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9)
- 2023(292)
- 2022(286)
- 2021(269)
- 2020(254)
- 2019(631)
- 2018(629)
- 2017(1516)
- 2016(736)
- 2015(847)
- 2014(907)
- 2013(889)
- 2012(962)
- 2011(857)
- 2010(868)
- 2009(789)
- 2008(745)
- 2007(669)
- 2006(604)
- 2005(470)
- 学科
- 济(8462)
- 经济(8459)
- 方法(4280)
- 数学(4216)
- 数学方法(4214)
- 地方(2890)
- 地方经济(2608)
- 中国(1506)
- 管理(1315)
- 学(1063)
- 经济学(1027)
- 融(1020)
- 金融(1020)
- 业(937)
- 财(885)
- 银(761)
- 银行(761)
- 行(746)
- 发(745)
- 环境(737)
- 贸(662)
- 贸易(661)
- 易(630)
- 农(625)
- 发展(608)
- 展(608)
- 出(550)
- 财政(547)
- 世界(537)
- 业经(533)
- 机构
- 大学(12085)
- 学院(11749)
- 济(8222)
- 经济(8174)
- 管理(4328)
- 研究(4146)
- 理学(3824)
- 理学院(3804)
- 管理学(3770)
- 管理学院(3757)
- 经济学(3323)
- 财(3162)
- 经济学院(3110)
- 中国(2992)
- 财经(2654)
- 经(2419)
- 京(2177)
- 财经大学(1972)
- 所(1959)
- 科学(1842)
- 中心(1807)
- 研究所(1775)
- 经济研究(1551)
- 江(1427)
- 院(1388)
- 商学(1372)
- 经济管理(1371)
- 商学院(1364)
- 研究中心(1358)
- 北京(1339)
共检索到16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朱戎
2010年以来,在刺激政策、存货周期逆转、世界经济同步反弹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的反弹趋势,在总体静态上呈现出"GDP增速提升"、"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顾海兵
纵观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动态,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增长速度的高低落差极为悬殊,增长速度时常偏高。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最高值达32.6%(1958年),最低值为负33.5%(1961年)。高低落差竟达近70个百分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最高值达22%(1958年)、23.3%(1970年),最低值为负29.7%(1961年)。高低落差近50多个百分点。1953—1988年36年间,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高于2位百分点的达20年,国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8%的达20年;社会总产值处于中速增长(8—9%)的年份仅有4年,国民收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彦伟 李笑兰
本文借鉴税收会计、统计分析方法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就工业增值税与相关经济总量关系的宏观分析方法进行探讨,并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旨在准确、客观地评价税收征管质量和征收效能,以期为实施税收科学化管理有所贡献。
关键词:
工业增值税 工业增加值 宏观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慧
文章认为,政府调控经济的指导思想,应是经济增长“速”与“度”的统一,是“速度+效益”的可持续增长。社会全要素劳动率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及其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是“速度+质量”型的经济增长的实质内涵。因此,政府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邵明亮
关于当前经济增长速度的宏观思考邵明亮一、经济快速增长中的隐忧最近一个时期,我国经济总体形势确实是好的。这不仅表现在一些重大改革措施顺利出台,运转基本正常,而且农业生产逐步升温,财政、金融、外汇等方面的情况都比去年好,特别是外贸出口大大超过了去年同期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乃醒 胥和平
9O年代是我国经济发展十分关键的十年。把握好这十年,我们就能够为进入21世纪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十年中,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搞好宏观调控.防止较大波动,保持国民经济的既高速又平稳地向前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小广
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特点及趋势(一)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特点1、国民经济增长仍处于高位,但存在明显的回调压力从前两个月的宏观数据看,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长仍然较快。主要是内需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前两个月,城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运法
一、导言 经济增长速度、失业率以及物价上涨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三个最重要的指标,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况是“一高两低”,即高的经济增长率,低的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但这三个指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存在“简单”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来分析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力图说明,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于泽 刘元春 刘晓光 闫衍 杨瑞龙 毛振华
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生产生活秩序修复是2023年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突出问题是市场内生性总需求不足,信心恢复缓慢。总需求不足背后有资产负债表冲击等周期性问题,更重要的是结构性原因。进一步深究,结构性问题背后是我国经济处于从以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转轨期,宏观治理体系和地方政府行为模式还未能全面适应,政策的合力和传导效率下降。2024年依然处于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红利窗口期、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落地实施期、新技术推动国产替代的突破期和周期性因素筑底后的上行期。伴随着周期性力量见底回升和新动能逐渐集聚,各行业有望从分化状态进入平衡增长阶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东琪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桑百川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工业化进程远未结束、中等收入陷阱尚待破解、全球价值链面临重构的环境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高速增长。这意味着可能伴生系列宏观经济风险:进一步加剧经济下行,诱发产业空心化,脱离全球制造业生产体系,冲击工业化进程,制约人民币国际化脚步。为防范与化解风险,亟需实行质量立国战略,延缓制造业和贸易订单外移,巩固世界制造中心地位,并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逐步从出口大国转向出口强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调整"走出去"战略,构建中国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经济风险 产业空心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郭金兴
我国经济继2003年出现复苏迹象后,2004年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的结果,2004年我国名义GDP和实际GDP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7.1%和9.5%;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2016年初以来,民间投资增速严重下滑,成为中国经济走势分析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首先就民间投资增速本身、民间投资增速与全国投资增速的比较、民间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这三个方面,考察了民间投资增速严重下滑的状况。民间投资增速严重下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指出,最关键的原因是投资的盈利预期不振、盈利前景迷茫。本文分析了企业盈利预期的四种类型:古典预期、外推预期、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本文的研究结论是,营造有利于形成企业盈利预期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是扭转民间投资增速严重下滑的充分必要条件。
关键词:
民间投资 经济波动 市场预期 宏观调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钢明
2011年年初至年中期间,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胀上升、增长下滑的变化情况,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为对付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有可能造成经济下滑加剧;反过来,如果为防止经济下滑而放松货币,则又可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林 陈镜宇
经济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显著地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基于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模型所构建的内生增长模型可以解释这一现象。该模型中进口带来中间投入的品种增加,品种的增加是一种技术进步机制,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模型可以得出进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数量关系。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数据所进行的协整分析支持该理论所得出的结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 技术进步 中间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