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72)
- 2023(3632)
- 2022(2899)
- 2021(2995)
- 2020(2217)
- 2019(5591)
- 2018(5789)
- 2017(9293)
- 2016(6133)
- 2015(6999)
- 2014(7527)
- 2013(6572)
- 2012(6239)
- 2011(5988)
- 2010(6356)
- 2009(5445)
- 2008(5411)
- 2007(5009)
- 2006(4447)
- 2005(4267)
- 学科
- 教育(19061)
- 济(18499)
- 经济(18479)
- 中国(11373)
- 管理(11126)
- 理论(9638)
- 业(9483)
- 企(8693)
- 企业(8693)
- 学(7441)
- 教学(6093)
- 方法(5834)
- 发(4444)
- 发展(4171)
- 农(4163)
- 展(4048)
- 业经(3930)
- 技术(3868)
- 思想(3838)
- 财(3802)
- 体(3740)
- 数学(3704)
- 研究(3673)
- 数学方法(3580)
- 革(3474)
- 政治(3473)
- 制(3425)
- 和(3349)
- 高等(3271)
- 改革(3206)
- 机构
- 大学(85726)
- 学院(78907)
- 研究(31615)
- 教育(27260)
- 济(25860)
- 经济(25004)
- 管理(24450)
- 范(22268)
- 师范(22220)
- 理学(21097)
- 理学院(20750)
- 管理学(20285)
- 管理学院(20114)
- 京(20019)
- 师范大学(18693)
- 科学(16726)
- 中国(16628)
- 所(15103)
- 北京(13814)
- 研究所(13679)
- 江(13018)
- 职业(12693)
- 财(12538)
- 中心(12263)
- 技术(12079)
- 院(11246)
- 教育学(10593)
- 州(10171)
- 财经(9809)
- 经(8961)
- 基金
- 项目(45906)
- 研究(42960)
- 科学(38172)
- 基金(30127)
- 教育(29116)
- 家(24623)
- 社会(24553)
- 国家(24245)
- 社会科(22824)
- 社会科学(22820)
- 编号(20901)
- 成果(20760)
- 科学基金(20301)
- 省(18275)
- 划(17975)
- 课题(17598)
- 年(15461)
- 基金项目(14910)
- 规划(13212)
- 部(12729)
- 项目编号(12516)
- 性(12340)
- 教育部(12026)
- 重点(11963)
- 资助(11828)
- 度(11436)
- 研究成果(11172)
- 自然(10936)
- 阶(10869)
- 段(10828)
共检索到131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捷英 周新林
一、合作教育理论的提出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创始者。他首先与荣格一起是弗洛伊德两个最得意的门生,后来因不满并公开批评弗洛伊德的生物学观点和泛性论思想,继而与之分道扬镳,成为正统精神分析营垒中的第一个叛逆者。随后他创立了自己独特的个体心理学体系,率先将精神分析引上了与社会兴趣相结合的道路。 个体心理学理论研究、在维也纳儿童指导诊疗所的实践工作和向广大普通民众传播思想这三方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瑞权
阿德勒认为有自卑感并不是坏事,它可以使人产生克服自卑、追求优越和完美的愿望并为之而积极努力,这便是自卑感的补偿,这是人们一生奋斗的根本动力。据此,文章分析了高校中具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群体的类别、成因及表现,并对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卑情结 追求卓越 心理健康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晨 景珊珊
派迪亚教育实验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阿德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起的一项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运动,是阿德勒晚期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美国代表性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之一,其影响持续至今。派迪亚教育实验体现了阿德勒对自由教育的反思与新转向,实验历经四十余年的持续推广,秉持民主、平等、可持续学习的教育理念,以培育智慧的通识性知识与技艺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融通运用讲授法、训练法、苏格拉底研讨法,有效实现学生对组织化知识的掌握,对理智技能(学习技能)的发展以及对思想与价值的深入理解。同时实验充分协调教育者互相合作,让所有学生获得最高品质的教育,为民主社会培养有智慧的公民,以此重振美国的自由教育和民主社会。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邵轶烨
现代经济学理论表明,银行体系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银行作为信息生产和风险管理的专业机构,通过聚集储蓄、分配资源、监督企业、为管理不同类别风险提供金融工具等途径加速社会资本积累和有效配置,并有效消减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杜亮
随着我国教育界对绿色教育关注的日益升温,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教育理念和实践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国际上与我国绿色教育概念最接近的概念是环境教育以及稍后延伸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经过近几十年来各国教育者和一些国际组织的不断探讨和推动,环境教育(以及后来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我们有必要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推进我国绿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总的看来,目前国际上的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呈现出四大特征:一是各方普遍将教育视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二是在学校中注重环境教育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三是关注教师教育对于环境教育的重要作用;四是将关注重心从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延伸至自然和人...
关键词:
绿色教育 环境教育 可持续发展 国外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鸾
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教师教育的主流范式,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教育项目声称是建构主义取向的教师教育。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认为,教师知识具有实践性、个体性、情境性、缄默性、整合性,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既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教师教育是基于真实情境、实践体验、交往对话和自我更新的教育。教师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以建构主义原则和理论为基础进行教学的教师,让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教师建立一种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教师教育的实践影响可以概括为消解权威、激活关系、打破界限、在实践中生成意义。
关键词:
西方建构主义 教师教育 教师知识 教师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桂春 张琳琳
2003年10月14日至18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专业委员会2003年年会在大连市召开,有40多家刊物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交流办刊经验;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及改善对策;讨论今后一年各刊物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慧 徐静英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团伙犯罪是其突出特点。从心理学家阿德勒"自卑感"与"补偿"理论出发,拓展出对青少年团伙犯罪研究的新视角,同时对冀东地区团伙犯罪青少年进行了抽样调查,将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分析了青少年团伙犯罪的心理原因,即自卑感的来源和过度补偿的表现方式,并引申出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两点建议。
关键词:
团伙犯罪 青少年犯 自卑 补偿 心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廷斌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3月,依法获得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经达到1100多个,其中,高等教育层次的占大多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外合作办学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颇受争议,其核心是办学质量问题。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组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下半年将先在天津、辽宁、江苏、河南等四省市试点,在总结经验并进一步完善评估标准和程序后全面推行。由辽宁省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俊飞 缪秋菊 邵琳艳
国内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六种表现形式。文章经过认真梳理,总结和提炼出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三种主要实践模式:政府主导型、行业指导型和企业参与型。为完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仍需要解决多层次规章制度的建立、多元化机制模式的探索、高端化技能人才的培养等深层次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实践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丁丁
经济学在90年代最初几年的发展实在值得思考一下。首先是美国〈政治经济杂志〉1990年专刊号[1],以贝克尔为首的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们讨论了经济发展理论已有的成果和未来研究的可能课题,这一组论文标志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经济发展理论的融合。随后,扬晓凯和博兰德在同一杂志1991年刊出的“经济增长的一个微观机制”论文[2],和1992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季刊〉发表的贝克尔等人“分工,协调成本,与知识”一文[3],试图将劳动分工的“规模收益递增”与“协调分工的成本”这两个因素的演变纳入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来研究。另一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