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0)
2023(8540)
2022(7208)
2021(6961)
2020(5976)
2019(13610)
2018(12926)
2017(24921)
2016(13758)
2015(15802)
2014(15995)
2013(15969)
2012(14895)
2011(13295)
2010(13633)
2009(13213)
2008(13609)
2007(12419)
2006(11108)
2005(10624)
作者
(41431)
(34020)
(33930)
(32575)
(21901)
(16285)
(15602)
(13538)
(13130)
(12656)
(11777)
(11650)
(11374)
(11095)
(11095)
(10690)
(10116)
(10068)
(10063)
(9634)
(8702)
(8482)
(8295)
(8023)
(7950)
(7784)
(7753)
(7542)
(7196)
(6704)
学科
(50778)
经济(50688)
管理(42249)
(40695)
(34434)
企业(34434)
(28811)
方法(24173)
(23221)
(21512)
银行(21365)
数学(20923)
数学方法(20706)
(19881)
中国(17711)
(15470)
金融(15470)
(14738)
制度(14704)
(13847)
财务(13827)
财务管理(13769)
财政(13737)
企业财务(13194)
(12395)
(11915)
业务(11509)
(11253)
(11245)
保险(11162)
机构
大学(198389)
学院(193286)
(82176)
经济(80348)
管理(71467)
研究(68791)
中国(66378)
理学(58880)
理学院(58284)
管理学(57253)
管理学院(56919)
(53784)
(42962)
科学(39365)
财经(37551)
(36253)
(35450)
(34084)
中心(33471)
(32389)
研究所(31704)
(29424)
银行(28158)
财经大学(28001)
农业(27891)
北京(27768)
经济学(26951)
业大(26751)
(26192)
(25442)
基金
项目(117872)
科学(91367)
基金(87543)
研究(82972)
(77033)
国家(76451)
科学基金(64690)
社会(53138)
社会科(50313)
社会科学(50295)
基金项目(44776)
(43254)
自然(42702)
自然科(41766)
自然科学(41746)
自然科学基金(41049)
资助(38714)
教育(38160)
(37350)
编号(31724)
成果(28016)
(27223)
重点(26698)
教育部(23540)
(23480)
科研(23248)
(23140)
(22935)
(22702)
课题(22610)
期刊
(94357)
经济(94357)
研究(71737)
(47299)
中国(46488)
(45190)
金融(45190)
学报(32846)
(31107)
科学(28915)
管理(28238)
大学(25433)
学学(24186)
财经(21058)
农业(18206)
(17720)
教育(16149)
经济研究(15395)
技术(13287)
问题(12004)
业经(11947)
理论(11785)
(11375)
会计(10979)
国际(10842)
实践(10509)
(10509)
财会(10164)
(10061)
(9647)
共检索到332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军林  朱沛华  
政府干预市场竞争的方式不仅对宏观经济产生持续的影响,而且深刻地改变着银行业的经营格局。基于我国20082015年124家区域商业银行的样本,实证研究了财政扩张政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作用,并检验了区域市场竞争的传导效应。研究发现,银行风险显著受到了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财政扩张加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区域市场竞争具有显著的传导效应,即财政扩张通过干预市场竞争,提高市场垄断程度,进而加剧信用风险。地方政府应在财政支出规划方面更为注重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完善现代财政预算制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郜栋玺  项后军  
本文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下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重要性以及金融监管日益趋严的大背景,采用2009—2017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下银行的多重市场竞争如何影响其风险承担,并进一步引入不同监管维度的视角,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及金融监管下多重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传统贷、存款市场而言,贷款市场竞争显著抑制了我国银行业及各类银行的风险承担,且贷款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抑制作用,但国有银行除外;而存款市场竞争显著提升了我国银行的风险承担,但存款利率市场化并未进一步强化其影响,地方银行除外;对于理财产品市场而言,其市场竞争同样会显著增加我国银行业及各类银行的风险承担,且利率市场化进程会进一步增加这种正向链条的影响;在纳入多维度监管因素后,本文发现事前和事后监管能够有效地增加贷款利率市场化及其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而针对理财产品市场,仅有事前监管能够显著地削弱利率市场化进程与理财产品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毅峰  
竞争是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动力,而金融创新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加入WTO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不仅包括银行业内部的竞争,还包括与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资本市场的竞争。在这种环境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注重在观念、制度以及金融工具三个方面进行创新,这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然而,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其在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争取更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无法回避的风险,有时这种风险甚至是致命的。因此,商业银行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并重视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胜民  申创  
本文通过引入Boone指数来衡量我国银行业竞争程度,并利用我国2005~2015年101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竞争度、非利息收入以及二者交互项对于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度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总体非利息收入对于银行风险影响并不显著,但分类非利息收入对于不同类型银行的风险状况产生了不同影响。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加同时降低了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风险,且对中小型银行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随着竞争度的提升,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增加所带来的降低风险的作用越来越弱,在超过竞争度临界值时甚至会提升银行风险。其他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则显著提高了大型银行的风险,但对中小型银行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振新  陈享光  
文章利用2007-2017年我国93家区域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并结合省级宏观经济数据和地方官员变更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地方官员变更引起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区域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官员变更引起的政策不确定性增大了区域商业银行风险;(2)地方官员变更引起的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提高银行的资产收益率降低了商业银行风险;而不确定性时期的财政扩张,通过降低银行资产收益率增大了商业银行风险;并且财政扩张的负面影响大于政策不确定性的正面影响;(3)各省的市委书记发生职位更替引起的政策不确定性对区域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更大。文章研究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财政体制与金融体制之间的联系提供参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一花  
分税制以来 ,地方财力不足、财权分散、调控管理弱化以及由此引发的财政风险加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当前宏观调控、振兴国家财政的大前提下 ,研究如何加强地方财政调控不仅对实现统一的宏观调控目标大有裨益 ,而且也是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根本出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曙霞  刘忠璐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从贷款利率到存款利率放开的渐进过程,该项改革也导致了银行业存贷款市场的竞争程度差异化明显。本文分别构建存款和贷款两个市场的勒纳指数,采用中国2002—2014年76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存贷款市场竞争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相较于存款市场竞争,贷款市场竞争对银行冒险行为激励作用的力度更大;(2)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市场竞争越激烈,其风险承担越大;存款市场势力对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约束作用比对其他类型银行更为有效;(3)与改革前比较,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对存贷款市场竞争程度的敏感性,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俊文  
地方融资平台对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多年的累计,地方融资平台融资余额规模巨大,其潜在的风险已引起了社会大众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怎样有效防范和化解融资平台风险值得研究。文章认为银团贷款模式是防范和化解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有效方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敏  覃坚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绍振  李连贵  
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之我见韩绍振李连贵一、实行新老贷款划段,逐步盘活存量。为甩掉包袱,轻装上阵,真正达到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之目的,我们认为应以“贷款通则”全面实施为依据,即以1996年1月1日前后为界线,实行贷款新老划段,分两套人马,严格实行盘活存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曙霞  罗杰  黄君慈  
从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发生局部过热,银行信贷扩张是这次地方政府主导型投资过热的重要支撑和扩张加速器,归根到底是软预算约束机制导致银行信贷系统性风险开始积聚。本文通过建立地方政府、国有企业、银行三类主体的效用函数及其软预算约束模型,分析三方共谋贷款扩张的制度机理,解释目前信贷集中与扩张——软预算约束竞争——银行系统性风险三者之间的内生逻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欢  
本文基于2004~2013年14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一步G 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在贷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将可能采取的两大措施对其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非利息收入业务扩张对银行风险的负向影响效应并不显著,这是因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构成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重较大、收入稳定、风险较小,而收益不稳定、风险性较大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收入占比重较小;此外,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程度不高,整体收入水平低,并未能显著地分散银行风险;过度地信贷扩张将给银行带来较高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与信贷业务的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曙光  张平  
化解金融风险,防范外部冲击张曙光张平1997年7月,泰国发生金融动荡,迅即波及东南亚诸国,也冲击了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进入第四季度,扩展到韩国、日本,造成各该国货币大幅贬值,经济增长明显下降。与此形成显明对照,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格局却呈现出低通胀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炫榆  童玉芬  朱亚杰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效率的关系比其他行业更为复杂,文章使用63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了考虑信用风险情形下,我国银行业竞争对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竞争加剧会降低银行业的效率水平,支持"银行特质假说";资产规模和核心资本率与银行效率显著正相关,而重大事件中的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银行跨区经营会降低银行的效率水平,并且经济增速较快时银行效率水平更低;国有行市场垄断力对效率的正向效应最强,其次是区域性银行和股份行。因此,当前我国健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升银行业效率,必须加快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银行自身要提升风控水平,同时谨慎引入战略投资者和跨区新设机构;而股份行应是市场化改革的先行先试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