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9)
2023(7919)
2022(6708)
2021(6250)
2020(5251)
2019(11775)
2018(11737)
2017(21785)
2016(12546)
2015(13920)
2014(14030)
2013(13583)
2012(13028)
2011(11944)
2010(12102)
2009(10996)
2008(11048)
2007(10070)
2006(8905)
2005(8133)
作者
(41843)
(34685)
(34399)
(32880)
(22518)
(16818)
(15565)
(13552)
(13438)
(12496)
(12242)
(11950)
(11797)
(11489)
(11439)
(10688)
(10530)
(10416)
(10281)
(10006)
(9027)
(8868)
(8693)
(8240)
(8184)
(7806)
(7711)
(7645)
(7377)
(7347)
学科
(43644)
经济(43557)
管理(33857)
(31015)
(25563)
企业(25563)
方法(18735)
(16792)
数学(15308)
数学方法(15031)
(12910)
(12688)
中国(12404)
(11488)
业经(9727)
(9706)
理论(9615)
(8629)
(8593)
金融(8585)
银行(8560)
(8261)
农业(8181)
技术(7904)
地方(7823)
(7362)
(7275)
财务(7249)
财务管理(7228)
(6985)
机构
大学(184861)
学院(181536)
研究(73133)
(65336)
经济(63751)
管理(61200)
中国(52942)
理学(52398)
理学院(51618)
科学(50908)
管理学(50291)
管理学院(49970)
(45502)
(41336)
(41028)
研究所(37985)
农业(36834)
业大(34184)
(32240)
中心(31522)
(29876)
(26864)
北京(25667)
(25065)
财经(24993)
(24910)
师范(24508)
农业大学(23033)
技术(22976)
(22856)
基金
项目(126061)
科学(97088)
基金(90892)
(85083)
国家(84447)
研究(83338)
科学基金(68461)
社会(49971)
(49285)
自然(48237)
自然科(47159)
自然科学(47133)
社会科(47096)
基金项目(47095)
社会科学(47079)
自然科学基金(46310)
(44064)
教育(39119)
资助(38435)
编号(31365)
重点(30398)
(27633)
计划(27550)
成果(27309)
(26677)
(25930)
科研(25231)
科技(24755)
创新(24447)
课题(24261)
期刊
(73435)
经济(73435)
研究(52024)
学报(44010)
中国(41858)
(40635)
科学(36235)
大学(31147)
学学(29647)
农业(27383)
(25072)
管理(24003)
教育(22857)
(15983)
金融(15983)
(14626)
技术(13957)
业大(12816)
财经(12737)
经济研究(11947)
(11819)
业经(11210)
(11028)
农业大学(10815)
问题(9537)
科技(9491)
林业(8444)
图书(8183)
世界(8021)
统计(7593)
共检索到277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东明  陈新军  魏嫣然  徐茂真  
利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技术和残差指标分析方法,分析了阿根廷滑柔鱼雌性个体肌肉组织和性腺组织的能量积累及其分配规律。结果显示,足腕、胴体、卵巢、缠卵腺和输卵管复合体等组织的能量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2.75±0.60)、(23.42±0.68)、(25.15±2.08)、(21.49±1.46)和(25.12±3.02)k J/g。不同性腺成熟度等级,足腕、胴体和缠卵腺等组织的能量密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卵巢和输卵管复合体等组织的能量密度则差异显著。足腕、胴体等肌肉组织能量在性腺成熟度III期时达到最大值,卵巢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臧娜  宋维  林东明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终生一次繁殖产卵,生殖能量积累影响个体繁殖力和后代存活率。为获知该种类雌性个体生殖能量积累及与栖息海域环境的关系,本研究根据2019—2020年在西南大西洋海域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样本,采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技术和广义加性混合效应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ixed-effects models, GAMM),分析了卵巢、输卵管和缠卵腺等组织的能量密度和能量积累变化,及与海表面温度(sea-surface temperature, SST)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Chl.a)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显示,不同性腺发育时期卵巢组织能量密度差异显著,输卵管和缠卵腺组织能量密度无显著变化。随着性腺发育,卵巢、输卵管和缠卵腺组织的能量积累逐渐增加但在繁殖产卵期呈下降趋势。SST对卵巢和缠卵腺等组织能量密度具有显著的效应关系,卵巢组织能量密度随SST升高而增加,缠卵腺组织能量密度则呈下降趋势;而且,SST对卵巢组织能量积累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关系。Chl.a浓度对卵巢和输卵管的组织能量密度产生正效应关系,并且影响卵巢和缠卵腺的组织能量积累。研究表明,阿根廷滑柔鱼雌性个体的生殖能量积累在繁殖产卵期之前持续积累且增加显著,SST和Chl.a浓度对卵巢、输卵管和缠卵腺的组织能量密度及能量积累具有显著的效应关系,但是影响作用存在组织特殊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凯  孙程婕  陈新军  林东明  刘海涛  古昊  
利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技术和残差指标分析方法,分析了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中型群雌性个体肌肉组织和性腺组织能量积累的变化过程及其分配规律。结果显示,胴体、尾鳍、足腕、缠卵腺、输卵管复合体和卵巢等组织的能量密度分别为(22.06±1.24) kJ·g~(-1)、(22.50±1.25) kJ·g~(-1)、(22.83±1.13) kJ·g~(-1)、(21.10±0.80) kJ·g~(-1)、(24.33±1.41) kJ·g~(-1)和(21.76±1.32) kJ·g~(-1)。胴体、尾鳍、足腕等肌肉组织能量积累的平均值分别为(324.52±125.30) kJ、(71.04±31.48) kJ和(168.34±90.77) kJ,缠卵腺、输卵管复合体和卵巢等性腺组织能量积累的平均值分别为(4.61±9.01) kJ、(6.04±15.36) kJ和(13.84±26.98) kJ。自生理性发育(Ⅲ期),卵巢、缠卵腺、输卵管复合体等性腺组织的能量积累占比显著增加,而胴体、尾鳍、足腕等肌肉组织的能量积累占比显著降低。组织能量积累-胴长关系的残差分析显示,在Ⅲ~Ⅵ期肌肉组织能量积累残差与性腺组织能量积累残差呈弱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肌肉组织能量部分转化用于性腺组织的生长发育。以上结果表明,南海鸢乌贼中型群雌性个体肌肉组织是能量积累的最大单元,性腺组织能量积累随着性腺发育显著增加,自雌性个体生理性发育肌肉组织存储能量部分转化以满足性腺发育对能量的需求。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燕   林东明  
为了探究阿根廷滑柔鱼肌肉组织能量积累特性及对生殖能量投入的影响,利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技术测定胴体、头腕和肉鳍等肌肉组织能量密度,分析雌雄性个体肌肉组织相对能量积累及与性腺指数关系,用于确证肌肉组织能量积累变化及其在生殖投入上的雌雄差异。结果显示,雌雄性个体肌肉组织能量密度平均值均以肉鳍组织最高,分别为(21.32±1.13)kJ/g和(21.56±0.97)kJ/g;胴体次之,分别为(21.15±0.69)kJ/g和(21.13±0.79)kJ/g;头腕最低,分别为(20.64±0.73)kJ/g和(20.66±0.70)kJ/g;雌性个体的胴体、头腕和肉鳍平均能量积累占比分别为51.37%±4.77%、37.42%±4.44%和11.21%±1.62%;雄性个体的分别为46.80%±5.42%、42.67%±6.05%和10.53%±2.03%。仅雌性个体胴体和头腕的相对能量积累在不同性腺成熟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线性混合模型结果显示,雌性个体胴体和头腕的相对能量积累分别与性腺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而雄性个体各肌肉组织的相对组织能量与性腺指数没有显著函数关系。结果表明,阿根廷滑柔鱼雌雄性个体的肌肉组织能量密度均以肉鳍的最高,胴体是最大的能量积累单元;雌性个体肌肉组织能量可能参与性腺组织的生长发育,雄性个体则保持稳定的肌肉组织能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东明  孙程婕  宣思鹏  韩飞  陈新军  
阿根廷滑柔鱼是典型的头足类,资源生物量与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积累及生殖投入密切相关。为了获知雌性阿根廷滑柔鱼性腺发育各阶段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变化特点,研究采用氯仿甲醇法和气相色谱法检测分析胴体、消化腺和卵巢的脂肪酸种类及其含量。结果表明,雌性阿根廷滑柔鱼胴体、消化腺和卵巢3个组织的脂肪酸均以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主,饱和脂肪酸(SFA)次之,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总含量最低。胴体组织的脂肪酸种类最全面,共检测出28种脂肪酸,消化腺和卵巢分别检测出21种和17种脂肪酸。检测发现3个组织中SFA均以C16∶0脂肪酸最为丰富,MUFA以C18∶1n9c和C20∶1脂肪酸为主,PUFA的DHA(C22∶6n3)最丰富,EPA(C20∶5n3)次之。胴体的SFA和MUFA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在产卵期显著降低;消化腺的PUFA保持相对稳定水平,但是其含量显著低于胴体和卵巢;卵巢持续积累脂肪酸,在产卵期时MUFA和PUFA显著降低。研究表明,雌性阿根廷滑柔鱼胴体、消化腺和性腺3个组织的脂肪酸种类具有组织特殊性,而主要脂肪酸具有一致性。性腺发育过程中,胴体的SFA和MUFA可能转化为能量供给卵巢发育,消化腺的PUFA则向胴体和卵巢转移,卵巢则持续积累脂肪酸供给卵子发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凯  姚吉祥  陈新军  刘维达  林东明  
利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技术和残差指标分析方法,分析了南海鸢乌贼微型群个体肌肉组织和性腺组织的能量积累及其分配规律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微型群个体的肌肉、性腺组织之间的能量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除缠卵腺之外,其它组织的能量密度均随性腺发育变化显著。肌肉组织和性腺组织的组织能量积累均随性腺发育增加显著。同一性腺成熟度等级,肌肉组织的相对组织能量积累较高,性腺组织的相对组织能量积累相对较低。雌性个体性腺组织相对组织能量积累随着性腺发育增长显著,雄性个体性腺组织相对组织能量积累在Ⅰ~Ⅴ期增长较快,在Ⅵ~Ⅶ期趋于稳定。肌肉和性腺组织在性腺发育后期的质量特征较发育前期均显著改善,并且肌肉组织能量积累-胴长残差与性腺组织能量积累-胴长残差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肌肉组织与性腺组织之间不存在能量交流。研究表明,南海鸢乌贼微型群个体的生殖能量倾向于外源性投入,肌肉和性腺组织的组织能量密度、组织能量积累和相对组织能量积累存在雌雄差异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臧娜  陈新军  林东明  
为系统地了解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的生活史策略,对其生长发育及生殖投入策略进行概述。阿根廷滑柔鱼生命周期短,其中70%左右的时间处于生长期。雄性个体性腺发育早于雌性,雌性和雄性个体的性腺发育及繁殖产卵时间占生命周期的10%~20%。雌性配子发生的主要特征为滤泡向内折入卵母细胞和卵黄物质积累,卵母细胞批次成熟、批次排入输卵管,产卵策略为间歇性终端产卵型。雄性配子发生的主要特征为精荚腺组装精荚,成熟精荚存储于尼氏囊中。肌肉组织是最大的能量积累器官;性腺组织在生理性发育开始后迅速积累能量,在功能性成熟时达到能量积累最大值。生殖投入策略为收入-资本混合型,能量投入来源以性腺发育过程中现场的食物摄食转化为主,在生理性发育期和繁殖产卵期转化部分肌肉组织存储能量为辅。海水温度和叶绿素浓度是影响能量积累和生殖投入的重要环境因子。生态学、生物气候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深入开展阿根廷滑柔鱼生长发育和生殖投入策略的研究,研究结果可为促进阿根廷滑柔鱼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刘必林  
根据2007-2008年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采集的560对阿根廷滑柔鱼耳石样本,以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背区长(DDL)、背侧区长(DLL)、侧区长(LDL)、吻侧区长(RLL)、吻宽(RW)、吻区长(RL)、翼区长(WL)和翼区宽(WW)作为耳石各区生长指标,以耳石MW与TSL之比、RW与RL之比、WW与WL之比作为表征耳石外形变化的指标,利用方差分析(ANOVA)和最小显著差多重比较法(LSD)研究性别、性腺成熟度和不同胴长等个体差异对耳石各区生长和外形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间TSL、MW、DLL、DDL、RLL、RL、WL和WW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敏  任随周  许玫英  孙国萍  
检测曾投放过孔雀石绿(MG)养殖池塘中水样MG和隐性孔雀石绿(LMG)含量,并以此数据为基础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LMG养殖水体中生长的罗非鱼(Tilapia)和淡水白鲳(Colussoma brachypomum)肌肉中的积累情况。结果显示:所选取的5个池塘中LMG平均含量为30.32 ng/mL,6个月前使用过孔雀石绿的5个鱼塘的养殖水体中仍有一定量LMG残留。室内模拟实验显示:在LMG初始浓度为1.00 ng/mL的养殖水体中,LMG在罗非鱼和淡水白鲳肌肉中积累浓度分别高达60.0 ng/g和70.8 ng/g;罗非鱼肌肉中脂肪含量为0.53%,淡水白鲳为0.75%,说明脂肪含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刘必林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广泛用于头足类分类及资源量估算等研究中。根据2010年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采集的2 916对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样本,对角质颚12项外部形态参数进行测量,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角质颚的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上翼长(UWL)、下头盖长(LHL)、下脊突长(LCL)和下翼长(LWL)作为角质颚各区外部形态变化的特征指标,以头盖长和脊突长之比(HL/CL)、喙长和脊突长之比(RL/CL)、喙宽与脊突长之比(RW/CL)、侧壁长和脊突长之比(LWL/CL)、翼长和脊突长之比(WL/CL)分别作为角质颚各区外形变化的指标,利用方差分析(ANOVA)和最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林东明  方学燕  陈新军  
根据2012年12月~2013年3月渔汛期间我国鱿钓渔船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作业时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夏季产卵种群样本,选取19 ind胴长180~266 mm、体质量90~283 g样本的卵巢和输卵管,进行繁殖力及其卵母细胞生长模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潜在繁殖力为25.38×103~134.77×103cell卵母细胞,生理性发育期和性腺成熟期个体潜在繁殖力大小基本一致。输卵管载卵量性腺成熟期时为潜在繁殖力的4.04%~24.75%,产卵繁殖期时为潜在繁殖力的3.27%~30.10%。潜在繁殖力与胴长呈幂函数关系,相对繁殖力和潜在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赫威  余为  陈新军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短生命周期的大洋性浅海种,是西南大西洋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其年间产量差异明显,波动较大。西南大西洋马尔维纳斯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区复杂多变的海洋结构是引起阿根廷滑柔鱼资源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海洋环境要素对阿根廷滑柔鱼早期生活史、种群结构、繁殖、年龄与生长、营养级等生物学习性产生重要影响。此外,阿根廷滑柔鱼的资源丰度与空间位置对中尺度的海洋环境与大尺度气候变化极为敏感,会因其变动迅速做出响应。经归纳与分析,本文认为,探究环境因素对阿根廷滑柔鱼的影响时,除各尺度的非生物因素外,还应考虑生物因素影响和种群内部动力过程,并建立基于个体的海洋动力学模型,探究阿根廷滑柔鱼完整生活史以及评估环境对其影响,为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方舟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西南大西洋重要的经济性头足类,也是中国大陆鱿钓渔业重要的捕捞对象,掌握其渔场时空分布特性及其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合理开发、有效管理资源的基础。本文根据2000~2010年中国大陆鱿钓渔业在西南大西洋39°~51°S、57°~67°W海域的生产统计数据,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场时空分布及与海洋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月间,阿根廷滑柔鱼产量及作业次数在纬度方向由南向北逐渐递增,经度方向上由西向东逐渐递增。不同年份间,阿根廷滑柔鱼渔场重心纬度方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娜  陈新军  金岳  
以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为例,利用基于贝叶斯统计方法的Schaefer模型分单一种群和复合种群2种种群方案,对其资源量进行评估,并对其管理策略做了风险分析。研究表明,年渔获量数据和资源丰度指数数据为贝叶斯资源评估模型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单一种群方案和复合种群方案下的模型参数的预测值及估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接近,单一种群方案下的捕捞死亡率低于限制参考点F_(lim),复合种群方案下的南部种群存在捕捞死亡率大于限制参考点F_(lim)的年份,但随着捕捞死亡率的减小资源量恢复到良好水平。决策分析表明,在单一种群方案和复合种群方案下,当收获率设定为0.3及以下时,资源能够保持在可持续利用的良好水平,保守的管理策略可将收获率设定在0.2至0.3,相应的持续渔获量为80万t左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昭凯   林东明  
生物体硬组织中的元素是重构其生活史过程和栖息环境的重要自然标记物。为探究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耳石核心与边缘元素的时空变化,本研究利用LA-ICP-MS法测定其耳石核心和边缘的元素含量,计算分析Sr、Ba、Mg和Mn与Ca的比值,并利用混合模型分析这4种元素与Ca的比值在耳石边缘与核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耳石核心和边缘的Ba/Ca值均存在雌雄差异,且耳石核心的Ba/Ca值存在显著的孵化月份差异,而雄性个体耳石边缘的Ba/Ca值在不同采样月份间差异显著;耳石核心的Sr/Ca值和边缘的Ba/Ca值在不同采样站点纬度重心之间差异显著(P<0.05)。耳石核心的Sr/Ca、Ba/Ca和Mg/Ca值显著高于耳石边缘的对应元素比值,而Mn/Ca值在耳石核心与边缘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混合模型结果显示,雌性个体耳石边缘的元素比值与耳石核心对应元素比值之间没有效应关系,而雄性个体耳石边缘的Ba/Ca和Mn/Ca值均随着耳石核心的Ba/Ca和Mn/Ca值增大而增大。研究表明,阿根廷滑柔鱼耳石核心与边缘之间的Sr、Ba和Mg元素存在差异,且Ba元素的差异存在雌雄特殊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阿根廷滑柔鱼生活史的环境选择适应性及掌握该种类资源变动规律提供了基础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