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
2023(820)
2022(649)
2021(644)
2020(594)
2019(1227)
2018(1304)
2017(2443)
2016(1353)
2015(1619)
2014(1490)
2013(1580)
2012(1440)
2011(1265)
2010(1295)
2009(1128)
2008(1196)
2007(1098)
2006(945)
2005(881)
作者
(3850)
(3188)
(3044)
(2920)
(2021)
(1528)
(1523)
(1308)
(1234)
(1145)
(1107)
(1045)
(988)
(957)
(945)
(945)
(912)
(893)
(888)
(873)
(831)
(775)
(773)
(741)
(717)
(692)
(657)
(634)
(634)
(634)
学科
(4568)
经济(4549)
(4116)
管理(3993)
(3562)
企业(3562)
方法(2295)
(2173)
数学(1923)
数学方法(1907)
(1726)
财务(1723)
财务管理(1720)
企业财务(1671)
(1571)
(1374)
中国(1197)
(1164)
制度(996)
(996)
工作(969)
教育(967)
业经(957)
理论(849)
农业(846)
(802)
服务(798)
图书(757)
(756)
银行(756)
机构
大学(18826)
学院(18127)
管理(7524)
(6974)
经济(6739)
理学(6364)
理学院(6261)
管理学(6122)
管理学院(6079)
研究(5580)
中国(4772)
(4257)
(3825)
科学(3182)
(3054)
(2871)
财经(2851)
(2833)
北京(2763)
中心(2728)
(2609)
(2607)
师范(2593)
研究所(2451)
业大(2383)
(2379)
(2231)
图书(2228)
书馆(2176)
图书馆(2176)
基金
项目(11331)
科学(8773)
研究(8667)
基金(8206)
(6985)
国家(6907)
科学基金(5980)
社会(5480)
社会科(5153)
社会科学(5149)
基金项目(4274)
(4171)
编号(4071)
教育(3849)
自然(3742)
自然科(3651)
自然科学(3649)
成果(3605)
自然科学基金(3601)
(3485)
资助(3455)
项目编号(2684)
(2557)
大学(2359)
重点(2349)
课题(2325)
人文(2300)
(2275)
教育部(2260)
国家社会(2233)
期刊
(8991)
经济(8991)
研究(5572)
中国(4998)
(3689)
图书(3194)
书馆(2573)
图书馆(2573)
(2538)
管理(2516)
学报(2507)
教育(2315)
科学(2259)
大学(2039)
(1991)
金融(1991)
学学(1729)
农业(1651)
财经(1600)
技术(1597)
(1325)
业经(1322)
(1167)
技术经济(1145)
财会(1142)
会计(1104)
经济研究(1081)
(1058)
卫生(1058)
(1051)
共检索到30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余华  
阅读,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非常重要。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大学里,教授们往往只是教学生们去研究一部作品,而没有教他们去阅读一部作品。原以为这只是一个中国的问题,后来我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池上新  
文章基于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的调查数据,对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与文化适应进行考察,并分析文化适应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随迁老人的生理健康较好,但心理健康有待提升。(2)随迁老人的文化适应性较好,态度文化适应水平较高,行为文化适应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文化适应对随迁老人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表现为态度文化适应影响心理健康,城市认同与家乡认同分别起促进与阻碍作用;行为文化适应则与生理健康紧密相关。(4)运动参与和社会资本是文化适应影响随迁老人身心健康的两条路径。因此,提升深圳市随迁老人的身心健康水平,需要个人、家庭、社区与政府从增强文化适应性、培养积极生活方式、构建社会资本等方面施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阔海  
开展计生养老保险促进妇女身心健康周阔海开展计生养老保险,消除了计生对象的担忧心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在农村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无儿养老一直是农民的一块心病。开办此项险种,促使农村妇女由“养儿防老”向“保险养老”的观念转变,她们在交纳一定数量的保...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培材  
基于2015-2016年五个国定贫困县137所农村小学两期追踪调查数据,文章利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总体上并不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进一步的检验发现,父母外出务工的"分离效应"会显著降低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而"收入效应"会显著改善儿童的身心健康,抵消"分离效应"的负面影响。在留守儿童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充分发挥父母外出的"收入效应",减少"分离效应"是缓解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郝倩  高燕鹏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但长期沉迷于网络,也使得大学生身心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文章依托瑜伽的本质及练习特性,探讨其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解决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引入新的干预方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文娟,李树茁  
文章利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的数据,研究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高龄老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和心理状况都有显著影响,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日常照料和经济支持进行的,而感情交流在对心理状况的影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子的代际支持在维持改善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况方面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闰青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外界多重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突出,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各类恶性事件屡屡发生。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欧阳文静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既离不开健康,也离不开住房,因为健康与住房是人们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源泉。文章通过使用2010-2014年"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不同地级市土地供给的外生冲击作为房价的工具变量,研究了房价对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异质性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平均而言,房价对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房价上升显著地降低了有住房困难的年轻人的身心健康,而公费医疗降低了房价上升对住房困难居民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房价通过提高有住房困难样本中居民的晚睡概率和降低工作满意度而对居民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上述发现意味着,政府可以通过合理地增加城市土地供给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进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史耀疆  王欢  罗仁福  张林秀  刘承芳  易红梅  岳爱  Scott Rozelle  
通过在陕西省8个贫困县54个样本小学对四年级学生开展随机干预试验,分析了微量营养素干预对贫困农村学生营养、健康和学业表现的影响。文章指出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学生存在严重的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贫血率高达38.8%,寄宿学生贫血情况比非寄宿学生严重。相对于对照组学生而言,在给微量营养素干预组贫困农村学生每天服用一片21金维他多维元素片,服用半年后学生的血红蛋白水平和标准化数学测试得分都有显著提高,贫血率也有显著的下降,学生的营养、健康和学业表现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建议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将微量营养素补充纳入项目范畴,以改善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效果。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卓   罗雅楠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人力资源开发创造了条件。基于北京市流动老年人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互联网使用与流动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系及机制,分析流动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特征及问题。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会促进流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使用频率与身心健康呈倒U型关系;仅用于社交娱乐时,使用频率与身体健康显著负相关,与精神健康无显著相关关系;同时用于社交娱乐及健康管理时,使用频率与身心健康显著正相关;家庭支持、社会融入和体育锻炼是“互联网使用-身心健康”的促进型中介因素;低学历流动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社交娱乐功能频繁,健康管理功能不足。因此,为发挥互联网健康赋能功能,应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个层面着手,提升流动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技能,鼓励其积极、适度、多样化使用互联网,避免过度娱乐化使用互联网,以不断促进和培育流动老年人健康型人力资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数字化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杜海云  
文章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围绕高校践行"大爱"的教育背景,对图书馆如何利用阅读疗法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健康教育,怎样开展阅读疗法等理论、实施方法、教育效果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韵江   郑密  
康养旅居是一种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生活方式,是在中国时代特色背景下休闲度假产业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然而,康养旅居对个体身心健康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的机制尚未厘清。文章借鉴节奏分析理论,从单向度过程和循环过程两个时空尺度出发,探索旅居者生活节奏变化下康养旅居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从单次康养旅居的单向度过程来看,旅居者经历了日常节奏化-节奏中辍-节奏调整-节奏嵌入-节奏持存的节奏演进过程,康养旅居者节奏变化过程本身具有疗愈功效,其健康状态、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均呈现倒U形趋势,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相互作用,并影响旅居者身心健康;2)从持续性康养旅居循环过程来看,人们的身心健康状态越来越佳,这种健康状态呈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趋势;3)康养旅居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具有边界条件,分别是时间视角的停留时长、空间视角的柔性边界以及系统视角的自我调节与社会支持。该研究强调了身体反节奏化的革命潜能,为全民康养时代下康养旅居地建设提供了有效路径和理论指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付婉秋  刘文  孔繁胜  
阐述此研究随机选取300名2005级大学生,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集体测量,筛选出40名心理健康状况在轻微问题以上的大学生,对他们实施3个月阅读疗法的集体干预。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效的,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可以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指出高校图书馆建立阅读疗法阅览室可以成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培材  
本文基于2013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隔代抚养对城乡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分样本估计和隔代抚养强度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过去一年内照料孙子女的经历对城乡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且对女性中老年人和农村中老年人影响更大;隔代抚养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增加中老年人的社会交际、锻炼次数和从子女处获得的净转移支付来实现。在老龄化愈来愈严重的背景下,有效利用中老年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中老年人的积极作用,有助于中国实现积极老龄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