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6)
2023(2168)
2022(1833)
2021(1855)
2020(1683)
2019(3741)
2018(3530)
2017(6339)
2016(3640)
2015(4171)
2014(4299)
2013(4158)
2012(3931)
2011(3643)
2010(3732)
2009(3603)
2008(3480)
2007(3143)
2006(2843)
2005(2683)
作者
(12182)
(10495)
(10384)
(9882)
(6475)
(5114)
(4607)
(3935)
(3847)
(3734)
(3674)
(3420)
(3385)
(3384)
(3356)
(3096)
(3069)
(3058)
(3040)
(3008)
(2700)
(2687)
(2682)
(2413)
(2347)
(2306)
(2287)
(2239)
(2221)
(2101)
学科
(12450)
经济(12400)
管理(9092)
(7493)
(5986)
企业(5986)
(5126)
(4871)
方法(4335)
数学(3728)
(3721)
数学方法(3644)
中国(3524)
(3466)
(3266)
体制(2822)
土地(2629)
地方(2485)
(2472)
金融(2472)
(2413)
银行(2392)
业经(2378)
(2365)
制度(2331)
(2327)
(2206)
贸易(2204)
农业(2193)
(2149)
机构
大学(54807)
学院(53355)
研究(23400)
(19203)
经济(18776)
中国(17606)
管理(16677)
科学(16545)
理学(14075)
理学院(13772)
(13453)
管理学(13423)
管理学院(13299)
(12906)
(12456)
研究所(12456)
(10310)
业大(10237)
中心(9885)
农业(9749)
(9276)
北京(8507)
(8447)
(8173)
财经(7689)
(7660)
师范(7578)
科学院(7272)
(7259)
研究院(7165)
基金
项目(37641)
科学(28436)
基金(27206)
(26132)
国家(25975)
研究(24042)
科学基金(20368)
自然(14604)
基金项目(14346)
自然科(14185)
自然科学(14180)
社会(14179)
自然科学基金(13912)
(13752)
社会科(13215)
社会科学(13214)
(12904)
资助(11050)
教育(10385)
重点(9510)
编号(8953)
计划(8464)
(7994)
(7857)
科技(7742)
科研(7716)
成果(7542)
(7196)
(7065)
创新(6892)
期刊
(23197)
经济(23197)
研究(15643)
学报(13187)
中国(12326)
科学(12042)
(11022)
大学(9499)
学学(9130)
(7876)
农业(7069)
管理(6132)
林业(5304)
(5158)
金融(5158)
教育(4642)
资源(4307)
(4130)
财经(4101)
(3524)
业大(3503)
业经(3298)
经济研究(3283)
(3197)
问题(3120)
技术(2975)
科技(2902)
自然(2503)
(2381)
(2376)
共检索到83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剑峰  勾晓华  陈发虎  刘普幸  张永  方克艳  
通过对阿尼玛卿山地中部高山林线祁连圆柏树木年轮宽度年表的研究,发现高山林线附近的树轮年表中含有较高的气候信息;树木生长与当年7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在对有气象资料记录的1959—2001年间的树木年轮宽度指数与7月平均气温的分析中,发现其间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1976—2001年间,7月平均气温和树木年轮宽度指数在变化趋势和相关性上表现出更好的一致性,且从分析中发现7月平均温度是高山林线分布的制约因子,而7月的低温和多雨则是高山林线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高山林线树木生长的193年期间以百年周期和两年准振荡周期最为显著;西北干旱区中普遍存在的20世纪20—30年代“高温干旱期”在这里也很显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令兵  王襄平  常锦峰  林鑫  吴玉莲  尹伟伦  
通过对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高山林线交错区进行取样,研究了交错区内4个不同海拔树木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林线交错区内,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不高,年表统计特征沿海拔并没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气候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生长滞后效应",所有样地的轮宽指数与上一年10月的降水显著正相关,多数样地的轮宽指数与上一年7、8月的温度显著负相关,后者体现了有效水分供应的限制作用。同时,多数样地的轮宽指数与当年2月降水显著负相关。整个林线交错区的树轮生长主要受生长季之前(上一生长季和秋冬季)的气候指标的影响,而与当年生长季气候没有明显的联系。本文和相关研究发现的林线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并不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童  孙玉军  乔晶晶  
【目的】研究福建将乐地区马尾松年轮宽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本地区的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为当地马尾松的生产、农林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福建将乐林场采集的80根马尾松树芯为对象,运用ARSTAN程序建立差值年表和标准年表,通过相关函数、响应函数、单年分析等方法研究马尾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并采用响应面函数建立树木径向生长-气候因子关系模型。【结果】马尾松年轮宽度序列对气候变化相当敏感,上一年5月到当年12月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的响应函数模型可解释年轮宽度变化的57.43%;温度对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上一年6月平均气温促进马尾松径向生长;月降水量和月极端最低气温是马尾松抽梢期生长的气候限制因素,当年抽梢期的降水和极端最低气温对马尾松年轮宽度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当年3月份的降水和极端最低气温对马尾松年轮宽度的作用尤为显著;月极端最高气温是马尾松伏旱期径向生长的气候限制因素,其中8月份的气温对马尾松年轮宽度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结论】该研究地区马尾松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马尾松年轮宽度序列对气候变化相当敏感。建立的马尾松径向生长-气候因子关系模型R2为51.2%,进一步验证了当年的逐月气候因子对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影响,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马尾松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诗梦  向玮  
【目的】研究间伐及气候因子对长白落叶松树轮宽度的影响,以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人类营林措施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长白落叶松为对象,建立以树轮宽度指标为因变量、包含间伐效应及气候因子的非线性混合模型。样地数据为20块人工林起源经自然演替形成的长白落叶松云冷杉针阔混交林间伐区组试验样地1987—2012年的调查数据。利用Lintab 6树轮宽度测量仪测量树轮宽度并通过COFECHA程序交叉定年后,共保留231条长白落叶松年轮条的年轮宽度数据。气候数据为样地附近多个气象站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荣凤  赵有科  吕建雄  鲍甫成  
通过响应函数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北京地区侧柏年轮宽度和年轮密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侧柏年轮宽度序列和年轮密度序列对气候变化相当敏感。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的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的响应函数模型可解释年轮宽度变化的58.45%,年轮密度变化的77.81%。夏季降水对侧柏年轮宽度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对年轮密度则表现出负效应。与降水的影响相反,夏季气温对侧柏年轮宽度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对年轮密度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其中,当年7月的气温和降水对侧柏年轮宽度和年轮密度的作用尤为显著。说明侧柏的年轮宽度和年轮密度均可用于年轮气候学研究,且年轮密度包含的信息量高于年轮宽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于健  徐倩倩  何秀  罗春旺  刘文慧  李俊清  刘琪璟  
为探讨近52年(1958~2009年)长白山地区树木生长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异质性特征,以1989/1990年为分界点,利用响应函数及向前滑动相关分析等树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了两个时间段(1958~1989年和1990~2009年)长白山东坡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1958~1989年与1990~2009年温度指标差异呈极显著性水平。(2)1958~1989年时段树木生长分别与当年2月平均温度及上年12月最高温度呈显著负相关;1990~2009年时段落叶松生长与上年12月平均温度及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并与当年9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1989年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永宏  张永  邵雪梅  尹志勇  张津  
本文基于2010年采自大别山地区黄山松、油松树轮资料分别建立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利用相关函数检验了年表与附近的麻城气象站1959-2009年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之间关系,旨在探讨黄山松、油松树轮宽度的气候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平均敏感度、标准差、信噪比等统计量黄山松年表均高于油松年表,表明黄山松年表较油松年表包含更多的气候信息,具有更高的树轮气候学研究价值。黄山松径向生长主要受当年2-7月平均气温限制,任何月份及月份组合降水量对黄山松径向生长的限制作用均不显著;油松径向生长主要受当年5-6月降水总量限制,任何月份及月份组合气温对油松径向生长的限制作用均不显著。研究表明,在中国亚热带暖湿地区,气候要素的年际变化亦可对部分树种径向生长具有较强的限制作用,树木年轮宽度的变化对气候具有指示意义。研究结果将进一步弥补中国亚热带暖湿地区树轮宽度年表的不足,为树轮气候重建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安明  段爱国  张建国  张雄清  
[目的]为选择适合试验区域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生长的杉木种源,[方法]运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52个杉木地理种源3个树轮宽度指标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整轮宽度、早材宽度和晚材宽度与年平均气温的响应呈强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最大值分别为-0.515、-0.590和-0.451;整轮宽度、早材宽度和晚材宽度与年最高气温均呈强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最大值分别为-482、-0.624和-0.499。[结论]未来试点年平均气温有升高的趋势,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杉木的径向生长,而选择对温度响应不太敏感的湖南江华、广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建  贺清艳  商志远  钱君龙  杨海燕  赵兴云  
树木年轮宽度指标在气候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是在温暖湿润的地区,利用树木年轮宽度重建古气候遇到了困难。因此寻找其他代用指标就成为一项急迫而重要的任务。一些研究发现,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是否所有的树种的树轮碳同位素对气候的响应都同样的敏感,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工作来验证。为了了解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区马尾松树轮δ13 C对气候响应的敏感性,选取了南京紫金山的两个马尾松树盘,进行了树轮δ13 C的分析,建立了1939~2002和1955~2002年两个树轮δ13 C变化序列。与降水、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时数、风速等气候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马尾松树轮δ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静品  肖文发  黄志霖  曾立雄  王怀情  李良俊  
利用采自重庆市云阳县马尾松分布上限和下限的树轮样芯材料,分别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结果表明:分布上限的马尾松树轮宽度指数变化幅度大于下限,且上限树轮样本的信噪比、样本总体代表性均比下限的高;总体来讲,上限树木的生长对环境的敏感性比下限的高。进一步分析表明:上限马尾松的生长受前一年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而下限马尾松的生长只与当年降水量有关,这表明云阳分布在上限的马尾松和分布在下限的马尾松生长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不同;气候因子对分布在上限的马尾松生长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立杰  刘鹄  
研究祁连山林线区域青海云杉种群结构、年轮生长及林线位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海云杉林线种群1~30龄的幼龄个体数量最多,占总数的80.9%;100年来林线种群密度大约增加了23倍,但林线位置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年轮分析得出,气候变暖导致近30年来林线树木径生长明显增加,青海云杉树木年轮指数与当年夏季、秋季以及上一年夏季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与上一年秋季及当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靳翔  徐庆  刘世荣  姜春前  
利用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岷江冷杉树木年轮样本资料,建立树轮宽度年表,对比宽度年表,提取树木年轮(简称树轮)碳稳定同位素(δ13C)序列和去趋势序列(DS),研究岷江冷杉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序列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岷江冷杉(1904—2009年)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变化范围为-23.33‰~-26.31‰,平均值为-24.91‰,变异系数为-0.025;相关分析表明,岷江冷杉δ13C序列(DS)与前一年11月和当年1月的月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与前一年1月和当年2,11月的月平均气温极显著正相关(P≤0.01),冬季平均气温对岷江冷杉树轮碳稳定同位素的响应最为敏感,是研究过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姗姗  王涛  刘康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就是根据物种特征和植被类型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反演地质时期的气候特征,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林线作为气候变化的"强信号",是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不同尺度林线研究差异显著,均可反映诸多尺度气候变化信息。基于此,文章创新从样点尺度、景观尺度和区域尺度分别阐述了林线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方法新动向。通过新视角较全面系统地概括了林线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淑霞  上官周平  
综述树木年轮分析在温度、降水序列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概况,着重探讨气候变化对树轮宽度、密度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如温度、降水对树木生长的“滞后效应”、“幼龄效应”,并就树轮年代学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作简要探讨,提出今后年轮气候学的研究应结合中、小时间尺度的树木生理生态学特性进行,需阐明树木和环境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量化关系,应加强各类代用资料与仪器观测记录结果的对比分析,并加强对年轮气候模型的验证,研究方法应由经验性分析转向机理性研究,并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小英  段爱国  张建国  张雄清  朱安明  
#N/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