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07)
- 2023(5157)
- 2022(4481)
- 2021(4179)
- 2020(3736)
- 2019(8226)
- 2018(8130)
- 2017(15853)
- 2016(8532)
- 2015(9746)
- 2014(10047)
- 2013(9923)
- 2012(9358)
- 2011(8425)
- 2010(8716)
- 2009(8337)
- 2008(8555)
- 2007(7924)
- 2006(7133)
- 2005(7112)
- 学科
- 济(31476)
- 经济(31425)
- 业(23688)
- 管理(23108)
- 银(19725)
- 银行(19580)
- 制(18558)
- 行(18230)
- 企(18138)
- 企业(18138)
- 度(12815)
- 制度(12813)
- 融(12205)
- 金融(12205)
- 中国(12034)
- 方法(11669)
- 业务(11550)
- 险(10937)
- 保险(10846)
- 数学(10030)
- 财(9953)
- 数学方法(9880)
- 银行制(9703)
- 体(8396)
- 农(8185)
- 地方(7008)
- 业经(6958)
- 体制(5945)
- 务(5943)
- 财务(5932)
- 机构
- 大学(115959)
- 学院(113812)
- 济(45919)
- 经济(44507)
- 中国(43128)
- 管理(42725)
- 研究(39085)
- 理学(33618)
- 理学院(33257)
- 管理学(32741)
- 管理学院(32516)
- 财(28208)
- 京(25438)
- 银(24678)
- 银行(23605)
- 行(22007)
- 江(21540)
- 中心(21308)
- 科学(20860)
- 财经(20478)
- 所(19508)
- 农(19495)
- 经(18464)
- 州(17490)
- 研究所(16905)
- 北京(16785)
- 融(16063)
- 人民(15870)
- 金融(15798)
- 财经大学(15342)
- 基金
- 项目(65626)
- 科学(50813)
- 研究(49434)
- 基金(47419)
- 家(40302)
- 国家(39925)
- 科学基金(34171)
- 社会(31046)
- 社会科(29289)
- 社会科学(29282)
- 省(24271)
- 基金项目(24054)
- 教育(22692)
- 自然(21532)
- 自然科(21038)
- 自然科学(21030)
- 划(20874)
- 资助(20811)
- 自然科学基金(20686)
- 编号(20433)
- 成果(18249)
- 部(14855)
- 重点(14596)
- 课题(14546)
- 性(13756)
- 创(13100)
- 制(13061)
- 教育部(13033)
- 发(12720)
- 项目编号(12653)
共检索到210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勇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其规模已不容小视。各大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加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携手开创第三方支付发展之路。在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深入合作的同时,各类风险也随之而来,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不利影响。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的法律风险防控势在必行,应从监管机构、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消费者等多方入手,保障健康有序的金融合作秩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瑞红
第三方支付灵活丰富的支付方式给金融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但也给传统的支付体系带来挑战和冲击,其风险也极易向银行业蔓延。本文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现状,对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的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防控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第三方机构 合作 风险 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震 王兴强
互联网金融近两年发展势头迅猛,2010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颁布以来,第三方支付有了明确的监管机构和法律规范,发展日新月异。但随着支付工具创新不断涌现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法律风险凸显,应从规范客户契约、加强合同监管,规范支付认证程序、保护账户信息,加强账户资金监控和账户信息审查、做好网站备案监管,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开展消费者普法教育等方面构建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暘洋 王洁 李存金 罗斌 付亚凡
后疫情时代,商业银行通过深化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推动了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系统性风险的隐患。基于中国201家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构建银行网络和双渠道风险传染模型,全面地讨论第三方支付机构对银行系统的风险传染问题。研究发现:与单一风险相比,双渠道风险存在1+1>2的放大效应,形成超额损失,更具破坏性:当第三方支付机构渠道和银行同业渠道风险共同作用时,风险在银行系统中的传染会出现非线性变化,造成较大超额损失,显著放大风险的传染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曾祥云
本文认为,第三方物流管理的风险来自许多方面,既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第三方物流合作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合作双方不能达成共识;物流服务商因承诺过高而无法履行;物流服务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在协议导致利益损失时缺乏终止条款等。第三方物流风险防范管理的核心是加强第三方物流合作中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信任机制、协商机制等。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合作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亚涛 刘雨晴
本文在对第三方支付中存在风险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美国、欧盟等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加强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措施的具体建议,以规避风险,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风险 监管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亚涛 刘雨晴
本文在对第三方支付中存在风险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美国、欧盟等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加强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措施的具体建议,以规避风险,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风险 监管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振 刘颖
监管机构应密切关注第三方支付业务创新潜在的洗钱风险,不断对第三方支付的业务创新进行洗钱风险评估第三方支付是一种新型的结算方式,它在带给人们便捷的支付途径的同时,也暴露出各种新的风险,其中包括巨大的洗钱风险,必须引起业界和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莉
第三方支付作为独立的资金、信誉保障机构,不直接参与买卖双方的交易,仅担任"信用中介"的角色,促进交易的完成,减少欺诈带来的损失,是现今交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已不仅仅定位于"支付",其扩展的其他业务如生活服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燕云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兴起以及电子商务市场的日益发展壮大,不仅给第三方支付应用带来了更远大的前景,同时催生了大批新型支付企业、新型支付工具、支付品种、支付方式等。目前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创新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创新,如二维码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宝、易宝、财富通,以及数字货币的研发推广等;二是支付模式创新,依托科技手段以及大数据金融的快速发展,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共享支付等新型支付模式也以迅雷之势不断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军华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传输技术的普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借助"互联网+"战略得以快速发展。在支付产业领域中,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不相上下,并有超越态势。虽然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是真正的金融机构,但是其业务与银行有大量重叠,双方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且逐渐融合。传统商业银行依靠其信用与资金优势,在支付市场的规模竞争中一直制约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与传统商业银行都面临着是否合作的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军华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传输技术的普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借助"互联网+"战略得以快速发展。在支付产业领域中,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不相上下,并有超越态势。虽然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是真正的金融机构,但是其业务与银行有大量重叠,双方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且逐渐融合。传统商业银行依靠其信用与资金优势,在支付市场的规模竞争中一直制约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与传统商业银行都面临着是否合作的抉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袁媛
简述了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概念及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并通过对第三方物流经营人法律风险的分析,指出其防范措施,为不断完善物流法制环境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经营人 法律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侯明 赵龙
为研究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在电子商务中资金吸纳的演化规律,借助演化经济学研究工具,建立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支付矩阵,分析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交往过程的演化模型,展示了决策参数的不同取值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竞合关系演化系统收敛于两种模式,随着双方风险和收益的改变,收敛于不同模式的概率发生显著变化;为寻求跳出不良"锁定"状态指明了方向,现阶段商业银行群体与第三方支付群体的交往模式自发演化依赖于各种策略的相对支付;第三方支付的健康发展需要对风险的合理分担;第三方支付长远发展需要政府协调其与商业银行的竞合关系。
关键词:
资金吸纳 演化博弈 第三方支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冯彦明 张向阳
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已经历了两个阶段,即银联模式阶段和直联模式阶段,前者的银行卡支付可以称为"传统第三方支付",后者的诸如支付宝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的互联网支付可以称为"新型第三方支付"。2017年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发布《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银支付[2017]209号文),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