁迫下苹果的耐盐砧木珠眉海棠为材料,用SMARTTM方法构建了cDNA文库。随机挑取5 000个cDNA克隆制备芯片,得到差异表达的基因388个,其中249个表达上调、139个表达下调。分析其中变化量在8倍以上的42个基因,并对部分基因进行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杂交结果一致。根据功能把这些基因分为5类: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物质转运相关基因、基础代谢相关基因、逆境相关基因以及其他基因。其中直接参与盐应答的基因占34%,包括上游调控蛋白、合成植体内小分子渗透调节物的限速酶、胁迫产生的活性氧清除剂、直接调节离子运输和储存的蛋白等。用此cDNA微列阵体系,将基因芯片技术与cDNA文库相结合,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硕 熊晓菲 褚艳娜 李贞 巫鹏翔 杨清坡 崔维娜 徐金涛 徐丽霞 张青文 刘小侠
【目的】明确不同食源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胁迫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生长发育和变态发育的影响,探讨棉铃虫是否能感知并分级捕食风险、能否在生长发育和变态发育上体现出权衡效应;明确长时和短时胁迫对棉铃虫压力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异色瓢虫胁迫能否引起棉铃虫分子水平上的生理反应。【方法】通过设置7种不同食源的异色瓢虫胁迫处理(饥饿处理、虾卵处理、棉铃虫幼虫处理、棉铃虫卵处理、蚜虫处理、蚜虫对照处理、对照处理),观察记录棉铃虫在胁迫下的生长发育(幼虫历期、蛹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向永 赵雪晴 龚声信 陈福寿 谭挺 谌爱东
异色瓢虫是苹果绵蚜的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其在苹果园的初发期在2~3月,高峰期在3~4月。异色瓢虫在生草园的初发生期与高峰期均比清耕园提前了半个月至1个月,且活动时间延长。研究表明,异色瓢虫成虫Harm onias axyridis(Pallas)对苹果绵蚜成虫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其模型是Na=1.3868N/(1+0.01922N),捕食量随苹果绵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异色瓢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55.9头和22.5头,异色瓢虫干扰反应的数学模型为E=37.2P-0.1683。异色瓢虫的捕食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
关键词:
异色瓢虫 苹果绵蚜 发生 捕食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景 刘群录 唐东芹 张婷婷
以贴梗海棠3年生盆栽苗为材料,经50、100和150mmol/LNaCl处理14d,随后进行洗盐处理,测定其间盐害指数、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探讨了贴梗海棠的耐盐性。结果表明:随土壤中NaCl浓度的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延长,盐害指数、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不断降低,表明贴梗海棠在盐胁迫下受害严重。即使在50mmol/LNaCl处理中仍表现出明显的盐害症状,证明贴梗海棠属于盐敏感植物。在盐胁迫初期,贴梗海棠中SOD酶的活性随NaCl浓度升高显著升高,各盐处理在第7天时达到最大;而在第14天急剧下降。50m...
关键词:
贴梗海棠 盐胁迫 洗盐处理 耐盐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丹 颜冬冬 毛连纲 曹坳程 宋东宝 郑建秋
阿维菌素为新型生物杀虫剂,综述其防治植物线虫的作用机制、毒理学、室内毒力、田间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阿维菌素 植物线虫 作用机制 毒理 药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邬梦静 徐青叶 刘雅 施兴荣 沈祺达 杨萌萌 王世贵 唐斌
【目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资源,在东北地区以成虫越冬,具有非常强的抗寒能力。以过冷却点和抗寒基因的m rna水平变化作为瓢虫抗寒性能指标,探索低温胁迫提高瓢虫抗寒的作用。【方法】将野外采集到的异色瓢虫通过0、5和10℃3种不同温度,进行2、12和24 H 3种时间的低温胁迫处理,测定过冷却点的变化,得到最佳低温胁迫条件。以室内饲养的异色瓢虫作为对照组,分别在5℃低温条件下储存10、20和30 d,测定过冷却点变化和存活情况。根据转录组和数字表达谱(digital gene expression,dge)数据分析确定6个重要抗寒基因,选择1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曾健勇 张方明 吴玥 张婷婷 张国财
【目的】通过舞毒蛾幼虫解毒酶活力、保护酶活力测定,研究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对舞毒蛾幼虫的联合作用机制,为上述2种农药的混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工饲料中添加不等量的9 000μg·mL~(-1)阿维菌素丙酮溶液和25 000μg·mL~(-1)杀铃脲丙酮溶液,分别配制成含有阿维菌素、杀铃脲的单剂和复合剂混毒饲料。饲料中药剂含量:低浓度处理组单剂阿维菌素0.50μg·g~(-1),单剂杀铃脲8.30μg·g~(-1),复合剂阿维菌素0.50μg·g~(-1)、杀铃脲8.30μg·g~(-1);高浓度处理组单剂阿维菌素1.10μg·g~(-1),单剂杀铃脲16.60μg·g~(-1),复合剂阿维菌素1.10μg·g~(-1)、杀铃脲16.60μg·g~(-1)。采用含毒饲料处理3龄舞毒蛾幼虫,24 h后统计幼虫死亡率,测定存活幼虫解毒酶CarE和GST活力以及保护酶SOD、POD、CAT和PPO活力。【结果】对照组、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时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0,低浓度复合剂处理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1.15%,与对照组、单剂处理组无显著差异;高浓度复合剂处理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4.11%,与对照组、单剂处理组有显著差异。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复合剂处理的幼虫CarE和GST活力均高于对照组;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时,幼虫CarE和GS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剂处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及复合剂处理时,幼虫SOD、CAT和PPO活力均高于对照组,而POD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复合剂处理SOD、POD和CAT活力均高于单剂处理,而复合剂处理PPO活力则均低于单剂处理。【结论】阿维菌素和杀铃脲联合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舞毒蛾幼虫解毒酶CarE和GST活力,再辅以抑制保护酶PPO活力,从而提高毒杀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兆海 李学锋 吴学民 张文吉
采用浸债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对棉铃虫卵孵化抑制作用,0.1,1,10,I10μg·mL-1阿维菌素对卵孵化抑制率分别为州,51%,63%,71%。采用饲料混药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对不同龄期棉铃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处理后96h对初孵、1龄、3龄、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0分别为0.005,0.021,0.64,1.13μg·mL-1,对照药剂甲基对硫磷、水胺硫磷、灭多威对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22,39,72μg·mL-1;同时还观察到1龄幼虫经处理96h后幼虫体长抑制率与药剂浓度成正相关,当药剂含量为0.00625,0.0125,0.025,0.05μg·mL-1时,体长抑制率分别为9.5%,...
关键词:
棉铃虫 阿维菌素 增效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丽娟 沈红香 姚允聪
探讨观赏海棠适应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的生长生理机制,筛选观赏海棠抗旱性鉴定的生长生理指标。研究盆栽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及复水条件下的13个观赏海棠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片失水量(WWL)、新梢增长率(SGR)、比叶重(SDW)、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s)、水分利用效率(WUE)、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含量(PRO)、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和旱害指数(DI)的变化,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土壤干旱胁迫明显降低观赏海棠的RWC,WWL,SGR,Pn,Tr和Cs;提高DI,WUE和REC;对SDW,PRO和SPC的影响不一。供试观赏海棠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阿地力·衣克木 巴哈尔古丽·阿尤甫 哈尔肯·叶尔江 阿依古丽·铁木儿
【目的】为了解不同北美海棠品种的抗寒生理特性,评价抗寒能力,筛选出具有较好抗寒性的品种。【方法】以10份北美海棠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低温[-20(对照)、-25、-30、-35、-40℃]胁迫下,各北美海棠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进行测定,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不同北美海棠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综合评价显示,不同北美海棠品种抗寒性的强弱排序为:红叶海棠>金色海棠>绚丽>红宝石>高原之火>印度安魔力>牡丹海棠>亚当>草莓果冻>粉手帕。【结论】本研究结果为北美海棠的抗寒性选育和生产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北美海棠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隶属函数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娜 路杨 隋丽 王佳江 赵宇 李启云 张正坤
【目的】明确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二者联用能否实现协同增效作用,为高效生物防治蚜虫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技术。【方法】通过莱氏绿僵菌孢子喷施异色瓢虫成虫、喷施蚜虫后饲喂异色瓢虫,分别以不喷施莱氏绿僵菌的异色瓢虫和饲喂不喷施莱氏绿僵菌蚜虫的异色瓢虫为对照,测定莱氏绿僵菌对异色瓢虫的直接和间接致病力;对蚜虫喷施莱氏绿僵菌,测定饥饿不同时间的异色瓢虫对其取食选择性;并测定取食莱氏绿僵菌处理的蚜虫后异色瓢虫对蚜虫的捕食能力、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等指标,明确取食莱氏绿僵菌处理的蚜虫对异色瓢虫捕食蚜虫能力的影响;分别设置先施用莱氏绿僵菌再释放异色瓢虫和单独释放异色瓢虫两个处理,以虫口减退率为指标,利用控制试验测定莱氏绿僵菌与异色瓢虫联合应用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直接致病力与间接致病力评价均表明,异色瓢虫存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饥饿处理0 h,莱氏绿僵菌处理组中异色瓢虫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取食选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在饥饿处理24和48 h后,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取食选择率均未出现显著差异,这与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结论相符;莱氏绿僵菌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异色瓢虫对豌豆蚜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6585和0.6479,差异不显著(P>0.05);莱氏绿僵菌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异色瓢虫连续7 d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61.67和167.33粒,卵孵化率分别为65.60%和67.60%,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施用莱氏绿僵菌后再释放异色瓢虫处理组在释放瓢虫后第2—3天表现出更好的豌豆蚜控制效果,在第2—4天表现出更好的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控制效果。【结论】莱氏绿僵菌对异色瓢虫在捕食能力、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方面无明显影响,且施用莱氏绿僵菌后释放异色瓢虫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得到提高,二者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玉净 邓丽娟 张杰 沈红香 姚允聪
以抗旱性较强的观赏海棠品种‘王族’和抗旱性较弱的品种‘红丽’幼树为试材,采用"喷施ABA+干旱处理"和"喷水+干旱处理(对照)"2个处理组,测试不同干旱条件下ABA处理的观赏海棠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REC)、可溶性蛋白含量(SPC)、可溶性蛋白和脱水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ABA处理的‘王族’叶片RWC显著升高,REC和SPC显著降低,而‘红丽’的相应指标变化则相反。SDS-PAGE分析表明:ABA处理分别引起了干旱处理过程中‘王族’叶片14.8,18.0,46.2,50.9,78.1,145.2ku和‘红丽’叶片14.4,18.0,32.8,46.2,89.6,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月红 陈卫平 张计育 章镇 吕东 戴强 渠慎春
在不同浓度缺铁水培条件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植株叶片和根系Ca2+、Mg2+、Ni2+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Fe2+浓度为1μmol.L-1时,转番茄铁载体蛋白基因(LeIRT2)八棱海棠株系叶片中Mg2+的含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株系,而根系Mg2+的含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株系;该浓度下转基因株系根部Ni2+含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株系,叶片中Ni2+含量与非转基因株系无显著差异。Fe2+浓度为10μmol.L-1时,转基因株系叶片和根系Mg2+、Ca2+的含量与非转基因株系无显著差异。Fe2+浓度为1μmol.L-1时,转基因株系叶片和根系Ca...
关键词:
八棱海棠 LeIRT2基因 缺铁胁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