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8)
- 2023(8793)
- 2022(7437)
- 2021(7187)
- 2020(5826)
- 2019(13578)
- 2018(13137)
- 2017(25281)
- 2016(13598)
- 2015(15225)
- 2014(14940)
- 2013(14823)
- 2012(13890)
- 2011(12716)
- 2010(12686)
- 2009(11784)
- 2008(11677)
- 2007(10312)
- 2006(9300)
- 2005(8536)
- 学科
- 济(59805)
- 经济(59739)
- 管理(40691)
- 业(37697)
- 企(29129)
- 企业(29129)
- 方法(26967)
- 数学(25106)
- 数学方法(24861)
- 中国(19353)
- 财(18368)
- 农(17877)
- 贸(14625)
- 贸易(14618)
- 易(14378)
- 制(12180)
- 业经(10750)
- 农业(10687)
- 策(10637)
- 银(10476)
- 银行(10470)
- 行(10114)
- 务(10101)
- 财务(10076)
- 财务管理(10059)
- 融(9450)
- 金融(9450)
- 环境(9308)
- 企业财务(9299)
- 学(9084)
- 机构
- 大学(193264)
- 学院(191401)
- 济(96459)
- 经济(94915)
- 管理(74783)
- 研究(71327)
- 理学(64246)
- 理学院(63604)
- 管理学(62753)
- 管理学院(62386)
- 中国(57575)
- 财(44596)
- 京(40859)
- 科学(37351)
- 财经(35164)
- 所(34890)
- 经(32406)
- 中心(32162)
- 经济学(31547)
- 研究所(31430)
- 经济学院(28488)
- 农(27659)
- 江(27227)
- 北京(26840)
- 财经大学(26415)
- 院(25826)
- 范(23484)
- 业大(23453)
- 师范(23334)
- 农业(21509)
- 基金
- 项目(123996)
- 科学(100381)
- 基金(95115)
- 研究(93056)
- 家(82218)
- 国家(81632)
- 科学基金(70364)
- 社会(63361)
- 社会科(60407)
- 社会科学(60395)
- 基金项目(48149)
- 自然(43284)
- 省(43051)
- 自然科(42332)
- 自然科学(42323)
- 教育(41955)
- 自然科学基金(41664)
- 资助(40925)
- 划(38070)
- 编号(35320)
- 部(30498)
- 成果(28987)
- 国家社会(27995)
- 重点(27804)
- 发(26872)
- 中国(26766)
- 教育部(26751)
- 人文(25385)
- 创(25185)
- 课题(24619)
共检索到297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永晟 王俊杰
本文基于Ramsey定价理论和认知价格响应假设构建了在阶梯电价基础上引入峰谷电价的政策评估模型,从定价机理角度回答了居民电价改革的理论和政策问题。本文发现,峰谷电价的引入会带来价格补贴和效率成本并存的福利效应"组合"特征,样本代表性用户在峰段会享受价格补贴,而在谷段则承担效率成本,综合效果是享受到约0.21~0.38元/KWh的价格补贴。价格补贴和效率成本均随用电量增加而增加,但变化趋势却不同。用户的用电量越多,享受补贴并非越多,而是终将消失,而且高消费用户在补贴低消费用户。这些定价特征反映出阶梯电价和峰谷电价之间存在效果冲突,难以提高电价效率和促进公平,因此全国进一步推广峰谷电价缺乏合理依据...
关键词:
阶梯定价 峰谷定价 价格补贴 效率成本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伍亚 张立
以广东省为例,基于粤东、粤西、粤北及珠三角典型地市的社会调查,统计分析阶梯电价政策对居民节能意愿及家庭用电的影响;同时运用广东省月度电力数据,构建ARIMA模型,定量研究政策实施的节能效果。研究表明,阶梯电价政策的实施对改善居民节能意愿有积极影响,并在短期内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但随着时间推移,节能效果有所减弱。为设计与完善相关政策,未来需要从节能意愿、经济激励等角度切入,提升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自敏 朱朋虎 李兴
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个人碳交易约束下递增阶梯电价的价格优化模型,结合2014年CFPS微观调查及宏观公开数据,对中国25个省级区域正在实施的阶梯电价进行优化设计,并对阶梯价格调整所引起的居民用电特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PCT机制的实施及其政策效果。分析结果表明:(1)PCT机制改变了居民用电阶梯价格,使第一阶梯价格下降,第二、第三阶梯价格上升;(2)初始碳配额的设定显著影响阶梯价格的变化量,随着初始碳配额的减小,各阶梯价格变化量增大;(3)PCT视角下的阶梯价格优化加强了阶梯电价政策的节能减排效果以及收入再分配功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自敏 杨丹 冯永晟
对阶梯电价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是电价规制者和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消费者最优选择理论和满足可分性条件的离散/连续选择模型,构建了与消费者福利变化一致估计的阶梯定价无条件需求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阶梯电价政策进行评价。本文利用国家电网及杭州市居民用电的微观调查数据,估计阶梯电价下的价格需求弹性,并通过构建反事实场景,实证分析阶梯电价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阶梯电价下的无条件价格弹性更大,因而阶梯电价较线性电价时的价格调整对消费数量的影响更强;在阶梯电价中嵌入分时定价,引致峰时电量转移至谷时,促进了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自敏 杨丹 冯永晟
对阶梯电价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是电价规制者和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消费者最优选择理论和满足可分性条件的离散/连续选择模型,构建了与消费者福利变化一致估计的阶梯定价无条件需求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阶梯电价政策进行评价。本文利用国家电网及杭州市居民用电的微观调查数据,估计阶梯电价下的价格需求弹性,并通过构建反事实场景,实证分析阶梯电价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阶梯电价下的无条件价格弹性更大,因而阶梯电价较线性电价时的价格调整对消费数量的影响更强;在阶梯电价中嵌入分时定价,引致峰时电量转移至谷时,促进了削峰填谷目标的实现;峰谷价差和峰谷比变化能有效调节用户总电费支出;阶梯宽度调整促进了不同阶梯用户覆盖目标的实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自敏 杨丹 冯永晟 王磊
本文利用国家电网及杭州居民用电的微观调查数据,通过构建与微观经济理论一致的条件马歇尔需求函数以进行福利分析,基于满足可分性条件的离散/连续选择(DCC)模型估计出阶梯定价下的价格弹性,以进行阶梯电价政策评价。结果显示:阶梯定价下的价格弹性较大,比线性定价价格调整更为有效;在阶梯定价中嵌入分时定价,使部分峰时电量转移到谷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削峰填谷的目标;同时,峰谷比变化能调节用户总电费支出;阶梯宽度调整直接影响不同阶梯的用户覆盖目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军 吴梦凯 叶泽 魏文
2018年以来我国峰谷电价政策进一步完善。本文在对目前我国30省(市、区)峰谷电价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执行范围、时段划分、时长划分、不同时段电价水平和电价价差比率等方面总结峰谷电价政策实施效果,指出当前峰谷电价政策存在不足:发电企业不执行、居民用电执行不够和部分省商业用电不执行;时段和时长划分按经验决策,考虑季节性因素不够;尖峰和高峰电价水平不高、尖峰(高峰)电价与低谷(平段)电价的价差比率偏小等问题,提出要准确把握峰谷电价的功能和制定方法,尽可能扩大执行范围,时段及时长决策科学化,提高尖峰(高峰)电价与低谷(平段)电价的价差比率和建立峰谷电价政策定期评估与调整机制等建议。本文结论寄期望为进一步完善峰谷电价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慧芳 曹静
估计了不同收入水平的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用电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分析了现行的阶梯电价政策对不同收入组城镇居民家庭生活用电量和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用电需求的价格弹性在-0.239~-0.660之间,收入弹性在0.343~0.577之间;2007—2011年,收入水平为0~10%的城镇居民家庭的月均生活用电量在50千瓦时以下,收入水平为10%~100%的城镇居民家庭的月均生活用电量在189~240千瓦时之间。指出中国现行的阶梯电价方案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根据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用电特性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传建 刘章生
本文以居民阶梯电价政策为切入点,采用虚拟变量、双重差分策略及构建反事实模型等方法,从专利数量和技术重心两个层面分析了该政策的技术创新诱导效应。研究表明,电价加价是技术诱导效应的关键,阶梯电价政策对专利数量和技术重心均有显著影响;相对而言,该政策对创新程度较低的实用新型专利的诱导效应更加明显。为此,进一步推进能源价格改革,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居民阶梯电价政策 能源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树杰 杨娟
实施递增式阶梯电价,既可保障低收入居民基本用电需要,也可使居民电价整体水平与其供电成本相符,效率与公平兼顾。本文基于我国居民电价"积重难返"的现实,综合分析各国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在我国实施递增式阶梯电价不失为一种有效而稳妥的改革途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阶梯增电价的设计方案和路径。在普遍推行居民阶梯电价时,也应防止对能源消费结构合理调整的阻碍。
关键词:
居民用电 阶梯电价 政策目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剑 王自力
本文对"全国阶梯电价理论与政策研讨会"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这次研讨会的议题包括居民电价改革与政策设计、阶梯定价政策下需求分析、阶梯电价政策效果评估等热点问题。与会专家分别从国外经验借鉴、中国市场改革影响、中国当前阶梯电价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展望、阶梯定价设计理论探讨、阶梯电价政策需求分析及其政策评估等视角进行了交流,反映了国内外学者对阶梯电价理论与实证及政策研究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阶梯电价 非线性定价 节能减排 规制政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坚
电价顾名思义是所有电力商品(产品和服务)价格的总称,也是电能价值的货币表现,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全称"居民用电阶梯式累进电价",是指把户均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电价随用电量的增加而逐级递增。通过分析各地出台的最终实施方案可以发现,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只升不降以及地区差别会产生劫贫济富效应,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消除其劫贫济富效应。
关键词:
居民用电阶梯电价 劫贫济富 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郜璘 周国祥 石雷
合理的峰谷分时电价,能有效地做到削峰填谷,使电力企业与用户双方受益,它的实施效果与用户反应程度、定价策略密切相关。文章在基于消费者心理学、电价理论及统计学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电力企业预期目标,给出了峰谷分时电价设计的目标函数。通过对模型的优化求解,得出最优的分时电价定价方案,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自敏 李兴
本文研究了中国各地递增阶梯电价分档电量的制定情况,探讨了各地阶梯分档电量设置的合理性,进而对不合理之处进行归类,并提出了分档电量机制的再设计。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描述了中国各地分档电量的构造、特征及成因,并基于CFPS数据,通过反事实场景的构建,使用截面门槛模型及Stone-Geary函数分别估计了全国以及各地第一、第二阶梯分档电量的理论值。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所有地分档电量的整体结构都需要定期进行动态调整,其中,大多数地区第一阶梯分档电量均需提升但幅度相对较小,第二阶梯分档电量的设置需要首先分离出与居民生活无关的用电量,再根据本地特点谨慎调整。
关键词:
递增阶梯电价 分档电量 反事实场景 门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立军
2012年阶梯电价改革正式启动实施,文章基于广东省392户家庭在改革前后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数据,从节能效果、用户覆盖和社会福利三大视角对阶梯电价政策改进展开了研究,形成如下结论:基于节能效果视角,估算出了夏季和非夏季节能激励的平滑电价函数;基于用户覆盖目标视角,研究估算广东省夏季和非夏季第一档覆盖率均不足40%,第二档覆盖也仅接近80%,与国家要求第一档覆盖80%,第二档覆盖95%的用户目标相距甚远;基于社会福利视角,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居民家庭基本用电量为271度,生活平均用电水平为885度。
关键词:
阶梯电价 节能 用户覆盖 社会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