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4)
2023(3346)
2022(2939)
2021(2738)
2020(2552)
2019(5506)
2018(5531)
2017(10532)
2016(6028)
2015(6602)
2014(6668)
2013(6420)
2012(6119)
2011(5141)
2010(5607)
2009(5390)
2008(5752)
2007(5479)
2006(4895)
2005(4793)
作者
(15777)
(12751)
(12432)
(12233)
(8255)
(6119)
(5926)
(4957)
(4917)
(4851)
(4366)
(4340)
(4217)
(4123)
(4102)
(3943)
(3767)
(3756)
(3749)
(3709)
(3328)
(3171)
(3090)
(3025)
(3023)
(2969)
(2965)
(2885)
(2708)
(2545)
学科
管理(24776)
(19300)
(17720)
企业(17720)
(17156)
经济(17116)
(16387)
(10850)
财务(10838)
财务管理(10798)
企业财务(10379)
(7328)
国家(7209)
(6617)
方法(6097)
中国(5939)
财政(5394)
(5228)
银行(5228)
数学(4943)
(4860)
数学方法(4859)
(4708)
(4643)
(4407)
(4174)
金融(4174)
税收(4094)
工作(4051)
(4001)
机构
大学(75372)
学院(74346)
管理(28645)
(28216)
经济(27322)
研究(23774)
理学(22665)
理学院(22450)
中国(22441)
管理学(22211)
管理学院(22050)
(21994)
(16505)
财经(14603)
(14563)
(13054)
中心(12889)
科学(12401)
(12007)
(11351)
北京(10898)
(10695)
财经大学(10574)
研究所(9856)
(9783)
师范(9701)
(9650)
(9646)
银行(9277)
人民(8845)
基金
项目(40071)
研究(31900)
科学(30675)
基金(28139)
(23333)
国家(23108)
科学基金(19978)
社会(19499)
社会科(18437)
社会科学(18431)
(15142)
教育(14764)
基金项目(14152)
编号(13619)
成果(13134)
(12383)
资助(12249)
自然(11814)
自然科(11534)
自然科学(11530)
自然科学基金(11330)
课题(9655)
(9476)
(9139)
项目编号(9051)
重点(8686)
(8446)
(8062)
教育部(8031)
大学(7943)
期刊
(38365)
经济(38365)
研究(27756)
(23340)
中国(20095)
(13100)
金融(13100)
管理(11131)
教育(10527)
学报(9486)
(8808)
会计(8067)
科学(7954)
财会(7861)
大学(7772)
财经(7762)
学学(6852)
(6535)
技术(6224)
(6107)
图书(5702)
通讯(5400)
会通(5375)
农业(5222)
经济研究(5137)
业经(4556)
书馆(4520)
图书馆(4520)
问题(4325)
(4211)
共检索到137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毛腾飞  
本文着力探讨以PPP名义举借政府债务的表现形式和动因,分析防范的意义,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相关研究和实务界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良钊  
近年来,一些贫困地区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各类融资平台举借大量债务,用于交通、水利、城市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弥补脱贫攻坚、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欠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有效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与地方财力不相匹配的大量政府性债务,对财政经济平稳运行构成潜在威胁。笔者在对部分贫困地区负债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后发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赵春涛  
一、乡镇债务形成原因其一,行政体制不协调。一是人事管理不协调。乡镇机构多而杂,受现行行政体制的制约,乡镇既无机构设置权,又无人事管理权,人员费用全部由乡镇收入来解决,人事权与乡镇财权脱钩情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缪小林  程李娜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本质是非社会理性条件下政府"行为牺牲效率",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核心是要通过"机制找回效率"。PPP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就是要通过公私合作机制约束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而不顾债务配置效率的非社会理性行为。本文将决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效率划分为"责任分担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率",其中:PPP提升债务"责任分担效率"的关键是引入私人部门实现公共服务债务项目在政府和市场间进行合理责任分担,具体要采用公益性原则和技术性原则确定向私人收费还是向政府收费;PPP提升债务"投入产出效率"的核心是引入私人部门可以抑制地方政府非社会理性行为下的利益侵蚀,具体需要针对债务项目根据侵蚀性原则和能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传辉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交织的混合体,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财政和金融协同发力。本文在对财政金融协同遏制地方政府债务无序扩张、保障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流通、防止到期地方政府债务发生违约、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实践进行梳理基础上,指出在财政金融协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过程中,存在部分政策制定协同性有待提升、部分政策执行力度偏弱、信息不透明影响财政金融协同效率、风险防范与稳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平衡有待加强等需要关注的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建光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上升、积累和扩大的趋势,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构成特征以及形成的渠道进行了深刻全面地分析,指出了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在此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消除地方政府债务、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1)在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素透明化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处理;(2)采取前瞻性地方政府债务控制;(3)具体明确地方政府债务责任;(4)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5)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换和机构精简;(6)试行地方政府“举债权”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将政府性债务管控上升到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政府性债务的新特征、新趋势,科学判断政府性债务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新模式、新路径,具有重大意义。一、政府性债务的特征2013年,国家审计部门对从中央到乡镇的五级政府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12
[期刊] 改革  [作者] 管洪  
改革开放以来,县乡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县乡政府债务风险集聚为下一步经济的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近年来,因基层政府债务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屡见报端,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重庆市铜梁县政府债务调查为依据,分析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理,并从已取得的改革实践中,提出防范和化解基层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晓羽  支大林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除自身易产生的道德风险、偿还能力不可持续等风险外,其不可控性也给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的风险。化解此类风险不但需要建立一套发行前严控、发行后披露、违约方补偿的风险防范体系,而且要采取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设立地方人大约束机制、实施信用持续评级、与官员考核挂钩、规范融资平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志浩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速膨胀,债务风险凸显。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并提出防范与控制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凡一  
地方政府通过发债可弥补财政赤字,保障收支平衡,帮助经营性融资项目和资本性融资项目在短期内获取大量资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会不断累积。由于邻近省份的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集聚效应。我国应推行差别化的地方债务政策,严格地方债务限额管理,依托资金调拨弱化省域间债务风险传染,加强关联省份债务信息披露,以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京城  孙文基  
在化解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上,其总体思路应是:有效化解旧债、积极防范不合理新债,同时"开大门、关后门",允许地方政府为地方公共产品融资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段旭龙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除了中央政府以外,各省、市以及县市区和乡镇等行政单位为了行使政府职能,以政府名义通过社会渠道获得的借贷性收入,这些收入将在设定的时间内偿还。在借贷的过程中,政府的信用是其取得债务收入的基本保证。国务院办公厅在2011年将地方政府债务划分为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需要用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并应承担连带责任的债务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婧茹  
据国家审计署2011年审计数据显示,201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达到10.7万亿元,其中大部分是通过设立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举借的债务,如此高的负债,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文章基于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现状,研究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并从会计学视角提出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措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古建芹  申寸娜  
近年来,地方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在促进地区经济建设和政府履行各项职能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存在风险。研究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及其形成原因,寻求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政策措施意义重大。一、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及风险(一)增速较快规模较大,形成偿债能力不足的风险。一是地方政府性债务总体规模大、增速快,与主要偿债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