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
- 2023(889)
- 2022(822)
- 2021(853)
- 2020(661)
- 2019(1469)
- 2018(1461)
- 2017(2856)
- 2016(1528)
- 2015(1744)
- 2014(1602)
- 2013(1579)
- 2012(1610)
- 2011(1583)
- 2010(1501)
- 2009(1271)
- 2008(1136)
- 2007(931)
- 2006(870)
- 2005(770)
- 学科
- 济(6677)
- 经济(6673)
- 方法(3426)
- 数学(3212)
- 数学方法(3142)
- 管理(2242)
- 业(1810)
- 农(1784)
- 中国(1595)
- 学(1447)
- 企(1307)
- 企业(1307)
- 教育(1133)
- 市场(1124)
- 地方(1093)
- 融(974)
- 金融(970)
- 理论(966)
- 产品(942)
- 农业(912)
- 贸(893)
- 贸易(892)
- 易(868)
- 业经(843)
- 财(821)
- 银(741)
- 银行(741)
- 行(725)
- 教学(679)
- 制(676)
- 机构
- 大学(21396)
- 学院(20623)
- 济(7952)
- 经济(7812)
- 研究(7641)
- 管理(5944)
- 中国(5310)
- 理学(5307)
- 理学院(5198)
- 管理学(4913)
- 管理学院(4876)
- 科学(4715)
- 京(4089)
- 所(3828)
- 范(3789)
- 师范(3756)
- 财(3653)
- 研究所(3470)
- 中心(3346)
- 财经(3028)
- 师范大学(2976)
- 农(2971)
- 经济学(2813)
- 江(2799)
- 经(2758)
- 院(2696)
- 北京(2651)
- 教育(2586)
- 经济学院(2574)
- 业大(2563)
共检索到31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冀开运 廖希玮
语言是透视民族文化身份的一扇窗户,也是个体与群体归属关系的重要标志,在塑造与维系文化身份认同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阿拉伯帝国时期,伊朗贵族精英率先实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一方面通过舒欧比亚运动将波斯元素注入伊斯兰文化之中,引领着伊朗人抵抗阿拉伯文化的侵袭;另一方面又促成了波斯语言文学的复兴,使波斯文化得以传承与延续。其中,以《列王纪》为代表的波斯文学作品重塑了伊朗人的集体记忆,强化了伊朗民族的文化身份认同,促使伊朗形成了以波斯语为纽带的伊朗—伊斯兰文化共同体,以此展现着波斯文明非同一般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本文以“舒欧比亚”思潮、波斯语言文学的复兴、波斯史诗《列王纪》及其口述文学为切入点,旨在探讨7-13世纪伊朗在阿拉伯人统治之下通过波斯语言文学塑造民族文化认同的历史进程以及伊朗贵族精英阶层在其中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薛庆国
阿拉伯伊斯兰价值观可以从信仰和生活两个层面加以考察。在信仰层面,"认主独一"是阿拉伯伊斯兰价值观的信仰核心,"代治人间"和"两世兼顾"蕴含着深刻且积极的思想内涵。在生活层面,伊斯兰教倡导穆斯林追求美德,遵循中正、求知、仁爱、平等、公平、宽容、诚信、和谐等价值观。阿拉伯伊斯兰价值观是一个复杂、多元的体系,其中既包含优良传统和可贵品质,同时也存在某些制约社会进步的弊端。因此,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和社会应该通过重估、扬弃、吸纳等手段,实现阿拉伯伊斯兰价值观在当代的重建与升华。
关键词:
阿拉伯 伊斯兰教 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重建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冀开运 母仕洪
历史上,波斯文化是伊朗高原的主流文化,但伊朗历代王朝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和文化多元一直是伊朗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现代伊朗疆域形成的过程中,多民族互动造就了众多跨界民族以及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各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和部落忠诚时常高于国家认同。因此,整合国族意识、塑造国家认同成为伊朗政治现代化的基本任务之一。自礼萨·汗建立巴列维王朝以来,伊朗政府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克服长期存在的多元身份认同,强化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成功维护了伊朗的国家统一。当代伊朗各民族的国家认同较为强烈,追求政治平等、经济发展和语言文化自由成为伊朗各民族的主要关切。伊朗国家认同的建构路径对后发国家的国家认同建构和民族治理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伊朗 国家认同 民族问题 民族政策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刘中民
在后霍梅尼时代,伊斯兰因素对伊朗外交的影响力在整体上呈现出明显下降的态势,但是尚无法从根本上摆脱霍梅尼"输出革命"外交遗产的掣肘。无论是在相对温和的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时期,还是在伊朗外交再度走向强硬与激进的内贾德时期,伊朗外交均没有放弃"输出革命"的外交原则和建立"伊斯兰世界秩序"的长远目标。继续支持伊斯兰激进组织,仍是伊斯兰因素影响伊朗外交的主要方式。在后霍梅尼时代,为应对国际格局和中东地区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伊朗积极利用伊斯兰教对中东、中亚等地区事务和热点问题施加影响。此外,伊斯兰因素对伊朗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关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后霍梅尼时代的伊朗呈现出改革与保守两种力量、两种路线交替上升的政治钟摆效应,进而使"伊斯兰革命外交"在改革派掌权时相对淡化,在保守派掌权时则相对强化。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于卫青
伊斯兰国组织对什叶派的敌视和攻击既有悠久的历史根源,也有出于现实考虑的策略运用。"伊斯兰国"组织对伊朗的国家安全和宗教安全构成了双重威胁。在应对"伊斯兰国"组织方面,伊朗通过支持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政府和民间团体,同时在两条战线上对其进行打击。叙、伊两国内外环境的不同,使得伊朗在两国境内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目标、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伊朗应对"伊斯兰国"组织的政策效果深受美国、俄罗斯、沙特、土耳其等域内外大国的影响。总体来看,伊朗初步实现了消除"伊斯兰国"组织对伊朗威胁的战略目标。然而,以"伊斯兰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安维华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经济政策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安维华一、制订政策的一些出发点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确立了乌莱玛领导的伊斯兰政府。新政权既拒绝西方的经济模式,也拒绝东方的经济模式,而力图建立"伊斯兰的经济模式"。在这方面,伊朗当权者进行了10余年的摸索、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俊华 杨兴礼
本文简要概括了中国、伊朗建交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认为中伊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曲折演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伊关系对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大国话语权、能源安全战略、经贸和投资战略、对伊斯兰世界影响力和中美关系博弈的重要影响,最后对中伊关系的未来发展战略定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中国 伊朗 关系 定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诗源 杨兴礼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在总体上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时期,与之相关的能源消费将呈快速增长态势。2003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伊朗是我国原油最主要的进口国之一,它也是OPEC第二大产油国。在我国能源供给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之际,本文分析了中伊在油气领域合作的现状,重点阐述了中伊油气合作前景和风险,提出了新时期中伊油气合作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这对我国同伊朗的能源合作具有经济参考价值和战略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存忠
伊朗的货币汇率波动始于2009年3月,2010年阿联酋在美国的压力下拒绝了伊朗的外汇支付要求,伊朗汇率波动开始逐渐加剧。伊朗的非官方汇率在2009年9月20日为1美元兑换9918里亚尔,2010年3月20日为1美元兑换9996里亚尔。2011年2月,1美元可兑换1.0341万里亚尔,3月1美元可兑换1.06万里亚尔。在此期间,外汇贬值曲线平缓。但是,从2011年11月开始里亚尔贬值突然加剧,11月19日1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美国如果去打伊朗,将会陷入一个比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量多深的泥潭,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自1953年摩萨台政府被推翻,美国和伊朗结下仇恨。当仇恨"升华"为意识形态之后,仇恨更加深重。当前真正的问题是伊朗想要发展核武器,这将改变美国和伊朗之间的谈判筹码。按照美国原有的外交政策,伊朗核武器问题将无解。要解决伊朗核问题,需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美国对其伊朗政策做出重大调整。
关键词:
伊朗核问题 美国对伊朗政策 中东无核区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历史沿革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重点发展学科,历史悠久。1986年,获批专门用途外语(商务英语)硕士点;1995年,专门用途外语(商务英语)学科被列入上海市教委第三期重点学科;1998年,专门用途外语(商务英语)硕士点调整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2001年,外国语言学及应月语言学科被列入上海市教委第日期重点学科;2006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科被列入上海市教蚕第五期重点学科;2006年,获批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曲木铁西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汉语言文学一起担负着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丰富和促进我国人文科学长足发展的同时,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社会的转型发展、新时代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未来的长远发展来看,在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确定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目标;另一方面在确定建设目标时要充分认识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路径选择一是牢固树立立德树人和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建设理念;二是科学合理构建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服务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加强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从根本上保障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
双一流 高等院校 民族语言文学 专业建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寅佳
如果一位沙特王子不靠石油和王室身份,而是靠双手和智慧打拼出一个财富帝国,许多人可能会感到意外。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尔就是这样一位王子:他是美国商业领域最大的境外个人投资商,从花旗银行、美国新闻集团、苹果公司到迪士尼乐园……他的投资触角涉及各个行业。作为沙特王国控股公司的创始人兼CEO,他常年雄踞"阿拉伯世界首富"的位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祝堃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即北也门)于1975年2月1日到20日期间,对在同年2月1日零点居住在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境内的人口进行了首次普查,获得了相当精确的有科学价值的人口资料。这些资料,对于了解该国发展进程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困难方面和顺利方面,对于该国制定中期和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都具有重大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