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1)
2023(4911)
2022(4020)
2021(3655)
2020(2786)
2019(6245)
2018(6014)
2017(10758)
2016(5885)
2015(6160)
2014(5421)
2013(5320)
2012(5053)
2011(4576)
2010(4520)
2009(4291)
2008(4216)
2007(3867)
2006(3527)
2005(2938)
作者
(17662)
(15244)
(15052)
(13950)
(9321)
(7384)
(6611)
(5871)
(5555)
(5391)
(5292)
(5171)
(5067)
(4750)
(4722)
(4488)
(4469)
(4413)
(4413)
(4177)
(3795)
(3688)
(3558)
(3404)
(3376)
(3331)
(3330)
(3268)
(3075)
(3062)
学科
(22191)
经济(22179)
管理(19357)
(18841)
(15345)
企业(15345)
技术(10690)
技术管理(8606)
(7810)
地方(7633)
(7518)
环境(6564)
中国(6471)
方法(6470)
业经(5851)
农业(5379)
数学(5208)
数学方法(5142)
资源(4397)
土地(4377)
地方经济(4236)
(4119)
(4072)
(3919)
(3919)
金融(3916)
(3890)
银行(3862)
(3808)
(3764)
机构
学院(80411)
大学(78864)
(31256)
研究(31256)
经济(30670)
管理(29604)
理学(25310)
理学院(24949)
管理学(24471)
管理学院(24321)
中国(22822)
科学(21870)
(18782)
(17219)
(16514)
业大(15509)
研究所(15357)
农业(14696)
中心(13909)
(12634)
(12576)
(11807)
(10828)
(10804)
北京(10740)
师范(10705)
科学院(10565)
(10385)
财经(9921)
农业大学(9643)
基金
项目(59936)
科学(47048)
基金(42887)
研究(40860)
(39943)
国家(39640)
科学基金(33141)
社会(26236)
社会科(24826)
社会科学(24818)
(24333)
基金项目(23336)
自然(22232)
自然科(21681)
自然科学(21673)
自然科学基金(21263)
(20525)
教育(16854)
(15758)
资助(15635)
创新(15078)
(14555)
编号(14527)
重点(14327)
计划(12602)
科技(12061)
(11814)
国家社会(11472)
科研(11388)
发展(11252)
期刊
(35232)
经济(35232)
研究(21616)
中国(18277)
(17350)
学报(17325)
科学(15966)
大学(12652)
学学(12189)
管理(11679)
农业(11609)
(9123)
(7237)
教育(7036)
科技(6972)
技术(6863)
(6609)
金融(6609)
业经(6163)
资源(5681)
经济研究(5219)
业大(5106)
林业(4833)
(4749)
财经(4659)
技术经济(4458)
问题(4308)
(4111)
农业大学(3851)
(3485)
共检索到120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海英  赛比热尼沙木·莫尔扎提  艾克拜尔·依米提  
采用经典分类学方法,对2017年8月采自新疆阿勒泰地区沼泽湿地的160份藻类标本进行分类学鉴定.结果显示有7个鼓藻科植物为新疆首次记录,隶属于5属,包括棒形鼓藻属(Gonatozygon)的棒形鼓藻G.monotaenium De Bary,新月藻属(Closterium)的针状新月藻C.aciculare T.West和瘦新月藻C.macilentumBrébisson,凹顶鼓藻属(Euastrum)的海岛凹顶鼓藻E.insulare(Wittrock)Roy,鼓藻属(Cosmarium)的华美鼓藻C.speciosum Lundell和波缘鼓藻圆齿变种C.undulatumvar.crenulatum (Ngeli)Wittrock,角丝鼓藻属(Desmidium)的扭联角丝鼓藻锐角变种D.aptogonumvar.acutius Nordstedt.这些新记录丰富了新疆湿地的藻类物种多样性及鼓藻类植物资源,为新疆鼓藻科植物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艾克拜尔·依米提  尤庆敏  阿力马斯·克力木  吕海英  
报道了采自新疆北疆地区湿地的鼓藻类新疆新纪录植物7个分类单位,包括4种3变种,隶属于1纲2目2科5个属,分别为双星藻目中带鼓藻科的柱胞鼓藻属(Cylindrocystis)的柱胞鼓藻Cylindrocystis brebissonii Meneghini和梭形鼓藻属(Netrium)的指状梭形鼓藻Netrium digitus(Ehrenberg)Itzigson&Rothe;鼓藻目鼓藻科的新月藻属(Closterium)的微小新月藻角状变种Closterium parvulum var.cornutum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柏林  李根有  金祖达  钟泰林  
报道了2004-2005年调查发现于浙江湿地中的2种分布新记录植物,即:广东牡荆Vitex sampsoniHance和鱼黄草Merremia hederacea(Burm.f.)Hall.f.。分别对它们的形态特征、生境、伴生植物及用途作了介绍。参1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元跃  熊章静  谭凤仪  李宏发  徐景亮  李凤兰  胡柳柳  郎涛  
当今,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全球气候变化与海洋污染等现象的加剧,导致我国赤潮爆发频率逐年递增,进而造成严重的海洋环境危害与渔业经济损失。赤潮毒素甚至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赤潮的治理方法以物理和化学方法为主,但此类方法具有高成本、二次污染等缺点,因此寻找更安全有效的生物治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生物防治赤潮主要是通过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来实现,目前其已成为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利用水生大型植物的化感活性物质来控制水华已有了较深入的研究,然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相关研究则较为少见,现阶段仅有极少数研究报道有涉及滨海植物活性物质对赤潮藻爆发的抑制作用。对于这些起到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中具体的有效成分,不同滨海湿地植物是否普遍含有这些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的含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这些物质对赤潮藻的抑制机制等问题,仍然是未知的。综述了不同滨海湿地植物对赤潮藻的抑藻化感作用及其化感抑藻机制,并展望今后化感物质防治赤潮的发展前景,希望在未来能通过室内控制实验具体分离并鉴定出最有效的抑制赤潮爆发的植物活性物质,旨在为后续开发高效、生态友好的抑制赤潮爆发的生物治理手段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素婷  厉恩华  蔡晓斌  王学雷  姜刘志  燕然然  
为探讨鄂西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高等植物及群丛类型特征,揭示该类型湿地资源特点,采用遥感影像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鄂西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的分布、面积和高等植物资源状况。结果表明鄂西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七姊妹山、大九湖、二仙岩和后河等4个区域内,主要有8个斑块,总面积为1 278.69hm2,共有高等植物65科、128属、194种,有大理薹草-泥炭藓群丛(Ass.Carex rubro-brunnea var.taliensis-Sphagnum palustre)、川东薹草-泥炭藓群丛(Ass.Carex fargesii-Sphagnum palustre)、野灯心草-泥...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胜勇  王明学  匡亮  
测定了植物生长调节剂2,4-D(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在不同浓度作用下对两种绿藻 --蛋白核小球藻和斜生栅藻增殖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 25 mg/L 和0. 50 mg/L 的2,4-D 分别是 促进小球藻和栅藻生长的最佳浓度;在0. 50 mg/L 的2,4-D 作用下小球藻和栅藻的叶绿素含量最高。高浓度 的2,4-D(>4. 0 mg/L)对两种藻类的生长有毒性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培莲  
阿勒泰地区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和苏联、蒙古交界,面积11.7万km~2,共辖7个县(市),人口约47万,以哈萨克族为主。这里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丰富的国土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特点〕(1)地貌呈阶梯状。从阿尔泰山脉南麓到准噶尔盆地北部,地势呈阶梯状下降,依次形成高山冰川、高山草甸、森林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等不同景观带,从而奠定本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基础。(2)草场资源丰富。草场面积1.4亿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康相武,吴绍宏,杨勤业,杨佩国,马欣,刘自强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生态环境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经历了曲折的变化过程,但是总体来说该区生态环境一直在退化,只是在不同时期其退化的速度有所不同。虽然目前阿勒泰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有所减缓,但是曾经导致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纵观从1950年代至今的生态环境变化,阿勒泰地区的草场退化、森林资源剧减、耕地次生盐渍化、沼泽化、土地沙漠化、河流水量减少、虫鼠灾害及工矿对环境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在我国的西部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回顾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和恶化过程,分析其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探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功宝  蔡体久  徐飞  
以黑龙江省友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烧、放牧和垦殖3种干扰类型退化森林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样地调查法和挖掘法对植物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栽植模式对退化沼泽湿地植被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在火烧干扰湿地中,栽植红皮云杉纯林是最好的植被恢复模式,栽植3年成活率为89%,其他植被恢复模式的树木成活率都很低。在放牧干扰湿地中,红皮云杉纯林、落叶松纯林模式和红皮云杉与落叶松混交林的造林模式恢复效果好,3年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4%、79%、85.5%。在垦殖干扰湿地中,栽植红皮云杉、落叶松纯林模式或红皮云杉与落叶松混交林的造林模式恢复效果好,3年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2%、85%、83%。沙棘在3种退化森林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苏金娟   刘永萍   刘丽燕   吴天忠   荣文文   楚光明   王梅  
草本植物的种间关系在生态修复中具有指导意义。为揭示阿勒泰荒漠区草本植物的种间关系,本研究基于野外调查数据,采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法、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AC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14种优势草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72个样地共发现121种草本植物,以菊科、禾本科和藜科为主,草本优势种中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猪毛菜(Kali collinum)和白茎绢蒿(Seriphidium terrae-albae)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较大;2)草本优势种的总体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平均值为0.11,物种间竞争较小;3)草本优势种的总体关联性为显著负联结,群落处于不稳定的演替状态;4)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AC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果均显示物种多呈不显著联结,物种间联结性较低。因此在阿勒泰荒漠区草本植物的生态恢复工作中,可以选择生态位宽度较大、种对间呈(极)显著正关联的植物搭配种植,恢复群落稳定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厉方桢  朱华忠  李愈哲  欧阳克蕙  钟华平  乔宇鑫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疆阿勒泰地区表层土壤容重与草地退化之间的关系。以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气象和地面等多源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平台,加权叠加插值出草地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与NDVI海拔、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10℃年积温和湿润度6个生态因子极显著相关(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蓝艳茹  高鹏  刘起棠  黄景凤  段廷玉  
由罗布麻栅锈菌(Melampsora apocyni)引致的锈病是影响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产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于2016年调查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盐湖、红沟两个野生罗布麻和6龄、7龄栽培罗布麻锈病的发生动态,分析了野生和栽培罗布麻锈病发生与气象因子和生境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锈病均随罗布麻生长期的延伸而加重,其中盐湖、红沟罗布麻锈病分别在7月18日、8月3日达到发病高峰,发病率分别为86.47%和87.60%,随后发病率逐渐下降,生长末期下降至75.97%和53.78%;6龄、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庆  李旸  潘云芬  邵建章  于英茹  方建民  
New recorde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ree wetland herbaceous plants were found in Anhui Province.These species are Elatine triandra Schkuhr.of Elatinaceae,Carex capricornis Meinsh.of Cyperaceae,and Thesium refractum Mey.of Santalaceae.The specimens are preserved in the Herbarium of Chinese Aca...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文昌  张曼胤  郭子良  史玉虎  庞宏东  杨佳伟  
湿地生态系统碳氮磷(C、N、P)生态化学计量比已成为当前探索群落生态动态过程的热点.然而,人类活动对沼泽湿地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规律及其影响机制尚未明确.以神农架大九湖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探索植被—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以期为该区域湿地保护恢复提供决策支撑.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泥炭沼泽比较,放牧区沼泽草甸和退耕区沼泽草甸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碳磷比、氮磷比显著降低(50%~90%),对碳氮比无显著影响.旅游干扰区沼泽除了显著降低土壤氮磷比外,其它无显著变化.放牧区沼泽草甸、退耕区沼泽草甸植被磷含量较泥炭沼泽和旅游区沼泽明显增加(40%~130%),植被碳、氮含量之间无明显差异.与泥炭沼泽比较,旅游区沼泽、放牧区沼泽草甸和退耕区沼泽草甸植被碳磷比显著降低(30%~50%),但植被碳氮比和氮磷比数据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植被—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分析结果显示,氮磷比数值均小于阈值14,表明了该区域泥炭沼泽、草甸生态系统植被生长发育受到氮元素的限制,可能导致沼泽趋向富磷植被生长,为该区域沼泽湿地应对气候变化和氮沉降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白军红  余国营  张玉霞  
基于对向海沼津湿地土壤形成条件和主要成土过程的研究 ,将其沼泽土壤划分为 4个亚类型 ,并分别描述了各自的分布规律和剖面特征。在向海沼泽湿地土壤盐渍化、沙化、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的大前提下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