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1)
2023(5014)
2022(4325)
2021(3886)
2020(3640)
2019(7817)
2018(7499)
2017(14869)
2016(8144)
2015(9001)
2014(8760)
2013(8770)
2012(8355)
2011(7154)
2010(7215)
2009(7127)
2008(7552)
2007(6984)
2006(6011)
2005(5721)
作者
(24689)
(20310)
(20113)
(19232)
(13186)
(9883)
(9345)
(7968)
(7809)
(7419)
(6975)
(6957)
(6832)
(6582)
(6536)
(6455)
(6139)
(6055)
(5871)
(5850)
(5308)
(5073)
(4848)
(4824)
(4706)
(4600)
(4504)
(4401)
(4159)
(4079)
学科
(29559)
经济(29520)
(29269)
管理(28248)
(24287)
企业(24287)
(19331)
方法(15554)
(14715)
财务(14710)
财务管理(14671)
企业财务(14192)
数学(14040)
数学方法(13932)
(10900)
保险(10809)
中国(9733)
(8768)
银行(8746)
(8512)
(8009)
(7898)
金融(7898)
(6064)
(5684)
业经(5067)
(4929)
各种(4783)
(4776)
(4721)
机构
大学(114164)
学院(111802)
(46832)
经济(45812)
管理(41073)
研究(39557)
中国(36295)
理学(34131)
理学院(33790)
管理学(33142)
管理学院(32961)
(30217)
(24444)
科学(23443)
财经(22061)
(21278)
(20688)
(20083)
研究所(18766)
中心(18559)
(17842)
财经大学(16668)
农业(16564)
业大(16442)
北京(15919)
经济学(14826)
(14468)
(14112)
(13853)
金融(13599)
基金
项目(70002)
科学(54014)
基金(52412)
(47017)
研究(46893)
国家(46650)
科学基金(39363)
社会(29767)
社会科(28259)
社会科学(28245)
自然(27523)
基金项目(26942)
自然科(26894)
自然科学(26878)
自然科学基金(26429)
(25761)
资助(23927)
(22596)
教育(21262)
编号(17174)
(16087)
重点(16077)
成果(14706)
科研(14464)
(13990)
教育部(13703)
计划(13669)
(13400)
(13318)
大学(13262)
期刊
(50525)
经济(50525)
研究(39006)
(28197)
中国(23775)
学报(20934)
(20792)
金融(20792)
(17494)
科学(17144)
管理(15794)
大学(15699)
学学(15223)
财经(11644)
农业(11401)
(9702)
财会(8896)
会计(8673)
经济研究(8559)
技术(7282)
国际(7028)
教育(6482)
(6413)
(6400)
问题(6153)
(6133)
理论(5952)
通讯(5928)
会通(5924)
(5868)
共检索到184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旭  
要加强政策协调,一方面大幅增加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另一方面分阶段稳步推进融资平台转型,避免对融资平台融资进行"一刀切"式压缩随着我国城镇化转入快车道,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进行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显性和隐性债务迅速积累,形成债务风险。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毋晓雷  
据国家审计署首次针对地方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相当于我国当年经济总量的27%。从偿债年度看,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有17.17%、11.37%和9.28%的债务到期。这意味着我国将进入地方债务偿债高峰期,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有效法律防控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俊培  李淼焱  
本文对中西部地区地方债务的调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地方债务潜在风险很大,应给予高度关注。本文从制度安排角度分析了地方债务风险的原因,阐述了财政风险形成和转化的机制,提出了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改革路径。本文认为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应完善地方税体系,建立一般转移支付制度和地方债务约束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长革  
一、以谋政绩为核心的"保增长"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近年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决策层果断决策,要求转变粗放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从目前来看,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正在逐步落实,相关改革正在稳步推进,改革成效也已初步显现。最近,中央政治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炜  李坤  
一、努力拓宽筹资渠道首先,努力扩大财政拨款在地方高校收入中的比重。地方高校的主体力量是政府投资兴办的公立高校,财政拨款应该是这些高校最重要的资金来源。财政部、教育部2010年发文,要求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这一措施使地方高校拨款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也使地方高校防范债务风险能力得到提升。但从绝对数量上看,经常性的教育经费拨款绝大部分用于保障高校的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运行经费,远远不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华金  
自2015年5月以来,东港市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大幅增长,原因是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购买理财产品和投资企业债券,利用表内外杠杆套息所致,在一定程度上积聚了流动性风险,应引起关注。投资债券的基本情况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东港市辖内金融机构投资债券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郭乃亚  
加强对基建投资的管理,强化审计工作,尽可能节约工程费用,做到投资少、效益高,这是医院及其主管部门极为重视的一个问题。 建设工程造价是指对建设项目所投入的全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以及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新价值的总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生产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合理利用人、物力,将有限的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树隆  
一是剥离收益债务。目前,政府债务家底基本摸清,下一步应按照还款责任、担保责任、救助责任等债务性质,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妥善解决。特别是要严格区分一般责任债务和收益债务。对有经营收益项目形成的收益债务,应剥离地方政府偿债责任,按照市场化运作。目前,全国地方政府仅高速公路一项就可剥离债务1.9万亿元,再加上其他收费公路、污水处理厂、自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建光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上升、积累和扩大的趋势,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构成特征以及形成的渠道进行了深刻全面地分析,指出了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在此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消除地方政府债务、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1)在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素透明化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处理;(2)采取前瞻性地方政府债务控制;(3)具体明确地方政府债务责任;(4)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5)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换和机构精简;(6)试行地方政府“举债权”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朴  
政府债务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了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2014年经济工作将着力防控政府债务风险作为六项主要工作任务之一,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视。如何有效的化解和防控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系列风险,已经成为中国财政理论和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财政及经济理论的角度挖掘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以现代财政理论为指导,为中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曹炳高  欧阳雷  章萍  郭传辉  
当前,受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财政职能扩展、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完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负债规模不断膨胀。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5.3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率为80.5%。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日益显性化,会影响地方财政的稳固与平衡,冲击政府的公共信用体系,进而威胁到宏观经济的稳定。2017年5月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晓羽  支大林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除自身易产生的道德风险、偿还能力不可持续等风险外,其不可控性也给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的风险。化解此类风险不但需要建立一套发行前严控、发行后披露、违约方补偿的风险防范体系,而且要采取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设立地方人大约束机制、实施信用持续评级、与官员考核挂钩、规范融资平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志浩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速膨胀,债务风险凸显。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并提出防范与控制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佟齐  王桂虎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推进和人们对于债务风险的重新审视,地方政府债务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人士的关注。当前,根据国家金融实验室的统计数据,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杠杆率(债务/GDP)在22%左右,但是该数据并没有包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隐性债务的杠杆率,如果将以上数据都统计在内,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杠杆率(债务/GDP)为77%~82%左右。如果在以上数据基础上再加上我国中央政府债务杠杆率,那么我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凡一  
地方政府通过发债可弥补财政赤字,保障收支平衡,帮助经营性融资项目和资本性融资项目在短期内获取大量资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会不断累积。由于邻近省份的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集聚效应。我国应推行差别化的地方债务政策,严格地方债务限额管理,依托资金调拨弱化省域间债务风险传染,加强关联省份债务信息披露,以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