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4)
2023(6498)
2022(5599)
2021(5056)
2020(4290)
2019(9455)
2018(9322)
2017(17525)
2016(9864)
2015(11146)
2014(11030)
2013(10756)
2012(10143)
2011(9312)
2010(9378)
2009(8944)
2008(8984)
2007(8221)
2006(7470)
2005(7066)
作者
(30739)
(25740)
(25604)
(24480)
(16469)
(12360)
(11544)
(9887)
(9882)
(9386)
(8868)
(8740)
(8559)
(8521)
(8406)
(8009)
(7683)
(7609)
(7570)
(7415)
(6521)
(6499)
(6376)
(6035)
(5903)
(5869)
(5747)
(5642)
(5299)
(5121)
学科
(37038)
经济(36952)
管理(34287)
(28694)
(25254)
企业(25254)
方法(14240)
(14036)
(13839)
数学(12125)
数学方法(11960)
中国(10491)
(9366)
(9306)
(9301)
业经(8968)
(8311)
财务(8292)
财务管理(8267)
体制(7950)
企业财务(7877)
(7661)
银行(7632)
(7263)
(7194)
金融(7192)
(6551)
环境(6367)
(6238)
制度(6230)
机构
大学(145599)
学院(142573)
(58460)
经济(57174)
研究(54639)
管理(50471)
理学(42532)
理学院(42008)
中国(41775)
管理学(41248)
管理学院(40986)
科学(33421)
(31874)
(31385)
(29209)
(28251)
研究所(26196)
中心(24437)
(23657)
财经(23535)
业大(22807)
农业(22446)
(21216)
北京(20238)
(19843)
(18702)
经济学(18554)
(17650)
财经大学(17472)
(16909)
基金
项目(94060)
科学(73423)
基金(68805)
研究(65626)
(62161)
国家(61670)
科学基金(51368)
社会(42027)
社会科(39735)
社会科学(39725)
(36158)
基金项目(35378)
自然(33988)
自然科(33182)
自然科学(33168)
自然科学基金(32592)
(31636)
教育(30197)
资助(28895)
编号(24561)
重点(22281)
(22102)
成果(21559)
(21545)
(19855)
(19435)
课题(18737)
科研(18488)
创新(18435)
计划(18368)
期刊
(67880)
经济(67880)
研究(46292)
中国(34298)
学报(27675)
(26468)
(25786)
科学(24292)
管理(21447)
大学(20804)
学学(19730)
农业(16854)
(15272)
金融(15272)
教育(14310)
财经(12723)
技术(11183)
经济研究(10992)
(10899)
业经(9376)
(8945)
问题(8525)
(7853)
业大(7399)
(6923)
理论(6876)
科技(6823)
会计(6553)
世界(6525)
国际(6353)
共检索到228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嘉陵  
本文提出用队列生育年龄因子作为度量生育水平的基本指标,建立生育的时期指标和队列指标的关系,从而分解出年度的生育时期变动系数。并通过计划生育率估计年度的计划生育变动系数和分年龄的绝对超生率、既往瞒生率和控制调整率,为分析、制定、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和动态监测计划生育的执行情况提供定量的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广州  胡耀岭  
本文以时期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为基础,提出真实队列年龄别生育率估算方法,并通过1950~1981年全国妇女分孩次年龄别生育率数据验证其可行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可用该估算方法研究递进生育模式及其相关问题,尤其是在调整生育政策的时间窗口,估算生育一孩的育龄妇女规模和结构,以及符合生育政策但尚未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规模和结构,为政府制定生育政策和人口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张婧文  
文章描述1990~2015年间中日韩三国妇女平均生育年龄的变化特征,揭示孩次结构和分孩次生育时间对平均生育年龄指标的影响,分析三国内部及国家间妇女平均生育年龄时期变化与国别差异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观察期间中国妇女的平均生育年龄先下降后上升;平均生育年龄的提高是孩次减少与生育推迟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的影响极为显著,但21世纪近5年的内在机制表现值得关注。与日韩相比,中国妇女总体及分孩次的平均生育年龄都相对偏低;三国妇女的平均生育年龄上升态势后的内在机制存在差异。文章还就平均生育年龄指标在衡量生育时间的准确性问题,以及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生育时间在提升生育水平方面的政策意义进行讨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张婧文  
文章描述19902015年间中日韩三国妇女平均生育年龄的变化特征,揭示孩次结构和分孩次生育时间对平均生育年龄指标的影响,分析三国内部及国家间妇女平均生育年龄时期变化与国别差异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观察期间中国妇女的平均生育年龄先下降后上升;平均生育年龄的提高是孩次减少与生育推迟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的影响极为显著,但21世纪近5年的内在机制表现值得关注。与日韩相比,中国妇女总体及分孩次的平均生育年龄都相对偏低;三国妇女的平均生育年龄上升态势后的内在机制存在差异。文章还就平均生育年龄指标在衡量生育时间的准确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谢韦克,王绍贤  
本文讨论了有全部生育率数据、只有部分生育率数据以及没有生育率数据3种不同条件下构造生育模型的方法及意义。首次指出构造Brass相关生育模型的非最小二乘法(曾毅方法)优于最小二乘法,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查瑞传,刘金塘  
任何人口现象总是出现在一定的时间(时点或时期)。对人口现象本身的观察、描述、分析和研究,以及对人口现象与社会经济现象关系的研究,都必须明确规定所观察与研究的时间范围。对人口现象的研究绝大多数也是就某一时点或时期来进行的,即人口学中所称的时期分析。我们也常常把不同时点或时期的人口现象进行动态对比,以考察人口的发展变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穆光宗  
本文结合中国的历史和实际,系统地讨论了生育文化的概念、内容和变迁,认为生育文化的现代化是21世纪中国内生型生育控制机制得以形成最为重要的内驱力,而河南省新密市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的实践恰好提供了一个给人启迪的案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小平  
我国的计划生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令人欣慰的。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78年到1987年,少生了1亿4百万人。如果按1986年的消费水平计算,节约养育费用达几千亿元之多。无疑,计划生育对提高人均生活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超生问题特别是农村十分严重,而未来庞大的育龄妇女队伍更令人忧虑。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路磊  
一、问题的提出。总和生育率是一个能够综合反映妇女时期生育水平的统计指标。尽管它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由于它的简易性和直观性,仍然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总和生育率(或分孩次总和生育率)在理论分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工作的角度来看,总和生育率本身不具有可控性。这就是说,只有在所有的生育事件都发生以后才能确定出相应的总和生育率,而在人口计划(或规划)中,我们要求各种指标必须具有事前可控性,否则再好的计划也是实现不了的。因此,控制措施或手段是实现计划所必不可少的。如果事前规定了某一年的总和生育率,那么应如何才能完成这一计划指标呢?亦即如何控制妇女的生育行为呢?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分析,并提出一个简单的生育比例控制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才多多  
一、资料来源及说明 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与平均初育年龄是描述女性婚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控制人口出生的重要参数。1982年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仅到1982年上半年)使中国第一次获得这方面的完整准确的资料。1987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及1988年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利丹  陈一迪  
关于人工流产的研究大多从时期视角展开,缺乏生命历程视角的分析。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4年生命历程调查数据中1930~1969年出生队列女性的终身怀孕信息展开分析,采用APC分层混合效应模型分离出影响女性终身人工流产水平的时期、队列和年龄效应。研究发现,在时期效应上,中国女性的人工流产水平呈现出波动性特征,生育政策调整和生殖健康服务发展对其有重要影响;在队列效应上,人工流产的数量选择机制和性别选择机制在不同出生队列的女性中产生分化;在年龄效应上,不同时期和不同出生队列女性的人工流产年龄模式表现出差异性和规律性。建议继续完善生殖健康服务,减少非意愿怀孕,促进性别平等,重点关注经历过人工流产的中老年女性的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应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慧玲  
本文以我国生育政策变迁为背景,运用2000-2016年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及中、东、西部地区数据分别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居民消费变动机制,并得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慰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复杂,经济文化在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这种差异导致了生育水平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 年龄别生育率提供了一种模式,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生育水平及其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状况,可以为进一步分析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对生育的影响提供充分的依据。本文想就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将全国28个省市(台湾、西藏资料暂缺)的生育模式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对其进行分类,给予一个初步的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魏铜有,王炯,张晋平,张旭东,贡书花,李凯平,李国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穆光宗  
本文结合新的历史条件,重新审视了中国人口控制的必要性,针对当前不同认识阐述作者观点,提出生育率高低本身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人口问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大小,中国人口控制的理论依据可归纳为“协调发展理论”或“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控制仍然必要,不能对市场经济带来人口控制的正面效应抱过分乐观的态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