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5)
2023(6504)
2022(4928)
2021(4270)
2020(3642)
2019(8210)
2018(8136)
2017(15418)
2016(8108)
2015(9061)
2014(8781)
2013(8534)
2012(7657)
2011(6720)
2010(6810)
2009(6466)
2008(6474)
2007(5744)
2006(5556)
2005(5284)
作者
(23714)
(19665)
(19507)
(18816)
(12712)
(9364)
(8792)
(7575)
(7557)
(7114)
(6801)
(6578)
(6558)
(6334)
(6195)
(6060)
(5736)
(5723)
(5695)
(5499)
(5125)
(4946)
(4851)
(4580)
(4457)
(4452)
(4387)
(4312)
(4064)
(3909)
学科
(36706)
经济(36670)
管理(20831)
(20456)
(15613)
企业(15613)
中国(12983)
方法(11971)
(11618)
数学(9981)
数学方法(9812)
业经(9192)
地方(8013)
(7908)
农业(7740)
(7494)
(7306)
(6393)
理论(5695)
(5629)
发展(5536)
(5515)
(5419)
银行(5405)
(5192)
(5191)
(5152)
金融(5152)
产业(5077)
(4927)
机构
大学(116722)
学院(113337)
(48909)
经济(47939)
研究(44476)
管理(40623)
理学(34516)
理学院(34085)
中国(33330)
管理学(33306)
管理学院(33097)
科学(26114)
(25723)
(22561)
(22389)
(20793)
研究所(20367)
中心(19797)
(18914)
财经(17413)
(16886)
业大(16836)
师范(16719)
北京(16340)
(16114)
农业(16010)
(15866)
经济学(15559)
(14489)
经济学院(13832)
基金
项目(75508)
科学(60397)
基金(56106)
研究(55068)
(49890)
国家(49496)
科学基金(42076)
社会(36889)
社会科(34922)
社会科学(34910)
基金项目(28817)
(28418)
自然(25968)
自然科(25459)
自然科学(25453)
教育(25401)
自然科学基金(24983)
(24295)
资助(21958)
编号(21520)
成果(18146)
重点(17609)
(16919)
(16823)
国家社会(16391)
课题(15404)
(15273)
教育部(14637)
创新(14343)
科研(14294)
期刊
(57791)
经济(57791)
研究(38355)
中国(28053)
(20256)
学报(20157)
科学(18838)
(17420)
管理(17279)
大学(15905)
教育(15660)
学学(14486)
农业(13276)
(11160)
金融(11160)
技术(10233)
经济研究(9631)
财经(9197)
业经(8889)
(8128)
问题(7821)
(7424)
(6343)
图书(6337)
(6147)
世界(5970)
技术经济(5848)
国际(5335)
统计(5290)
现代(5275)
共检索到185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汪川  
本文试图从内生增长理论的角度为理解英法的工业化差异提供新的视角。本文从理论模型和经济史实两个方面论证了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生产力的飞跃使得工业品相对价格显著下降,从而压缩了工业利润空间的事实。因此,本文认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本身抑制了工业化过程,并指出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法国等欧洲大多数国家工业化的相对迟滞。本文模型部分的结论显示,与工业化同时进行的农业生产力变革对工业化以及长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而这正是英国成功实现工业革命的原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储  
19世纪美国西部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转变的历史震颤,这不仅是工业化发展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融合,而且是各种社会因素积极整合的必然结果,为我们认识工业化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借鉴美国西部工业化的一些思路和做法,在我国西部工业化进程中,落实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天琦  
本文对西部与全国工业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在全国、西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西部工业化程度与全国的差距较大并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指出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计划性很强的政府行为的成功,特征是生态环境大保护、基础设施大建设和各种资源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的第二阶段,必须重视西部工业问题,培育西部自主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志龙  
本文借助高阳农村纺织业的变迁历史,探讨在农村工业化的演变进程中,农民家庭经营发生了怎样的变与不变。农民家庭经营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家庭总收入的最大化,这一目标取向影响到了家庭经营的内部机制和成本计算。技术进步是农户经济能够与经济现代化相适应的关键。分工与专业化是农户能够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原因,在长期发展中,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工厂的分工与合作,使农户能够克服自身规模不经济的缺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苑鹏  
本文以作者长期进行跟踪调查的东部地区某发达村庄20余年的经济变迁为切入点,应用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对工业化进程中发达村庄经济发展轨迹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炼工业化进程中发达村庄经济发展的一般性经验,同时探讨发达村庄经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提出发挥发达村庄集体的组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将是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熙保  
中国的工业化开始于50年代初,但只是到了1978年以后,中国才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在1979—1992年,GNP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1992和1993年又分别以13%和13.4%的超高速增长。这种增长势头现在仍然很强劲。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毫无疑问,中国在下个世纪将会实现工业化。那么,中国将在何时实现工业化?为了加快工业化步伐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善兴  
传统产业的辉煌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里程碑。发达国家的管理和科技革命带动了21世纪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世界经济格局,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需要充实和改造传统经济成分;另一方面,又要探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道路,以扭转产品或服务在价值分配中的不平衡状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晓雷  
一、工业化概念及理论的发展演变从世界上看,工业化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18、19世纪的西方古典经济学。作为工业资本理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从工业和农业的比较利益出发,论述了工业生产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及国民财富的重要原因,所以,国富增加(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在于现代都市社会的形成和随之而来的工业化。对工业化理论的广泛阐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的一般认识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之所以先进,是因为它们实现了工业化。发展中国家要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也必须实现工业化。1943年,罗森斯坦-罗丹(P·Rosenstein-Roden)在他的著名论文《东欧和东欧国家的工业化问题》中提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静辉  
文章以一个沿海村庄为案例,考察了土地资本化对于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征地造成的土地资本化,一方面,使得掌握集体土地征收签字权、土地补偿收益配置权的村干部获益,企业主阶层转向对土地财富的追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普通村民尤其是边缘群体在失去土地之后,家庭收入结构的单一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水平下降,在村庄社会分层体系中位置的下降。基于上述发现,文章进一步提出土地资本化造成某些阶层对于村庄的"脱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静辉  
文章以一个沿海村庄为案例,考察了土地资本化对于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征地造成的土地资本化,一方面,使得掌握集体土地征收签字权、土地补偿收益配置权的村干部获益,企业主阶层转向对土地财富的追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普通村民尤其是边缘群体在失去土地之后,家庭收入结构的单一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水平下降,在村庄社会分层体系中位置的下降。基于上述发现,文章进一步提出土地资本化造成某些阶层对于村庄的"脱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朝阳  
本文在Acemoglu和Guerrieri(2008)两部门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双层CES生产函数,构筑了一个三部门的产业结构变迁模型。除了描述农业不断下降和服务业不断上升的单调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之外,还描述了工业部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结构变迁过程,既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过程,又解释发达国家二战以后出现的"后工业化"过程。最后,本文利用美国1929~2007年的数据,校准了本文的主要参数,模拟了美国1929年以来产业结构变迁过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爱林  
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 2 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选择。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 ,信息化是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 ;工业化的发展直接导致信息化的出现 ,信息化的发展又须借助于工业化的手段 ,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基于此 ,本文在作出当前中国信息化、工业化水平状况的基本判断之后 ,探讨了 2 1世纪初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爱林  
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21世纪初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选择。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 ,信息化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 ,是工业化的派生物 ;工业化的发展直接导致信息化的出现 ,信息化的发展又须借助于工业化的手段 ,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基于此 ,本文在作出当前中国信息化、工业化水平状况的基本判断之后 ,探讨了21世纪初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姜爱林  
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 2 1世纪初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选择。如何顺应这一新形势 ,实现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已经成为摆在我们案头亟待解决的课题。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 ,信息化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 ,是工业化的派生物。工业化的发展直接导致信息化的出现 ,信息化的发展又须借助于工业化的手段 ,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基于此 ,本文在作出当前中国信息化、工业化水平状况的基本判断之后 ,探讨了 2 1世纪初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