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
- 2023(1306)
- 2022(1105)
- 2021(1058)
- 2020(854)
- 2019(1983)
- 2018(1880)
- 2017(3240)
- 2016(1800)
- 2015(2094)
- 2014(1922)
- 2013(1947)
- 2012(1879)
- 2011(1834)
- 2010(1982)
- 2009(1595)
- 2008(1621)
- 2007(1372)
- 2006(1338)
- 2005(1288)
- 学科
- 济(5905)
- 经济(5897)
- 管理(4327)
- 业(4233)
- 企(3487)
- 企业(3487)
- 中国(2494)
- 世界(1904)
- 财(1710)
- 学(1693)
- 教育(1575)
- 工作(1544)
- 贸(1510)
- 贸易(1509)
- 制(1470)
- 农(1456)
- 易(1454)
- 融(1369)
- 金融(1368)
- 方法(1363)
- 业经(1330)
- 研究(1328)
- 银(1309)
- 银行(1306)
- 行(1256)
- 和(1176)
- 问题(1128)
- 策(1122)
- 图书(1113)
- 理论(1100)
- 机构
- 大学(25723)
- 学院(22809)
- 研究(10278)
- 济(9307)
- 经济(9089)
- 管理(8181)
- 中国(7485)
- 理学(6636)
- 理学院(6491)
- 管理学(6397)
- 管理学院(6312)
- 京(6182)
- 科学(5633)
- 所(5333)
- 研究所(4669)
- 范(4510)
- 财(4500)
- 师范(4486)
- 中心(4339)
- 江(4256)
- 北京(3964)
- 农(3928)
- 师范大学(3804)
- 院(3666)
- 教育(3583)
- 财经(3446)
- 图书(3309)
- 经(3225)
- 书馆(3210)
- 图书馆(3207)
共检索到45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鹏
西方古典时期谈及的"阅读",多半与"发声朗读"密不可分:雍容的贵族在阅览室中或端坐或侧躺,大约要十万赛斯特斯(sesterces,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一种银币)才能买下来的识字奴隶在一旁打开莎草纸卷轴,为主人朗诵阿勒克西斯的诗作或柏拉图的演讲词。这一场景,自然与我们今日所理解的"阅读"大相迥异。事实上,历千百年至今,人类的阅读行为千差万别,"阅读"这一词语在文明的周转与迁徙中不可能独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海澜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什么是最好的儿童早期读写教育的理念与方法问题,美国技巧导向教学模式与全语言模式的支持者展开了激烈争论,史称"阅读战争"。随后,平衡取向的读写理论兴起,缓和了二者的冲突,但相关的争论和研究并没有停止。在对各种理论系统研究和"扬弃"的基础上,多元动态之读写理论成为阅读战争之后又一新的派别。该理论要求用高质量的文学作品来直接地教学必要的读写技能、示范阅读理解的策略及通过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互动来建构意义,力求"一箭三雕",这对克服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程序化、技巧化的语文教学有着重要启发。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熊静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主编的《中国阅读通史》正式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阅读史研究领域的第一部通史,在建立阅读史理论体系,凝练中国古代阅读传统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阅读史由读者的阅读行为构成,受到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按照这一思路,中国阅读史研究可被分解为三方面:基本理论研究;文本变迁、学术与知识体系、社会环境与教育、社会意识与宗教、出版传播等外在因素及其对阅读活动的影响;读者的阅读行为、阅读内容、阅读观念、阅读思想与理论等内在因素及其与阅读行为的关系。本文按照时间脉络梳理阅读活动的发展历程,将中国古代的阅读传统与精神凝练为五个方面:阅读价值观、传统阅读方法、阅读精神、古代读书人的文化情怀、热爱藏书;最后提出供本领域研究者继续探索的几个方面,包括:基础史料的整理与出版,阅读史研究方法论,阅读史与阅读文化研究的当代价值,区域、民族阅读史研究,专门阅读人群及个案研究等。参考文献12。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叶志明
作为研究生导师,常常遇到研究生们提出有关阅读学术论文、聆听学术报告有困难的问题。这里将我自己的这方面心得与大家交流,希望对广大研究生有所帮助和启迪。因为我从事的是理工科专业,不知这些方法是否适合人文类学科?也许思想方法是一样的,仅供大家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秋禾
一直想要求了解书籍与网络、网络与书籍对于世人阅读的影响关系,直到看到《阅读的风貌》(现代出版社2005年5月版),尤其是郝明义先生那篇美文《密林里寻找一片树叶的探险》以后:网络发展以后,阅读开始重新定义。网络与书籍,成为一体两面。电子界面的阅览,和纸张界面的披读,成为相辅相成的途径与工具。我们正由“读书”的时代,进入“阅读”的时代。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沉 张家武 黄仲山
[目的 /意义]研究新媒体阅读生态系统及其重构路径,丰富新媒体阅读理论,为改善阅读环境、促进全民阅读提供思路。[方法 /过程]借鉴信息生态学理论和布迪厄社会学"场域"理论,运用跨学科研究法对新媒体阅读生态系统的内涵、现状及其演化路径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媒体阅读生态建构路径。[结果/结论]新媒体阅读生态系统存在着系统结构比例失衡、信息供求关系失调、能量流转效率低下等问题;新媒体阅读生态建构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和""活""新""真"的标准,从系统内部调节、信息技术及信息环境改善、阅读者态度优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卓 马洋珍 杨现民 李康康
以ChatGPT为技术底座的新型学术阅读平台,因即时的自然语言交流和疑难解答服务,迅速成为研究生科研工具的新宠。这就有必要深入探讨这一新型阅读平台对研究生学术阅读能力的影响,为实现高效、有针对性的学术阅读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为探究ChatGPT类阅读平台能否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学术阅读能力,本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以二年级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生学术阅读能力量表、测验试卷和学术阅读平台体验访谈表等,多维度地评估研究生的学术阅读能力及其对ChatGPT类阅读平台的体验和感受。结果显示,实验组研究生的学术阅读能力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而言,ChatGPT类阅读平台对研究生探寻和发表观点能力的提升作用显著。最后,本研究建议研究生应夯实专业知识,优化学术阅读习惯;强化数字素养,善用AI工具;保持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以规范研究生科学使用ChatGPT类阅读平台,指导新型学术阅读平台功能优化,促进研究生学术阅读能力提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白君礼
图书馆学学术论文阅读是图书馆学研究者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撰写论文的基础,长期阅读可以提高研究者敏锐的学术鉴别力、洞察力、思维能力,开阔学术视野,有利于发现问题,培养研究者问题意识。目前,学界存在着不十分重视论文阅读、阅读量不足、阅读能力不强等问题。不阅读许多人习以为常;不阅读或不深阅读就发表论文,会引起深刻的阅读危机。这极大地降低了图书馆学研究的门槛,不利于图书馆学发展。呼吁要重视论文阅读和论文阅读研究。
关键词:
学术论文 阅读研究 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成松柳
一个健康和谐与良性运行的社会,在公共交往中平和温婉、以理服人是其基本特征。这也是中国社会努力建设的目标。目前的中国社会戾气太盛,究其原因,是社会普遍缺乏公共理性。而公共理性的养成与为人处世的他者视角是密切相关的,在公共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能以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情感与动机,则助于在社会中逐渐培养出一种良好的公共理性。阅读则是培养他者视角的最佳途径,他者视角于我们的教育也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
阅读 他者视角 公共理性 教育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莉 胡永强
[目的 /意义]中国缺乏独立书评人制度,缺乏对书评人职业操守的制约。针对当前我国某些书评人职业道德遭到诟病的问题,提议构建一个全新的"独立书评人"制度,形成一种规范有序的对书籍进行价值判断和评论的文化行为,以此助推全民阅读活动可持续发展。[方法 /过程]列举书评人遭遇的诚信危机和职业困境现象,指出书评人只有珍视自己的话语权,开展客观公正的评价,对读者负责,保持书评的圣洁,书评写作才会重新赢得应有的社会地位与尊严。[结果 /结论]提出社会不应让书评人遭遇更多的尴尬,针对书评人不应被边缘化、全民阅读呼唤独立书评人、建立媒体签约书评人制度、规范书评人的职业道德、打造独立书评人的品牌等问题展开论述,确...
关键词:
全民阅读 书评 独立书评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许琳瑶
图书馆应民众的文化需求而诞生,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文献信息的集散中心,是供民众阅读书籍、参考资料的重要机构。早期的图书馆收藏、保管图书,将书籍资源整理有序,待读者到馆中阅览或提供借阅服务。随着历史的发展,图书馆也完成了一系列转型,由以往的以保存为中心,逐渐演变为以服务为中心,化被动为主动,除传统的文献采访与编目工作外,还拓展了举办讲座和展览的社会工作、信息参考咨询服务、提供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金良
一旦了解了企业的生态环境,洞悉其背后的逻辑,在观察一个企业的时候,在和这个企业打交道的时候,就不会在企业复杂的内部关系中迷失。和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或者主持企业变革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给企业开药方的时候,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企业的脉搏,看出企业表象背后的问题,那么,过程必然是吃力的,结果必然是失败的。操刀的人,必然迷失在企业的生态环境中,要么黯然出局,要么被当球踢,要么成为炮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