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9)
2023(13482)
2022(11031)
2021(10146)
2020(8264)
2019(18702)
2018(18490)
2017(35428)
2016(18798)
2015(20954)
2014(20471)
2013(20570)
2012(19317)
2011(17548)
2010(17842)
2009(16770)
2008(16848)
2007(15373)
2006(14096)
2005(12975)
作者
(54273)
(45742)
(45167)
(42423)
(28894)
(22056)
(20497)
(17748)
(17278)
(16304)
(15526)
(15296)
(14714)
(14600)
(13973)
(13654)
(13358)
(13199)
(13139)
(13106)
(11474)
(11325)
(11008)
(10629)
(10303)
(10175)
(10143)
(10118)
(9162)
(9000)
学科
(89450)
经济(89342)
(85930)
(67556)
企业(67556)
管理(62895)
(47585)
农业(32042)
业经(31497)
方法(27851)
中国(25355)
地方(24777)
(23698)
数学(19701)
数学方法(19576)
(18323)
技术(18303)
(16997)
财务(16972)
财务管理(16955)
(16728)
企业财务(15973)
(15865)
(15450)
(15299)
贸易(15284)
(14768)
(14209)
理论(14041)
(13922)
机构
学院(273886)
大学(263191)
(118451)
经济(116128)
管理(109034)
研究(94494)
理学(92209)
理学院(91241)
管理学(90176)
管理学院(89637)
中国(76031)
(58610)
(56762)
科学(55092)
(52363)
(47733)
(45276)
农业(44306)
中心(44303)
研究所(42506)
业大(42440)
财经(40329)
(36337)
(35929)
北京(35830)
(35649)
师范(35392)
(33816)
经济学(33488)
(32222)
基金
项目(174513)
科学(138681)
研究(134147)
基金(124727)
(106793)
国家(105632)
科学基金(91922)
社会(86885)
社会科(81955)
社会科学(81931)
(72036)
基金项目(66936)
教育(57804)
(57227)
编号(56680)
自然(56270)
自然科(54783)
自然科学(54770)
自然科学基金(53809)
资助(48236)
(44450)
成果(44310)
(39188)
(39035)
重点(38515)
课题(38012)
(37682)
发展(36536)
(35935)
创新(35776)
期刊
(151164)
经济(151164)
研究(81212)
中国(62396)
(61373)
管理(42960)
(41648)
农业(41443)
科学(38242)
学报(36725)
业经(31957)
(29915)
金融(29915)
大学(28613)
学学(26922)
教育(26507)
技术(25760)
(22345)
经济研究(20856)
问题(20327)
财经(19388)
(16895)
技术经济(15906)
资源(15789)
世界(15570)
农村(15324)
(15324)
农业经济(14904)
现代(14402)
经济问题(13953)
共检索到437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娜  郑大玮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条件改善和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对高质量的生存环境和丰富的业余生活提出了强烈要求,观光农业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内蒙古武川县属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县境内以缓坡丘陵为主,结合当地的带状种植,形成优美的田园风光,且地理条件优越,具有很大的旅游潜力。本文从武川县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意义、区位、资源及政府扶持等优势出发,分析了在武川县建立观光农业园区的可行性,并提出建立田园景观观光区、采摘区、高新技术农业园区和人文历史名胜旅游区的开发构想和建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永  赵举  程玉臣  
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的气候条件是造成风蚀重要因素,年平均气候侵蚀力为154.5,属于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侵蚀力水平强的地区,超过风蚀气候侵蚀力“极重”级(C≥100)的分级标准。在季节上的气候侵蚀力分析,春季最强为80.3,以下依次是冬季38.7、夏季18.9、秋季16.6。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晓光  郑大玮  朱莉芬  妥德宝  潘志华  
阴山北麓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区,畜牧业以草食动物放牧或半舍饲为主,耗粮型全舍饲畜牧业比重较小。种植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关系从长期来看是存在必然的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在大多数年份,如果当年种值业产值较前年增加的幅度小于0.73倍时,种植业产值的变化与当年畜牧业产值的变化的关系呈负相关和短期的反向变化。种植业产量增幅的不同也会使畜牧业有不同的波动,但总体上畜牧业产值波动较小。本文从分析这些规律出发,探讨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通过与牧区和内地农区的比较,提出了应从发展畜牧业和增加开放度、推广资源优化配置的北繁南育和易地育肥模式、实现饲料多元化3个方面来提高农牧交错带畜牧业发展稳定性的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永来  陈智  孙悦超  王荣莲  
【目的】揭示农牧交错区带状间作农田土壤的抗风蚀效应,为防治农田土壤风蚀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农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移动式风洞和与之配套的风速、集沙仪测试设备,对3种残茬覆盖地表(小麦留茬,65%盖度,20cm茬高;小麦留茬,76%盖度,30cm茬高;莜麦留茬,90%盖度,30cm茬高)在给定的5个风速(6,9,12,15和18m/s)等级下,其地表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风蚀量随测点距离风洞试验段进口位置(模拟保护性耕作带宽度)的增加(3,3.75,4.5,5.25和6m)所呈现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随测点距风洞试验段进口距离的增加,3种地表在不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存栋  王雪  陈田  
文章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选取呼和浩特市为案例区进行实证研究,该市的农村发展中面临这一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保等问题,迫切需要整合农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分析该区域农业资源特点,探讨观光农业发展的可行性,揭示了北方农牧交错带观光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在分析了呼和浩特市观光农业的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找到资源特色、组合优势等观光农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合理布局、农旅结合等发展思路,为同类地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安萍莉  潘志华  郑大玮  
由于长时间的过度开垦 ,农牧用地不协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牧交错带的环境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文章分析得出 ,牧草地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结构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退耕还草是重建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根本途径。文章从区域实际出发 ,以武川县为例 ,研究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重建———退耕还草的具体方案。研究表明 ,武川县大约需要用 30a的时间进行退耕还草 ,目前须退还 1 1°以上全部坡耕地 ,2 0 1 0年前须退还 7°以上的坡耕地 ,2 0 2 0年前须退还 5 0 %的 6°以下坡耕地 ,2 0 30年前须退还另外 5 0 %的 6°以下坡耕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志华  安萍莉  刘亚玲  郑大玮  妥德宝  
随着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的退化 ,生态系统的功能相应退化。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研究表明 :194 9— 1995年间 ,粮食单产与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一直维持在 730kg·hm-2 和 0 0 8%的较低水平 ,天然牧草产量及其光能利用率则不断下降 ,分别由 82 5kg·hm-2 和 0 0 5 %下降到 375kg·hm-2 和 0 0 2 % ,农田养分输出大于输入 ,生态系统趋于退化。 1996年后这种状况有所缓解 ,粮食产量、农作物光能利用率转向上升 ,农田养分输入转向大于输出 ,农田生态系统开始得到恢复 ,但天然牧草的情况仍不容乐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焕春  严昌荣  赵沛义  妥德宝  刘爽  安昊  
为探讨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呼吸的影响,采用动态箱-红外CO2分析法在阴山北麓旱作马铃薯种植区,对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施、施化肥、不施肥4种施肥措施下土壤呼吸效率及其对水热及生物因子的动态响应过程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均有明显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6:00-8:00时最慢,12:00-16:00时最快,呼吸速率日变化与10 cm地温呈显著正相关。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显著增加了一天之中各时段的土壤呼吸速率(P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哲超  潘志华  张璐阳  周蒙蒙  潘学标  妥德宝  赵沛义  
水是北方农牧交错带最关键的生态环境因子,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环境状况与环境动态。文章从生态缺水的角度,以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为例,探讨了生态系统退化机理,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缺水是造成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2006年武川县天然草地、灌木、乔木、农作物生长季平均耗水量分别为150.3mm、193.4mm、213.3mm、158.6mm,最小生态缺水量分别为93.1mm、38.2mm、251.5mm、96.6mm,植被生态系统继续向退化方向演替。合理调整植物品种结构,配置有限的水资源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凌玉  潘志华  安萍莉  潘学标  赵沛义  
当前干暖化的气候变化趋势对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农作物耗水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对指导当地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基于1960年-2007年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和1983年-2007年的土壤水分数据,分析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划分降水年型,研究小麦、莜麦和马铃薯三种当地典型作物的生育期耗水特征,探讨气温、降水对作物耗水的影响。研究表明:近50年来,武川气候呈现干暖化趋势,生长季平均温度每年升高0.03℃,生长季降水每年减少0.9mm;近25年来,干暖化趋势更加明显,生长季平均温度每年升高0.08℃,生长季降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智惠  逄焕成  
[目的]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农业资源利用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探寻适宜于该区域的农业资源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农业资源的变动状态与趋势,可为农业与环保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为例,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生态压力和农业产出水平3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数平滑法,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演变与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禀赋指标组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人均牧草地面积2个指标权重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是引起乌兰察布市农业资源禀赋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农业生态压力指标组中载畜量和化肥负荷程度指标权重较大,人口密度、载畜量、耕地盐碱化程度的下降,减弱了干燥度和化肥负荷程度2个指标增长的不利影响,使乌兰察布市农业生态压力指数表现出下降趋势;农业产出指标组中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个指标权重较大,2个指标的持续增长是引起农业产出指数增长的主要因素。[结论]乌兰察布市2001~2014年农业资源禀赋指数逐渐减小,且指数下降的趋势仍将延续,预计2018年降至2001年的51.21%;该市农业生态压力指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预计2018年降至2001年的26.78%;该市农业产出指数逐渐增加,预计2018年增至2001年的183倍;该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在2001~2007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008~2014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预计将于2016年开始超出2001年的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智惠  逄焕成  
[目的]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农业资源利用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探寻适宜于该区域的农业资源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农业资源的变动状态与趋势,可为农业与环保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为例,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生态压力和农业产出水平3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指数平滑法,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演变与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禀赋指标组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人均牧草地面积2个指标权重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耿晓蕊  
随着国际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观光农业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城镇化格局也日趋合理,也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怎样调整城乡区域的产业分布,重新展现出农业质朴的自然之美;怎样体现农业的生产与生态性,同时又能够带动经济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怎样继承传统农业经济与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与国家的先进部分,提高人民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的水平,是当下观光农业与观光农业园区的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重要因素。文章先介绍了观光农业的定义、内容、不同形式及发展意义,再从景观设计的专业角度,列举观光农业开发区景观设计需要重视的几方面问题,并结合河北北戴河集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古红梅  
本文总结了都市型观光农业研究现状与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都市型观光农业的主要特征、功能及其发展趋势,并根据北京海淀区观光农业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加快发展都市型观光农业的具体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波  赵海霞  郭卫华  刘辉  张新时  
在皇甫川流域生态及自然地理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同步进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等政策运行情况和农户生产、生活情况的调查。在农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皇甫川流域农业现状的相关矩阵分析,研究了当地农牧业在生态和经济上的不合理性,以及面对冲击发展草产业、推行圈养舍饲的必要性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