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2)
- 2023(12899)
- 2022(10686)
- 2021(9865)
- 2020(8266)
- 2019(18290)
- 2018(18007)
- 2017(35136)
- 2016(19152)
- 2015(20658)
- 2014(20233)
- 2013(19997)
- 2012(18393)
- 2011(16348)
- 2010(16674)
- 2009(15808)
- 2008(15875)
- 2007(14557)
- 2006(13139)
- 2005(11573)
- 学科
- 业(89964)
- 济(79312)
- 经济(79204)
- 企(72506)
- 企业(72506)
- 管理(68936)
- 农(46292)
- 方法(32160)
- 农业(30679)
- 业经(29955)
- 财(28499)
- 数学(24577)
- 数学方法(24373)
- 中国(19529)
- 务(19045)
- 财务(19030)
- 财务管理(19008)
- 策(18718)
- 制(18413)
- 企业财务(18017)
- 技术(17206)
- 贸(16218)
- 贸易(16212)
- 易(15855)
- 划(14656)
- 体(13938)
- 地方(13475)
- 和(13068)
- 理论(12292)
- 银(11646)
- 机构
- 学院(276668)
- 大学(266567)
- 济(120498)
- 经济(118419)
- 管理(113484)
- 理学(98291)
- 理学院(97422)
- 管理学(96248)
- 管理学院(95755)
- 研究(87945)
- 中国(70800)
- 农(65342)
- 财(56629)
- 京(53581)
- 科学(52849)
- 农业(50503)
- 业大(47204)
- 所(44500)
- 财经(44042)
- 江(43023)
- 中心(41607)
- 经(40079)
- 研究所(40061)
- 经济学(35319)
- 州(33109)
- 经济管理(32847)
- 北京(32498)
- 经济学院(32110)
- 财经大学(31931)
- 农业大学(31504)
- 基金
- 项目(182776)
- 科学(145561)
- 基金(135074)
- 研究(132764)
- 家(117706)
- 国家(116501)
- 科学基金(101138)
- 社会(87780)
- 社会科(83036)
- 社会科学(83011)
- 省(73511)
- 基金项目(71882)
- 自然(65377)
- 自然科(63947)
- 自然科学(63929)
- 自然科学基金(62873)
- 划(59833)
- 教育(57884)
- 资助(53408)
- 编号(53130)
- 业(42546)
- 创(41216)
- 成果(41022)
- 发(40472)
- 部(40409)
- 重点(40020)
- 创新(37744)
- 国家社会(36266)
- 农(35883)
- 制(35783)
- 期刊
- 济(142106)
- 经济(142106)
- 研究(76353)
- 农(67292)
- 中国(51750)
- 财(45554)
- 农业(44779)
- 管理(42956)
- 学报(42853)
- 科学(40888)
- 大学(32887)
- 学学(32131)
- 业经(30575)
- 融(29642)
- 金融(29642)
- 业(23221)
- 技术(22376)
- 财经(21630)
- 经济研究(21248)
- 问题(19207)
- 经(18574)
- 教育(17682)
- 技术经济(15589)
- 世界(15071)
- 农村(14682)
- 村(14682)
- 版(14658)
- 农业经济(14209)
- 商业(14149)
- 现代(13754)
共检索到410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慧芝
阿根廷农业利益集团与工业利益集团的长期对立促使与工人联盟的庇隆政府采取了"反农业"的工业化战略。庇隆执政初期通过降低农产品国内收购价、忽视农业机械化、促使农业劳动力转向工业领域等政策对农业进行了全面剥夺,不仅导致阿根廷传统支柱产业——农业的衰落,而且加大了工业发展的困难,还进一步加剧了阿根廷的政治、经济危机。由此可知,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工农业两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且不能放弃自身的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慧芝
阿根廷农业利益集团与工业利益集团的长期对立促使与工人联盟的庇隆政府采取了"反农业"的工业化战略。庇隆执政初期通过降低农产品国内收购价、忽视农业机械化、促使农业劳动力转向工业领域等政策对农业进行了全面剥夺,不仅导致阿根廷传统支柱产业——农业的衰落,而且加大了工业发展的困难,还进一步加剧了阿根廷的政治、经济危机。由此可知,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工农业两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且不能放弃自身的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房连泉
阿根廷是拉美地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时间跨度最长的国家之一。庇隆执政时期(1943-1955年)出台了养老金、医疗、住房及社会救助等一系列社会政策。庇隆主义被视为拉美民粹主义盛行的起源,对拉美地区有着深远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阿根廷的民粹主义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福利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历经周期性的左右摇摆和轮回,其最终结果是福利国家体制的失败,并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福利民粹主义 阿根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秀荣 李平 张晓涛
阿根廷的大豆产业不仅没有得到政府的任何补贴政策支持 ,而且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农业政策严重不利于大豆产业发展 ;阿根廷的大豆科研也远远不如美国和巴西。在这种恶劣环境中 ,阿根廷的大豆产业居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因此 ,考察阿根廷的大豆产业发展对于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红玲 刘艺卓
阿根廷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农产品的第四大进口来源国。近年来,中阿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密切。为准确把握阿根廷的农业发展情况,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提供支持,本文重点就阿根廷的农业生产、贸易和关税政策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中阿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阿根廷 生产 贸易 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檀学文
阿根廷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与中国的需求有很大的互补性,其国内的制度和政策也有利于国外农业投资。因此中国对阿根廷的农业投资大有潜力,包括谷物、大豆、肉牛、奶牛和水产等,对阿农业投资具有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宏观经济和政策的稳定性等方面的结束。本论文据此提出了对阿根廷农业投资的恰当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饶育蕾 陈地强 费哲恒
【目的】精准扶贫政策总体提升了贫困家庭的绝对福利水平,但其在改善家庭相对福利,如消费相对剥夺的作用尚待讨论,上述问题的解答对现阶段政府帮扶政策如何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2013—2019中国家庭金融追踪调查(CHFS)数据,首先使用Kakwani指数法计算城市(省份)层面的家庭消费相对剥夺;其次,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效果;最后,通过消费分类、引入扶贫方式交互项模型以及致贫成因异质性分析检验精准扶贫政策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靶向影响。【结果】(1)精准扶贫政策总体上降低了贫困家庭消费相对剥夺,但其经济效果较弱,在经过一系列安慰剂检验与匹配样本回归后结果仍然成立;(2)对消费类型、扶贫方式与致贫成因的进一步分类检验发现,贫困家庭在医疗保障与文教方面的消费相对剥夺因扶贫政策得到明显的减轻。因为保障型的扶贫政策如医疗保障、住房生活帮扶、子女教育帮扶能显著改善贫困家庭的消费福利,而其他发展型帮扶方式未能发现统计效力。【结论】精准扶贫政策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总体影响较弱,且集中于保障型扶贫政策如医疗帮扶与教育帮扶,未来政府帮扶需要在发展型帮扶上进行增效优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丽娟
本文通过对阿根廷农业基本情况的介绍,进一步对阿根廷的农业特点进行分析,在全方位、多角度带领读者全面了解阿根廷农业之后,本文将重点放在阿根廷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上,通过对阿根廷农业产业化详细考证,指出将立足点放置在农村,重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积极有效进行引导以及强有力的法律支撑是保障阿根廷农业产业化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此外,农业产业化进程当中对于结构的不断创新,则是阿根廷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亮点。
关键词:
阿根廷 农业产业化 发展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军辉
本文强调了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采用HLM模型指出了群体间和群体内的相对经济剥夺感受在塑造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中的反馈结构。研究表明,群体间相对经济剥夺感与农民工教育程度和流入地城市特征相关,农民工群体内分层因相对剥夺感受差异而使其市民化意愿强度呈现层次性;农民工市民化意愿随相对剥夺感增强而强烈,但边际意愿倾向递减,市民化净收益预期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根本原因;城市居民群体正面的社会评价有助于强化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而群体内的相对经济剥夺感则对其市民化意愿具有激发和催化作用;在制定和实施城镇化政策时应当重视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国强 王福珍 潘秀丽
利用CGSS2010农村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计量模型分析了收入剥夺、支出剥夺、住房剥夺、预期收入剥夺、情感剥夺五个剥夺因素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总收入和家庭住房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预期收入剥夺则对农村劳动力迁移起显著地抑制作用。影响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其他因素中,性别、年龄、健康和所处地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都有显著影响:农村男性劳动力比女性劳动力更倾向于迁移;年龄的增长则不利于劳动力迁移;健康对农村劳动力迁移有正向促进作用;和东北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有国 吴少波
进口与GDP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从阿根廷国家的基本经济状况深入地分析了阿根廷进口与GDP波动一致性的内在原因,避开了只用计量经济学数据模型来证实进口与GDP关系而缺乏内因分析的缺陷。
关键词:
进口 GDP 同步性 周期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霍美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对安全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这一概念摆在了中国人面前。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对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内涵的界定为:有利于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健康发展,按照特定标准生产食物和纤维的各种生产系统,这些系统把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作为运作的关键,在农业和环境的各个方面,充分考虑农作物、牲畜和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并致力于提高食物质量。阿根廷,由于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各种有机农作物的生产,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而跃居为世界有机食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中国,由于地域辽阔,有机农业生产面积得以迅速增长,跃居世界前列,但整体覆盖率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启杰
阿根廷农业在南美洲乃至全世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本文在对阿根廷国家农业技术研究院的基本使命、组织机构、决策和管理机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国家农业技术研究院的创新发展战略以及技术研发、转化推广、技术转移和机构合作等四个子系统的运行和相互联系,探讨了有关经验对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7月27日,2018年二十国集团(G20)农业部长会议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G20所有成员、部分嘉宾国和国际组织派代表出席会议。本次会议以"可持续的粮食未来"为主题,围绕土壤健康、农业信息技术、粮食损失和浪费、农业贸易投资、抗生素耐药性等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了《G20农业部长宣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率团出席会议并发言。他表示,本次会议主题与2016年中国主办的农业部长会议主题一脉相承。面对全球农业新形势和新挑战,
关键词:
十国集团 G20 阿根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刁青云 颜志立 石巍 周玮
阿根廷是中国蜂蜜出口的主要国际竞争对象。本文从蜂业资源、管理模式、生产模式、管理方式、消费市场情况、对国际市场的参与程度、与周边国家蜂业合作情况、蜂农面临的主要问题等8个方面对中国和阿根廷的蜂业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和分析,旨在为中国蜂业工作者和管理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国 阿根廷 蜂业 对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