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00)
- 2023(4697)
- 2022(4001)
- 2021(3787)
- 2020(3208)
- 2019(7209)
- 2018(7717)
- 2017(13624)
- 2016(7520)
- 2015(8242)
- 2014(8207)
- 2013(7794)
- 2012(7210)
- 2011(6399)
- 2010(6815)
- 2009(6610)
- 2008(6678)
- 2007(5925)
- 2006(5820)
- 2005(5536)
- 学科
- 济(24687)
- 经济(24641)
- 管理(22703)
- 业(19357)
- 企(17344)
- 企业(17344)
- 制(10865)
- 财(10156)
- 中国(8961)
- 农(8529)
- 业经(8175)
- 体(7436)
- 方法(7132)
- 银(6968)
- 银行(6968)
- 行(6694)
- 理论(6455)
- 体制(6370)
- 融(6040)
- 金融(6040)
- 学(5971)
- 务(5661)
- 财务(5641)
- 财务管理(5624)
- 地方(5555)
- 企业财务(5415)
- 数学(5410)
- 教育(5399)
- 数学方法(5228)
- 农业(5147)
- 机构
- 大学(98652)
- 学院(97142)
- 管理(36487)
- 济(35642)
- 研究(35256)
- 经济(34622)
- 中国(29931)
- 理学(29320)
- 理学院(29005)
- 管理学(28446)
- 管理学院(28238)
- 财(22335)
- 京(22222)
- 科学(19834)
- 中心(18197)
- 江(18182)
- 所(17402)
- 财经(15491)
- 范(15306)
- 师范(15186)
- 研究所(15162)
- 北京(14696)
- 州(14433)
- 农(14329)
- 经(13812)
- 省(12799)
- 院(12783)
- 师范大学(12176)
- 业大(11858)
- 银(11213)
- 基金
- 项目(56863)
- 研究(45891)
- 科学(44427)
- 基金(39504)
- 家(33942)
- 国家(33570)
- 科学基金(28678)
- 社会(27289)
- 社会科(25588)
- 社会科学(25579)
- 省(22004)
- 教育(21899)
- 编号(21136)
- 基金项目(20055)
- 成果(19726)
- 划(18554)
- 自然(17551)
- 自然科(17139)
- 自然科学(17134)
- 自然科学基金(16833)
- 资助(15908)
- 课题(14330)
- 项目编号(13765)
- 重点(12813)
- 年(12301)
- 部(12229)
- 性(12079)
- 发(11821)
- 创(11349)
- 大学(11154)
共检索到175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鲍威 金红昊 肖阳
为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缓减高考的过度应试压力,新高考改革突出了升学选择的多元性和选择性,但其复杂的制度设计也导致信息占用成为新的升学竞争点,从而影响不同阶层学生的教育获得。基于新高考试点地区的调查,从家庭、市场、学校三个视角,实证考察升学信息支持的多元路径及其对不同阶层教育获得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新高考制度之下,家庭社会经济属性依然对子代的教育获得具有重要影响,而升学信息支持则进一步扩大了阶层差距;新高考制度设计的复杂性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父母升学参与趋于失效;新高考制度设计的复杂性催生了市场化升学咨询产业的扩大,其效用更为显著地转化为优势阶层的高考分数增量;值得欣慰的是,高中所提供的升学指导和生涯教育能够发挥充足的补偿效应,避免弱势群体在升学竞争中陷入信息不完全的困境,缩小教育获得中的阶层差距。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信息支持 升学选择 教育获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天顶 龚同
RTA框架下的数字贸易规则正在快速发展,且呈现非均衡性特征。一方面,“数字鸿沟”的内涵不断扩展和延伸,逐渐由有形的“信息鸿沟”向无形的治理壁垒扩展,并深刻影响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另一方面,区域一体化框架下各经济体间的依赖度和相互影响力不断增强,使得数字贸易规则中的结构性力量不容忽视。为此,本文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对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在数字贸易规模和数字技术水平方面呈现“马太效应”,在数字治理方面具有同配性。网络内生结构方面,网络的偏好依附和连通性均会影响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中的关系形成。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数字治理存在壁垒,发展中经济体仅发展数字贸易和数字技术是无法促进其参与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的;经济体双方在数字服务贸易限制上的差异越小,达成RTA数字贸易规则的可能性就越高。进一步的机制研究验证了网络内生结构在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关系构建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网络内生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网络形成中的“马太效应”和“同配效应”。多层ERGM分析显示,各因素对不同规则条款网络影响呈现差异化特征,同时各规则条款网络间存在聚类效应,关系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伟 刘银轲 胡培奇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小农户因自身禀赋劣势面对新一轮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占有和应用程度的“知识分隔”时边缘化程度加深,造成的“数字鸿沟”更日益影响稳定脱贫成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小农户弥合其与“信息富有者”间的“纵向数字鸿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田野调查,提出了面向稳定脱贫的小农户分类模型,利用该模型选取多个案例,结合数字包容理论剖析和挖掘了信息赋能小农户实现数字包容背后的过程机理并探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赋能小农户、培育数字农民、建设数字乡村的途径。研究发现,信息赋能小农户的过程主要分为信息意识萌发、信息技能掌握、信息成效变现三个阶段。信息意识萌发阶段,应着力唤醒小农户信息使用意愿及主动性;信息技能掌握阶段,要开辟多种渠道增加获取信息使用技能的机会;信息成效变现阶段,要通过广泛参与发挥信息效能。三个阶段应采用不同策略进行信息赋能,才能弥合数字鸿沟,实现数字包容,促进稳定脱贫与共同富裕。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包容 信息赋能 稳定脱贫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覃红霞 郑铭敏 方芳
学生学业表现是衡量学生发展和评价教育制度系统的重要依据。围绕学生学业表现,基于社会支持理论和公平理论构建的整合模型,实证考察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机制,以审视新高考的育人功能以及公平性价值。通过对全国13 749名经历过新高考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与传统社会支持理论不同,在新高考系统中,仅学校支持对学生学业表现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家庭支持和朋辈支持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公平感知与学习投入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另外,链式中介作用进一步证明了公平感知的教育价值。在新高考全面推进阶段,需要继续推动改革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关注学校系统的差异性;重视学校支持、家庭支持和朋辈支持资源的互动并释放更多的公平信号。
关键词:
新高考 学业表现 公平感知 社会支持系统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璐
高考改革,不仅对中小学教育产生指挥棒作用,而且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重大影响。新一轮高考改革,是自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和最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其考试方式、录取方式、考试内容的改革,将造成高校新生群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高校应加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改革,以适应新生群体对高等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
高考改革 个性化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海峰 韦骅峰
基于2022年“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项目组所收集的“高考改革调查问卷”中40326份高中生问卷,结果显示:高中生对高考选科制度和选科结果基本满意,对高考选科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基本认可,认为高考选科利于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部分高中生选科时出现心理焦虑,传统文理分科仍是所选人数最多的组合。同时也发现:高中生对高考选科制度和对未来发展的引导基本满意、对家长参与高考选科的认可度偏低、家庭收入较低和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学生的高考选科满意度较低、心理焦虑现象集中在高一与成绩较差学生、“物理遇冷”现象有效缓解等。针对这一实际,教育主管部门需对新高考科目改革持续优化调整,家长应提升在学生高考选科过程中的参与度,高中对弱势学生的选科指导需予以特别关注,同时建立家校协作机制以对产生选科心理焦虑的学生及时疏导,高校专业选科要求也尚有调整空间。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博
人口流动对城乡数字鸿沟产生多元影响。通过对多个数据的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家庭劳动力的流动对农村家庭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具有双向影响。流动有助于提升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互联网使用率,但同时会降低留守子女及老人的互联网使用率。城乡数字鸿沟不仅表现在互联网使用率方面,农村网民也更容易受泛娱乐化的影响:农村网络使用者在网上学习、工作的频率明显低于城市网民,网上娱乐频率却与城市网民相近;流动儿童对网游的成瘾程度高于城市儿童。要更加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儿童对促进互联网技术城乡传播的中介作用,并针对农村手机上网为主的现状加大手机端学习功能开发。
关键词:
数字鸿沟 城乡人口流动 互联网使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于涵 韩宁 关丹丹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考试质量监测与评价要求:科学监测高考作为考试工具自身的质量,以监测促考试质量提升;科学监测和评价考试改革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以监测推动考试改革动态调整。教育部考试中心以"大评价"观为指导,以提高考试质量为核心,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在建立全维度、全流程、全功能的考试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上进行了不断探索。下一步将聚焦改革,全力迎接新高考考试性质的再认识、新高考难度模型重构,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带来的新挑战,进一步建立健全考试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为提升教育质量、推进考试改革服务。
关键词:
高考改革 考试质量监测 评价 大评价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吉昌 洪国延 余克艰
技术壁垒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作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如今电子信息与软件产业已成为当今工业发达国家众多产业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先导性高技术产业,它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纷纷把电子信息与软件产品视为对外贸易的重点和关键。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与软件产业发展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2年实现出口创汇9204亿美元;可另一方面,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与软件产业因遭遇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损失近160亿美元,因此,迫切需要根据我国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卜尚聪 马莉萍 叶晓阳
使用2014—2020年10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理工科专业在浙江的招生录取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对科目限选模式分析发现:理工类、排名更靠前的高校、学科评估更好、工科和热门专业更倾向于限选物理,且多采取单限物理和多门必选模式。多门必选模式会导致专业录取位次显著下降,而其他物理限选模式(单限物理、两门任选和三门任选)则对录取位次无显著影响;《选考科目要求》文件中未要求限选物理的专业和热门专业在限选物理后录取位次下降幅度更大。高校理工科专业限选物理会有效引导学生选考物理,这是影响录取位次的重要机制。建议进一步完善对高校科目限选的政策引导,促使高校基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探索适切的限选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瑛
通过分析上海、浙江的高考综合改革对高校招生录取带来的考试环节、选拔模式和录取机制层面的重大变化,以及新的招生录取制度在政策实施运行中面临的实践困境,包括高校重构人才培养体系的意识和能力不强、选考政策陷入非理性选择的困境和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录取环节无法真正使用等。在新高考背景下,高校要顺应新高考带来的生源结构和育人生态的变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体制机制的变革;建立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多元利益主体协同治理的选考引导平衡机制;探索实现招考分离,为综合素质评价的真正使用创设体制基础和机制保障。
关键词:
新高考 招生录取制度 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云星 李一杉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S市10所普通高中2470名学生学校适应的调查发现,高中生学校适应状况整体一般,存在着班级学生人数、父母最高文化程度与学校层次差异,但不存在性别与年级差异。学生学校适应性与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学校课程丰富性、选修课程帮助价值、喜爱程度、独特见解表达机会、作业完成情况、走班模式满意程度、父母职业了解程度、学校生涯规划课程满意程度等成正相关,与班级学生人数、学校层次以及平均每天睡眠时间成负相关。对此,普通高中可通过课程改革、作业优化、班额降低以及生涯教育完善等来提升高中生学校适应。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高中生 学校适应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玉祥
传统模式中,文理考生之间泾渭分明,在投档录取上相互之间并不发生联系。只要允许高校设置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就无法在新高考中按传统思维分院校开展投档录取。新的招生理念是投档时不再"投档到校",而改为"投档到志愿单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布琳达·葛利 陈丽
对数字鸿沟出现的关注,不仅仅是由于道德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在本文中,作者分析了以下问题:一、我们是否有可能通过适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全球社会?二、信息技术是否可能进一步扩大这种鸿沟?三、我们是应该固守在原有的无效的策略层面,还是站在更高层面从现有的技术中寻求解决数字鸿沟的方法?关于数字鸿沟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数字鸿沟与传统意义上的贫富差距有密切关系。认识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理解贫穷对扩大数字鸿沟的巨大作用。葛利教授认为,如果我们确实想实现全球范围电子学习、电子保健和电子商务,建立适合当地文化的资源是关键,也就是说,语言本土化、内容本土化、咨询本土化和“...
关键词:
信息技术应用 数字鸿沟 本土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阳群 汪传雷
Based on the study of digital divide,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information gap in China,and advocates that we should help the poor with information.The paper devot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strategies,policies and specific measures that we should adopt in helping the poor with info...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