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8)
2023(8485)
2022(7264)
2021(6392)
2020(5208)
2019(11724)
2018(11504)
2017(21956)
2016(11953)
2015(13215)
2014(13303)
2013(13418)
2012(13066)
2011(11865)
2010(12364)
2009(11583)
2008(11633)
2007(10677)
2006(10071)
2005(9849)
作者
(34781)
(28937)
(28686)
(27736)
(18568)
(13838)
(13003)
(11080)
(11029)
(10698)
(10084)
(9660)
(9630)
(9501)
(9470)
(9028)
(8553)
(8371)
(8302)
(8256)
(7729)
(7198)
(7037)
(6878)
(6645)
(6643)
(6637)
(6543)
(6068)
(5750)
学科
(57425)
经济(57363)
管理(30320)
(29827)
(22227)
(21627)
企业(21627)
税收(20783)
地方(20782)
中国(20723)
(20601)
(16750)
方法(16055)
(15747)
数学(13749)
数学方法(13613)
业经(13593)
地方经济(12259)
农业(11876)
(11849)
银行(11836)
(11503)
(11429)
金融(11429)
(11152)
(10442)
(10181)
(9723)
贸易(9706)
(9308)
机构
学院(168072)
大学(165834)
(72745)
经济(71141)
研究(64369)
管理(57588)
中国(51668)
理学(46765)
理学院(46163)
管理学(45392)
管理学院(45068)
(41880)
(36927)
科学(36756)
(33395)
(30231)
财经(29621)
中心(29376)
研究所(29030)
(27434)
(26540)
北京(24708)
(24578)
(24369)
(24366)
师范(24338)
(22909)
经济学(22807)
财经大学(21354)
农业(20663)
基金
项目(97075)
科学(75567)
研究(75299)
基金(67328)
(57862)
国家(57321)
科学基金(48177)
社会(47915)
社会科(45502)
社会科学(45496)
(38944)
基金项目(34022)
教育(33534)
(32048)
编号(31461)
资助(28284)
成果(27820)
自然(27537)
(27504)
自然科(26869)
自然科学(26862)
自然科学基金(26345)
课题(23046)
发展(22758)
(22355)
重点(22270)
(20665)
(20258)
国家社会(19905)
(19756)
期刊
(93931)
经济(93931)
研究(65824)
中国(43705)
(31932)
(27135)
教育(24025)
管理(23968)
学报(23877)
(23089)
金融(23089)
科学(21390)
大学(18144)
农业(18117)
学学(16527)
(16505)
(15797)
业经(15545)
经济研究(15471)
技术(15254)
财经(14422)
税务(14026)
(12422)
问题(12034)
(9918)
国际(9700)
图书(9517)
(9300)
世界(8540)
技术经济(8328)
共检索到299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国准  
随着2015年增值税发票升级工作的全面推开,大幅提高了普通发票的使用效果,有效堵塞税收漏洞。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小规模纳税人普通发票的使用、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发票违章普遍,违法案件频发,限制了发票对加强税收监管作用的发挥,税务机关对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国准  
随着2015年增值税发票升级工作的全面推开,大幅提高了普通发票的使用效果,有效堵塞税收漏洞。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小规模纳税人普通发票的使用、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发票违章普遍,违法案件频发,限制了发票对加强税收监管作用的发挥,税务机关对增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锋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因其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历来是国家打击的重点。尽管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措施,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商事制度改革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改为登记制以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出现上升势头。针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的特点和作案手法,笔者建议从完善增值税制度、强化增值税管理、深化数据分析应用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税务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压缩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空间,有效遏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的发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爱菊  彭保红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纳税人抵扣进项税额的重要凭证,因此,税务机关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相当严格,对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抵扣其中进项税额的行为,会要求补缴税款并可能给予罚款,甚至会追究刑事责任。特别是按照税法的规定,即使是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也需要补缴已经申报抵扣的税款,不少作为受害者的受票方企业因此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校堂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法分子追求利益的原因,也有税制不完善的原因,还有税收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本文认为,防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应从强化教育、完善税制、健全制度、加强合作等方面入手,坚持标本兼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尧  高丽芬  
自2006年、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印发《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通知》和《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两个文件以来,增值税红字专用发票的管理日趋完善。但针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退回而开具的增值税红字普通发票(以下简称红字普通发票)管理却不尽完善,亟待加强。一、红字普通发票带来的税收风险1.滥用销售折让条款。税法规定销售折让可以开具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窦庆菊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自1994年随着新税制实施开始使用以来,各级税务机关在专用发票的领购发放、开具、管理、稽核检查、违章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了专用发票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管理。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明显的问题,虚开案件时有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滨辉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伴随着增值税制度的确立而出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手段及虚开类型亦不断变化。相对于业务形式的推陈出新,虚开行为的认定标准明显滞后。基于此,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概念由来及缺陷,虚开认定标准的调整及弥合,以及以"三流"一致为基础的现行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论述,并针对虚开行为认定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游润珍  熊惺  翁勇纲  
目前,国税机关管理的发票分为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两大类。随着"金税工程"、防伪税控系统的推广完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犯罪分子作案空间减少,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违法犯罪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又盯上了普通发票,致使普通发票的制假、贩假、用假,以及真票虚开(假开)的现象日益严重,且花样翻新。本文提高了普通发票制假虚开的治理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庆林  颜泽芬  
2015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推行通过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开具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正式规定打印版式电子发票的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和基本使用规定等与税务机关监制的增值税普通发票相同,标志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将在我国正式应用,这对实现我国增值税税收缴纳、监管等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全面推行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接技术实施困难,电子设备系统可能不稳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鑫  
当前,我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形势日益严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造成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破坏了税收管理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和出口数据的真实性。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特点和成因,并就防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提出了应对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罗心仪  
在《刑法》研究领域,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自入罪之日起,其处罚界限便引起国内学者广泛研究与讨论。张某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作为最高法指导案例已突破原有行为犯立场,但亦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实际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应当属于实害犯,挂靠如实开票行为应属无罪,其与逃税罪属于法条竞合。为进一步规范此罪的适用,减少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应当借助出台司法解释、明晰行刑边界、改革小规模纳税人制度、完善企业合规制度等路径形成治理合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飞武  
刑法第205条并未规定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需要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特定目的。有学者主张以补足主观构成要件的方式将其解释为"非法定的目的犯",以控制本罪处罚范围。限制解释缺少对虚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考察,将"特定目的"认定为"偷逃税款"的理由亦不充分,并且会导致与刑法实然规定的冲突,造成刑法规制的漏洞。我国刑法并不存在超出故意之外的目的,亦不存在目的犯理论适用语境,不能用德日刑法"目的犯理论"解决本罪适用问题。立足我国刑法语境,判断具体虚开行为应否入罪,必须将主观目的作为情节考量的重要因素,全面考察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整体,并依据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虚开行为排除出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