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6)
- 2023(4659)
- 2022(3993)
- 2021(3561)
- 2020(3118)
- 2019(6694)
- 2018(6690)
- 2017(12964)
- 2016(7047)
- 2015(7827)
- 2014(7857)
- 2013(7603)
- 2012(6943)
- 2011(6183)
- 2010(6456)
- 2009(6361)
- 2008(6590)
- 2007(6038)
- 2006(5411)
- 2005(5303)
- 学科
- 管理(29696)
- 济(26992)
- 经济(26926)
- 业(25298)
- 企(24899)
- 企业(24899)
- 制(13105)
- 财(12773)
- 业经(9316)
- 方法(9160)
- 体(8680)
- 务(8409)
- 财务(8392)
- 财务管理(8368)
- 企业财务(8003)
- 体制(7672)
- 银(7629)
- 银行(7624)
- 数学(7593)
- 数学方法(7533)
- 行(7109)
- 中国(7004)
- 融(6460)
- 金融(6458)
- 农(6342)
- 度(5557)
- 制度(5556)
- 划(5076)
- 企业经济(4948)
- 税(4914)
- 机构
- 大学(102876)
- 学院(102150)
- 济(44806)
- 经济(43838)
- 管理(39555)
- 研究(33529)
- 理学(32849)
- 理学院(32529)
- 管理学(32138)
- 管理学院(31933)
- 中国(28564)
- 财(26659)
- 京(21438)
- 财经(19684)
- 经(17655)
- 科学(17520)
- 江(16948)
- 所(16474)
- 中心(15532)
- 财经大学(14577)
- 经济学(14424)
- 研究所(14183)
- 农(13948)
- 北京(13573)
- 经济学院(12861)
- 州(12831)
- 业大(12608)
- 院(12239)
- 省(11585)
- 商学(11178)
- 基金
- 项目(63045)
- 科学(50396)
- 研究(48063)
- 基金(46941)
- 家(39924)
- 国家(39586)
- 科学基金(34630)
- 社会(32181)
- 社会科(30574)
- 社会科学(30569)
- 基金项目(24379)
- 省(23931)
- 教育(21947)
- 自然(20999)
- 自然科(20443)
- 自然科学(20435)
- 自然科学基金(20097)
- 划(19866)
- 制(18957)
- 编号(18897)
- 资助(18797)
- 成果(16489)
- 部(14862)
- 重点(14343)
- 国家社会(13779)
- 创(13469)
- 性(13439)
- 课题(13392)
- 教育部(13251)
- 人文(12821)
共检索到166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信民
近年来,我国各地国有企业积极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改制工作,通过兼并,拍卖、租赁、股份制等形式,促进了资产存量的盘活和重组,吸纳了大量的资产增量,使不少国有企业焕发了生机。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造成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现象,其范围之广,数...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路巧玲
在全国审计工作会上,李金华审计长谈到2004年审计工作时,提出审计工作在审计业务上,要关注两个重点:一是继续强化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着力揭露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是积极探索效益审计,注意揭露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本期关注”特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审计工作者和大型国企代表,围绕这两个重点,畅所欲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茂德,章满意,刘敏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制经济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加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物质技术实力,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完成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任务的需要。为此,必须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管理,定期清查,使其发挥效益,不断增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瑾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经济监督的审计部门应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审计思路,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更好地覆行经济监督职能,发挥经济服务作用,遏制国有资产流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芳 张春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小勇 龚晓莺 李宁
文章分析了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几个主要原因: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的流失;经营亏损造成的流失;国有企业承包、租赁过程中形成的流失;中外合资企业中对中方资产评估不准确造成的流失。认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措施在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实行明晰产权,明确权责,政企分开,科学管理。而在此过程中,还必须在国有资产法人代表与国有资产之间建立直接的“血肉联系”和确立国有资产评估的客观标准,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英
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给企业带来了蓬勃生机。但是,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由于主、客观原因以及体制上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国有资产流失仍相当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从而防止和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其对策为:一是对企业资产处置、产权转让等活动坚持公开、透明的交易原则;二是对国有资产评估机构实行准入制,同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建立评估结果分析反馈制度;三是建立闲置资产统计报告制度,拓宽资产盘活渠道。
关键词:
国有资产 流失 监督 管理 体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永建
近几年,在经济改革大潮中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国有资产问题.如何使国家的宝贵财富得到安全、可靠的保护,防止资产流失,又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升值,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国计民生的大事.建国40多年间,一向以公有制为主的国家经济架构,固定资产一半以上是国有资产,然而全国人民用血汗共同积累的财富,近年来却时有流失现象发生.其原因除了企业经营不善、效益差造成损失外,企业主管贪污受贿、监守自盗,人为原因造成的资产流失也不在少数,这一明一暗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是很令人痛心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2004年1月9日,审计署深圳特派办召开座谈会,党组书记庄晓玖、副特派员刘贡力、粤海铁路审计组组长吕大文、副组长陈彦钊、主审董方、建筑工程师郝士坤、建筑工程师江诗银、审计师吴凌芳、审计师王跃、审计员李帅、本刊特约记者杨晓雷等就审计粤海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私分国有资产案的情况展开了讨论。限于版面,在此仅刊载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建民
优胜劣汰是无可争辩的市场法则。企业经营长期亏损导致资不抵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可向法院申请破产还债。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也进入了破产的行列,这在一定角度折射出经济体制深层次改革的阵痛,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由于某些企业破产操作程序不完善,致使有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志华
规范和完善国有公司治理结构必须遵循国内外普遍适用的六大原则;通过机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使国资委这个出资人代表机构的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彻底改革党委书纪、董事长、总经理三位一体由一人担任的权力结构模式;在国家、国资委和国有股权代表三个层次中对国有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和有限责任实行层级分解及对称配置;努力建设现代的先进的市场文化和企业文化;加强对企业内部的责任制度建设,强化对企业负责人的责任约束;建立全国统一的、规范的经营管理者业绩评估制度、道德纪录档案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评估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创新
关键词:
国有公司 治理结构 国有资产流失 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姜晓楠,张美丽,李光磊
医疗机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以保护资产的安全。下面笔者就医疗机构财产物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机制及其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红柳 胡刚
鉴于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如何控制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本论文就如何有效地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进行多层次地分析和研究,在总结国外成功国企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国有资产流失的新思路,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国有资产流失 控制 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