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666)
2022(1430)
2021(1487)
2020(1267)
2019(3100)
2018(3065)
2017(5183)
2016(2986)
2015(3354)
2014(3187)
2013(3325)
2012(3223)
2011(3075)
2010(3222)
2009(3106)
2008(3048)
2007(2948)
2006(2827)
2005(2679)
2004(2541)
作者
(8609)
(7128)
(7120)
(6825)
(5169)
(3562)
(3279)
(2954)
(2757)
(2691)
(2657)
(2633)
(2629)
(2408)
(2308)
(2305)
(2295)
(2222)
(2060)
(2046)
(1938)
(1828)
(1769)
(1751)
(1726)
(1660)
(1631)
(1563)
(1438)
(1418)
学科
(11713)
经济(11702)
管理(7483)
(6779)
(5814)
企业(5814)
(4361)
中国(4294)
地方(3836)
理论(3630)
业经(3423)
教育(3339)
(3156)
(2982)
(2785)
贸易(2783)
方法(2707)
(2665)
(2597)
(2507)
(2280)
金融(2279)
农业(2221)
(2081)
银行(2081)
(2068)
(1996)
工作(1919)
(1836)
研究(1746)
机构
大学(47804)
学院(44909)
研究(16558)
(14886)
经济(14486)
管理(13667)
中国(12035)
(10859)
理学(10510)
(10382)
理学院(10317)
管理学(10135)
科学(10114)
管理学院(10015)
(9199)
(9067)
师范(9015)
(8977)
(8737)
研究所(7665)
师范大学(7290)
中心(7105)
财经(6813)
北京(6696)
教育(6551)
(5963)
(5804)
(5648)
(5539)
(5484)
基金
项目(23631)
研究(19351)
科学(17988)
基金(15910)
(13253)
国家(13098)
社会(11460)
科学基金(10805)
社会科(10718)
社会科学(10714)
(9536)
教育(9212)
成果(8841)
编号(8544)
基金项目(8046)
(7955)
课题(6480)
资助(6223)
自然(6054)
自然科(5869)
自然科学(5865)
自然科学基金(5751)
(5523)
重点(5419)
项目编号(5350)
(5117)
(5006)
(5002)
(4868)
规划(4794)
期刊
(23112)
经济(23112)
研究(18918)
中国(11458)
教育(10345)
学报(8892)
(8288)
大学(6662)
科学(6532)
管理(6027)
图书(5765)
学学(5623)
(5456)
(4889)
金融(4889)
财经(4867)
书馆(4487)
图书馆(4487)
技术(4262)
(4166)
农业(3333)
问题(3182)
业经(3155)
(2991)
论坛(2991)
经济研究(2930)
(2811)
(2680)
理论(2362)
现代(2335)
共检索到81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宏敏  
王阳明本人与黄绾、应良、金克厚、潘瑊等台州籍的阳明弟子,以及王畿、钱德洪、薛侃、郑善夫、应典、陈明水等阳明学者,均与以"佛宗道源"著称的天台山关系密切。故而作为浙江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重要学术拼图的阳明学,便有理由成为"儒佛道三教萃于一山"的天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台州阳明学"学术命题的提出与论证,则可以为阳明学地域化的学术传播与地域化阳明学的理论建构提供一个样本。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何善蒙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而天台山和合文化,则是基于天台山的特殊地理环境而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形成的一种和合文化的表现形式。学界关于天台山和合文化的讨论已经很多,但是,对于天台山和合文化究竟具有怎样的内涵,以及它和中华和合文化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等这些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缺乏梳理。本文从天台山的文化特质出发,从文化地理、历史演进和思想脉络角度的考察出发,认为天台山和合文化是台州地域内因"和合"思想而产生的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是以儒、释、道三教圆融为核心,以寒山、拾得"和合二圣"为突出代表,是天台山文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申绪璐  
"颜子没而圣学亡"的命题,王阳明提出之后旋即引起争议。王畿继承阳明的思想,继续发展论证该说。除该命题所蕴含的"心学道统论"独立、开放的意义之外,从良知与知识的角度,王阳明与王畿师徒二人以此命题反对后世流传的以子贡为代表的外向闻见之学,并进一步强调颜子先天之学的重要性。王畿的思想中,外在的知识不同于内在的良知,但知识本身又是良知发用的一部分。一方面,王畿担心外在闻见对于良知发见的遮蔽,另一方面王畿也认为在良知的主导下,可以实现转识成知的默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海晏  
多年来,阳明学研究在资料搜集、概念辨析、人物发掘和学派梳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揭示阳明学说及其后学的深层意蕴和精神特质,亦可从社会学、主体性、现象学和解释学等理论维度来丰富与深化我们的研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吕志伟  边才苗  
在浙江天台华顶山,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生长于多种林分中。对生活在落叶阔叶林林隙内和林缘灌草丛中的云锦杜鹃幼树(树高80~130 cm)的构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林隙内的幼树树冠窄小,枝倾角较大,分枝相对较长,但分枝率相对较低,尤其是植株下层的枝条差别更大。说明在光照条件差的生境中,幼树的高生长显著,从而可尽快摆脱光胁迫的制约。②林隙内的幼树叶倾角相对较小,尤其是下层枝条的叶片部分比较平展,这可能有利于接受更多的散射光;而枝径比以及枝、叶的方位角等未发生显著的变化。另外,幼树的各级分枝均以单轴分枝为主,但顶端优势不甚明显,使树冠具有合轴分枝的形态特征。由此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则新  
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对浙江省天台山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是 :多数落叶阔叶树种的龄级不完整 ,种群存活曲线不表现为线性关系 ,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常绿阔叶树种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或增长型。七子花种群和短柄种群的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 ,其他多数落叶树种的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木荷和短尾柯的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各优势种群从小树到大树集群强度逐渐降低 ,种群呈扩散趋势。图 2表 4参 9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供法  
近年来,天台山文化研究在海内外兴起,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天台山文化的特质、探源方法、内核、地位和当代价值几个角度梳理国内外学者有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推进天台山文化的思考,提出推进天台山和合文化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方向:以中华和合文化的发展史为背景,以天台山儒、释、道三教的和合史为主线,以"和合二圣"的演变史为辅线,超越和合文化与和谐社会关系的既有视域,站在治国理政、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新高度,揭示天台山和合文化的特质、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鹿博  
阳明心学博大精深,明清以后阳明学向不同文化区域与文化圈的传播辐射,形成了众多不同的诠释体系。后人对阳明学的诠释研究虽有不同的视角与立场,但都应该立足在王阳明本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对王阳明本人的研究大致分作三个领域:其一,文献研究;其二,生平研究;其三,思想研究。当代能兼融三者而展开博大系统研究的学者,就有束景南先生。2017年11月,经其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王阳明年谱长编》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周勤勤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与阐发了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8月15日,第五届知行论坛暨文化复兴与阳明学的当代传承发展国际学术大会在贵阳孔学堂隆重召开,旨在探讨文化复兴语境下的阳明学之当代传承与发展。论坛从王阳明思想研究、阳明学与地域阳明学派、阳明学与佛道思想、阳明学之现当代研究、阳明后学研究、海外阳明学研究、阳明学比较研究、阳明学诠释研究、阳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阳明学与文学研究、阳明学的当代价值研究、阳明学现代性研究、阳明学与西方哲学、阳明学与当代文化、宋明心学思想研究、儒学与理学研究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畅  
阳明学派"以慎独为宗旨者多矣"。而阳明后学对慎独的诠释,有一个从侧重"独知"到反对以"知"解独的转向。这一转向源于阳明"良知即是独知"说在中晚明时代引发的诠释困境。在宋明理学中,朱子与阳明都以"独知"解释慎独,但阳明学派的心学立场导致"独"被局限在心的领域,由此引发阳明后学对于终极本体的解释方向和工夫下手处的激烈论辩,构成难以调和的工夫论困局。晚明时期刘宗周创造性地提出新未发已发说(体用论),以"自好自恶"取代"独知",解决了这一理论困局。刘宗周的诠释转向具有独特的思想效应,其学说与明清思想转型有着内在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则新  蔡辉华  
以大小级代替年龄结构对浙江天台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系列群落优势种群密度动态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针叶林向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进程中,马尾松Pinus masonniana种群的密度逐渐降低,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衰退型。木荷Schima superba种群在3个群落中密度大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甜槠Castanopsis eyrei种群仅出现在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中,在针阔混交林中甜槠种群密度较大,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在常绿阔叶林中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种群分布格局随演替进程而变化,衰退型种群多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而增长型或稳定型种群多...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则新  
应用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群落均匀度等指标对浙江省天台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天台山次生森林从针叶林到针阔混交林到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中 ,物种多样性呈先变大后变小的趋势。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中 ,次生演替序列 3种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均为灌木层 (包括幼苗及幼树 ) >乔木层 >草本层。在 3种群落类型中 ,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均大于草本植物。表 4参 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俞晓凌  廖邦洪  王道模  陈东立  
首先从空间结构出发,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树种分隔程度的空间测度指数3个参数来表述四川省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天台山风景游憩林的空间结构;然后从美学角度出发,用美景度评判法评价该处的森林景观质量,并提出把空间结构参数引入森林景观评价模型中,分析空间结构与美景度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区域内,空间结构的大小比数和角尺度2个参数对美景度都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从生态与美学角度为科学经营森林提供建议与理论依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黄圣佑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台湾旅游区游客解说服务的经验与制度。研究首先指出解说服务对于旅游区管理的各种功能,介绍正职解说员与解说志工的角色及特性,并整理目前旅游解说志工制度的特色。其次,讨论志愿服务的3个理论,以及志工绩效评估的意义、流程及重要性。再透过实证的量化问卷调查,分析阳明山旅游区解说志工的个人背景、参与特性、环境素养、组织满意度以及带队解说表现情形。研究最后归纳解说志工制度的经验与推展流程,为相关保护区或风景区管理单位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震  
朱子"却是杨敬仲文字可毁"的一句棒喝不啻是对杨慈湖宣判了"死刑"。故在宋末明初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慈湖著作及其思想几乎处于淹没不闻的状态。然而随着阳明学在1520年代的涌现,一向被视作异端人物的慈湖之书忽然现世,自此以往,朱子学与阳明学的两大思想阵营就慈湖思想展开了激烈的论辩。这是一场没有结论的论辩,因为这场论辩更多地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在阳明学的时代,各种观点即便是"异端"思想也有可能在学术舞台上纷纷出场。反过来说,正是由于阳明学的出现,独尊天下的朱子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从而为各种思想的多元展现提供了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