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7)
- 2023(2384)
- 2022(2050)
- 2021(1939)
- 2020(1752)
- 2019(3764)
- 2018(3688)
- 2017(6105)
- 2016(3801)
- 2015(4250)
- 2014(4143)
- 2013(4172)
- 2012(4272)
- 2011(3884)
- 2010(4113)
- 2009(3796)
- 2008(3988)
- 2007(3530)
- 2006(3241)
- 2005(2916)
- 学科
- 济(10815)
- 经济(10799)
- 管理(7488)
- 学(7440)
- 业(6866)
- 企(5335)
- 企业(5335)
- 方法(4737)
- 数学(3788)
- 数学方法(3683)
- 农(3620)
- 害(3044)
- 中国(2806)
- 制(2772)
- 及其(2751)
- 财(2751)
- 虫(2705)
- 防(2646)
- 银(2421)
- 虫害(2403)
- 业经(2395)
- 银行(2392)
- 农业(2380)
- 理论(2354)
- 行(2284)
- 融(2259)
- 金融(2256)
- 病虫(2203)
- 病虫害(2203)
- 防治(2146)
- 机构
- 大学(63037)
- 学院(61295)
- 研究(28257)
- 农(23399)
- 科学(23156)
- 农业(18981)
- 中国(18715)
- 所(17778)
- 济(17320)
- 经济(16792)
- 研究所(16729)
- 管理(16416)
- 业大(16346)
- 京(14590)
- 理学(14150)
- 理学院(13790)
- 管理学(13178)
- 管理学院(13087)
- 农业大学(12235)
- 中心(11660)
- 室(11652)
- 省(11641)
- 实验(10935)
- 江(10752)
- 业(10654)
- 实验室(10566)
- 重点(10043)
- 科学院(10021)
- 院(9725)
- 北京(8933)
- 基金
- 项目(45075)
- 科学(32859)
- 基金(31846)
- 家(31717)
- 国家(31504)
- 研究(24935)
- 科学基金(24120)
- 自然(18828)
- 自然科(18370)
- 自然科学(18351)
- 省(18322)
- 自然科学基金(18026)
- 基金项目(16773)
- 划(16395)
- 社会(13346)
- 资助(13277)
- 社会科(12453)
- 社会科学(12448)
- 科技(12244)
- 计划(12162)
- 重点(11442)
- 教育(11439)
- 农(9704)
- 发(9555)
- 专项(9504)
- 科研(9358)
- 创(9091)
- 部(8996)
- 业(8825)
- 创新(8709)
共检索到90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鹤 杜国栋 宋亚楠 鲁晓峰 英楠
通过对连作草莓根际土壤中生防木霉菌的分离、筛选,明确生防木霉菌的防病效果,为草莓连作障碍中根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不同连作地块的健康草莓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木霉菌株75株,采用传统平板对峙法对木霉菌进行初步筛选,根据几丁质酶产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产酶活性和重寄生能力,对木霉菌的抑菌能力进一步复筛,并将筛选出的优势木霉菌菌株组合,研究混合菌剂对草莓根腐病标靶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经初筛有19株木霉菌株对标靶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40%,并通过复筛选出3株具有不同生防优势的菌株,"经鉴定3株菌株分别为拟康宁木霉、哈茨木霉和刺孢木霉,"菌株组合后,复合菌发酵液对标靶病原菌抑制率高达5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申光辉 薛泉宏 张晶 段佳丽 王东胜 杨兴华
【目的】探索利用植物病、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法快速筛选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生防真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菌落培养与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的拮抗活性,盖玻片对峙培养法观察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室内发芽试验法测定真菌无菌发酵滤液促种子萌发活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的防病促生作用;土壤稀释平皿分离法测定拮抗真菌的定殖能力及对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经鉴定,2株拮抗真菌HF3和HF7分别为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和土曲霉(Aspergillu...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姝江 朱天辉 谯天敏 韩珊
【目的】对花椒根腐病生防芽孢杆菌进行分离、筛选、定殖和防效评价,为开发高效、稳定、持久的生物农药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分离健康花椒根际土中的芽孢杆菌,利用点菌法和打孔法2次筛选拮抗效果最佳的芽孢杆菌,根据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试验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测定其对1年生花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用链霉素标记拮抗芽孢杆菌,并检测该菌在花椒根际及根内土壤中的定殖动态,以此为基础,运用灌根法对花椒根腐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处理,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在分离获得的20株芽孢杆菌中,编号为B3的菌株拮抗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26.0mm,高温处理后仍具有活性,初步确定其为蜡样芽孢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婷 张园园 王辰 王世梅
[目的]为了明确草莓根腐病的致病因子,降低其发病率,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病原菌,并研究拮抗菌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效果。[方法]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出了1株病原菌Y3,采用形态观察及r 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Y3进行鉴定,用平板对峙培养测定拮抗菌CT205对菌株Y3的抑制作用,利用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对拮抗菌CT205进行固体发酵,通过连作致病土盆栽试验评价菌株CT205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作用。[结果]初步鉴定病原菌Y3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sp.)。试验发现拮抗菌CT205对病原菌Y3的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婷 张园园 王辰 王世梅
[目的]为了明确草莓根腐病的致病因子,降低其发病率,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病原菌,并研究拮抗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 ct205 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效果。[方法]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出了 1 株病原菌 y3,采用形态观察及 rDna-itS 序列分析对病原菌 y3 进行鉴定,用平板对峙培养测定拮抗菌 ct205对菌株 y3 的抑制作用,利用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对拮抗菌 ct205 进行固体发酵,通过连作致病土盆栽试验评价菌株 ct205 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作用。[结果]初步鉴定病原菌 y3 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Sp.),试验发现拮抗菌 ct...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婷 张园园 王辰 王世梅
[目的]为了明确草莓根腐病的致病因子,降低其发病率,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病原菌,并研究拮抗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 CT205 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效果。[方法]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出了 1 株病原菌 Y3,采用形态观察及 rDNA-ITS 序列分析对病原菌 Y3 进行鉴定,用平板对峙培养测定拮抗菌 CT205对菌株 Y3 的抑制作用,利用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对拮抗菌 CT205 进行固体发酵,通过连作致病土盆栽试验评价菌株 CT205 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作用。[结果]初步鉴定病原菌 Y3 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sp.),试验发现拮抗菌 CT...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婷 张园园 王辰 王世梅
[目的]为了明确草莓根腐病的致病因子,降低其发病率,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病原菌,并研究拮抗菌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效果。[方法]从草莓病株根部分离出了1株病原菌y3,采用形态观察及r 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y3进行鉴定,用平板对峙培养测定拮抗菌ct205对菌株y3的抑制作用,利用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对拮抗菌ct205进行固体发酵,通过连作致病土盆栽试验评价菌株ct205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控作用。[结果]初步鉴定病原菌y3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Sp.)。试验发现拮抗菌ct205对病原菌y3的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欣悦 张华梦 姚志鹏 王莹 陈雯 蒋春号 牛冬冬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实验室现有的生防细菌菌库中筛选对半夏软腐病具有较高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为半夏软腐病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新的菌株资源。[方法]通过平板拮抗从实验室保存的300株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中,筛选对半夏软腐病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进一步测定拮抗菌株的水解酶活和透明圈半径,通过对抑菌圈和透明圈半径进行统计赋值得到对半夏软腐病较高防治效果的复筛菌株。最后通过离体及温室防效试验验证复筛菌株对半夏软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初筛得到20株对半夏软腐病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及其抑菌圈、透明圈半径大小,按照统计结果对20株菌株进行赋值,结果显示5YN8、XZ231和7Ze3赋值分数最高,分别为11.0分、11.0分和10.5分;经离体防效验证得到20株初筛菌株对半夏软腐病腐烂程度的不同影响,对比赋值大小及半夏块茎的腐烂程度发现建立的赋值体系与菌株的生防效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即赋值分数越高,半夏块茎的生防效果越好;将筛选得到的赋值分数最高的三个生防菌株5YN8、XZ231与7Ze3进行温室防效验证,发现它们对半夏软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5.01%、79.55%和79.62%,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比对发现5YN8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XZ231和7Ze3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5YN8、XZ231与7Ze3三株生防菌株能够有效防治半夏软腐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恒树 华战迎 范灵姣 王红清
为鉴定近2年北京市草莓苗圃及生产园大发生的,给草莓种苗产业及生产者带来严重损失的草莓枯死萎蔫病症的病原以及采取适宜的防控措施,以发生枯萎病症的‘红颜’草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并且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另外对病原菌做杀菌剂室内毒力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导致北京地区‘红颜’草莓枯萎病发生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 2)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百菌清与腈菌唑等杀菌剂能抑制尖孢镰刀菌菌丝的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行善 王娜娜 崔传斌 王平平 杨明明 颜霞 黄丽丽
【目的】从赤星病发病烟田的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菌株,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其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以及其施后对烤烟品质的影响,为烟草赤星病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以赤星病发病烟田的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对峙法分离筛选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拮抗细菌对赤星病菌菌丝生长和形态的影响;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拮抗细菌进行鉴定;通过温室和田间试验评价其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以及其施用后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结果】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的128株细菌中筛选获得1株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菌株Xh629A,通过16S r RNA-gyr 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发酵滤液在体积分数1%,2%,10%比例混合下,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抑制率分别可达72.98%,77.75%和92.30%。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拮抗细菌Xh629A能够引起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畸形,结节增多、断裂,原生质外渗。温室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菌株Xh629A发酵液对烟草赤星病离体防效可达83.32%,田间防效为57.62%,明显优于化学药剂菌核净(43.79%)和多抗霉素(45.08%),同时显著提升烤烟品质。【结论】筛选获得1株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h629A,其在烟草赤星病生物防治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敬祖 薛泉宏 唐明 曹书苗 邢胜利
【目的】探索放线菌制剂对草莓根域微生态的影响及其防病促生效果。【方法】采用露地小区试验和平皿培养法,测定接种放线菌制剂对草莓生长及其根域微生态的影响。【结果】①草莓移栽时,接种放线菌制剂Act11和Act12可以显著增加草莓根表细菌数量及根区、根表、根内放线菌数量,接种处理的草莓根表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提高71.4%~100.0%,112.9%~234.9%,根内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36.4%~254.5%,366.7%~916.7%;接种Act11和Act12可极显著提高草莓根表、根内A/B及根表B/F、A/F,Act12接种处理根区、根表及根内A/B分别为对照的1.63,...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晴 叶思思 谢世莹 陈姿伊 叶百慧 杨国 郭天荣 莫亿伟
从感染褐腐病的嵊州桃形李果实中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TXLHFJ–2,利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延伸因子(TEF–1α)基因、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比对和形态学进行鉴定,发现该菌株为美澳型核果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2.5℃。在PDA培养基上,加入6种杀菌剂(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啶酰菌胺和代森锌)进行室内防效试验,发现5.0 mg/L戊唑醇、5.0 mg/L甲基硫菌灵、5.0 mg/L异菌脲、25.0 mg/L苯醚甲环唑、90.0 mg/L啶酰菌胺、100.0 mg/L代森锌均可完全抑制褐腐菌生长,经杀菌剂处理后,再用健那绿B和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染色发现,经杀菌剂处理的菌丝的绿色和红色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再经碘化丙锭(PI)染色发现,杀菌剂处理后的菌丝的红色荧光强度均比对照组的强,说明6种杀菌剂处理均可使褐腐病病原菌的细胞膜完整性受损,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形成,从而抑制菌落生长。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病原菌表现出良好的田间防效,分别为81.63%、80.49%和79.98%,但三者无显著差异,基于农药管理办法,建议使用苯醚甲环唑防控桃形李果实褐腐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晴 叶思思 谢世莹 陈姿伊 叶百慧 杨国 郭天荣 莫亿伟
从感染褐腐病的嵊州桃形李果实中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TXLHFJ–2,利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延伸因子(TEF–1α)基因、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比对和形态学进行鉴定,发现该菌株为美澳型核果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2.5℃。在PDA培养基上,加入6种杀菌剂(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啶酰菌胺和代森锌)进行室内防效试验,发现5.0 mg/L戊唑醇、5.0 mg/L甲基硫菌灵、5.0 mg/L异菌脲、25.0 mg/L苯醚甲环唑、90.0 mg/L啶酰菌胺、100.0 mg/L代森锌均可完全抑制褐腐菌生长,经杀菌剂处理后,再用健那绿B和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染色发现,经杀菌剂处理的菌丝的绿色和红色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再经碘化丙锭(PI)染色发现,杀菌剂处理后的菌丝的红色荧光强度均比对照组的强,说明6种杀菌剂处理均可使褐腐病病原菌的细胞膜完整性受损,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形成,从而抑制菌落生长。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病原菌表现出良好的田间防效,分别为81.63%、80.49%和79.98%,但三者无显著差异,基于农药管理办法,建议使用苯醚甲环唑防控桃形李果实褐腐病。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靖 黄云 姚佳 林姗 李小兰 秦芸
【目的】鉴定从白菜根际土壤及红豆树根部分离得到的抑制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生防菌株A316和A10,并探明其防病潜能,对根肿病进行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根据菌株A316和A10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评价菌株A316和A10在室内盆栽及大田小区试验中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菌株A316与链霉菌中的灰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r)NBRC 12873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9%,且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灰红链霉菌相符。菌株A10与GenBank数据库中多个相似性序列的亲缘关系都较近,鉴于其形态与培养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琦 王慧敏 于嘉林 刘仪
在甜菜丛根病重病田选取轻病株 ,分离其根面和根内放线菌 ,2 6个分离物有 3株可以拮抗甜菜多糖菌Polymyxabetae。该 3株放线菌经鉴定是链霉菌属 (Streptomyces)的 3个种。拮抗菌的代谢液能够抑制P .betae休眠孢子萌发 ,使游动孢子泳动减缓。甜菜坏死黄脉病毒 (BNYVV)酶联免疫检测 (ELISA)表明 ,拮抗菌处理的根系内BNYVV数量低于对照 ;PCR检测表明 ,对照可扩增出P .betae特异性片段 ,而拮抗菌处理未能扩增出相应片段。本研究表明 3株拮抗菌对P .beta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使BNYVV量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