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89)
- 2023(3941)
- 2022(3366)
- 2021(3100)
- 2020(2805)
- 2019(6133)
- 2018(5863)
- 2017(11632)
- 2016(6334)
- 2015(7112)
- 2014(7050)
- 2013(6968)
- 2012(6570)
- 2011(5601)
- 2010(5784)
- 2009(5576)
- 2008(5900)
- 2007(5109)
- 2006(4299)
- 2005(4149)
- 学科
- 业(24358)
- 管理(21755)
- 济(20988)
- 经济(20947)
- 企(19777)
- 企业(19777)
- 财(15390)
- 务(12374)
- 财务(12371)
- 财务管理(12331)
- 企业财务(11867)
- 方法(11341)
- 险(10784)
- 保险(10693)
- 数学(9773)
- 数学方法(9715)
- 银(8299)
- 银行(8299)
- 中国(8172)
- 融(8033)
- 金融(8033)
- 行(7617)
- 制(7055)
- 贸(6001)
- 贸易(5997)
- 易(5930)
- 各种(4491)
- 类型(4337)
- 种类(4328)
- 各种类型(4323)
- 机构
- 大学(84296)
- 学院(83178)
- 济(36961)
- 经济(36209)
- 管理(32133)
- 中国(27430)
- 理学(26247)
- 研究(26197)
- 理学院(26024)
- 管理学(25735)
- 管理学院(25581)
- 财(25242)
- 财经(18370)
- 京(17434)
- 经(16791)
- 财经大学(14021)
- 中心(13191)
- 所(12780)
- 江(12766)
- 融(12495)
- 科学(12339)
- 金融(12281)
- 经济学(12033)
- 北京(11592)
- 经济学院(11008)
- 研究所(10877)
- 银(10538)
- 州(10033)
- 银行(9997)
- 商学(9800)
- 基金
- 项目(48467)
- 科学(38057)
- 研究(37169)
- 基金(36473)
- 家(30566)
- 国家(30327)
- 科学基金(26543)
- 社会(24559)
- 社会科(23352)
- 社会科学(23344)
- 基金项目(18564)
- 教育(16828)
- 省(16707)
- 资助(16380)
- 自然(16229)
- 自然科(15845)
- 自然科学(15837)
- 自然科学基金(15569)
- 编号(14645)
- 划(14368)
- 成果(12946)
- 部(11982)
- 性(11263)
- 教育部(10839)
- 重点(10774)
- 国家社会(10513)
- 人文(10469)
- 制(10295)
- 大学(9947)
- 项目编号(9787)
共检索到140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缪延亮 胡李鹏 李欣
事实上,每次危机背后都有着杠杆的顺周期性、监管的缺位和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正是这些原因导致危机的教训难以被吸取,即使被吸取了,也容易忘却债是一种契约安排,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促进资源配置。但债务水平过高、增长过快容易造成债务危机。本文对比分析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12年欧债危机四次典型债务危机,从债务的本质特征——尤其是结构性和顺周期性——出发,揭示债务危机不断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债务风险的针对性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诚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仅是我国财政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威胁我国金融稳定乃至经济安全的重要隐患。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面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因此,有必要在结合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特殊背景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国外防范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功经验,积极慎重地解决好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券市场 平衡预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路易
近年来,中国的信贷增长速度极快,而自2012年初以来,影子银行的"非银行"信贷增长尤其迅速。中国政府近期采取了一些措施控制信贷增长,以降低相关的金融风险。中国政府控制信贷增长自然有充分的依据,因为过去18个月信贷增速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中国长期以来信贷和贷款数据都相对较高,自2012年初以来信贷增长尤其迅速。某些观察家认为,实际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研杰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为高校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各高校普遍存在事业发展与资金不足的矛盾。由于国家财力及学校自筹经费有限,许多高校选择了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获取发展资金。银行贷款是高校的一项债务,如果举债规模过大,因债务而产生的支出就会极大地增加教育成本,引发财务结构失衡和财务风险,影响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青
债务风险预测及防范孙青一、利用外资中两个最主要的风险我国利用外资发展很迅速。1991年以来,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20多万个,实际使用外资额达1600多亿美元。这些外资的取得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渠道:第一,外商直接投资;第二,国际金融组织、国外政府、财团、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诗园
中国式分权在促进经济发展,助推我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面临分权体系不健全、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成为推动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形成的制度性因素。本文首先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的研究脉络和改革变迁,阐释了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的基本原理。其次,基于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两个维度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的形成机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选取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探讨其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先进经验。最后,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实,在辩证吸收国外经验基础上,提出分权视角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监管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炜 李坤
一、努力拓宽筹资渠道首先,努力扩大财政拨款在地方高校收入中的比重。地方高校的主体力量是政府投资兴办的公立高校,财政拨款应该是这些高校最重要的资金来源。财政部、教育部2010年发文,要求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这一措施使地方高校拨款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也使地方高校防范债务风险能力得到提升。但从绝对数量上看,经常性的教育经费拨款绝大部分用于保障高校的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运行经费,远远不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俊培 李淼焱
本文对中西部地区地方债务的调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地方债务潜在风险很大,应给予高度关注。本文从制度安排角度分析了地方债务风险的原因,阐述了财政风险形成和转化的机制,提出了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改革路径。本文认为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应完善地方税体系,建立一般转移支付制度和地方债务约束机制。
关键词:
地方债务 债务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将政府性债务管控上升到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政府性债务的新特征、新趋势,科学判断政府性债务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新模式、新路径,具有重大意义。一、政府性债务的特征2013年,国家审计部门对从中央到乡镇的五级政府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12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建光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上升、积累和扩大的趋势,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构成特征以及形成的渠道进行了深刻全面地分析,指出了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在此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消除地方政府债务、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1)在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素透明化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处理;(2)采取前瞻性地方政府债务控制;(3)具体明确地方政府债务责任;(4)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5)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换和机构精简;(6)试行地方政府“举债权”制度。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改革
[作者]
管洪
改革开放以来,县乡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县乡政府债务风险集聚为下一步经济的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近年来,因基层政府债务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屡见报端,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重庆市铜梁县政府债务调查为依据,分析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理,并从已取得的改革实践中,提出防范和化解基层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
县乡政府债务 形成机理 偿债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曹炳高 欧阳雷 章萍 郭传辉
当前,受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财政职能扩展、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完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负债规模不断膨胀。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5.3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率为80.5%。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日益显性化,会影响地方财政的稳固与平衡,冲击政府的公共信用体系,进而威胁到宏观经济的稳定。2017年5月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凡一
地方政府通过发债可弥补财政赤字,保障收支平衡,帮助经营性融资项目和资本性融资项目在短期内获取大量资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会不断累积。由于邻近省份的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集聚效应。我国应推行差别化的地方债务政策,严格地方债务限额管理,依托资金调拨弱化省域间债务风险传染,加强关联省份债务信息披露,以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