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4)
2023(4781)
2022(4099)
2021(3730)
2020(3338)
2019(7740)
2018(7502)
2017(14614)
2016(8061)
2015(9457)
2014(9332)
2013(9666)
2012(8916)
2011(7902)
2010(7876)
2009(7500)
2008(7799)
2007(7062)
2006(6234)
2005(5562)
作者
(22922)
(18984)
(18948)
(18103)
(12657)
(8975)
(8856)
(7432)
(7242)
(7000)
(6707)
(6570)
(6146)
(6037)
(5986)
(5931)
(5697)
(5673)
(5607)
(5596)
(4846)
(4779)
(4695)
(4336)
(4279)
(4277)
(4267)
(4236)
(3904)
(3770)
学科
(37219)
经济(37184)
管理(36060)
(31104)
(27975)
企业(27975)
方法(24298)
数学(21779)
数学方法(21674)
(14743)
(10831)
财务(10808)
财务管理(10780)
企业财务(10345)
(7922)
中国(7820)
(7318)
业经(6929)
(6633)
银行(6632)
(6261)
(6052)
(5764)
贸易(5758)
(5664)
(5545)
(5514)
金融(5514)
理论(5454)
人事(5328)
机构
大学(118336)
学院(115543)
管理(51050)
(49160)
经济(48088)
理学(42789)
理学院(42381)
管理学(41825)
管理学院(41563)
研究(32827)
中国(29243)
(26936)
(24302)
财经(20814)
(19095)
(18410)
科学(18054)
中心(17268)
财经大学(15825)
经济学(15812)
(15506)
(15487)
北京(15096)
业大(14813)
(14502)
经济学院(14446)
商学(14393)
商学院(14274)
研究所(13713)
(12982)
基金
项目(74577)
科学(59673)
基金(56722)
研究(53367)
(48661)
国家(48287)
科学基金(42756)
社会(35524)
社会科(33896)
社会科学(33887)
基金项目(29770)
自然(28015)
自然科(27413)
自然科学(27411)
(27345)
自然科学基金(26967)
教育(25744)
资助(24930)
(23193)
编号(20244)
(17918)
成果(16631)
重点(16305)
教育部(16010)
人文(15363)
国家社会(15262)
(15126)
大学(14813)
科研(14736)
创新(14169)
期刊
(52292)
经济(52292)
研究(33325)
(24125)
中国(22597)
管理(21707)
学报(16810)
科学(15371)
(14467)
金融(14467)
大学(13679)
学学(12683)
(12155)
财经(11622)
技术(10442)
(9926)
教育(9147)
经济研究(8351)
农业(7755)
会计(7195)
业经(7117)
统计(6981)
财会(6706)
问题(6590)
技术经济(6451)
(6295)
(6281)
图书(6103)
理论(5887)
决策(5769)
共检索到177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福胜  程富  吉姗姗  
本文利用中国沪深两市2008-2010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检验了阈值处的盈余分布断层是否由盈余管理引起。检验结果表明,避免报告亏损和避免盈余下降动机诱发了阈值两侧样本公司盈余的异常变动,这些异常变动包括:第四季度初的微损公司和微利公司中有异常高比例的公司报告年度微利;第四季度初的盈余微增长公司和盈余微下降公司中有异常高比例的公司报告年度微增长。正是这些公司的盈余的异常变动导致了阈值处的盈余分布断层。本文的研究不仅为盈余分布断层的盈余管理解释提供了充分证据支持,也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及时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海红  
非流动资产是证监会强制披露的非经常损益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对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有较大影响。本文选取2007~2013年沪深两市A股发生了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扣除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后的净利润为划分标准,分别检验了盈利、盈余增长、亏损、盈余下降以及微盈利、盈余微增长、微亏损、盈余微下降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利用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盈利、盈余增长公司和微盈利、盈余微增长公司通过资产处置减少盈余,以达到平滑利润,且微盈利、盈余微增长公司显著性弱于盈利、盈余增长公司;亏损和盈余下降公司倾向通过处置资产增加报告盈余,避免亏损和盈余下降;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越  丛培丽  赵培羽  
本文使用2007年1330家,2008年、2009年1335家上市公司数据,通过盈余分布密度检验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本文的假设: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存在为避免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文中从监管制度、资本市场、会计准则这三个角度提出了建议,以期缩小盈余管理行为的空间,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消极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海娟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企业盈余管理对政府补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负向盈余管理越大获得的政府补助越多,企业正向盈余管理越大则不会得到更多的政府补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负向盈余管理相比较,正向盈余管理更够能提高政府补助使用价值;然而当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变得越高,政府补助的使用价值会变得越低。上述结论丰富和拓展了盈余管理及政府补助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印证了近些年我国监管机构致力提高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付岩  
使用A股上市公司2001—20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GMM)估计技术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投资效率的面板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发现:(1)盈余管理与过度投资存在正的显著相关关系;(2)盈余管理与公司的过度投资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盈余管理对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具有短暂性、临时性的特点,而过度投资水平对盈余管理程度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鲁  
盈余管理和稳健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报告行为,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往往容易混淆。本文在对二者的概念、特征、关系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经验研究中存在的盈余稳健性是稳健主义的表现,而非盈余管理的结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聂建平  
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979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债务契约动机、扭亏为盈动机以及收益平滑动机三者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增发新股动机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受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在高盈利公司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盈利良好公司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芳  冯丽丽  
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以2007~2010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深入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的企业,越容易进行盈余管理;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青睐费用方面的真实盈余管理,而非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倾向于应计盈余管理;两种盈余管理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对管理层进行盈余操纵提供了新的证据,应引起投资者、债权人、国资委及证券监管部门的注意。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谢海洋  
本文对上市公司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诱因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债务重组收益与资产规模、扭亏、ST公司、持股、资产负债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高和扭亏是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梅  
文章运用贝叶斯理论,分析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研究发现盈余管理可以影响市场对于IPO企业类型的后验信念,对于好企业,盈余管理是一个信号策略,而对于差企业,它是一个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曾妍琪  张婕  
本文基于前景理论视角,利用中国沪深两市2012年至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上市公司阈值处经理人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阈值处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现象,且阈值左右的盈余管理行为能通过前景理论得到很好的诠释,即阈值左侧表现为风险偏好,阈值右侧则表现为风险规避。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解释上市公司阈值两侧盈余管理行为差异的原因,也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认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本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鲁  
盈余管理和稳健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报告行为,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往往很容易混淆。本文首先对二者的概念、特征、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经验研究中存在的盈余稳健性是稳健主义的表现,而非盈余管理的结果。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吉姗姗  王福胜  
本文以2010~2014年度在沪深两市针对年度净利润发布了闭区间盈余预测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管理层使报告盈余满足自己发布的盈余预测的行为。研究发现:管理层会尽力使报告盈余处于闭区间预测的下限与上限之间,即管理层会使报告盈余满足自己发布的盈余预测;当预计本期报告盈余可能低于闭区间预测的下限或高于上限时,管理层会采用应计盈余管理或预测修正,使报告盈余满足自己发布的盈余预测。本文研究结论为考察报告盈余满足管理层盈余预测行为的存在性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监管机构与投资者加深对管理层预测修正和盈余管理行为的理解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吉姗姗  王福胜  
本文以20102014年度在沪深两市针对年度净利润发布了闭区间盈余预测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管理层使报告盈余满足自己发布的盈余预测的行为。研究发现:管理层会尽力使报告盈余处于闭区间预测的下限与上限之间,即管理层会使报告盈余满足自己发布的盈余预测;当预计本期报告盈余可能低于闭区间预测的下限或高于上限时,管理层会采用应计盈余管理或预测修正,使报告盈余满足自己发布的盈余预测。本文研究结论为考察报告盈余满足管理层盈余预测行为的存在性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监管机构与投资者加深对管理层预测修正和盈余管理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现宗  杨红娟  
结合管理后盈余分布法和T参数检验、Wilcoxon非参数检验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利用新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诱因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得出结论,债务重组准则的重新修订虽然从表面上遏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从实质上讲,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没有因此得到控制,而是在策略上进一步隐蔽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