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20)
- 2023(3347)
- 2022(2657)
- 2021(2559)
- 2020(2050)
- 2019(4396)
- 2018(4282)
- 2017(7763)
- 2016(4402)
- 2015(4895)
- 2014(4882)
- 2013(4613)
- 2012(4305)
- 2011(3706)
- 2010(3935)
- 2009(3575)
- 2008(3700)
- 2007(3242)
- 2006(2729)
- 2005(2654)
- 学科
- 业(12019)
- 济(11460)
- 经济(11434)
- 险(10687)
- 保险(10596)
- 管理(10441)
- 企(8003)
- 企业(8003)
- 中国(6982)
- 银(5947)
- 银行(5947)
- 方法(5597)
- 行(5594)
- 制(5278)
- 数学(4884)
- 数学方法(4826)
- 财(4776)
- 融(4677)
- 金融(4677)
- 各种(4414)
- 理论(4327)
- 类型(4290)
- 种类(4272)
- 各种类型(4269)
- 保险业(3748)
- 农(3613)
- 制度(3354)
- 度(3354)
- 务(3235)
- 财务(3231)
- 机构
- 大学(54074)
- 学院(54037)
- 济(19644)
- 管理(19598)
- 经济(19004)
- 中国(18223)
- 研究(16536)
- 理学(15392)
- 理学院(15227)
- 管理学(14901)
- 管理学院(14802)
- 财(13580)
- 京(11559)
- 财经(9832)
- 江(9750)
- 中心(9100)
- 科学(8987)
- 经(8971)
- 州(7834)
- 北京(7793)
- 所(7730)
- 融(7662)
- 金融(7524)
- 财经大学(7515)
- 农(7443)
- 公司(7236)
- 范(7125)
- 银(7125)
- 师范(7029)
- 银行(6711)
共检索到94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建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这三大攻坚战中,中央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排在首位,充分表明中央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的深刻认识,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高度重视。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肩负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的法定职责,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负有牵头抓总职责,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人民银行承担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拟订
关键词:
金融风险防范 风险处置 攻坚战 防范化解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桥生 王贝贝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叠加影响下,我国面临的重大风险更具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新时代我国面临的重大风险主要呈现外源性风险与内生性风险并存、突发性风险与长期性风险共生、隐匿性风险与显现性风险互动、系统性风险与局部性风险并行的基本特征。新时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牢牢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敢于斗争、坚持开拓创新的基本原则。把握新时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实践要求,要从认知维度上深化对风险防范的战略性认识,从价值维度上培育正确的风险防范的价值理念,从制度维度上构建坚实的风险防范的制度体系,从技术维度上推进风险防范的数字化治理,从而形成驾驭各类重大风险的系统合力。
关键词:
重大风险 防范化解 新时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武
从我国实际看,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风险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也出现很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金融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存在政府干预、法律基础薄弱、公司治理不规范、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监管不足等种种问题,导致银行出现了大规模坏账。亚洲金融危机极大提高了社会各界对金融安全稳健重要性的认识,加大了中国金融改革的紧迫感。国家通过财政补充资本金、剥离不良资产、股份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大型商业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尚希 李成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这是党基于当今时代全球所面临的风险社会现实做出的重大科学判断。在风险社会,各种经济关系、金融关系、社会利益关系转变为风险关系,财富分配、收入分配、消费分配也与风险分配成为一种镜像关系,风险分配的主导性日渐凸显。利益分配是基于实体现实的分配,风险分配是基于虚拟现实的分配;利益分配是过去时,风险分配是将来时。契约不完全导致的风险外部化,是公共风险生成的初始条件。风险外部化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包括风险社会化、风险系统化和风险公共化三个环节,如果应对措施与风险演化不匹配,就会形成威胁共同体的公共风险。遏制风险公共化应从契约化的风险分配开始,按照“风险人”假设,增强个体契约的完全性,降低社会契约的不确定性,扩大社会的包容性。治理转型应转向“风险-利益”模式,以风险为导向,协同个体风险与公共风险,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按照治理矩阵,优化治理路径,提升治理效能。
关键词:
风险分配 公共风险 治理转型 契约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国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并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由此可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当前如何着力抓好国有企业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及时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特别是通过不断深化全面风险管理进一步筑牢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坚实基础,建立完善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的长效机制,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风险防范 长效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惺惟 董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1日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就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对于经济领域的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
关键词:
金融安全 防范化解
[期刊] 改革
[作者]
武靖州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政府债务水平高企,财政风险积聚。财政风险作为经济运行新的不确定性因素,成为公共风险的重要来源。由各种内外部因素导致的公共风险迭代变化是传统财政政策效应递减的主要因素。在财政扩张不可持续、政府应对公共风险责任日趋增加的条件下,财政政策应当在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之间作出权衡,在控制财政支出扩张的基础上有效应对公共风险。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从调节总量向调节结构、调节利益转变,从传统财政政策的"冲击-支出-乘数-总量"转向"行为-风险-治理"的新逻辑。
关键词:
防范与化解风险 财政政策转型 政府作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江涛
在这个各行各业都在注重创新发展的时代下,科技成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科技项目的研发过程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为了确保科研项目的成果能够为社会所用,不被外部力量所摧毁,相关部门需要调整风控政策,要求工作人员调整工作流程,以此降低科技成果转化时所面临的风险。《防范化解科技领域重大风险》一书主要论述了保护科技成果,使其不被窃取的有效策略。该书开篇论述了科技对于现代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并认为它的存在对于信息安全防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除了运用大量笔墨来论述它的重要性之外,作者同时也提出观点:它的存在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推动社会发展进程加快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安全隐患。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有效防范该领域风险的意义,并阐明了与之相关的防范机制的发展历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熊璞刚 马立平 尚华
2018年3月,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上市首日就成交了6200万桶原油,使得中国原油期货成为继西德克萨斯中间基原油期货(WTI)和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Brent)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原油期货,这极大地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成为2015年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之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又一重要里程碑。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成为国际本位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必经之路,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维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法律授权,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形成了覆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新增债券发行、存量债务置换、风险预警、应急处置、信息公开、日常监督等各环节的"闭环"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2018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夏志琦
本文分析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金融审计标准国际化对我国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审计 标准 国际化 信用评价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永綦
经济金融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引人瞩目的现象,对经济金融化发展特征和演化趋势的研判成为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先决条件。近年来,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日益膨胀,金融业在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性和地位不断提高;而"互联网+"行动计划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经济金融化的加速发展。尤为重要的是,我国的金融供给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强,导致"脱实向虚"和"金融空转"的矛盾不断加剧。我国的经济金融化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因此,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必须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宗旨,并加快金融生态的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鲍国明
3月15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鲍国明代表协会理事会作题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奋力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全文如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志强 安俊 付强
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更是首当其冲。在脱贫攻坚和污染防治两大攻坚战胜利收官,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背景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强烈冲击、世界经济剧烈波动和全球发展格局快速调整情况下,防范重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进入新时代特别是数字经济时代,我国重大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和基本特点都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亟须以新的视角来认知新型重大金融风险,以新的策略和方法来应对这一重大挑战,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景武
当前金融风险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扩散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叠加的结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人民银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防范金融风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
关键词:
金融风险 攻坚战 防范化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