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45)
2023(18502)
2022(16040)
2021(15006)
2020(12599)
2019(28912)
2018(28388)
2017(54594)
2016(29559)
2015(33135)
2014(32590)
2013(32380)
2012(29711)
2011(26652)
2010(26233)
2009(24074)
2008(23374)
2007(20156)
2006(17622)
2005(14973)
作者
(85899)
(71736)
(70956)
(67663)
(45562)
(34437)
(32171)
(28132)
(27395)
(25198)
(24311)
(24227)
(22672)
(22484)
(22214)
(21874)
(21439)
(21235)
(20630)
(20446)
(17754)
(17485)
(17314)
(16287)
(16013)
(15816)
(15640)
(15554)
(14382)
(14143)
学科
(120471)
经济(120257)
管理(81204)
(78584)
(62863)
企业(62863)
方法(56403)
数学(49187)
数学方法(48586)
(34922)
中国(34817)
(29818)
(26433)
业经(26002)
地方(24031)
农业(23212)
(22696)
贸易(22684)
(22064)
(21539)
(18708)
理论(18608)
环境(18531)
(18121)
财务(18045)
财务管理(18014)
技术(17501)
企业财务(17110)
(16829)
银行(16752)
机构
大学(418695)
学院(414919)
(169177)
经济(165847)
管理(163129)
研究(144232)
理学(142927)
理学院(141282)
管理学(138585)
管理学院(137851)
中国(106388)
科学(91231)
(89594)
(74244)
(73598)
(72102)
业大(66782)
研究所(66619)
中心(65605)
财经(60446)
农业(58354)
(57951)
北京(56319)
(55385)
(54281)
师范(53631)
(52494)
经济学(51762)
(46804)
经济学院(46772)
基金
项目(296175)
科学(232824)
基金(217489)
研究(208849)
(192672)
国家(191137)
科学基金(163410)
社会(134459)
社会科(126934)
社会科学(126896)
基金项目(115534)
(113022)
自然(108534)
自然科(106090)
自然科学(106058)
自然科学基金(104158)
(97127)
教育(95523)
资助(89772)
编号(82314)
重点(66797)
(65481)
成果(65173)
(62641)
(61032)
科研(57417)
创新(57149)
课题(56559)
国家社会(56040)
教育部(55755)
期刊
(176236)
经济(176236)
研究(118750)
中国(74974)
学报(73356)
(67035)
科学(65773)
管理(57224)
大学(55280)
(54456)
学学(52536)
农业(46082)
教育(40021)
技术(33740)
(31920)
金融(31920)
经济研究(29493)
财经(29239)
业经(28517)
(25165)
问题(24709)
(23587)
(20897)
科技(20754)
业大(19349)
图书(19186)
资源(19159)
技术经济(19158)
统计(18783)
理论(18702)
共检索到591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升  
对全球化进程中移民与城市社会结构变动的讨论已成为研究当前中国城市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通过对中国城市的个案研究,探讨了移民对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变动产生的影响结果与关联机制。研究表明:全球化下移民劳动分工的经济产业链引发了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变动,跨境或跨域流动的移民生态链引发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动;经济产业链的依附机制与移民生态链的联结机制并存,在城市中促生了阶层分化和居住分异,表征了城市社会结构在"纵—横"两个维度的变动。"纵—横"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共同促生移民流入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变动的多维马赛克图景,这为中国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城市治理实践提出了新的课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邱梦华  
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是城市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经历了逐渐分异的历史变迁过程。如果不对居住分异加以适当的调控就会出现居住空间极化与隔离问题。城市居住空间极化是社会不公正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城市政治经济转变与城市规划、土地制度改革与房地产开发、住房制度改革与住房商品化是转型过程中城市居住分异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加社会自组织力量、制定公正的社会政策是优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广忠  
随着我国乡村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经济空间结构形式的日益复杂 ,传统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在量测城市化水平时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局限性。本文结合实地调查 ,在分析传统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更为接近实际的城市化量测方法 ,并据此对城市化的内涵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目前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洁  
居住区位在移民的社会融合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当代中国,大量移民迁居城市寻求机会,但大多数居住在相对落后的城市边缘地带。采用在上海展开的随机问卷调查,考察定居郊区对移民融入城市所产生的区位效应。研究发现,在控制个体特征影响的情况下,郊区移民不仅在收入上低于中心城区移民,而且建立群际间的社会关系的机会也显著降低。郊区居民几乎无望迁居资源更为丰富的中心城区,很可能长期困于郊区。应对新常态下城市治理模式的转型,亟需为郊区移民聚居社区提供高质量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给予移民在城市中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移民在城市中的融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单菁菁  
居住空间分异特别是贫困阶层聚居是长期困扰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深刻变化,居住空间分异与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已初见端倪。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阶层聚居的五大动因和社会影响,并运用系统理论,从收入分配、政策体制、城市规划、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应对策略的探讨。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江世浩  陈东景  
定量研究青岛市工业能源强度的变动及其内在原因,探究降低工业能源强度对策。利用因素分解法探究影响青岛市工业能源强度变动的结构因子和效率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1年间,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强度总体上呈现出持续降低的趋向,工业能源强度降低的结构份额持续降低,效率份额渐渐增加,并且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对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的影响很大。为了促进青岛市工业能源强度的持续下降,应该不断加强青岛市工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高科技工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得礼  谢子平  
文章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的失地农民的个人转型研究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以对北京、青岛、成都和南宁等城市城乡结合部地区失地农民家庭的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失地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及城乡结合部地区体制变革状况的角度,研究了我国不同类型城市城乡结合部地区失地农民个人转型的影响因素,并从收入分配、就业安置、社会保障、人力资本投资、市民化意识等角度,就推进失地农民个人转型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日辉  
住房状况是城市居民经济地位和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表明,总体而言,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拥有率从2003至2008年呈下降趋势,租房户呈缓慢上升趋势;城市居民住房面积呈上升趋势;城市居民住房拥有率与阶层认同、生活质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住房产权越充分,阶层认同等级越高,生活越快乐。总之,住房是城市居民重要的不动产,是城市居民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未来居住模式的选择,到底是"购房"优于"租房",还是"租房"优于"购房";以及自有房屋虽然能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和生活质量,但保障性住房需进一步提升人文关怀这两点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才章  
在"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下,基于湘赣边界L村地质灾害移民个案的考察表明,农民与基层政府并不完全只有抗争,而更多的是合作以及合作与抵制交替出现的动态关系。基层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受不同行动逻辑影响,农民对政府的合作与抵制是以争取现实利益为行动逻辑,基层政府应对农民的策略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上"负责的逻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怀建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并伴随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在城市化水平与农村—城市移民率的变动之间建立一个模型,发现在农村—城市移民率和城市化水平、农村人口与总人口自然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联系。通过城市化数据分析我国的农村—城市移民率的变化情况,并应用城市化的logistic方程对城市化水平以及农村—城市移民率进行进一步的估计,最后预测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菊芬  朱杰  
在对中国城市居住分异进行阶段梳理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城市居住分异的特点,认为居住分异在空间上已经由大尺度的分异转向大尺度混合、中等尺度的分异,即在城市尤其大城市的内城或近郊区都呈现各类收入阶层居住社区混合现象,楼盘(小区)成为当今城市新的居住分异单元;同时,中国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演变与住房供给方式的发展、演变直接相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思家  
城市居住分异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越来越明显的一个表现,它由市场因素与非市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文章对阿朗索的土地竞标租金模型进行修改,加入中国城市特有的假设条件建立住宅竞标价格模型来分析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现象产生的市场因素。从社会稳定、劳动力市场、城市交通及公共资源四个方面讨论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最后,基于住宅竞标价格模型的分析,我们找到居住分异对策的核心是缩小不同收入家庭对住宅价格反应程度的差距。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申犁帆   龙雨   夏菁   张纯  
居住空间分异是城市内部公共资源非均衡配置的市场化表现。但长期以来,学界对租房群体租住空间居住分异关注不够。事实上,租住作为大城市外来人口与青年群体的重要居住方式,其在空间上的分异所反映出的空间剥夺、空间排斥以及不同社会经济阶层间的隔阂等问题可能会阻碍大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论文以北京市10个核心行政区作为实证案例,将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按服务范围分为本地层级和区域层级,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分别分析了两个层级的公共服务供给对租房群体居住分异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究范围内相当一部分街道/乡镇存在严重的居住分异。(2)租金水平和租房群体居住分异在空间分布特征上显著不同。租金水平呈现由中心向外逐渐递减的圈层状分布,租房群体居住分异指数则呈“内高—中低—外高”的夹心状分布。(3)不同层级公共服务设施对于租房群体居住分异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本地层级公共服务中,幼儿园密度、轨道站点可达性与租房群体居住分异存在负相关性,而中学密度与租房群体居住分异具有正相关性。相比之下,区域层级的体育休闲、公园广场、医疗卫生和示范性高中等4类公共服务设施密度与租房群体居住分异的关系均不显著。基于研究结论,论文针对租房群体提出了优化居住选择和公共服务供需的政策建议,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租赁住房的空间规划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凡  王逢宝  俞茹  
合理的住房价格和房地产内部结构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文章通过对青岛市房地产近年来内部结构变化特点的考察,探讨了不合理的青岛市房地产内部结构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由此发现青岛长期经济发展存在着内在隐忧,从而得出协调青岛经济发展的针对性政策结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福英  
采用青岛市2001~2010年十年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资源环境方面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率和升级率与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环境条件改善以及监督治理之间的具体关系。研究发现,升级率越高,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越少,优化率越高,污染物排放也越少,但资源消耗不一定小;优化率和升级率提高均可以改善环境条件;优化率提高,对监督治理起积极作用,升级率提高,对监督治理所起的作用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