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8)
2023(4976)
2022(4119)
2021(4050)
2020(2926)
2019(6777)
2018(6353)
2017(10427)
2016(5932)
2015(6700)
2014(6494)
2013(6271)
2012(5910)
2011(5535)
2010(5345)
2009(4781)
2008(4634)
2007(3590)
2006(3157)
2005(2917)
作者
(17835)
(15303)
(14965)
(14338)
(9351)
(7371)
(6695)
(6091)
(5674)
(5312)
(5156)
(5043)
(4863)
(4836)
(4803)
(4661)
(4543)
(4407)
(4336)
(4298)
(3872)
(3767)
(3749)
(3556)
(3470)
(3416)
(3397)
(3130)
(3069)
(3041)
学科
(21345)
经济(21335)
管理(10320)
(9972)
(8065)
(7992)
中国(7575)
(6675)
企业(6675)
地方(6572)
方法(6375)
数学(5649)
农业(5547)
数学方法(5541)
业经(5148)
(4233)
环境(4037)
(3865)
贸易(3862)
(3735)
(3703)
(3619)
(3558)
(3501)
税收(3324)
(3276)
(3197)
金融(3193)
地方经济(3107)
教育(3023)
机构
学院(77757)
大学(75755)
研究(35061)
(27646)
经济(27022)
中国(26479)
科学(24990)
管理(23012)
理学(19392)
(19282)
理学院(19005)
管理学(18466)
管理学院(18321)
(18288)
(18231)
研究所(17990)
中心(15642)
农业(14589)
业大(13902)
(13411)
(12917)
(12903)
(12878)
师范(12737)
(11727)
科学院(11644)
(10858)
北京(10639)
研究院(10614)
师范大学(10289)
基金
项目(57427)
科学(44974)
基金(40725)
研究(39890)
(37565)
国家(37249)
科学基金(30363)
(23869)
社会(23787)
社会科(22293)
社会科学(22289)
基金项目(21684)
自然(20623)
(20452)
自然科(20052)
自然科学(20051)
自然科学基金(19626)
教育(17622)
编号(16053)
资助(15235)
重点(14560)
(13903)
成果(12809)
计划(12404)
课题(12341)
(11799)
(11739)
科研(11434)
科技(11190)
创新(11123)
期刊
(33618)
经济(33618)
研究(24173)
中国(19426)
学报(17823)
(17056)
科学(15653)
大学(12295)
农业(11655)
学学(11636)
教育(10418)
(9005)
管理(7903)
资源(6952)
(6412)
(6258)
金融(6258)
经济研究(5907)
技术(5779)
业经(5453)
(4884)
业大(4657)
(4491)
科技(4235)
林业(4175)
国际(4126)
财经(3986)
问题(3625)
农业大学(3588)
(3525)
共检索到125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禹朴家  徐海量  刘世薇  安红燕  张青青  龚君君  
以阿克苏河流域的托什干河、库玛拉克河和阿克苏河干流为例,基于1957—2008年的径流序列,运用小波分析和R/S分析方法分析了阿克苏河径流过程的非线性特征,揭示了流域径流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①库玛拉克河、托什干河及阿克苏河干流的年径流序列均呈增加的趋势,且都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分界点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径流较少,处于枯水期;后期径流较多,处于丰水期。②阿克苏河流域年径流量变化存在较长周期,长周期中又包含着短周期;其中,18 a和22 a的周期贯穿于整个时间序列,为流域径流的第一主周期。③流域内三条河流各个时段径流量的Hurst指数值几乎都大于0.5,表明流域径流的时间序列具有长期持续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新春  杨青  梁云  
利用1961-2000年近40a的气温、降水、冻土深度等逐月资料及年蒸发量资料和20世纪50年代初或中期建站起到90年代中期径流逐月实测资料,分析20世纪下半期阿克苏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同时分析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阿克苏河流域普遍存在升温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冬季升温明显;同时导致冻土层温度的升高和冻土退化;流域内降水增加趋势明显。1990年以后径流增加趋势更加明显,从年内变化分析来看,流域内各水文站春、夏季径流有明显的增大趋势;秋、冬季径流减少明显;分析径流的变化特点,主要还受到流域地表状况变化、大面积开荒及上游水库调节等人类经济活动作用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艳  周成虎  程维明  
选取阿克苏河流域内代表站的径流实测资料,分析流域范围内不同径流补给来源的径流年内分配规律和多年变化特征。阿克苏河流域径流补给具有垂直地带性和多样化特点,径流时序特征与径流的补给来源有密切关系;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集中程度高;而径流的多年变化变差系数小,径流量多年变化比较稳定;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年径流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变换,结果表明山区河流自1990年后进入丰水期。近年来,流域内降水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冰川融)量增加,以冰)融水补给阿克苏河流域山区径流量显著增加,气温升高对径流量的影响高于降水量增加的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蒋艳,周成虎,程维明  
阿克苏河是塔里木河的主要支流,依据阿克苏河流域内5个代表站的40余年年径流实测资料,选取多种径流统计参数,分析流域范围内不同径流补给来源的径流年内分配规律和多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阿克苏河流域径流补给具有垂直地带性和多样化特点,径流时序特征与径流的补给来源有密切关系;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集中程度高;而径流的多年变化变差系数小,丰、枯频率密度近似正态分布,无特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径流量多年变化趋势比较稳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新华  徐海量  张青青  白元  傅荩仪  戴岳  
结合阿克苏河源流山区两气象站以及出山口两水文站近50 a的气象、水文实测资料,运用非参数Mann-Kendall单调趋势检验、突变检验、方差分析外推、R/S分析及周期性叠加趋势模型等方法,分析了阿克苏河源流区气候及径流变化的趋势和周期,并予以预测,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量。结果表明:阿克苏河源流区气温、降水量及径流量皆呈显著增加趋势,且分别在1989、1985和1993年发生了显著的增多跃变;气候因子与径流量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表明其未来仍将保持增加趋势,在2010—2016年径流量的相对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分别为91.822×108 m3(2014年)和83.43×108 m3(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汪亮亮  叶茂  张同刚  高生峰  徐俏  苟晓霞  
本文借鉴树木年轮学方法,运用LINTABTM6树木年轮测定仪读取胡杨样芯径向生长量,研究阿克苏河流域内胡杨年轮生长特点和周期性及径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阿克苏河胡杨径向生长1993年以前较为平稳,之后呈波动上升,胡杨的年轮指数变化与径向生长量的变化在时间尺度上具有一致性。(2)胡杨年轮指数周期性震荡变化特征明显,在第一周期19 a特征的时间尺度上,胡杨年轮指数变化平均周期为12年左右,大约2.5个周期胡杨年轮指数的升降变化;在第二周期12 a时间特征尺度上,大约经历了3.5个周期胡杨年轮指数的升降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丁丁  欧阳华  周才平  陈传友  
基于青藏高原河流年楚河1961年-2000年天然径流量资料,选用Mann-Kendal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年楚河径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年楚河流域径流量年际变化相对平稳,年内分配极不均衡,丰水季节与枯水季节径流量相差悬殊,6月-9月径流量占全年65%,最大月径流量占全年24.56%;在1961年-2000年中,年楚河径流量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在1985年左右径流量发生突变性增加;日喀则和江孜两站5~8年左右时间尺度的周期震荡最显著,其次10~15年左右时间尺度的周期震荡也较为显著,两站径流量变化的主周期分别为5年和7年,次周期分别为13年和12年。年楚河流域气温升高引起冰川融水增加可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柏玲  刘祖涵  陈忠升  徐建华  
非线性是现代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之一,对揭示水文系统变化规律及其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开都河源流区气象和水文站1960-2012年实测数据,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研究期内开都河年径流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分析,并探讨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多尺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近50年来,开都河年径流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增加趋势,且其变化在年际尺度上表现出准23a和准45a的周期性波动,在年代际尺度上表现出准1011a和准2627a的周期性变化;(2)各周期分量的方差贡献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柏玲  刘祖涵  陈忠升  徐建华  
非线性是现代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之一,对揭示水文系统变化规律及其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开都河源流区气象和水文站1960-2012年实测数据,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研究期内开都河年径流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分析,并探讨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多尺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近50年来,开都河年径流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增加趋势,且其变化在年际尺度上表现出准2~3a和准4~5a的周期性波动,在年代际尺度上表现出准10~11a和准26~27a的周期性变化;(2)各周期分量的方差贡献率表明,年际振荡在径流长期变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年代际尺度在径流变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3)重构的径流年际变化能够较为详细地描述原始径流序列在整个研究时段的波动状况,二者在变化趋势上基本是一致的;重构的径流年代际变化则有效揭示了开都河径流量在1995年出现了由负距平到正距平的转折;(4)在重构的年际尺度和年代际尺度上,降水与径流的相关性都强于气温、潜在蒸发与径流的相关性,说明降水是影响开都河径流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而在年代际尺度上降水、气温和潜在蒸发的相关性都要明显强于年际尺度,表明年代际尺度是评价该区径流对气候波动响应过程的较佳尺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莉茹   毕华兴   马志瑾   赵丹阳   王宁   刘泽晖   王鑫  
【目的】河川径流是地表重要的水资源,对其变化特征和原因进行解析,是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规划的前提。【方法】本文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Pettitt突变检验、Budyko弹性系数法等方法分析了黄河上游和中游近70年(1951—2020年)径流变化的趋势和成因。【结果】(1)1951—2020年黄河上游年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4.04 mm/(10 a),P> 0.05),中游呈不显著减少趋势(4.90 mm/(10 a),P> 0.05);上游、中游年潜在蒸散发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1.77、2.23 mm/(10 a),P> 0.05);(2)黄河上游和中游1980—202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明显,主要表现在林草面积的增加,上游、中游年NDVI分别以0.025/(10 a)、0.042/(10 a)的速率显著增加(P <0.01);(3)1951—2020年,上游和中游年径流量分别以3.46、7.46 mm/(10 a)的速率显著减少(P <0.01),并分别在1986年、1990年发生突变;(4)上游和中游径流对降水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潜在蒸散发变化,且径流对各影响因子的敏感性逐年增强,即气候和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将更容易引起径流的变化;(5)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导致黄河上游和中游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降水和潜在蒸散,但各影响因子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性质和程度在上游和中游不同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上游地区降水、潜在蒸散发、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性质和程度分别为-14.04%、1.30%、112.73%;中游地区分别为21.54%、3.63%、74.83%。【结论】1951—2020年黄河上游和中游径流变化是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影响因素为人类活动主导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且各因子对径流的影响在不同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上游和中游不同区间的水资源管理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晓伟  沈冰  黄领梅  
根据和田河实测年径流资料,应用小波分析、R/S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和田河年径流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和田河年径流存在减少趋势,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通过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上游出山口处两支流的径流变化主要受气温升高的影响,下游入塔里木河处除受降水减少的影响外,主要是由于人类对水土资源开发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是其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凌红波  徐海量  张青青  史薇  
结合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文站1954—2007年的逐月径流及流域内气候资料,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混沌理论与周期性叠加趋势模型研究了玛纳斯河径流的非线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论如下:①玛纳斯河径流变化的周期分别在15、18和22 a,并在18 a处最为显著;②玛纳斯河径流变化呈现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其关联维为3.317 8,是非整数,这意味着其径流变化具有分形和混沌特性;③根据周期性叠加趋势模型,2007年后的7 a内玛纳斯河径流仍将保持上升趋势;④玛纳斯河径流与NAO关系密切,在夏季表现为负相关且相关性最强,其次在冬季为较强的正相关,在全年关联性最差,并且两者存在多尺度的复杂相关性;⑤NAO通过气流循...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满苏尔.沙比提  楚新正  
以塔里木河流域的21个气象站和10个水文站1961~2000年观测资料为基础,对塔里木河流域的温度、降水及径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1)20世纪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呈逐年代递增趋势,源流区的年平均气温增高了0.57℃,上游区增高了0.6℃,中游区增高了0.7℃,下游区增高了0.8℃,越往下游方向变暖趋势越明显,并且气温增高幅度逐步加大。(2)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的年降水量也逐年递增,但是与温度的增幅趋势相反,从源流区到下游区,降水增幅逐步减少,源流区平均增加了34.2%,上游区增加了22.0%,中游区增加了15.3%,下游区只增加了6.1%。(3)该流域各源流的出山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艳  夏军  
塔里木河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河,自身不产流,干流水量主要依靠源区河流的补给,本文以塔里木河流域的源流区(出山口以上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水文气象数据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小波分析法和EOF分析法研究历史水文过程的特征与规律,以及区域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和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冰川积雪融水是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EOF分析表明源流区内的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呈现增加趋势;受冰川调节和区域气温升高的双重影响,年平均径流量多年保持稳定并在近年来有所增加,小波分析表明1990年后在大于15年的时间尺度上进入丰水期;多变量非参数检验表明径流随气温和蒸发量变化较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赛艳  黄强  解阳阳  王义民  
【目的】分析大通河流域上游径流变化特征,明晰其演变规律,为大通河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累积距平、滑动平均、R/S法、CRameR法和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对大通河上游流域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趋势、突变状况及周期进行分析,并针对径流变化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大通河上游流域径流量存在以下特点:(1)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81.6%~87.2%的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年际变化波动频繁,1956-2010年经历了"丰-枯-丰-枯"4个循环交替;(2)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通河流域上游径流呈减少趋势,尕日得和尕大滩站径流年均递减系数分别为0.010 2和0.006亿m3/年,两站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