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3)
- 2023(11987)
- 2022(10687)
- 2021(10320)
- 2020(8712)
- 2019(20134)
- 2018(20021)
- 2017(39708)
- 2016(21906)
- 2015(24674)
- 2014(24869)
- 2013(24388)
- 2012(22592)
- 2011(20175)
- 2010(20434)
- 2009(18818)
- 2008(18586)
- 2007(16414)
- 2006(14764)
- 2005(13391)
- 学科
- 济(81374)
- 经济(81262)
- 管理(68360)
- 业(66277)
- 企(56815)
- 企业(56815)
- 方法(37439)
- 数学(32062)
- 数学方法(31591)
- 财(27075)
- 农(23302)
- 中国(21919)
- 业经(18776)
- 务(18724)
- 财务(18654)
- 财务管理(18620)
- 制(18019)
- 企业财务(17748)
- 学(17644)
- 地方(16550)
- 贸(15559)
- 贸易(15551)
- 农业(15303)
- 易(15116)
- 理论(14488)
- 策(14331)
- 银(13891)
- 银行(13856)
- 和(13750)
- 技术(13362)
- 机构
- 大学(306281)
- 学院(305948)
- 管理(124544)
- 济(119031)
- 经济(116114)
- 理学(106946)
- 理学院(105816)
- 管理学(104078)
- 管理学院(103525)
- 研究(101292)
- 中国(77945)
- 京(65930)
- 科学(62165)
- 财(58869)
- 所(51719)
- 农(47460)
- 研究所(46372)
- 中心(46347)
- 财经(45942)
- 江(45912)
- 业大(43888)
- 北京(42481)
- 经(41649)
- 范(40927)
- 师范(40594)
- 州(37528)
- 农业(36808)
- 院(36751)
- 财经大学(33980)
- 经济学(33509)
- 基金
- 项目(202678)
- 科学(158572)
- 研究(151173)
- 基金(145427)
- 家(125337)
- 国家(124233)
- 科学基金(106854)
- 社会(92285)
- 社会科(87288)
- 社会科学(87265)
- 省(79034)
- 基金项目(77475)
- 自然(70286)
- 教育(69700)
- 自然科(68587)
- 自然科学(68570)
- 自然科学基金(67331)
- 划(66592)
- 编号(63479)
- 资助(60976)
- 成果(53115)
- 部(45129)
- 重点(44721)
- 课题(43359)
- 发(42387)
- 创(41735)
- 项目编号(39587)
- 创新(38751)
- 教育部(38650)
- 科研(38514)
- 期刊
- 济(134933)
- 经济(134933)
- 研究(94246)
- 中国(57433)
- 管理(46393)
- 财(46011)
- 学报(45819)
- 农(43276)
- 科学(42004)
- 教育(36317)
- 大学(34597)
- 学学(32207)
- 融(31278)
- 金融(31278)
- 农业(30018)
- 技术(25846)
- 业经(22397)
- 财经(22104)
- 经济研究(20254)
- 经(18618)
- 图书(17582)
- 问题(17348)
- 理论(16450)
- 实践(15120)
- 践(15120)
- 业(15052)
- 技术经济(14381)
- 科技(14376)
- 现代(14256)
- 贸(13760)
共检索到459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奔
如何有效防范上市公司欺诈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的重大命题。主观刻意性、以外部中小投资者为欺诈客体、后果的严重性构成上市公司欺诈的核心要素。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欺诈呈现欺诈类型多样,同一公司反复欺诈及个人惩罚力度较轻等特点,同时大股东、高管与外部的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欺诈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应从法律法规、建立多元分析师评价体系及引导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有效防范上市公司欺诈。
关键词:
公司欺诈 大股东 高管激励 证券分析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君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造成的危害比非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危害大得多。如何有效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主要阐释了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欺诈 危害 防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银华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事件不断曝光,不仅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经济利益,而且可能导致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甚至整个资本市场信心的削弱、丧失。然而,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不断新颖化、复杂化及隐蔽化,如何有效识别与防范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本文在综合分析各种欺诈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的识别模型与防范策略。进一步通过对沪深两市2009-2013年持续经营、没有被取消上市资格的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财务欺诈行为识别模型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范举措。
关键词:
信贷风险 财务欺诈 识别模型 防范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袁幕琴
本文从当前我国保险欺诈的现状和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保险欺诈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危害,阐述如何利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提出更有效的保险欺诈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
保险欺诈 大数据 风险防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瑶瑶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已经成为全球证券市场上的普遍现象,财务欺诈不仅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还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形成重大危害。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原因和常见手段分析,提出了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审计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欺诈 审计对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晓宁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股票市场频发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案,股市受挫。这导致公众投资者的利益蒙受损失,注册会计师的声誉大跌,一批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折戟。笔者经研究得知,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这颗毒瘤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股市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暧昧,注册会计师的收入不是直接来自于雇主-公众投资者,相反,而是来自于被审计的上市公司经营者。作为负责向公众披露上市公司真实财务信息的注册会计师,其行业管理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笔者就此提出了改变注册会计师收入来源渠道、提高注册会计师违法违规成本等改革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欺诈 原因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瑚琏 刘静
随着上市竞争的越来越激烈,欺诈上市层出不穷,绿大地、万福生科公司案等严重危害了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秩序。在上市新政策下,不再需要证监会IPO审核,欺诈上市的风险完全转嫁于中介机构。为了有效防范欺诈上市,本文以深圳海联讯公司案为例进行详细剖析,研究IPO舞弊风险的识别以及欺诈上市的有效防范。
关键词:
IPO审计 欺诈上市 风险识别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凡
平台企业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其财务欺诈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文章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论和运动发展观,基于平台企业的特征,分析了平台企业运动的矛盾论,揭示了平台企业财务欺诈的生成机理,提出了防范对策。研究认为,在平台企业的运动发展中,实体性与虚拟性矛盾的共存关系为平台财务欺诈创造了信息不对称空间,便捷性和安全性矛盾的相克关系为平台财务欺诈提供了机会,共享性和侵犯性矛盾的共生关系为平台财务欺诈提供了动机,而智能性和伦理性矛盾的相伴关系为平台企业提供了合理化其欺诈行为的能力。平台企业的财务欺诈是由其矛盾运动失衡和偏离轨道引起的,应从监管方、平台方和投资方三管齐下,推出相关规范和技术手段,调节平台企业的矛盾运动,使其向有效防范财务欺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平台企业 财务欺诈 矛盾论 对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建新
近几年,国内外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财务欺诈案件。为了有效地防范财务欺诈,2006年7月15日,被美国总统布什称作“自罗斯福总统以来美国商业界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法案”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正式生效,在美上市的所有公司都要求按照该法案提交财务年报。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的财务欺诈案件,分析了财务欺诈的各种理论根源和具体成因,并且在借鉴美国防治财务欺诈措施的基础上,对我国财务欺诈的防范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财务欺诈 财务欺诈理论 成因 防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月梅
国内各地不断涌现财务欺诈案件,给经济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创伤。文章从财务欺诈的概念、目的、特征、表现形式等分析入手,提出一系列全面防范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欺诈 内部控制 防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白焱
国际海运欺诈是围绕着国际贸易中一系列过程而产生的欺诈。在国际贸易中有2/3的货物运输是通过海运来完成的,我国90%的进出口货物是通过海运来进行的。所以国际贸易海运欺诈实际上在整个国际贸易欺诈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国际海运欺诈种类繁多,有沉船欺诈、单据欺诈、租船欺诈、保险索赔欺诈等。近年来,随着国际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巨大发展,越来越多的货物开始由集装箱运输,欺诈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闽浙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频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金融机构是电信诈骗资金获取、转移、清洗的主要渠道,金融机构有效履职是防范治理电信诈骗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金融机构防范治理电信诈骗的现状,并从个人信息保护、落实账户实名制、第三方支付机构管理、反洗钱资金监测和配合调查取证五个方面,梳理金融机构防范治理电信诈骗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电信诈骗 防范治理 薄弱环节 案例研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孟骅
在我国保险欺诈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博弈论理论以及matlab等软件进行回归预测模型的构建,对国际上在反保险欺诈领域领先的国家采取的措施及其经验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解决我国保险欺诈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保险欺诈 防范措施 共享系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利梅
上市公司的欺诈行为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声誉,制约了公司的发展,而且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已有研究中主要围绕上市公司欺诈行为的前因后果,较少地分析上市公司欺诈行为的应对之策,在理论上,对CEO进行降薪惩罚比解聘CEO更具有可行性。基于此,本文选取2008~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欺诈行为对CEO薪酬惩罚效应的存在性,并且进一步检验在不同的公司所有制、董事会结构以及外部市场制度环境条件下,惩罚效应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这种惩罚效应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中;同时,惩罚效应在非国有企业、董事会分离的结构以及良好的市场制度环境中更为明显。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欺诈行为 CEO薪酬 内部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