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9)
- 2023(6568)
- 2022(5112)
- 2021(5010)
- 2020(3719)
- 2019(8267)
- 2018(7932)
- 2017(13956)
- 2016(7961)
- 2015(8953)
- 2014(8625)
- 2013(8386)
- 2012(7796)
- 2011(6595)
- 2010(6670)
- 2009(6023)
- 2008(6106)
- 2007(5370)
- 2006(4694)
- 2005(4200)
- 学科
- 管理(25710)
- 济(23853)
- 经济(23814)
- 财(21688)
- 业(20992)
- 企(17875)
- 企业(17875)
- 财政(12123)
- 中国(9763)
- 政(9746)
- 农(8946)
- 务(8933)
- 财务(8929)
- 财务管理(8887)
- 方法(8512)
- 企业财务(8491)
- 制(8118)
- 数学(7013)
- 数学方法(6894)
- 学(6876)
- 业经(6730)
- 地方(6626)
- 理论(6276)
- 体(5979)
- 农业(5763)
- 教育(5473)
- 度(5250)
- 策(5246)
- 制度(5245)
- 体制(4951)
- 机构
- 学院(102126)
- 大学(100532)
- 研究(38056)
- 济(35686)
- 经济(34742)
- 管理(32753)
- 中国(29438)
- 理学(27688)
- 理学院(27320)
- 管理学(26686)
- 财(26676)
- 管理学院(26527)
- 科学(25285)
- 京(22016)
- 农(21020)
- 所(20466)
- 研究所(18211)
- 江(17652)
- 中心(16999)
- 农业(16642)
- 业大(16479)
- 财经(16470)
- 省(15012)
- 经(14889)
- 院(14406)
- 技术(14247)
- 北京(14094)
- 州(13603)
- 范(13373)
- 师范(13091)
- 基金
- 项目(67693)
- 科学(51202)
- 研究(49598)
- 基金(46092)
- 家(41762)
- 国家(41347)
- 科学基金(33840)
- 社会(28943)
- 省(28077)
- 社会科(27133)
- 社会科学(27124)
- 教育(24328)
- 划(23620)
- 基金项目(23556)
- 自然(21962)
- 自然科(21415)
- 自然科学(21404)
- 自然科学基金(21004)
- 编号(20497)
- 资助(18707)
- 成果(17636)
- 重点(16380)
- 课题(16109)
- 发(14947)
- 创(14853)
- 部(14345)
- 创新(13786)
- 性(13439)
- 年(13309)
- 科研(13049)
共检索到169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翠莲
一、阳光财政的内涵所谓阳光财政,从狭义上说就是财政预算的收入和支出都要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广义上来讲,阳光财政不仅包括财政预算的公开透明,更包括财政决策、财政监督等内容,涉及整个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根据社会契约理论,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公众是委托人,政府是受托人。公众将公共管理任务委托给政府,政府有义务履行公众所赋予的责任,同时也有义务将责任的履行情况告知公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庆华 薛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围绕科学理财、规范管理,河北财政一直坚持不懈地打造"阳光财政",探索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规范、内容更加精细透明、执行更加规范高效,找到了一条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公开化、法制化的新路。河北省"阳光财政"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总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翔
"十三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财政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财政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探索构建了具有成都特色的"全方位、全系统、全领域"财政改革路径,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充分发挥,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十四五"时期,为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成都财政提出"五个转变"改革思路,加快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文旗
实行财政立宪既是对当前财政问题挑战的主动应对,又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积极回应,更是全面构建公共财政的理性抉择。从国际背景来看,财政立宪还正顺应了世界潮流之趋势。本文主要从我国财政立宪历史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财政立宪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我国财政立宪的发展路径,即从思想引导层面、制度建设层面、机制操作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协同推进。
关键词:
财政立宪 国家建设 财政改革 路径设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锐 王美桃 龙小燕
财政监管国有金融资本既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履行财政出资人职责的客观要求,又是维护国有金融资本健康发展、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财政风险金融化和金融风险财政化并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区域性金融风险问题不容忽视,亟需推动财政监管扩围改革,敦促国有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笔者根据财政金融风险结构关系、财政救助化解金融风险以及监管国有金融资本的理论逻辑,分析财政监管国有金融资本的实践基础和存在问题,提出财政监管国有金融资本的框架体系和实现路径,以进一步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监管体制、维护国有金融资本健康发展、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尚希 李成威
大国财政是国家发展"新战略"、国际环境"新平庸"和大国治理"新思维"背景下的财政新理念。这个理念蕴含了和平崛起、全球风险治理和一盘棋整体观等元素。大国财政是在全球化过程中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护大国在全球治理中地位、责任和权利的重要保障。一个大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取决于大国财政的实力。大国财政要内外兼修,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要在全球化过程中主动作为,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治理全球风险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李成威
1.以风险观念和柔性思维为基础,力求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大国财政应有作用。观念是指导人类行为最深层的、也是最容易固化的因素。全球化过程中的大国崛起总是要求人们观念的革新,而改变观念是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途径。树立新观念,充分认识"不确定性是世界的基本性质",是防范与化解公共风险的理论前提。这种新思维、新观念对指导全球化过程中的公共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牛腾明 于然
河南省淮阳县财政局以推动财政透明为核心,以改进财政工作和便民服务为重点,推进政务公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拓展内容,形成公开体系。在完善公开制度、规范公开程序的基础上,淮阳县财政局紧紧围绕增强工作透明度,着力拓展并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充分保障群众对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勇
一、财政支出政策与收入政策:比较与权衡 面对需求不足的经济,按经典的财政理论,应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两方面的措施,一是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即支出政策的松动;二是降低收入征集标准,即收入政策的松动,由此会形成财政赤字或提高赤字水平,需要通过债务融资加以弥补。对此,人们注重的往往是财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梁学平
财政政策作为一种政府主导的制度安排,其变迁的方向不是随机的,而是存在着路径依赖。当财政政策变迁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时,路径依赖就会对其产生规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财政政策的恰当性会进一步加强路径依赖的这种规范性作用。研究路径依赖对财政政策变迁的规范作用,对于推动我国财政政策的良性循环与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路径依赖 财政政策变迁 自我强化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孝民 刘星月 陈平泽
基于201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及西藏)的面板数据,构建能源安全评估框架,考察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变状况,分析财政保障能源安全的驱动路径及实践策略。研究发现:观测期内能源安全指数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指数相对大小表现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特点。从区域差异来看:我国能源安全的泰尔指数呈现出区域间变化不大、区域内波动下降的态势,且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的差异;核密度估计曲线分布具有“高度变高,宽度变窄”特点,即区域内部差异随时间稍有变小;能源安全指数符合σ和β收敛性质。财政自主度对能源安全有显著促进作用,该正向作用可通过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加政府总储蓄的途径发挥。财政自主度对能源安全的正向影响呈现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特点。财政自主度是所有影响能源安全的显性因素中的最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为我国统筹能源安全与发展提出相关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龚明明 兰旭凌
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投向定位和实践路径选择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方略能否顺利实现。我国地方政府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发挥公共财政支出的积极保障作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目前地方财政支出与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所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支农工程的投入力度、重点保障基层政府财力建设等方面,定位支出投向、优化路径选择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代一项重要的现实任务。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国家财政能力支撑,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既是促进国民财富增加的重要工具,也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均等地惠及全体人民的基本手段。本文在系统梳理建党以来革命战争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市场化改革时期、新时代四个阶段财政工作和共同富裕历程的基础上,将财政与共同富裕实践逻辑归结为以下几点:在政治层面,共同富裕是党执政为民的政治基础,财政是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国家治理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在经济层面,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支撑;在人类文明层面,共同富裕为解决贫富差距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中国财政彰显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制度优越性。为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进程,财政应立足于高质量发展背景,构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立并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和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欣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各级财政部门大力推进预算公开,努力建设"阳光财政",并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寻找自己的路径,努力推进预算公开工作全面开展,以加快实现透明公开的现代预算制度。强化措施,全面推行预算公开2012年10月,按照自治区的统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斌
近年来,江西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从试点启动到深化完善,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倾力推进"账户规范化、纵向一体化、系统标准化、监管立体化"的四化改革开创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新局面。一、以清理账户为基础,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规范化改革2011年江西省发生的鄱阳县"2.11"案件给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