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8)
- 2023(5208)
- 2022(4246)
- 2021(3841)
- 2020(3102)
- 2019(6895)
- 2018(6734)
- 2017(12669)
- 2016(7046)
- 2015(7460)
- 2014(7632)
- 2013(7790)
- 2012(7593)
- 2011(7102)
- 2010(7396)
- 2009(6902)
- 2008(6849)
- 2007(6354)
- 2006(5717)
- 2005(4783)
- 学科
- 济(31818)
- 经济(31788)
- 农(23404)
- 业(19329)
- 农业(15604)
- 管理(12346)
- 方法(11016)
- 企(10363)
- 企业(10363)
- 业经(10301)
- 数学(9785)
- 数学方法(9650)
- 学(9365)
- 中国(9101)
- 地方(9083)
- 财(8303)
- 制(8176)
- 农业经济(7116)
- 发(6460)
- 收入(5919)
- 结构(5739)
- 发展(5700)
- 展(5693)
- 体(5411)
- 融(5368)
- 金融(5367)
- 产业(5314)
- 村(5173)
- 农村(5153)
- 银(5148)
- 机构
- 学院(107610)
- 大学(106068)
- 研究(42556)
- 济(42105)
- 经济(41095)
- 管理(36454)
- 理学(31382)
- 中国(31233)
- 理学院(30935)
- 管理学(30197)
- 管理学院(30000)
- 农(29015)
- 科学(28373)
- 所(22993)
- 京(22478)
- 农业(21274)
- 研究所(21266)
- 业大(20280)
- 江(20115)
- 中心(19418)
- 财(19341)
- 省(16300)
- 范(15846)
- 院(15709)
- 师范(15639)
- 财经(15142)
- 州(14284)
- 北京(14115)
- 经(13586)
- 农业大学(13556)
- 基金
- 项目(75125)
- 科学(58162)
- 基金(53858)
- 研究(52477)
- 家(49012)
- 国家(48556)
- 科学基金(39726)
- 社会(33690)
- 社会科(31535)
- 社会科学(31532)
- 省(30697)
- 基金项目(28660)
- 自然(25571)
- 划(25299)
- 自然科(24928)
- 自然科学(24921)
- 自然科学基金(24481)
- 教育(22678)
- 资助(21980)
- 编号(20664)
- 重点(17758)
- 发(17587)
- 成果(17410)
- 农(16782)
- 部(16286)
- 课题(15204)
- 科研(14676)
- 创(14648)
- 计划(14642)
- 国家社会(14038)
共检索到162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邱尔发 董建文 史久西 汪瑛
随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稳步推进,乡村道路建设的不断改善,乡村行道树的建设逐渐受到重视。道路绿化具有生态保护、交通辅助、景观组织和文化隐喻等功能。当前,全国正开展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乡村行道树作为绿化的重要内容,在村庄内部,村庄与村庄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系统,合理选用乡村行道树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乡村道路质量、美化乡村景观以及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
关键词:
乡村 人居林 行道树种 树种 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德良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梅州市城区20条主要道路的行道树进行调查,分析梅州城区行道树的组成特征、结构特征,探讨多样性指数和物种重要值。结果表明:1)梅州城区行道树共有13科18属23种7133株,其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平均树高分别为27.59cm,4.10m,6.94m,总体上看,平均冠幅偏小;2)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偏小且各道路间差异明显,说明各道路行道树存在一定程度的物种单一性、层次的单调性;3)梅州市城区行道树优势树种是大叶榕、垂榕、大王椰子,次优势种为海南榄仁、阿珍榄仁、阴香,它们是梅州城市街道绿化的好树种。基于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点,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莉莉 刘盈盈
对浙江省杭州市(主城区)主要道路秋色叶行道树的种类、分布、叶色的物候变化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对行道树种在杭州市道路绿地中的应用现状、物候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杭州市行道树中秋色叶树种有3万多株,其中较为常见的有11种,它们分别为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乌桕Sapium sebiferum,银杏Ginkgo biloba,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珊瑚朴Celtis julianae,榉树Zelkova serrata,池杉Taxodium ...
关键词:
园林学 秋色叶 行道树 应用 杭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华 徐炳基 李志辉
通过对北京市和大田广域市城区行道树的比较和分析,解决两城市街道树的既存问题,丰富树种多样性,从而提高行道树的生态、美学、和社会功能。通过建立树种选择模型为树种的选择和引进提供标准和参考依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和大田广域市城区行道树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两个城市行道树树种多样性的不足,仅少数几个树种占据了行道树总量的绝大比例;两个城市行道树种中,常绿树种的比例过低;两个城市行道树的种植方式和模型过于简单;北京城区行道树种中外来树种的比例过低,仅占了行道树总量的6.3%,而大田广域市的行道树种中外来树种所占的比例过高,达到了66.1%;北京的行道树种中短生命期树种过多,而长期树种和珍贵树种缺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晓阳 崔雅君 邱尔发 符庆成
【目的】通过2010和2020年北京市行道树结构特征对比分析,探寻行道树结构特征10年变化趋势,发现目前行道树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后期行道树栽植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分别在2010年和2020年6-9月,对北京市六环内道路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择相同地段,对行道树进行每木检尺。从不同角度分析北京市城区行道树的树种组成、应用频度、重要值和冠幅结构10年变化情况。【结果】10年期间,北京市行道树增加了6科10属8种,变化的树种均为偶见种,乔灌比增大;行道树主要以乡土树种和落叶树种为主,且落叶树种占比不断增加;应用频度排名前10行道树占比总和增加,其中白蜡占比增加最多;黄刺玫应用频度10年间下降比例最大;国槐的重要值下降8.2%,但仍远大于其他树种;行道树平均冠幅降低0.1 m,1级和5级冠幅等级行道树占比均降低;平均冠幅排名前10的行道树冠幅更加集中,其中二球悬铃木在1级冠幅等级下降比例最大。【结论】北京市行道树的树种丰富度有所增加,但仍存在树种结构相对单一、单个树种占比增大等问题,不利于城市道路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北京市行道树应该扩大树种的选择范围,将阔叶落叶乔木树种、常绿灌木和草本植物搭配种植,加强本地种的培育和应用并适当引进价值高的外来树种;同时在城市绿化时,做好树冠结构的保护,增强行道树的遮荫效果。
关键词:
行道树 树种组成 重要值 冠幅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谢云 吴斌帅 汪益锋
调查表明,张家界市城市主要街道行道树现状存在着种类单一,病虫害严重和缺乏地方特色等主要问题。结合张家界市乡土树种资源与引种栽培情况,提出张家界市行道树应突出地方特色,以乡土树种为主等树种选择原则,筛选出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19种以及可供张家界市开发应用的多花含笑Michelia floribunda,银木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飞蛾槭Acer oblongum,武当木兰Magnolia sprengeri等17种行道树种。表2参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德祥 蔡杨新 杨玉洁 钟兆全 缪三华 吴文斌
[目的]选取4种主要优势树种幼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同器官中C、N、P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闽粤栲天然林的更新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应用碳氮分析仪与HNO3-HCl O4消煮法分别测定幼树的干、根、枝、叶中的C、N、P含量的质量分数,在不同器官C、N、P含量差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化学计量比变化的对比分析研究幼树不同器官的C、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闽北闽粤栲天然林主要优势树种幼树叶片中各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其他器官,而根与干中的营养元素含量较低;不同器官的C∶P远高于C∶N与N∶P,其中,N∶P最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学南 应求是 冯有林 高瞻
为研究常绿和落叶行道树种冬季环境效应的差别,2002年1月在杭州武林广场对二球悬铃木、无患子、香樟和广玉兰等4种行道树种下的光照强度、气温和相对湿度等3个环境因子用数字式光度计和通风干湿仪进行了测定,并对2类树种下3个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作了量化分析,发现2类树种下光照强度的比值曲线呈钟罩形,气温差值曲线呈'M'形,相对湿度差值曲线呈单峰形。在冬季寒冷地区,行道树应多选用落叶树种。图3表4参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楠 董丽 郝培尧 晏海 王阔 罗杨
通过分层随机取样,对北京市中心城区行道树种类构成、应用频度、多样性指数、径阶结构、树高组成及季相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中心城区行道树共有13科21种,其中常绿与落叶的比例为24︰1;行道树种类丰富度较高,但分布不均匀;新城区在行道树树种丰富度上总体要高于老城区;行道树径阶结构分布上,老城区偏大,新城区则偏小;在行道树树高方面,二者差异不明显;中心城区行道树在季相结构上,以夏、秋为主,春季景观较薄弱。根据北京市现状,采取引入新品种、控制树种搭配等改进措施,可以缓解行道树绿化当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行道树 物种构成 多样性 规格 季相景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欣欣 张明如 邹伶俐 吴刚 阴卓越 吕铖香
植物叶片结构与其耐阴性具有密切关系。为揭示浙江西部常见树种叶片对光环境的适应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制片法,比较观察了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木荷Schima superba,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乌桕Sapium sebiferum,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石栎Lithocarpus glaber,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乌冈栎Quercus phillyraeoides,竹柏Podocarpus nag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水杉Metasequoia gly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祥谓 玉宝 乌吉斯古楞 红玉 达楞巴雅尔 杨浩
选择长白山针阔比9∶1、8∶2、7∶3的云冷杉过伐混交林,探讨直径结构、空间格局、蓄积生长、林下更新以及植物多样性等林分结构问题,为恢复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提出结构调整思路。研究表明:由于过去以不合理的非经营性采伐,红松成主要择伐对象,红松不同年份各径阶株数变化幅度较大,直径18 cm开始出现缺损株数现象,缺乏中、大径组株数,导致母树数量、结实量和种源减少,造成在主要树种中红松更新最差的问题,不利于林分正向演替。不同针阔比混交林空间格局与其主要树种空间格局并非完全一致,在同一林分不同树种间存在差异。针阔比9∶1、8∶2、7∶3的混交林空间格局分别为随机分布、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其中,红松分布...
关键词:
云冷杉 过伐林 混交林 林分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娟娟 李吉跃 王继强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绿化树种的水分生理特性,在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选择8个正常管理、正常生长的乔木和灌木树种为研究对象,在夏、秋季(5—10月)选择天气晴朗之日,用压力室法和改良的冲洗法测定小枝的水势和水力结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阔叶树种的水势和导水率变幅大于针叶树种,水势和比导率的日变化趋势并非完全一致.所测树种中导水率变幅的大小为国槐>女贞>黄栌>旱柳>油松>侧柏>沙地柏>小叶黄杨.木质部栓塞程度大小和树种有关,环孔材树种比导率的昼夜变幅高于散孔材,其大小为黄栌>国槐>旱柳>小叶黄杨,月均木质部栓塞程度为环孔材树种>散孔材树种>针叶树种,即无孔材.阔叶树木质部栓塞季节变化规律明显:夏季>秋季...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郭仁鉴 刘安兴 卢梅富 商克荣 刘金土
根据浙江省历年来的各种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分别松、杉、阔等主要树种组筛选出不同龄组的高蓄积林分样地,并通过林分年龄、组成、层次、起源和郁闭度等调查因子的分析,得出高蓄积林分以针阔叶混交林居多,林分密度大,平均胸径大,林分结构合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滔 吴承祯 陈灿 谢安强 李键 林勇明 范海兰 林晗
对闽东南海岸带代表山地灵石山次生林的2种优势乔木和3种优势灌木的叶绿素含量及其不同海拔资源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米槠和猴欢喜2种乔木的叶绿素含量总体呈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围涎树、罗伞树和九节木3种灌木的叶绿素含量没有随海拔升高出现明显变化的趋势;5种树种中唯有米槠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海拔资源位上具有极显著差异;300和400 m两个海拔资源位乔木与灌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显著;300-700 m海拔资源位2种乔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极显著;200-400 m海拔资源位同种灌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不显著,而不同种灌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极显著.表明植物能够根据其所处的海拔资源位来调整叶绿素...
关键词:
灵石山 海拔 叶绿素 SPAD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国泰
以光合蒸腾测定系统测定了夏季生长期内 8种 2 3年生园林树种叶片气体交换特征参数的日变化。结果如下 :(1)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蒸腾速率 (E)、水分利用效率 (WUE)日变化明显 ,且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 (2 )净光合速率日均值 (μmol·m- 2 ·s- 1)依次为鸡冠刺桐 (11.2 ) >水翁(9.7)、印度紫檀 (8.6 )、柳叶垂榕 (8.5 ) >假苹婆 (6 .3) >水瓜栗 (5 .8)、南洋樱花 (5 .6 ) >中国无忧树(3.4 ) ,前 4个树种固定CO2 的能力高于其它树种。 (3)蒸腾速率 (mmol·m- 2 ·s- 1)日均值分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