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5)
2023(2107)
2022(1816)
2021(1657)
2020(1481)
2019(3632)
2018(3407)
2017(6600)
2016(3167)
2015(3292)
2014(3031)
2013(3250)
2012(3039)
2011(2807)
2010(2871)
2009(2642)
2008(2637)
2007(2361)
2006(2299)
2005(2220)
作者
(8947)
(7630)
(7341)
(7218)
(4919)
(3538)
(3357)
(2900)
(2851)
(2791)
(2578)
(2484)
(2447)
(2421)
(2378)
(2347)
(2206)
(2134)
(2094)
(1974)
(1919)
(1917)
(1794)
(1755)
(1654)
(1648)
(1626)
(1606)
(1565)
(1538)
学科
(15640)
经济(15629)
管理(7851)
(6847)
(5909)
企业(5909)
方法(5107)
数学(4169)
(4094)
数学方法(4068)
中国(3871)
(3500)
(3209)
关系(3187)
(3021)
地方(2709)
业经(2599)
理论(2580)
经济关系(2547)
(2525)
金融(2525)
(2511)
贸易(2506)
对外(2470)
(2410)
外经(2316)
对外经济(2302)
(2178)
银行(2172)
(2111)
机构
大学(45398)
学院(42790)
(19410)
经济(19024)
研究(17522)
管理(15337)
中国(13203)
理学(12792)
理学院(12643)
管理学(12339)
管理学院(12246)
(10268)
(9902)
科学(9212)
(8948)
研究所(7794)
中心(7659)
财经(7376)
(7209)
(7142)
北京(6823)
(6742)
(6288)
经济学(6237)
(6208)
师范(6165)
业大(5724)
经济学院(5518)
财经大学(5501)
农业(5450)
基金
项目(26981)
科学(21363)
基金(20276)
研究(19946)
(18036)
国家(17899)
科学基金(15015)
社会(13147)
社会科(12517)
社会科学(12514)
基金项目(10172)
(9333)
自然(9277)
教育(9174)
自然科(9114)
自然科学(9111)
自然科学基金(8952)
(8473)
资助(8377)
编号(7501)
成果(6877)
重点(6251)
(6244)
国家社会(5828)
(5790)
教育部(5516)
课题(5485)
(5387)
大学(5329)
(5293)
期刊
(22797)
经济(22797)
研究(15820)
中国(12279)
(8261)
学报(7470)
管理(6985)
科学(6591)
教育(6467)
(6454)
大学(5989)
学学(5351)
(4961)
金融(4961)
财经(4082)
农业(3962)
经济研究(3895)
技术(3706)
(3602)
(3124)
问题(2865)
业经(2754)
国际(2696)
(2624)
世界(2470)
图书(2379)
(2355)
会计(2287)
技术经济(2085)
统计(2060)
共检索到75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建强  
本文试图为“阿尔钦-德姆塞茨之谜”提供一个解释。本文认为:(1)科斯意义上的企业“权威”主要与劳务供给中的“细节”控制问题有关,因而本质上与市场上独立签约人之间的“权威”是完全不同的;(2)与市场合约中的“权威”不同,企业(雇佣合约)中的“权威”主要是因节省交易(度量)费用,选择的度量对象是投入而非产出的结果。一般而言,企业中的“权威”结构,无论是人力资产控制权的配置结构,还是非人力资产控制权的配置结构,都不过是在交易费用约束条件下,因节省交易费用自由选择合约的一种结果。这样看来,强调所谓最优的企业所有权结构,忽略现实中究竟什么样的约束条件导致这种权力结构的产生,显然是一种舍本逐末的研究方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承坪  
自科斯提出以"权威"作为区别企业与市场的标志以来,企业理论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争议,典型的就有所谓的"阿尔钦-德姆塞茨之谜"。通过对合约基本形式的缜密分析,发现等级制合约不同于其他基本形式的合约之处在于其"漏洞"填补权具有时间价值、非均匀分布等特点。企业可界定为"等级制合约及以其为基础的复合合约",权威可界定为"企业的‘漏洞’填补权"。所谓"阿尔钦-德姆塞茨之谜",其症结在于混淆了不同合约形式的权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靳清  贾全星  
"李约瑟之谜"的讨论已经很多,虽皆粲花之论,却难成气象。中国与欧洲如此霄壤之别的历史结果背后必然有其支配历史的现象。我们能够想得到的各种现象,比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等,战争似乎更能担当这一角色,因为它关乎个人、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安全。中国没有先于西方发生工业革命,不是中国"做错了什么",而是"没做什么"。中国,这个天朝上邦乐于"正其谊","明其道",用朝贡体系襟带四周,所以容易成为"睡狮"。战争对技术的需求是急迫的、大量的、也是苛刻的。战争与技术发明、发现之间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本文用计量的方法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成长之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理论假设的局限性,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核心的正统经济学缺乏解释企业成长之谜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在借鉴演化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试图通过一个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企业主导逻辑的演进框架对企业之谜作出理论解释。我们强调,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经营环境,持续创新及其创新性竞争战略的实施是企业获得持续成长的根本途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费方域  
团队生产、监控和激励──评阿尔钦和登姆塞茨的古典企业理论费方域阿·阿尔钦1914年生于美国加里福尼亚的佛里斯诺,1943年在斯坦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以后一直在洛杉矶的加里福尼亚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哈·登姆塞茨1930年生于伊利诺依州的芝加哥。19...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江一  李涵  甘犁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面板数据考察了家庭资产与负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对"幸福-收入"之谜进行了再讨论。结果表明,家庭资产对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负债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幸福感。不同资产或负债对幸福感的影响大小与显著性不同。在资产中,以房产、汽车、耐用品的影响为主;在负债中,以住房负债、工商业负债的影响为主。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其它因素不变,幸福感会随着社区平均资产规模的上升而提高,会随着社区平均收入的上升而降低,即相对资产对幸福感具有正的"示范效应",而相对收入对幸福感具有负的"攀比效应",负债则不具上述影响机制,负债更有可能通过影响健康而间接影响幸福感。研究还发现,一旦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帅帅  徐滇庆  
2003年以来官方出台了大量文件治理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但相关行业生产能力反而持续增长,这一现象值得深思。既有研究多从过度投资、政府干预等角度对诱发产能过剩的原因进行阐释,但并不能解释其久治不愈的根源。本研究关注到中国钢铁等行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与落后产能持续淘汰的现实,从动态分析的视角以新的产能过剩表述模型分析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并结合不同行业特征对其进行重新分类。2012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所出现的产能过剩是乐观预期下所投资新产能在投产后失去了可靠的市场支撑,因需求短板引发供求失衡而导致的;电力成本差异会使得电解铝行业出现局部性产能相对过剩;逆经济周期而投资的造船产能会造成该行业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万青  
不管是遭遇世界经济周期的冲击,还是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冲击,我国进出口表现出近似同步变动的现象,对此传统理论欠缺解释力。本文从局部均衡模型的微观模型出发重新构建我国的进口方程,新的进口方程和传统的出口方程一起较好地解释我国进出口近似同步变动的现象,并指出当前进出口近似同步变动的根源在于经济全球化。研究结果还表明,人民币在一定幅度内的升值和世界经济衰退会使我国进出口较大幅度下降,但是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昊  赵春明  杨立强  
本文采用倾向卡尺近邻的马氏距离匹配法,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进行反事实干预,并构建probit模型评估户籍所在地转换难度对收入净差距产生的影响。我们从收入补偿角度解释了普遍存在的户籍所在地"反向歧视之谜",研究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普遍存在户籍所在地"反向歧视",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外地户籍将带来58.64%的收入溢价。户籍转换概率每提高1%,户籍所在地带来的收入差距将降低4%,证明反向歧视的原因是收入补偿。反向歧视的存在和收入补偿解释的合理性并不因劳动力个体特征差异和城市规模不同而改变,但本地农业户籍和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昊  赵春明  杨立强  
本文采用倾向卡尺近邻的马氏距离匹配法,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进行反事实干预,并构建probit模型评估户籍所在地转换难度对收入净差距产生的影响。我们从收入补偿角度解释了普遍存在的户籍所在地"反向歧视之谜",研究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普遍存在户籍所在地"反向歧视",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外地户籍将带来58.64%的收入溢价。户籍转换概率每提高1%,户籍所在地带来的收入差距将降低4%,证明反向歧视的原因是收入补偿。反向歧视的存在和收入补偿解释的合理性并不因劳动力个体特征差异和城市规模不同而改变,但本地农业户籍和低学历劳动力明显受到更为严重的户籍所在地歧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建新  
本文使用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1995-2011年的中国和OECD成员国(美国除外)出口到美国的HS 6位编码数据(约180多万组数据)计算出中国和OECD成员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相似指数,经过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之谜"的一个合理解释是中国仅是该庞大全球生产链条上的最后一环,即使中国最终出口的是高技术产品,但是在中国的生产链条很可能是相对低技能劳动力密集的工序,中国"出口商品的精密(复杂)性"实则是国际生产分割的结果。外商投资企业比重高的行业与OECD成员国出口商品结构相似性高,易在人们观察经济现象时产生所谓的"虚假的技术繁荣",即按照通常的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或复杂度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汪勇祥  吴卫星  
根据Pagano(1989)的理论预测,中国股市应该具有很高的流动性,然而,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我们称这一矛盾现象为中国"流动性之谜"。本文通过探索投资者最优搜寻行为与有限参与的内在联系,建立基于流动性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解释这一现象。模型表明,中国资本市场以中小散户投资者为主要参与者这一特征可以解释这一问题。同时,这一模型还为"股权溢价之谜"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晓峰  朱九锦  
文章运用ADF检验、协整关系检验等对我国的出口额占进口额的比例(简称出口占进口比)和利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出口占进口比和名义利率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并且是负相关关系。随后本文测算了每单位实际利率变动对出口占进口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样本的影响值小于0,这个结果显然和传统理论的解释相异,为此文章建立了一个存在交易费用的两阶段开放经济模型解释我国的情况,最后提出一点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金洪飞  
在过去的30多年中,随着金融自由化和一体化的进程,国际间资本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从而也出现了各种用于检验资本流动性的方法。其中,在国际经济学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费尔德斯坦和霍里奥卡(Feldstein&Horiaka,1980)提出的费尔德斯坦-霍里奥卡(Feldstein-Horiaka,F-H)方法,因为他们的文章使得国际经济学出现了一个至今无法解开的谜--著名的费尔德斯坦-霍里奥卡之谜(简称F-H之谜)。费尔德斯坦和霍里奥卡(1980)发现,在当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国强  杨立岩  
“幸福—收入之谜或悖论”是指当国家变得更富裕时,平均幸福水平并未随之提高。本文构建了一个规范的经济学理论模型,在个人理性选择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假定下研究人们的幸福问题,从而将幸福经济学整合到主流经济学中来。该模型同时考虑了收入和非收入因素,将心理学和经济学中的攀比理论和“忽视变量”理论的基本思想统一起来,在现代经济学中最为基本的帕累托最优标准和个人自利性假设下,探讨了幸福—收入悖论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存在一个与非物质初始禀赋正相关的临界收入水平,当收入尚未达到这个临界水平之前,增加收入能够提高社会的幸福度;一旦达到或超过这个临界收入水平,增加收入反而会降低总体幸福水平,导致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