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7)
2023(9700)
2022(8709)
2021(8318)
2020(6935)
2019(16000)
2018(16076)
2017(31161)
2016(17061)
2015(19257)
2014(19012)
2013(18839)
2012(17085)
2011(15282)
2010(15080)
2009(13411)
2008(12849)
2007(10895)
2006(9352)
2005(7918)
作者
(48914)
(40472)
(40305)
(38326)
(25744)
(19478)
(18237)
(16126)
(15368)
(14289)
(14141)
(13503)
(12676)
(12667)
(12434)
(12216)
(12192)
(12049)
(11492)
(11444)
(10145)
(9845)
(9773)
(9176)
(9055)
(8995)
(8922)
(8876)
(8030)
(7995)
学科
(64376)
经济(64305)
管理(46774)
(44627)
(37270)
企业(37270)
方法(31978)
数学(27749)
数学方法(27442)
(16822)
(16231)
中国(16096)
(15511)
业经(14144)
地方(13586)
农业(11402)
理论(11172)
(11113)
(10855)
贸易(10849)
(10497)
环境(10387)
技术(10359)
(10102)
(10096)
财务(10039)
财务管理(10024)
企业财务(9522)
教育(9261)
(9100)
机构
大学(236708)
学院(234368)
管理(96706)
(87705)
经济(85667)
理学(84862)
理学院(83898)
管理学(82415)
管理学院(82006)
研究(77476)
中国(55583)
科学(51199)
(50454)
(38820)
(38800)
(37616)
业大(37069)
研究所(35953)
中心(34960)
(32466)
财经(32112)
(32075)
师范(31781)
北京(31738)
农业(29623)
(29290)
(28619)
(26728)
师范大学(26044)
经济学(25025)
基金
项目(170526)
科学(133833)
基金(123884)
研究(123153)
(108491)
国家(107619)
科学基金(92367)
社会(75570)
社会科(71497)
社会科学(71478)
基金项目(67320)
(66415)
自然(62219)
自然科(60745)
自然科学(60734)
自然科学基金(59624)
(56461)
教育(55966)
编号(50620)
资助(50557)
成果(40197)
重点(38143)
(37090)
(35792)
(35220)
课题(34262)
科研(33271)
创新(32776)
大学(31547)
教育部(31487)
期刊
(90984)
经济(90984)
研究(67129)
中国(39235)
学报(39166)
科学(36581)
管理(33453)
(33124)
大学(28998)
学学(27262)
(27055)
教育(25858)
农业(23701)
技术(19307)
(15623)
金融(15623)
业经(15098)
财经(14307)
经济研究(14076)
图书(13760)
科技(12418)
理论(12267)
(11970)
(11943)
问题(11696)
实践(11563)
(11563)
资源(11542)
技术经济(10865)
(10703)
共检索到324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晶  雷海潮  
目的:揭示队列期望寿命同现时期望寿命差值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对5个欧洲国家(地区)51年的两种期望寿命差值的比较,运用Stata软件对其分布和变化进行描述分析。结果:按国别计算的队列期望寿命和现时期望寿命的差值在1864~1900年和1901~1914年,分别集中在3.48~6.14年和6.23~6.97年范围内。结论:两种期望寿命的差值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集中趋势不同,主要与死亡率变化速度有关。在长期变化中,变动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未来年龄别死亡率和现实死亡率的差别情况。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宝,胡善联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的出台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报告提出了基于卫生系统3个内在目标——健康(Health)、反应性(Responsiveness)和筹资公平性(Fairness in Flnanc-ing)的卫生系统绩效(Performance of Health Systems)评估框架。而且,在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颇具新意地采用伤残调整期望寿命(Disability-AdjustedLife Expectancy,DALE)作为描述人群健康水平的综合指标(Summary Measure of Population Health,SMPH),并依此对世界卫生组织191个成员国的DALE进行排序。因此,为全面理解和掌握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的内容和意义,本文将就DALE的背景、定义、计算方法,对数据的要求及其用途等作一综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家鼎,王静  
On the base of two methods to estimate life expectation,the authors present a new estimation of k, and the relevant inferring procedure.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蒋正华 ,张为民 ,朱力为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充满了压迫和反压迫的斗争,战争、饥荒、统治者的横征暴敛造成大批人口死亡,平均期望寿命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其确切的数值由于缺乏可靠资料而不能求得,若按数千年来人口增长率和中国人口的自然生育率来估计,平均期望寿命值可能只有25岁到30岁。从二十世纪以来,人口数据开始受到注意,但在解放前,这种记录很不完整,平均期望寿命的资料更是缺乏,就是典型调查也只有某些学术机构自行组织过很少的几次。我们对历史情况的分析只能局限在这些资料上。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美娜,王翠玲,杨镇,蒋知俭,刘艳,蒙恩赏  
残疾是人类社会固有的问题,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残疾,为了解残疾对哈尔滨市居民生命质量的影响,我们对哈尔滨市进行了居民无残疾期望寿命的研究。本文利用2001年残疾人口普查资料,计算了哈尔滨市居民的无残疾期望寿命,衡量哈尔滨市健康人群的生命质量,以便为哈尔滨市社会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倪江林  
一、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的计算 现代研究人口寿命的方法,是编制寿命表计算平均期望寿命。平均寿命是指同时出生的一代人预期可能活到的岁数。例如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1981年我国人口寿命是:男子66.43岁,女子69.35岁,合计67.88岁。并非所有的男子都能活到66.43岁,而是说有多数人超过66.43岁的水平。计算平均寿命是由编制寿命表开始的。此处将我国初期编制寿命表计算平均寿命的情况,略加叙述如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曾毅  顾大男  凯·兰德  
文章运用一种新的估算方法估算了纠正偏差后的中国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完好和失能期望寿命(可称为健康与非健康期望寿命),首次对发展中国家高龄老人分年龄、性别与分生活自理能力的死亡率和健康的多状态转移概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健康与非健康期望寿命和起点年龄的生活自理能力状态有很大关系。将临终前生活自理能力和卧床不起天数数据相结合,文章还分析了高龄老人临终前痛苦程度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并根据中国高龄老人的研究结果讨论评估了在人口老化进程中,老年残障期大扩展、相对减缩与保持均衡的三种理论假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秋骅  
一、工作寿命 人们一生从事劳动的年数长短不一。如果开始参加劳动的年龄较早,退出劳动的年龄又较迟,则一生工作的年数便较长。如果开始参加劳动的年龄较迟,退出劳动的年龄又较早,则一生工作的年数就较短。一个人一生从事劳动的年数也就是工作寿命。工作寿命的长短同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就业状况、文化教育普及程度、社会保险制度等等方面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文彬  
寿命学研究的根本宗旨和归宿是揭示延长寿命的理论导向和途径,其核心问题是延长预期寿命使之日益接近最大寿命,甚至与最大寿命重合。但是,达到这一目标及其困难,甚至是不能实现的遐想。我们只能尽一切可能使两者更加接近,完全重合是在可望而不及的未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曾毅,萧振禹,张纯元,柳玉芝,战捷,金沃泊  
在有关领导部门的指导及各地老龄工作部门同志们的大力协助和参与下,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与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于1998年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了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本文概述这一调查的意义,样本设计方案及数据质量评估,并根据这次调查搜集到的数据资料,首次对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自理期望寿命进行估算、分析与讨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宝,胡善联,江芹,应晓华,李国红,陈政,张黎明  
以基于自报健康调查资料(HOPIT模型校正)所获得的人群伤残测度为基础,结合寿命表对上海市部分地区成年人伤残调整期望寿命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上海市部分地区成年人20岁伤残调整期望寿命为41.1岁,60岁成年人为8.1岁。女性因伤残损失的健康寿命年高于男性,20岁以上女性伤残调整期望寿命低于男性。伴随人口老化,伤残对健康的影响是上海市面临的严峻挑战。伤残调整期望寿命是衡量疾病或伤残负担的一个有力工具。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任强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人口已经突破60亿,但是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慢。许多国家已经完成了人口转变,其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以下。与此同时,人口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死亡水平显著降低,期望寿命在不断提高。本文利用联合国人口司发布的192个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系统分析了世界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在过去50年里的演变态势、区域差异以及演变模式。结果显示世界人口期望寿命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增长,有50%以上的人口或国家平均期望寿命达到了70岁。演变轨迹呈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区域发展不平衡。欠发达地区总体上较发达地区增幅大,人口比重上升幅度也很显著。人均期望寿命增幅最大的是亚洲国家,非洲国家与世界不同步,而且区域内差异较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饶克勤,陈育德  
平均期望寿命由于其概念明确、不受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影响、宜于对比,常被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疾病死亡模式和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但是,平均期望寿命的变化不仅受到人口总死亡率以及各年龄别死亡率的影响,而且还受死亡原因及其构成变化的影响。自5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地区由于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迅速下降和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死亡率的增加,人口死亡年龄和主要死亡原因模式已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孝纯   徐建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继绳  
技术是有寿命的。作为商品的技术的寿命,由于它关系到技术持有者的利益,所以更引人关注。技术商品的寿命和实物商品的寿命相比,有其独特之处。技术商品的寿命由无形损耗决定实物商品的寿命是由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共同决定的。例如机器、工具等实物商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因逐渐磨损而陈旧,在不使用时会象入鞘不用的剑一样而锈蚀,这是有形损耗。有形损耗既影响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影响商品的价值。除了有形损耗之外,决定实物商品寿命的还有无形损耗。无形损耗是指商品在它的有效使用期内,由于技术的进步而引起的贬值。有两种贬值的情况:一是由于生产工艺和管理方法的改进,使得生产同样商品所需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