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2)
2023(4837)
2022(3972)
2021(3896)
2020(3289)
2019(7070)
2018(7073)
2017(13046)
2016(8081)
2015(9348)
2014(9344)
2013(8765)
2012(7968)
2011(7431)
2010(7734)
2009(6817)
2008(6597)
2007(6257)
2006(5716)
2005(5085)
作者
(21228)
(18483)
(18183)
(17191)
(11276)
(8956)
(7954)
(7237)
(7172)
(6508)
(6329)
(5996)
(5832)
(5804)
(5794)
(5769)
(5400)
(5362)
(5314)
(5161)
(4934)
(4734)
(4673)
(4549)
(4390)
(4209)
(4186)
(4061)
(3944)
(3800)
学科
(43738)
农业(29071)
(27600)
经济(27580)
(26105)
中国(11828)
业经(11522)
管理(10843)
农业经济(9740)
(8845)
农村(8841)
(8232)
(7364)
发展(7336)
(7318)
教育(6888)
土地(6785)
(6759)
劳动(6758)
地方(6751)
方法(6577)
(6457)
农业劳动(6296)
人口(6215)
收入(6206)
(6199)
及其(6189)
理论(6064)
数学(5950)
数学方法(5896)
机构
学院(107639)
大学(96700)
(44386)
(41005)
经济(40002)
研究(38379)
管理(35524)
农业(33630)
理学(30570)
理学院(30275)
管理学(29624)
管理学院(29463)
中国(28787)
业大(25172)
科学(23640)
(20730)
农业大学(20259)
(20130)
(19265)
研究所(18631)
中心(18522)
技术(16984)
职业(16573)
(16466)
(16426)
师范(16322)
(15832)
(15772)
(14370)
经济管理(13603)
基金
项目(69264)
研究(57069)
科学(53506)
基金(45360)
(39357)
国家(38795)
社会(33089)
科学基金(31920)
(31798)
社会科(30655)
社会科学(30649)
教育(28852)
编号(28001)
(26855)
(25177)
基金项目(24263)
成果(21213)
课题(20114)
自然(18641)
自然科(18164)
自然科学(18157)
自然科学基金(17804)
资助(17667)
(17389)
(16974)
重点(16041)
(15922)
(15346)
(15158)
规划(14709)
期刊
(54515)
经济(54515)
(51996)
农业(35294)
中国(32865)
研究(28547)
教育(25201)
学报(19036)
业经(16600)
科学(16496)
(15833)
大学(15390)
技术(15352)
学学(14786)
农业经济(13168)
农村(12894)
(12894)
职业(12806)
(12784)
金融(12784)
(10180)
技术教育(9274)
职业技术(9274)
职业技术教育(9274)
农村经济(8630)
问题(8492)
(8294)
管理(8038)
世界(7648)
业大(7511)
共检索到171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胜祥  刘雅晶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正确阐释"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及"培育路径",谨防以下偏见:一是认为新型职业农民较传统农民更有经济理性。实际上,传统农民也极富经济理性,他们虽有若干有悖于现代化的特征,但非其本性使然,而是制度与环境改造的结果。二是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所从事的农业职业一定是大农业。孰不知,"大"总是要以"小"为基础的,大、中、小型的现代农业从业者都应该是新型职业农民。三是简单地认为只要给农民提供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就能达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该观点忽略了制度变革的作用;变革相关制度不仅可以让农民蜕掉"农民身份"之皮,更是引导农民自主学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必要手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水玲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运行关键环节关涉到准与潜在新型职业农民的选拔,可能性教育目标与发展性教育目标的确立,农民教育培育与职业资格认定,教育公平与效率价值关系的处理,教育培育数量与质量的协调这五对重要关系,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效能,需要找到这五对关系的契合点,处理好其辩证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智奇  齐国  杨慧  赵娉  白瑜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中央统筹城乡、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又一新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农民开始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重大战略问题,需要凝聚共识营造培育环境,需要创新机制加快培育进程,特别是需要政策跟进和制度安排创造培育条件。本文在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现实需求及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基础上,立足我国农民素质和农民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健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焕平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现实中有诸多瓶颈亟待破解。外部环境方面,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留农务农的内生动力总体不足,农民要成为体面的职业任重道远。内部条件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亟待提高,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等。为此,探讨并创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构建多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形式,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卓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关系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人才基础,潜在职业农民的培育与转化是这一工程持续发展的关键。挖掘出可能转化为职业农民的潜在群体构成,归结其特征,分析现有培育途径的不足,阐明培育潜在职业农民群体并促进其转化的必要性。具体途径为:通过一系列措施吸引其关注农业、产生持续兴趣、主动体验尝试、最后触动其成功转型为职业农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建富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职业人",而解决"农民荒"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要注意精准锁定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和培育对象,实行分类培养、分型发展;要通过前瞻性的制度与政策体系的构建,拓展新型职业农民来源渠道;要坚持和凸显政府为主导、院校为主体、涉农企业积极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构建原则;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激活培育主体,强调协同培育;要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环境,注重顶层设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志玉  
首先,对近三年来山东省职业院校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三方面特征。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提炼了山东省职业院校在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存在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培育体制、宣传力度、培育方式、培育手段、实训条件及后续服务等方面。在对被调查农民需求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市场化运作、资格认定、培育模式、培育方式和课程设计六个方面设计了山东省职业院校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建富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职业人",而解决"农民荒"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要注意精准锁定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和培育对象,实行分类培养、分型发展;要通过前瞻性的制度与政策体系的构建,拓展新型职业农民来源渠道;要坚持和凸显政府为主导、院校为主体、涉农企业积极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构建原则;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激活培育主体,强调协同培育;要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环境,注重顶层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郝天聪  章志平  
当前,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对于新型职业农民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究竟由谁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为双赢之策,既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一个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平台,又可以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困境。为了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探索自身的变革路径,还需要国家政府提供制度政策上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入选理由聚焦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热点,研究了职业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系、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模型及培育理念等基本问题。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提出创新性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秀红  
为了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并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决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入深入推进、巩固基础、提升质量、规范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对前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精准度不高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为后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廖帆  
农业职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重要的价值,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体现。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基本特点和内涵的辨析,对其能力特征进行探讨,从而确定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质。同时,通过相关文献和数据,揭示了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现状,对其心理特征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理论上看,农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具有天然的比较优势和突出价值。为此,农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应该在五个方面做足功夫,从而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芳玲  肖宁月  刘平  
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农职院校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阵地。结合山西农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有益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议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迈钦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高职院校具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比较优势,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培育模式,在办学意识、资源整合、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开放办学,发挥农业高职院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事业中的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丽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