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
- 2023(25)
- 2022(17)
- 2021(15)
- 2020(8)
- 2019(10)
- 2018(13)
- 2017(23)
- 2016(10)
- 2015(14)
- 2014(16)
- 2013(14)
- 2012(13)
- 2011(7)
- 2010(16)
- 2009(15)
- 2008(13)
- 2007(10)
- 2006(8)
- 2005(8)
- 学科
- 济(77)
- 经济(77)
- 业(36)
- 地方(34)
- 中国(31)
- 管理(30)
- 企(29)
- 企业(29)
- 农(25)
- 地方经济(21)
- 农业(18)
- 业经(15)
- 制(15)
- 发(14)
- 发展(13)
- 展(13)
- 策(13)
- 财(13)
- 对外(11)
- 方法(11)
- 社会(11)
- 及其(10)
- 数学(10)
- 数学方法(10)
- 易(10)
- 体(9)
- 农业经济(9)
- 工作(9)
- 技术(9)
- 政策(9)
- 机构
- 学院(219)
- 大学(213)
- 济(103)
- 研究(102)
- 经济(101)
- 管理(78)
- 理学(73)
- 理学院(72)
- 管理学(71)
- 管理学院(71)
- 中国(57)
- 科学(50)
- 财(48)
- 院(44)
- 京(42)
- 所(41)
- 财经(40)
- 中心(39)
- 江(38)
- 研究所(38)
- 范(38)
- 师范(37)
- 经(37)
- 研究院(36)
- 教育(33)
- 北京(32)
- 师范大学(32)
- 经济管理(30)
- 职业(30)
- 研究中心(29)
共检索到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欢进 杨柳婧
长期丰富的经济领导工作实践与深厚的经济学理论造诣相结合,形成了薛暮桥的社会主义低级阶段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论和制度变迁论等所组成的颇具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关键词:
薛暮桥 发展 理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德馨
新中国建立以来,经济发展过程明显地区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后两个阶段依次表现为对其前一阶段发展特性的否定,从而明显地表现为一个“之”字型发展道路。本文对三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增长质量、波动状况、人民生活提高速度、所有制结构变化、经济体制结构变化、产业比例状况等几个方面作了实证比较,勾划了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经济轨迹。从中找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揭示邓小平经济思想和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内在联系,论证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学说是50年来中国经济工作经验教训的理论结晶。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发展阶段 螺旋式上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继华 徐文莉
通过抚脉"气象经济的国际性走势",客观总结国际上现有的"几种范式的比较",特别是理性剖析"中国气象界的迟滞与彷徨"招致的现实困窘给我们的警示,文章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气象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近期宜为:"公益为主,兼营商业化"的澳大利亚模式;远期宜为:"公私有别"的"准美国模式"。
关键词:
气象经济 国际走势 迟滞与彷徨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瑾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出现减速现象,逐步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甚至低速增长转变。如何避免因经济增速减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抑或说如何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以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仍有许多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原因、方式选择及减速下限等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为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GDP年均增长率不能低于3.8%-4%。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元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宏观经济数据的走势变化,认为美国经济第一次"探底"已基本完成,全球进入后经济危机阶段。当前这场经济危机表明,全球原有的"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为实现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增长,都必须进行发展路径的强制性变迁。美国政府选择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突破口,力争使经济增长获得基于新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面临内、外部约束,在发展路径上中国必须加速实现以下变迁:加快由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向内需拉动型增长模式的转变;将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加快改变"三高一低"的增长方式;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提高对未来经济增长成本的自主控...
关键词:
后危机阶段 经济增长模式 变迁 新能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汪先永 刘冬 胡雪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梦欣 任保平
绿色发展是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使命和新目标,中国特色绿色发展是基于马克思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思想,并在理论架构和实践突破中上升为生态文明的新价值谱系。绿色发展作为时代理念和现实导向的双重需求,通过对人类改造自然行为模式的初始架构进行重新设定,成为效率提高、和谐共处以及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将中国绿色发展道路在不同时期的实践探索按其发展特征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意识主导阶段、制度支撑阶段、系统推进阶段以及全面实现阶段,通过研究绿色发展的历史演进行为,归纳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阶段性变化,试图梳理绿色发展的演化逻辑和发展特征,并寻找阻碍中国特色绿色发展进程的矛盾和桎梏,探索绿色化道路全面实现的政策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中国特色绿色发展提供适宜的路径选择,使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与绿色生态文明的充分融合中再现繁荣盛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梦欣 任保平
绿色发展是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使命和新目标,中国特色绿色发展是基于马克思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思想,并在理论架构和实践突破中上升为生态文明的新价值谱系。绿色发展作为时代理念和现实导向的双重需求,通过对人类改造自然行为模式的初始架构进行重新设定,成为效率提高、和谐共处以及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将中国绿色发展道路在不同时期的实践探索按其发展特征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意识主导阶段、制度支撑阶段、系统推进阶段以及全面实现阶段,通过研究绿色发展的历史演进行为,归纳中国绿色发展道路的阶段性变化,试图梳理绿色发展的演化逻辑和发展特征,并寻找阻碍中国特色绿色发展进程的矛盾和桎梏,探索绿色化道路全面实现的政策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中国特色绿色发展提供适宜的路径选择,使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与绿色生态文明的充分融合中再现繁荣盛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俊伟 王少婷 尹昌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恢复发展、快速发展、结构调整、效率规模提升、“三化”同步、平稳有序发展等六个阶段,各时期均结合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问题,制定了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在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生猪产品供应、养殖区域布局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生猪养殖业仍然面临环境压力、资源约束、国际竞争、市场波动等挑战,其中,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不高仍是新时期制约生猪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提出生猪养殖业绿色发展路径:一是继续推进生猪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二是进一步优化生猪养殖业空间布局;三是重视不同规模养殖粪污治理的差异性,进行分类施策;四是推动制度与机制创新,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冰清 刘建 陆柯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指开放范围更广、开放领域更宽、开放层次更高、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对外开放,对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协同推进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有力引导,近些年来,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和成效有了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但基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等多重因素影响,相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差距短板。通过深入分析当前中部地区对外开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详细探讨了中部地区抢抓国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并提出了中部地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机制创新和路径选择,以期为中部地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史琳琰 胡怀国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大规模工业化时期累积的结构性、制度性问题日益凸显,突如其来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面对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中国必须进一步深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及增加公共服务投入,促进消费升级与人力资本积累及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加快形成以"消费升级—扩大内需"与"创新发展—价值链攀升"为基础的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若旭
高校美育教育植根于现实发展的大环境。迈入新发展阶段的高校美育教育核心要求也呈现新的变化,各高校要全面推进美育教育的实效性发展,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大势,从理念升华、课程体系、活动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优化高校美育教育。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高校 美育教育 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计广
当前经济全球化步伐减缓,中国贸易快速增长潜力受限,要素条件变化减弱传统比较优势,对外开放面临的"全球化红利"和"要素红利"均发生阶段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应自主推动下一阶段对外开放,目标定位于服务国内经济转型与构建全球战略并重,重点为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培育下一代出口产品、实施"外围突破"型知识产权战略以及提供"发展导向型"全球公共产品。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经济发展方式 全球公共产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立军
"西三角"经济圈未来十年应坚持"交通先行、资源互补、产业联动、由点到面、圈带辐射"的总规划路径发展。第一阶段以现有资源对重庆、成都和西安进行重点布局建设,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第二阶段着重发展城市群,增强重庆、成都和西安三市对腹地的吸引和辐射功能,与周边其他城市形成良性互动;第三阶段要积极拓展"西三角"经济圈腹地,有效扩大圈域辐射范围,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居占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关系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农业支持工业、乡村支持城市;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六大前,表现为工农互动、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党的十六大以后,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阶段。现阶段城乡关系的特征是:农业基础薄弱,仍是国民经济的弱质产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扩大;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相脱节;公共资源配置不利于农村的问题突出。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提出以下思路: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统筹城乡规划和经济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促的发展格局;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转市民步伐;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
关键词:
城乡关系 阶段性特征 城乡统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