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1)
2023(7224)
2022(6096)
2021(5705)
2020(4827)
2019(10861)
2018(10698)
2017(20419)
2016(10900)
2015(12381)
2014(12515)
2013(12062)
2012(11046)
2011(9831)
2010(9981)
2009(9585)
2008(9689)
2007(8764)
2006(7876)
2005(7597)
作者
(30826)
(25564)
(25491)
(24504)
(16402)
(12115)
(11641)
(9843)
(9645)
(9353)
(8894)
(8769)
(8372)
(8333)
(8236)
(8005)
(7601)
(7467)
(7462)
(7315)
(6481)
(6272)
(6151)
(5924)
(5908)
(5891)
(5766)
(5687)
(5158)
(4992)
学科
管理(38874)
(35249)
经济(35162)
(32997)
(30149)
企业(30149)
(22850)
(20382)
银行(20236)
(18891)
(15241)
方法(14956)
(12962)
金融(12960)
(12877)
制度(12846)
数学(12396)
数学方法(12245)
(11719)
中国(10731)
体制(10477)
业务(10340)
(9802)
财务(9779)
财务管理(9745)
业经(9591)
企业财务(9329)
银行制(9068)
(8158)
理论(6844)
机构
大学(151935)
学院(149754)
(60443)
经济(58940)
管理(57487)
研究(48103)
理学(47979)
理学院(47463)
中国(46967)
管理学(46730)
管理学院(46437)
(35960)
(32047)
财经(26969)
科学(26073)
(24770)
(24427)
中心(24235)
(23573)
(23560)
(22798)
银行(22514)
(20955)
研究所(20580)
财经大学(20284)
北京(20274)
(19554)
业大(19239)
经济学(19095)
(17894)
基金
项目(94873)
科学(75032)
基金(70400)
研究(69564)
(60546)
国家(60082)
科学基金(52345)
社会(45215)
社会科(42911)
社会科学(42903)
基金项目(36939)
(35659)
自然(33677)
教育(32964)
自然科(32915)
自然科学(32905)
自然科学基金(32332)
(30021)
资助(28861)
编号(27186)
(23791)
成果(23085)
(22049)
重点(21318)
(19645)
教育部(19478)
课题(19275)
国家社会(19013)
大学(18693)
人文(18557)
期刊
(69628)
经济(69628)
研究(50393)
中国(35643)
(33731)
金融(33731)
(31146)
管理(24641)
学报(21895)
(20551)
科学(19952)
大学(17819)
学学(16898)
教育(15317)
财经(14813)
技术(12640)
(12471)
农业(11644)
经济研究(10356)
业经(9929)
理论(8617)
问题(8374)
财会(8036)
实践(7777)
(7777)
会计(7730)
(7052)
(7004)
国际(6935)
现代(6885)
共检索到248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冉勇  
银行监管腐败是金融腐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将银行监管腐败的变迁归纳成三阶段,探讨了银 行监管腐败的成因及反腐败的重点并提出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南旭光  
金融腐败与金融监管有着重要联系,而且在金融监管及惩处的执法过程中会存在着监管腐败问题。文章在金融监管执法活动中构建了一个具有腐败倾向特征的监管执法者对金融机构或其从业人员的违法行为监督执法的模型,指出一个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可以通过实施适当的激励政策以防范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合谋腐败的发生,同时证明了如果允许金融活动参与者在违法行为发生后可以实施具有恰当的惩罚激励措施的自我报告制度,政府就能够通过降低官僚作风、保持较少的监督执法官员、降低监管寻租以增加社会福利,并通过自我报告制度消除金融腐败而进一步为社会谋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权  
政府是商业银行监管的重要力量。本文讨论了监管权力与监管效率的关系,通过模型和数据的分析,指出监管部门的权力必须得到约束,并应进一步完善监管部门的行政架构和激励制度。另外,加强市场监管和促进信息披露对于完善监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遥  高宇  
在证券市场中,中介机构为特定单位、个人提供专业服务,因其在特定领域有所专长而受到公众信赖;然而,中介机构往往滥用这种信赖和专业优势,做出有损于当事人或其他人合法利益的不当行为。中介机构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必然会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它的不当行为可能导致监管者的腐败,而当监管者存在腐败行为时,也会进一步诱致中介机构的非理性选择。本文将主要探讨证券监管者的腐败行为,并分析监管者的心理特征,进而构建中介机构与监管者的博弈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慧英  应晓跃  
中国的教育腐败已经成为社会强烈关注的热点,是导致和影响整个教育领域形形色色失范现象的主要矛盾源。文章认为,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中国的教育监管部门也出现了腐败。文章通过对教育监管者和政府反腐机构间的博弈分析,表明要有效防范教育监管腐败,反腐机构应在查办和惩罚两个方面加大力度,事前重威慑,事后抓惩治,降低腐败的期望收益。据此探讨了防范教育监管腐败的制度约束框架的构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劲松  戴本忠  鲁臻  
本文通过引入Diamond-Dybvig模型,对银行作为流动性保险的制度安排而存在的必要性及银行挤兑的理论进行了阐述.说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挤兑.这成为银行内在脆弱性的重要原因。我们无法通过体系自身来避免银行挤兑的发生,只能从银行外部寻求新的制度安排。例如存款保险制度。在进行银行挤兑防范制度设计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该制度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干扰,以保证制度安排的合理有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华坚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依靠国家信用和政府信用的隐形担保进行经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不存在市场退出的问题。然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的隐形担保逐步弱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转轨经济中的银行监管具有某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表现在市场结构、监管体制和监管者偏好等方面,同时也决定了转轨经济中的最优监管策略可能有别于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情形,尤其是当监管者存在自利倾向时,监管行为可能偏离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偏离的程度受到交替关系临界值、声誉权重、审查成本和社会福利权重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斯  张晶  
影子银行是一种能够行使传统银行职能,但在具体运营模式、监管特征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与传统银行均有较大差距的运作体系。影子银行主要包括透明度低、所受监管较少以及能够进行杠杆化操作等特点,并且其经营活动并不受传统银行经营模式以及监管方面的约束。内在不稳定性使得影子银行的存在放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同时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也带来了严重威胁。近年来,我国的影子银行数量不断增加,对于业务经营的覆盖范围也日趋多元化。因此,必须要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以及监督体系,规范其经营模式,使其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有效组成部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勇  
文章认为我国对外国银行分行的监管,目前仍存在着薄弱的环节。加强对其监管,必 须从监管目标与原则、监管体制以及相应的制度设计等方面入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梦军  冉戎  
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已成为市场失范行为的治理新方式。在"以利围权"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运用285个地级市信用监管数据,就信用监管制度对企业腐败的治理成效进行实证研究,并基于组织制度理论,分别从认知合法性和规范合法性角度探讨社会诚信制度对企业腐败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显著降低了企业腐败水平,相对不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对企业腐败行为并无显著抑制作用。企业对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及其他组织诚信行为认知越充分,越倾向于遵守诚信相关管理制度,抑制自身腐败行为;地区传统文化等规范压力越大,地区诚信制度对企业腐败的抑制作用越显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任浚  
80年代末,邓小平曾告诫中国第三代集体领导,当务之急的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并且说,不惩治腐败,确实有失败的危险。上医医国 其次疾人确实,自改革开放以来,贪污腐败曾经在一个时期似乎成了中国的一种流行病,传染到社会各阶层,蔓延到社会诸领域。尤其是在干部队伍中,一些人在新形势下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纸醉金迷者有之,贪淫纵欲者有之,以权谋私者有之,侵吞公款者有之,受贿案贿者有之.以身试法者有之。他们自诩为“先富起来”,老百姓则斥之为“发改革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鞍钢  过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海虹  
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刘海虹1978年以来,金融部门的多元化改革打破了“单一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机会。10多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增长迅速,对金融领域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我们知道,经济越发达,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