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9)
- 2023(12201)
- 2022(10839)
- 2021(10491)
- 2020(8854)
- 2019(20389)
- 2018(20353)
- 2017(40745)
- 2016(22258)
- 2015(24927)
- 2014(24940)
- 2013(24626)
- 2012(22720)
- 2011(20227)
- 2010(20283)
- 2009(18722)
- 2008(18525)
- 2007(16226)
- 2006(14574)
- 2005(12978)
- 学科
- 济(81623)
- 经济(81525)
- 管理(68555)
- 业(66196)
- 企(57355)
- 企业(57355)
- 方法(38323)
- 数学(32914)
- 数学方法(32503)
- 财(30140)
- 税(21954)
- 农(21888)
- 中国(21030)
- 税收(20495)
- 收(20323)
- 务(19392)
- 财务(19327)
- 财务管理(19297)
- 企业财务(18426)
- 业经(18355)
- 学(17373)
- 制(17114)
- 地方(16457)
- 贸(16267)
- 贸易(16258)
- 易(15834)
- 理论(14309)
- 农业(14276)
- 和(14270)
- 策(13933)
- 机构
- 大学(307467)
- 学院(306655)
- 管理(125089)
- 济(120539)
- 经济(117780)
- 理学(108159)
- 理学院(107035)
- 管理学(105399)
- 管理学院(104837)
- 研究(99184)
- 中国(75570)
- 京(65013)
- 财(63671)
- 科学(60207)
- 所(49611)
- 财经(49113)
- 江(45356)
- 中心(44866)
- 经(44563)
- 研究所(44462)
- 农(44282)
- 业大(42828)
- 北京(41564)
- 范(39149)
- 师范(38837)
- 州(36817)
- 财经大学(36453)
- 院(36072)
- 经济学(34751)
- 农业(34474)
- 基金
- 项目(204439)
- 科学(160357)
- 研究(152746)
- 基金(148046)
- 家(127278)
- 国家(126206)
- 科学基金(109039)
- 社会(94249)
- 社会科(89330)
- 社会科学(89309)
- 基金项目(78675)
- 省(78579)
- 自然(71231)
- 教育(69618)
- 自然科(69524)
- 自然科学(69507)
- 自然科学基金(68242)
- 划(66319)
- 编号(64147)
- 资助(61910)
- 成果(53349)
- 部(45580)
- 重点(44765)
- 课题(42864)
- 发(42488)
- 创(42230)
- 项目编号(40615)
- 教育部(39327)
- 创新(39261)
- 科研(38965)
共检索到456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斌
跨国公司通过资本弱化和避税港进行避税已成为焦点。防止通过资本弱化进行避税的重点在于对利息扣除进行限定,或者将名义上由债权产生实际却是由股权产生的所得推定为股息加以课税,或者二者并用。多数国家实行安全港模式,对超过安全港界限的利息,不仅不允许作为费用扣除,而且将其重新归类为公司分配利润或股息,按股息的税率征收公司所得税和预提税。防止通过避税港进行避税的重点是建立受控外国公司的特别征税规则,即对实际上归属本国居民而在避税港设立的公司,对其利润归属于本国居民股东的部分,即使当年不分配,也不汇回本国,也要视同当年分配的股息与其它所得一并缴纳本国所得税,从而防止将利润往避税港转移。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斌
反避税港避税之法律措施的比较研究 国际避税在很多情况下都与避税港有关。而经济实体要实现避税目的往往通过在避税港建立各种基地公司,从事离岸经济活动。跨国纳税人利用避税港进行逃税避税的主要形式是在避税港建立“基地公司”。基地公司指在避税港设立而实际受外国股东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新慧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全世界的主要税源已集中到跨国公司集团。与此同时,由于跨国公司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操纵,使得跨国公司不依据市场供求关系而人为确定内部交易价格成为可能,随之也产生了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避税问题。由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大多为跨国公司的关联企业,因此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在我国表现得也比较明显,转让定价避税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税收损失,而且也破坏了公平的税收环境。对于转让定价避税行为,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转让定价 避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斌
跨国公司为了获得转让定价的避税效果 ,着眼于通过经营活动的策划降低x值 (子公司的税后利润汇回母公司部分的百分比 )和TB值 (子公司所在国的实际税率 ) ,即首先尽量避免将税后利润汇回位于高税国的母公司 ,以便使x值尽量接近于零 ;其次是将子公司安排在无所得税或所得税税率很低的国家或地区 ,即减少的值。政府防止转让定价避税的主要程序是认定关联企业的存在、运用正常交易价格原则、进行可比性分析、选择具体的方法对转让定价进行调整
关键词:
转让定价 国际避税 跨国公司 国际税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本强
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来我国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国际避税与反避税问题。面对跨国公司在我国避税这一问题,探讨和完善我国的国际反避税制度,加强国际反避税工作,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中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就这一主题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和观察体验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观点,希望对学术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有关方面起到参考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
跨国公司 避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仙花
(一)跨国公司避税地避税的手法随着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和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其国际避税活动也愈加巧妙和活跃。利用避税地避税便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避税方式的主要手法有:1.建立基地公司。在国际避税地建立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耘 黄邦发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大批跨国公司涌入中国 ,其往往通过转让定价、资本弱化及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转移利润 ,进行反常规的“逆向避税”活动 ,这已严重侵蚀了我国税收收入 ,扰乱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 ,应认真分析这一现象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 ,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加以遏制。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在华 逆向避税 应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裴桂芬
跨国公司的国际间避税是跨国经营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每一个跨国公司都想方设法利用国际间税负的差异减少纳税,而许多国家政府对国际避税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间避税的形成及主要的避税途径,发达国家的反避税立法,以期对我国制定反避税立法有所借鉴。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秀丽
信托业的兴起,为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但承认信托的国家和地区,其各自对信托所规定的具体法律制度不尽相同,所以只有在了解各国有关信托具体制度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避税目的,选择适宜的创立地等,才能达到预期的避税目的。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际避税 信托避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尹承政
跨国公司利用内部转移定价逃避税收的策略包括两种:高价和低价策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法有:商品转移、财产转移、无形资产转移、资金转移和劳务转移。对此,应采取如下对策:协调财政措施,缩小税率差异;加强会计监督;实行税收一体化政策;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建立国家反避税信息系统;加强海关对跨国公司内部进出口货物的监管作用;提高外经人员素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宏宝
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税收经济问题,《BEPS行动计划》正是为了应对跨国公司过度税收筹划而形成的国际税收协定。文章对BEPS行动计划的经济内涵与政策目标进行了解读,认为在独立实体征税原则下,BEPS行动计划不可能完全解决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为此,文章在跨国公司总体利润最大化前提下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用以分析各国间税基独立与税基完全协调状态下的公司避税行为,结果显示两种状态下企业都存在BEPS行为。为进一步印证这一结论,文章还从税收收入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两个视角考察了政府政策对企业避税行为的激励,进而从宏观上佐证了文章的微观结论。理论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税收协调不能消除但可以减缓企业的BEPS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垄断程度越高、资金技术越密集、知识产权越丰富则该国在国际税收协调中就越有优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厦门市国家税务局《强化税收征管》课题组
本文提出了跨国公司成功避税的原因是:跨国公司内部化及内部化优势;世界各国的税收制度差异、税收优惠政策;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饥渴症等,并阐述了如何运用转让定价或预约定价税制防范跨国公司避税的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华鲁 李崇刚 张华伟
在华跨国公司国际避税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变得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反国际避税立法和实践还有许多不足。文章分析了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一般形式及在华避税行为,揭示了我国反国际避税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际避税 法律适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本强
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来我国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国际避税与反避税问题。面对跨国公司在我国避税这一问题,探讨和完善我国的国际反避税税制,加强国际反避税工作,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中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一些文献资料,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和观察体验,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思路。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关联企业 国际避税 国际反避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