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7)
- 2023(7468)
- 2022(6140)
- 2021(5688)
- 2020(4166)
- 2019(9697)
- 2018(9666)
- 2017(16259)
- 2016(9983)
- 2015(11263)
- 2014(11409)
- 2013(10647)
- 2012(10331)
- 2011(9760)
- 2010(10151)
- 2009(8950)
- 2008(8705)
- 2007(8071)
- 2006(7531)
- 2005(7211)
- 学科
- 济(38131)
- 经济(38099)
- 中国(20642)
- 教育(19493)
- 管理(17523)
- 业(17454)
- 地方(16409)
- 农(12502)
- 企(11262)
- 企业(11262)
- 发(10914)
- 业经(9901)
- 地方经济(9463)
- 学(9168)
- 理论(8785)
- 农业(8744)
- 发展(8687)
- 展(8560)
- 银(7873)
- 银行(7863)
- 行(7778)
- 融(7751)
- 金融(7750)
- 方法(7427)
- 技术(7292)
- 教学(6819)
- 制(6511)
- 环境(6396)
- 贸(6279)
- 贸易(6269)
- 机构
- 学院(132675)
- 大学(132080)
- 研究(56094)
- 济(46807)
- 经济(45475)
- 管理(38676)
- 中国(36869)
- 科学(33586)
- 京(31874)
- 理学(31416)
- 教育(31038)
- 理学院(30800)
- 范(30410)
- 师范(30229)
- 管理学(30086)
- 管理学院(29803)
- 所(29430)
- 研究所(26433)
- 师范大学(24606)
- 中心(23729)
- 农(23382)
- 江(23332)
- 北京(21989)
- 财(21566)
- 技术(20060)
- 院(19727)
- 州(19110)
- 农业(18059)
- 职业(17698)
- 业大(17458)
- 基金
- 项目(77579)
- 研究(65771)
- 科学(61242)
- 基金(49141)
- 家(42058)
- 国家(41465)
- 社会(37914)
- 教育(37303)
- 社会科(35616)
- 社会科学(35610)
- 省(34092)
- 科学基金(33613)
- 编号(30213)
- 划(30113)
- 成果(27662)
- 课题(25633)
- 发(24711)
- 基金项目(24655)
- 年(21765)
- 发展(20258)
- 展(19837)
- 重点(19477)
- 资助(19406)
- 规划(18688)
- 自然(18325)
- 自然科(17839)
- 自然科学(17837)
- 部(17580)
- 自然科学基金(17469)
- 项目编号(17257)
共检索到233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邓云清
近代英国民间的非国教学院与私立学院教育中,存在着实用职业教育传统。阿卡德米学院运动就是这一传统的凸显,并最终发展成新大学运动,对古典绅士教育传统进行了必要修正。绅士教育与职业教育短长互补,文理并重,传统与现实兼顾,是为泛智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英国高等教育 阿卡德米学院运动 泛智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仲建维
全纳教育是当前国际上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全纳教育的发展,必须从公正和平等的民主理念上找到解释和依托。全纳教育在我国还比较陌生,对人们的观念还没有引起根本冲击,人们仍然用特殊教育的思维来看待有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需求。我们必须以全纳教育为标准做参照,对我国教育中脆弱的民主力量做一反思,全纳教育将是我国未来教育的必然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利雅
从发展的战略决策、组织文化方面分析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迈阿密戴德学院走向卓越的过程,发现有四个共同点:一是两国高职院校所肩负的社会职能是相同的,都具有缓解或"冷却"社会矛盾的作用,终极目的是构筑一个更为和谐、富有创造力和多元文化共处的社会;二是在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阶段性发展目标,无论如何卓越的领导者都无法超越学校阶段性任务;三是有效的组织文化必须是当下的社会发展背景和学校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压力下组织成员的共同选择;四是院校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数量"、"质量"和"效益"三个关键点,提高追随者和利益相关者的认同与参与程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邓云清
19世纪的英国新大学运动是一场规模巨大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在功利主义的导引之下,英国高等教育在目标与职能、学科与课程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对古典绅士教育传统进行了必要修正,有力地推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世俗化、平民化与泛智化进程。在这场改革运动中,英国高等教育调整了古典绅士教育与实用职业教育的关系,调整了政府与社会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成功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兼容。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新大学运动 城市学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正多
为了避免遭受牛奶公司和中间商的双重盘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印度古吉拉特邦凯拉区奶农组织起来建立了自己的奶业合作社,这种合作社模式被称为阿兰德模式,并在印度全国予以推广,实践证明它是非常成功的,不仅大大地促进了印度奶业的发展,而且对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印度农村社会的和谐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印度 阿兰德 合作社 农村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颖 陈波
鉴于爱尔玛·阿德尔曼"对经济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3年她荣获"美国经济学会杰出资深会员奖"。本文拟从4个方面概述阿德尔曼对发展经济学所做的理论贡献,包括她对发展经济学现状的批评及改进建议、对收入分配理论的修正、在发展经济学领域推进制度分析方法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等。最后,就她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作一个简要的评价。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思安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高校引智为日本的教育和科技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对当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科技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启迪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本 高校引智 科技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亚玲
智慧图书馆是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推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图书馆服务新模式。文章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智慧图书馆研究中智技主义与智德主义两种价值取向的背离和局限,从道器合一、智德共生两个层面提出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新理论框架,以促进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娜 叶小红 张慧
道德发展是儿童融入社会的重要内容,对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智力超常儿童的道德发展方向决定了他们对社会的意义,也影响着他们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关注与正确引导。道德发展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知、道德情绪与道德行为三成分组成。本文从道德发展的三成分入手,对智力超常儿童道德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最后为超常儿童教育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龙真 秦发盈
继续教育系统是英国公共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而继续教育学院是英国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场所。继续教育学院主要招收义务教育后青年、成人以及具有特殊需要的弱势群体,兼具职业教育、学历教育的双重功能。英国继续教育学院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确立阶段、发展阶段以及改革阶段。新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英国继续教育学院以市场为导向,与区域产业需求相结合,在提升国民就业技能、应对国内技能短缺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关键词:
英国 继续教育学院 发展历程 走向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郝忠格
长期以来,以色列米兹拉希犹太人一直是介于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和阿拉伯公民之间的“中间族群”。在工党执政时期,这种族群分层的特点在耶路撒冷的社会结构和地理空间中体现得更加明显。1971年,耶路撒冷穆斯拉拉社区的米兹拉希青年掀起了黑豹党抗议运动。在这一年里,黑豹党发起了四次集体抗议,鲜明地表达了米兹拉希族群的发展诉求。黑豹党运动的斗争对象是工党政府以及阿什肯纳兹族群,斗争目标是要求政府解决本族群的住房问题、实现教育公平以及消除犹太人内部的经济差距。该运动的发生正值以色列政坛新旧转换的关键时期,尽管持续时间较短,但仍孕育了米兹拉希政党,并推动了犹太教育系统的融合和米兹拉希文化的复兴。随着“奥哈里姆”和“哈洛·内马迪姆”等组织的发展,黑豹党的斗争遗产也在当下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夏敏
本文通过由无锡技师学院近年来率先开展的德育创新实践做法、成效和经验,引发笔者对全市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思考,来探讨全市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以达到全面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目的,促进技工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
德育创新 做法 成效和经验 新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璐 李占萍
文章介绍了冀商的历史渊源,并从职业教育的理论和视角出发,重点介绍冀商代表之一武百祥在人才培养、职工生活、职工教育、教育事业、管理制度等五方面的做法,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和思考。
关键词:
冀商 历史渊源 职业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中外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动力的比较张斌贤关于中国与外国、特别是与欧美国家近代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是近年来教育理论和教育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思路,从4个方面对中外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进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项建英
教会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学科在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教会大学的师资从最初由牧师兼职发展到教育专业教师;课程设置趋于实用化、本土化,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教学方法强调多样化、科学化,积极开展教学实习和教育测量;培养人才注重博专结合等,均开风气之先,促进了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并对中国教育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近代 教会大学 教育学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