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5)
2023(8815)
2022(7743)
2021(7083)
2020(6341)
2019(14565)
2018(14433)
2017(28305)
2016(15550)
2015(17777)
2014(18377)
2013(18299)
2012(17364)
2011(15657)
2010(15972)
2009(14993)
2008(15285)
2007(14143)
2006(12097)
2005(11057)
作者
(46568)
(38767)
(38723)
(37080)
(24571)
(18599)
(17983)
(15195)
(14687)
(14275)
(13158)
(13071)
(12333)
(12215)
(12150)
(12142)
(12106)
(11473)
(11233)
(11188)
(9676)
(9633)
(9606)
(8897)
(8862)
(8834)
(8794)
(8612)
(7918)
(7807)
学科
(66902)
经济(66839)
(45977)
管理(41837)
(34358)
企业(34358)
方法(31607)
数学(27715)
数学方法(27484)
(20432)
中国(18043)
(17172)
业经(14783)
(14606)
地方(14234)
农业(13680)
(13265)
银行(13242)
(12546)
(12461)
(12458)
贸易(12452)
(12078)
(11560)
金融(11558)
(11104)
保险(11010)
(10990)
财务(10966)
财务管理(10919)
机构
学院(228543)
大学(227159)
(95761)
经济(93609)
管理(88460)
理学(74658)
理学院(73873)
研究(73501)
管理学(72642)
管理学院(72219)
中国(62093)
(48007)
(46164)
科学(44409)
(41798)
(37876)
(37376)
中心(36675)
财经(36149)
业大(34330)
研究所(33878)
农业(32731)
(32565)
北京(30435)
经济学(29665)
(29612)
(28649)
师范(28346)
经济学院(27130)
财经大学(26652)
基金
项目(143825)
科学(111766)
研究(106776)
基金(102454)
(88229)
国家(87482)
科学基金(74562)
社会(66398)
社会科(62881)
社会科学(62862)
(57294)
基金项目(54378)
教育(48676)
(47309)
自然(47236)
自然科(46071)
自然科学(46054)
编号(45343)
自然科学基金(45254)
资助(42850)
成果(36954)
重点(32113)
(31914)
(31509)
课题(30483)
(29839)
创新(27893)
(27472)
科研(27462)
教育部(27226)
期刊
(106346)
经济(106346)
研究(69644)
中国(46156)
(37470)
(37212)
学报(34131)
科学(30836)
(30713)
金融(30713)
管理(29290)
大学(25614)
农业(24053)
学学(24005)
教育(22586)
技术(20975)
业经(18369)
财经(17931)
经济研究(16250)
(15346)
问题(14427)
(13142)
技术经济(12666)
理论(12527)
统计(11618)
图书(11600)
实践(11491)
(11491)
商业(11327)
(11247)
共检索到348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波  谢伟  孙良  连明  
产业集群在促进企业发展,减少银企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但也因产业集群自身的运行规律,使集群企业的系统性风险、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性风险明显增强;加之集群内企业数量众多,情况不一,如果信贷管理力量与客户数量、业务量不匹配,相应的信贷风险就会增强。规避产业集群的信贷风险,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期刊] 征信  [作者] 姜庆东  
近年来,集团客户之间关联交易和互保现象越来越多,银行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带来的偿债风险、道德风险越来越大。运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防范集团客户信贷风险非常必要和迫切。提出诸如加强贷前调查,做好关联企业信息资料收集工作;切实加强贷后管理,防范资金挪用风险;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金融同业合作;加强担保资格审查,高度重视关联交易等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冬莉  
集团客户是各家商业银行竞争营销的热点,但其风险日渐显现。集团客户法律责任承担的分散性和经济利益的一体性使其比单一客户风险水平更高,商业银行的单一客户信贷管理手段显然不适应对集团客户的管理。通过对企业法人资产的法律分类和合并财务报表的分析,提出对集团客户信贷管理的新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有帆  
金融风险时下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就我国商业银行而言,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于信贷风险。为此,农总行适时提出了“双优”战略,以“黄金客户”作为信贷投向的重点,对信贷资产结构实行了战略性调整,不少行也由此尝到了发展“黄金客户”获得质量效益的甜头。但是,目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曲莉伟  曲莉莉  
集团客户是各家商业银行竞争营销的热点,但其风险日渐显现。集团客户法律责任承担的分散性和经济利益的一体性,以及监督制约机制的不规范和治理结构不尽完善等问题,使其比单一客户风险水平更高,商业银行的单一客户信贷管理手段显然不适应对集团客户的管理。通过对集团客户风险的剖析,建议对集团客户信贷管理实施严格筛选、定期访问、加强信息管理和风险预警等新举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万绍玫  
我国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由于普遍存在抗风险能力弱、管理不善等问题,使得贷款潜在风险较高,风险管理难度较大。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最活跃的经济成份之一,大力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无疑将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当前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大力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时,应对中小企业融资动机和方式、企业特点和风险特征、风险防范和解决途径等有足够的认识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努力规避风险。这样,才能在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实现银企双赢。本文从认识中小企业的特点入手,对我国中小企业信贷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信贷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肖原  贾涛  
近几年,集团性企业一直是国内商业银行重点营销、积极介入的对象,加强集团企业客户信贷风险管理极其重要。由于集团性企业由多个企业法人组成,具有组织结构多样性、经营多元性、管理更复杂等特点,造成其信贷风险的表现与单一企业不同,因此,商业银行防范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重点在于:实行集团性企业统一授信;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关联交易和关联行为的分析和监控;严格控制集团性企业的担保虚化;加强贷后管理和风险预警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小明  
接连不断的集团客户事件警示我们在理论指导下系统研究集团客户信贷风险。本文从集团客户自身经营特点剖析了其信贷风险的系统性特质,并认为与宏观经济、行业系统性风险相比,集团客户系统性风险更具不确定性、多发性。根据集团客户信贷风险来源,论文基于信息经济学论证了集团客户信贷风险实质,针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缺陷,提出了系统的具有实践操作性的集团客户防范机制优化思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鹦  
近年来,企业非法集资、过度融资、担保链断裂等事件中,企业征信系统在共享企业的财务信息及融资情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基层央行企业征信系统缺少监测、预警等功能,在有效发挥企业征信系统功能,防范信贷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方面显得非常迫切。企业征信在防风险维护稳定中所处的地位企业征信系统庞大的数据库为防范金融风险创造条件企业征信系统共收录企业和其他组织约1800万户,其中有信贷记录的企业和其他组织800多万户,几乎涵盖全部信贷企业。企业征信系统收录与企业信贷业务相关的信用信息,涉及贷款、保理、贸易融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鹦  
本文阐述了企业征信在防范信贷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体现,并结合实践中防风险维稳定对企业征信的相关要求,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茅晓佩  徐天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林建通  黄娟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是现代金融业的主体。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之后,如何防范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信贷风险,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都提出了许多措施和相应对策。我们认为,信贷文化的建设对防范信贷风险将起决定性作用,本文仅就信贷文化建设与防范信贷风险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康宁  
优良的信贷文化是指银行在信贷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能够体现银行信贷的基本理念、价值取向、管理模式、信贷质量标准、员工素质水准和银行形象表达方式的总和。它是银行与客户之间形成互信互惠良性发展的助推器,是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银行形象在社会公众中的延伸。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胜莲   王艳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