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7)
2023(9973)
2022(8800)
2021(8233)
2020(6799)
2019(15545)
2018(15397)
2017(29546)
2016(16004)
2015(18082)
2014(17633)
2013(17228)
2012(15833)
2011(14270)
2010(14423)
2009(13656)
2008(13526)
2007(12472)
2006(10571)
2005(9113)
作者
(44351)
(37472)
(36987)
(35511)
(23408)
(18037)
(17260)
(14436)
(13898)
(13215)
(12470)
(12354)
(11799)
(11596)
(11536)
(11407)
(11402)
(10932)
(10860)
(10670)
(9221)
(8998)
(8893)
(8516)
(8513)
(8308)
(8297)
(8192)
(7454)
(7427)
学科
(63080)
经济(62917)
管理(43895)
(41717)
(35098)
企业(35098)
方法(30382)
数学(25060)
数学方法(24800)
(19029)
(17303)
中国(17258)
业经(14948)
(14101)
(12375)
贸易(12371)
(12286)
(12212)
理论(12094)
农业(12053)
(12015)
地方(11832)
(10631)
财务(10606)
财务管理(10580)
企业财务(9966)
教育(9681)
技术(9207)
(9116)
银行(9091)
机构
学院(225544)
大学(224856)
(90645)
经济(88709)
管理(84694)
理学(73278)
研究(72559)
理学院(72452)
管理学(71074)
管理学院(70649)
中国(53971)
(45935)
科学(44958)
(42467)
(38061)
(36486)
中心(34186)
财经(34123)
(34106)
业大(33276)
研究所(33076)
(30963)
(30824)
师范(30680)
农业(30057)
经济学(28461)
北京(28324)
(26893)
经济学院(25781)
(25512)
基金
项目(148856)
科学(116499)
研究(111418)
基金(106522)
(91711)
国家(90895)
科学基金(77646)
社会(71541)
社会科(66620)
社会科学(66596)
(59143)
基金项目(56415)
教育(52458)
(49388)
自然(48555)
自然科(47414)
自然科学(47399)
编号(47372)
自然科学基金(46548)
资助(42496)
成果(39124)
重点(33612)
(33223)
(32057)
课题(31811)
(31333)
创新(29138)
项目编号(29067)
科研(28923)
教育部(28795)
期刊
(101062)
经济(101062)
研究(63717)
中国(42406)
学报(35771)
(35224)
(34855)
科学(31843)
管理(28915)
教育(27538)
大学(26892)
学学(25117)
农业(23501)
技术(18668)
业经(17881)
(17686)
金融(17686)
财经(17332)
经济研究(16548)
(14957)
问题(13335)
图书(12343)
(12118)
(11849)
商业(10915)
技术经济(10825)
(10721)
理论(10315)
统计(9998)
科技(9782)
共检索到326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全  
教师的阶级身份与资本主义制度密切相关。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了传统的以经济纬度对教师阶级的划分,认为在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应通过教师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表现出的综合特征对教师的阶级身份进行识别。同时,西方马克思主义也认为专业化在促进教师阶层"升迁"的同时也具有使教师阶层"无产阶级化"的危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丽健  
武建奇著《马克思的产权思想》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正式出版。该书语言清新,把艰深晦涩、枯燥乏味的产权学术问题寓于生动活泼、亲切轻松的表述之中,力图用最浅显的语言表达更深刻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可读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泽一  
马克思认为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产权具有统一性和分离性,产权的形式、结构和演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并对生产力起一定的反作用。只有"以深入历史事物的宏伟逻辑的眼光来领会"马克思的产权思想,才能够把握其精髓,指导我国企业产权改革的实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光伟  
《资本论》工资由主体论所规定:工资不仅是外在的壳——工资形式,也是内在的瓤——针对资本的批判,突出阶级关系当事人对于工艺者的系统支配性。《资本论》范畴学取决于经济理论的两面性:“资本的政治经济学”和“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工资既是资本的经济结果,也是资本的统治前提。马克思抓住“资本工资”这个论证中心,工资一般的理解维度据此定格为“阶级—统治—剥削—拜物教”这一模式。由于马克思的理论努力,《资本论》实质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工资范畴学”,作为两重统一的规定性:算法工资(主体范畴)与雇佣工资(经济范畴)的统一以及阶级工资(劳动力社会价格)与市场工资(劳动力市场价格)的统一。《资本论》工资的系统实现论从中得以确认。一旦从资产者的权利意识的束缚中走出,“工资拜物教”即被瓦解,围绕生活资料安排的系统规划将替代对工资收入水平的单一追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佳  张惠敏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出现了各种社会不公正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已被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因此,不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对正义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从逻辑起点和理性目标两方面对马克思和罗尔斯的正义观进行了详尽比较,进而为解决现实中的非正义问题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杨培祥  邬璟璟  李韵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处理好农民工问题及进一步发挥好农民工的作用,从根本上看,就需要对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进行科学的界定,并让其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朝着合理的方向转化。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基于农民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对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加以界定,认为我国农民工在阶级属性上属于半无产者,在社会身份则为半工半农,而后者是由前者所决定的。然后,文章利用2015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对自身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的认同,并检验了上述理论观点。最后,文章将我国农民工未来发展趋势归纳为四种可能性,并指出我国农民工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半工半农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要妥善地处理好农民工问题,需要在政策设计上使农民摆脱现有的尴尬处境,朝着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向转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灿  
西方产权理论风行中国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才开始马克思产权经济思想的研究,但由于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阶级立场、基本方法、"范畴口径"等的不同甚至对立,使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不可通约性"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  
如何正确对待资产阶级经济学说,是个重大问题。过去有段时间对它“拒之门外,不屑一顾”,或“一批到底,毫无可取”。后来看到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较快,于是对其经济学说又有些“好丑不分,概表欢迎”的倾向,竟有人以为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似乎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还管用,这些糊涂思想,必须澄清。有效办法就是看看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评价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嵩  
笔者分析了马克思的个人观念和阶级观念,认为马克思眼中的个人是自利和理性的,并结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社会关系;他眼中的阶级是阶级成员间关系的总和,是阶级关系的承担者。马克思强调阶级成员间的关系及阶级关系产生自个人行为选择,个人利益和个人行为是阶级利益和阶级行为的基础,他是从个人入手构建阶级理论的。如果除去西方主流思想孤立的个人观念的教条,把方法论个人主义理解为从个人入手解释经济现象的原则,那么马克思阶级理论,符合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的本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舟   万立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始终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走生态优先、低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思想实际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要求。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学理上基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目标等把握其内涵框架,着力从顶层制度设计、城乡融合发展、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体系等方面探索其实践路径,破解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桎梏难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一宣  
随着我国扩大内需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策的提出,消费不和谐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和谐消费思想,对我们当前认识和解决消费不和谐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马克思的和谐消费思想着手分析,以期对解决当前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书俊  
人的存在不在于他的对象性或对象化,而在于他的对象性存在。对象性存在并不是现象或抽象的对象性存在,而是现实的,即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象性存在。正是这种对象性存在,才真正展现出人的本质力量;也正是这个对象性存在,才真正完成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国  黄文义  
西方产权理论对产权概念范畴的界定并不完整,仅仅将其界定为法权上的权利束,忽视了不同产权主体之间背后的权力对等关系。这一不清楚的产权概念界定随西方产权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中国后被用于中国国企改革,使得改革中所谓的"产权清晰"成了一个"不清晰"的"清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将产权混同为所有权,把所有权定义为依法享有的对自己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把产权定义为包括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一组权力束权利,二者都是权利束,且没有了差别。这样,建立在混乱的产权范畴基础上的所谓"产权清晰"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